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出血及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
作者 刘桂安 欧新伟 +1 位作者 赵师仲 陈思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出血及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眉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新区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6例,患者均进行了MRI及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4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出血及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眉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新区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6例,患者均进行了MRI及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4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分析MRI、CT检查在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为97.82%,明显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80.43%)及单一MRI检查(84.78%)(P<0.05)。MRI病灶及其周围的DWI信号特征主要表现为混合信号,其所占的比例为73.91%(34/46)。CT扫描中病灶呈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灶,基底节区病灶呈现高等混杂密度,中心区域呈现高密度,周围环绕等密度或偏高密度影。CT复查检查费用(246.36±36.95)元,明显低于MRI复查(691.64±47.42)元(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高,患者术后采用CT复查更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MRI检查 诊断急性脑出血 术后复查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桂安 欧新伟 +1 位作者 赵师仲 陈思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90-92,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或CT扫描检查证实的肾脓肿并肾周感染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5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或CT扫描检查证实的肾脓肿并肾周感染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5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其CT扫描图像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患者中,35例为单发,23例为多发,其中右侧发病31例,左侧发病27例。病灶大小约为2.03mm^6.17mm。CT扫描示:病灶部位平扫呈等密度、稍低低密度,形态多为楔形、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后可见肾实质呈圆形或弧形缺损且肾盂肾盏受病灶压迫呈现出弧形移位。部分患者可于增强扫描后于病灶周边见轻度强化的环状影,且与周围的一圈低密度带形成典型的"双环征"或"月晕征"。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进行扫描,能根据图像直观、全面的准确显示肾脏的病变部位,有利于临床对病变的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肾脓肿 肾周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印隆林 宋彬 +1 位作者 雷志华 张华山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 结合解剖学基础 ,探讨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 收集 30例CT扫描发现腹膜后间隙存在异常、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证实为感染性病变的病例 ,分析其CT和临床资料。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后门静脉期扫描 ,并对CT... 目的 结合解剖学基础 ,探讨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 收集 30例CT扫描发现腹膜后间隙存在异常、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证实为感染性病变的病例 ,分析其CT和临床资料。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后门静脉期扫描 ,并对CT数据进行冠、矢状位的多平面图像重组等后处理。结果 胰腺炎和肾脏感染是造成腹膜后间隙感染性改变的主要病因。依解剖区域的不同 ,炎症在腹膜后不同间隙内 (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和相应的CT征象 ;炎症的跨间隙蔓延现象也较普遍。结论 多排螺旋CT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原发病灶、毗邻组织器官、炎症蔓延范围等解剖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感染性病变 多排螺旋CT 炎症 征象 解剖学基础 肾周间隙 结论 收集 准确
下载PDF
CT征象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建永 张华山 +1 位作者 刘桂安 王乾魁 《中国数字医学》 2016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CT影像特征预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探讨该预测模型在鉴别诊断SP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8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126例,比较两组CT征... 目的:建立基于CT影像特征预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探讨该预测模型在鉴别诊断SP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8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126例,比较两组CT征象指标,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叶征(OR=7.085)、胸膜凹陷征(OR=13.224)、毛刺征(OR=15.062)是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主要CT影像特征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对SPN良恶性的预测正确率为93.1%(175/188)、灵敏度91.3%(115/126)、特异度96.8%(60/62)、阳性预测价值98.3%(115/1117)、阴性预测价值84.5%(6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0.017),P<0.001,95%CI:0.911-0.974。结论:基于CT征象的Logistic预测模型对于鉴别SPN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LOGISTIC回归模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判定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颖 张锐利 +1 位作者 邓建永 李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M型超声法、B超直接法和B超间接法三种超声检测方式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判定的意义。方法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0%为分界线,选取高风险COPD患者(FEV1<50%,高风险组)和低风险COPD患者(... 目的探讨M型超声法、B超直接法和B超间接法三种超声检测方式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判定的意义。方法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0%为分界线,选取高风险COPD患者(FEV1<50%,高风险组)和低风险COPD患者(50%≤FEV1≤70%低风险组)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肺功能、血气,以及三种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的膈肌移动度。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三种超声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三种超声检查方法预测COPD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高风险组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法移动度和X线移动度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法移动度和X线移动度均是高风险组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超移动度均与X线移动度呈正相关(r=0.738、0.667、0.634,均P<0.05)。M型超声法和X线检查联合应用诊断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81)。结论 M型超声法、B超直接法和B超间接法均可用于COPD病情判定,M型超声法和X线联合诊断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病 膈肌活动度
下载PDF
MSCT诊断左上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华山 邓建永 郭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肺静脉畸形引流 部分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早期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桂安 陈思羽 赵师仲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以本院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直径3cm以下的115例肝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患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各期图像的特点,其中肝细胞癌42例,...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以本院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直径3cm以下的115例肝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患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各期图像的特点,其中肝细胞癌42例,肝转移癌37例,肝血管瘤36例。结果三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比例显著高于肝转移癌(P<0.001);而在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比例亦显著高于肝转移癌和肝血管瘤(P<0.001)。结论 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诊断早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肝细胞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建永 张华山 周军 《当代医学》 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36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容积扫描数据,重建矢状图像,分析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并与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对照。结果矢状重建图像对腰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常规椎... 目的研究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36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容积扫描数据,重建矢状图像,分析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并与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对照。结果矢状重建图像对腰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直接显示峡部裂隙仅27%。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可作为腰痛患者椎间盘扫描外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矢状重建 椎弓峡部裂
下载PDF
HRCT在诊断颞骨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建永 张华山 郭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1例颞骨病变的CT表现。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外耳道闭锁3例,中耳乳突炎33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颞骨骨折8例。结论:HRCT对颞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 目的:探讨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1例颞骨病变的CT表现。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外耳道闭锁3例,中耳乳突炎33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颞骨骨折8例。结论:HRCT对颞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颞骨 病变 应用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仲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AS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式影像学检出效果、AS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结果 CT与MRI骶髂关节... 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AS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式影像学检出效果、AS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结果 CT与MRI骶髂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宽与关节间隙变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78.67%)、骨质囊变(61.33%)与软骨肿胀(33.33%)检出率明显高于CT64.00%、40.00%、16.00%(P<0.05);CT与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0级、Ⅲ级与Ⅳ级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Ⅰ级(26.67%)与Ⅱ级(45.33%)检出率明显高于CT13.33%、29.33%(P<0.05)。结论相较于CT,MRI对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出效果更突出,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骨质囊变以及软骨肿胀等变化,为病变分级提供准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侵蚀
下载PDF
成人永存左上腔静脉的MS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建永 陈光强 +4 位作者 李勇 朱建兵 张华山 黄明亮 郭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 评价MSCT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PLSVC的成人患者MSCT图像特征.结果 4例成人PLSVC全部为Ⅰ型,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垂直静脉后向下走行汇入右心房冠状静脉窦.4例患者冠状静脉窦增宽,... 目的 评价MSCT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PLSVC的成人患者MSCT图像特征.结果 4例成人PLSVC全部为Ⅰ型,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垂直静脉后向下走行汇入右心房冠状静脉窦.4例患者冠状静脉窦增宽,平均为17.72mm.4例患者右侧上腔静脉均存在,与PLSVC间无交通支.结论 MSCT检查准确性高,能详细显示PLSVC走行等细节情况,是一种无创、方便、实用的检查手段,对于PLSVC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永存左上腔静脉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锐利 邓建永 赖会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72-674,共3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双侧髂动脉瘤1例,右侧髂总动脉瘤5例,正常平行髂动静脉形态消失,病变局部动脉扩张,动脉结构失常,静脉受压...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双侧髂动脉瘤1例,右侧髂总动脉瘤5例,正常平行髂动静脉形态消失,病变局部动脉扩张,动脉结构失常,静脉受压,局部动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见附壁血栓,部分病人近段血管壁上见硬斑块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元创、方便、实用、动态的检查手段,对于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髂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hiari畸形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华山 李仲华 邓建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080-1081,共2页
关键词 CHIARI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MSCT及MR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薛利 黄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US)、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到2018... 目的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US)、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426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行TVUS、MS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Kappa一致性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和Kappa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种方法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表示诊断的准确度。结果426例的宫颈病变患者经确诊宫颈癌患者10例,经TVUS诊断出8例,MSCT诊断出6例,MRI诊断出8例;采TVUS、MSCT和M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Kappa值和AUC依次为98.12%、80.00%、98.56%、57.14%、99.51%、0.657、0.893,98.12%、60.00%、99.04%、60.00%、99.04%、0.590、0.795和98.59%、80.00%、99.04%、66.67%、99.52%、0.720、0.895,三种方法诊断价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方法对宫颈癌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MRI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致脑梗死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雨锋 黄晓琴 +3 位作者 周娟 周炜 辜强 谭小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0-534,共5页
患者女性,50岁,因突发性失语、右侧肢体无力52分钟,于2022年3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当日中午(12∶20)无明显诱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发作后精神较差、呈嗜睡状态,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左侧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 患者女性,50岁,因突发性失语、右侧肢体无力52分钟,于2022年3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当日中午(12∶20)无明显诱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发作后精神较差、呈嗜睡状态,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左侧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急诊(13∶12)至我院就诊,头部CT检查未见颅内出血,以“脑梗死待查”收入院。患者23年前曾罹患急性肝炎,自述治愈(具体方案不详);15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余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黏液瘤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肾损伤58例CT影像分析
16
作者 周立 汪小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67-67,共1页
目的分析肾损伤的CT影像表现,为临床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肾损伤的58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肾损伤的部位、程度、合并伤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经CT诊断,58例中肾包膜下血肿9例(15.5%)... 目的分析肾损伤的CT影像表现,为临床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肾损伤的58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肾损伤的部位、程度、合并伤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经CT诊断,58例中肾包膜下血肿9例(15.5%)、肾挫裂伤28例(48.3%)、严重肾损伤21例(36.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4例(24.1%)。结论肾损伤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早进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CT
下载PDF
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仲明 张华山 +1 位作者 汪小舟 周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24-27,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容积CT行胸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征象。结果18例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病... 【摘要】目的探讨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容积CT行胸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征象。结果18例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病理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肺内小血管炎、肺实质坏死、肺泡出血、微脓肿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7例,多发肿块4例,空洞形成10例,楔形病灶2例,毛玻璃样改变和实变影2例,支气管袖口征2例,单发结节或肿块3例,胸腔积液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部分患者多种病灶混合存在,并相互转化,病灶增多或减少。结论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胸部CT表现的多样性。两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坏死性空洞是肺韦格纳肉芽肿的常见胸部CT表现,“供养血管征”、环形空洞对诊断肺韦格纳肉芽肿具有相对特异性。掌握这些病灶的特殊变化规律以及病理有助于正确诊断肺韦格纳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疾病
原文传递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小舟 张学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因妇产科术后出血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15例,子宫切除术后4例.结果 19例患者均为子宫动脉出血,全部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因妇产科术后出血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15例,子宫切除术后4例.结果 19例患者均为子宫动脉出血,全部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并进行栓塞治疗,均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所有患者均无器官缺血坏死、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在妇产科术后出血的诊断及介入治疗上具有微创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恢复快、更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妇产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手术后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文传递
90岁妇女腹腔妊娠58年一例
19
作者 刘云国 汪桂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391,共1页
患者女,90岁,因腰痛就诊。体检:下腹部可触及一个约20.0cm×20.0cm的肿块.略偏于右侧,质硬,边界较清楚。行腹部CT检查时发现右中下腹有一约19.3cm×13.9cm×19.0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的巨大混杂... 患者女,90岁,因腰痛就诊。体检:下腹部可触及一个约20.0cm×20.0cm的肿块.略偏于右侧,质硬,边界较清楚。行腹部CT检查时发现右中下腹有一约19.3cm×13.9cm×19.0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的巨大混杂密度影,其间见一具较完整的胎儿骨骼影及多数点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周围结构清楚,邻近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后结构受压移位。肿块向前突出腹部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妊娠 妇女 腹部CT检查 混杂密度 胎儿骨骼 周围结构 下腹部 前后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