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和恶性病因术后残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富林 李雪 彭代荣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分析良性和恶性病因术后残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因良性和恶性病因行胃部手术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36例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良性组),44例为... 目的分析良性和恶性病因术后残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因良性和恶性病因行胃部手术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36例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良性组),44例为早期胃患癌者(胃癌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黏膜组织学与胃镜检测。分析入组患者病例资料(首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时年龄、性别、术后病程、行胃镜检测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手术病因、病理和胃镜检测结果和手术方式等),观察患者胃黏膜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黏膜炎症与活动性异常等,比较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胃黏膜的病理特征。结果良性组患者手术年龄为(40.46±6.71)岁,低于胃癌组[(54.08±8.17)岁],胃镜检测年龄及术后病程分别为(67.78±11.36)岁、(27.26±8.87)年,高于胃癌组[(61.99±11.03)岁和(8.04±6.5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19、P<0.001,t=3.102、P=0.003,t=13.964、P<0.001);良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活动性异常比例分别为47.22%(17/36)和66.67%(24/36),均显著高于胃癌组[31.82%(14/44)和40.91%(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P=0.039,χ^2=8.239、P=0.003)。良性组、胃癌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活动性异常、CAG及癌前病变比例均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NAG比率低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进展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为预防残胃黏膜癌变可在幽门螺杆菌检测基础上加强胃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病理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