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社会结构变迁与对外政策取向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何东 马芸芸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
要探寻中西对外政策的差异,需对双方的内部社会结构及演变过程进行比较。西欧和中国在历史上分别形成了按阶级对峙的市民社会和按阶层分立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以其内部冲突促成扩张性对外政策,以其内部和谐促成保守性对外政策。在当代,... 要探寻中西对外政策的差异,需对双方的内部社会结构及演变过程进行比较。西欧和中国在历史上分别形成了按阶级对峙的市民社会和按阶层分立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以其内部冲突促成扩张性对外政策,以其内部和谐促成保守性对外政策。在当代,市民社会发生的变化使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呈保守和扩张的双重取向,中国多阶层社会则依旧维持内部和谐状态及保守性对外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市民社会 社会结构 对外政策
下载PDF
清末新政背景下清廷对南洋华侨的认知转变及其影响: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刁涵 秦博 《东方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82-102,126,共22页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的冲击频繁,其涌入使晚清社会在思想认知领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传统社会的“权势结构”逐渐发生转移,并在清末新政时期形成了认知观念的转变浪潮。传统中国,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南洋华侨的认知根植于...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的冲击频繁,其涌入使晚清社会在思想认知领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传统社会的“权势结构”逐渐发生转移,并在清末新政时期形成了认知观念的转变浪潮。传统中国,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南洋华侨的认知根植于华夷观念和儒家传统文化。然而,到了清末,这种认知开始受到列强入侵和思想领域权力的急剧变化的影响,进而发生明显转变:南洋华侨从未知的群体渐渐被熟知却最终又被提防,从被视为化外之民逐渐成为臣民却最终又陷入乱民之列。晚清时期,南洋华侨在认知中的形象透过新兴的报纸媒体得以呈现,而华侨群体则通过与清廷、革命党、维新派、报纸媒体等多方势力的互动,深刻地介入并影响了清末政局。新政时期,清政府对南洋华侨的认识转变从内外互动的角度反映了晚清思想变革的底层逻辑,揭示了新政失败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南洋华侨 认知观念 《申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