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洛带文化旅游发展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一丹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5,共4页
四川的洛带古镇自1999年开发客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游客、商家、居民、官员的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等方法,对洛带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洛带文化旅游... 四川的洛带古镇自1999年开发客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游客、商家、居民、官员的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等方法,对洛带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洛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带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剧烈社会变动下客家文化走向探讨——川、港都市客家文化消融轨迹的对比考察
2
作者 陈世松 刘义章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20,共10页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年间,四川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这些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因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消融于城市之中。客家人进入香港后,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高速发展,这些客家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小区和香港新界客家村落作对比,考察两地客家人所迁居城市的背景、迁居后的环境适应,以及迁居后各自所发生的巨变;具体剖析川、港两地客家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地域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其对两地客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的命题,对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的轨迹异同进行比较,以寻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香港 都市化 文化消融 全球一体化
下载PDF
清初四川移民社会情势摭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全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5-70,共6页
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 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之时,战乱"孑遗"的土著为重建四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四川 人口锐减 “渐复省会” 土著贡献
下载PDF
感悟率真的客家精神生活——成都洛带土楼客家文化展陈的思考
4
作者 李军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7,共3页
随着“弘扬客家文化”呼声的传播,博物馆作为一种载体和传播途径,在传承客家文化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直观生动的效果,深受观者的喜爱。2010年10月始。我们负责为成都洛带镇新建的土楼博物馆客家文化专题展承担内容设计。此... 随着“弘扬客家文化”呼声的传播,博物馆作为一种载体和传播途径,在传承客家文化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直观生动的效果,深受观者的喜爱。2010年10月始。我们负责为成都洛带镇新建的土楼博物馆客家文化专题展承担内容设计。此间,我们曾经去过闽粤赣等省六七家相关博物馆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精神生活 土楼 洛带 成都 率真 感悟 传播途径
下载PDF
四川客家建构论
5
作者 陈世松 《客家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5-23,共9页
客家人迁居四川是距今两三百年前的事,现代客家知识传入四川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如何运用罗香林所创立的现代客家学理论,来探讨四川客家族群的独特个性,澄清笼罩在四川境内的“客家人”即“客籍人”的概念混淆,关系到客家学理论体系... 客家人迁居四川是距今两三百年前的事,现代客家知识传入四川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如何运用罗香林所创立的现代客家学理论,来探讨四川客家族群的独特个性,澄清笼罩在四川境内的“客家人”即“客籍人”的概念混淆,关系到客家学理论体系在四川的建构,以及对于客家文化多样化的认识。为此,本文不辞简陋,略将研究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作简要的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建构论 文化多样化 独特个性 客家族群 客家人 学理论 罗香林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例
6
作者 陈世松 《客家研究辑刊》 2007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中国客家问题的记录撰述,从19世纪初徐旭曾丰湖讲学、博罗韩生为之笔记就开始了。但真正称得上现代学术意义的著述活动,则是20世纪前期的事,其中尤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发端。罗香林身处客家问题迭相轰动、客家意识急剧膨胀的... 中国客家问题的记录撰述,从19世纪初徐旭曾丰湖讲学、博罗韩生为之笔记就开始了。但真正称得上现代学术意义的著述活动,则是20世纪前期的事,其中尤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发端。罗香林身处客家问题迭相轰动、客家意识急剧膨胀的时期,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他通过在大学求学期间的学术积累,接受西方知识以及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环境的影响,为17世纪以后才开始具有自我区分意识的客家族群,进行了系列“学术包装”,建构出一个客家人源自中原,经过五次迁徙,最后于宋代在闽粤赣边形成独立民系的学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学术建构 近代以来 罗香林 导论 中国 20世纪前期 19世纪初
原文传递
明代蜀藩宗室考
7
作者 陳世松 《蜀学》 2010年第1期173-189,共17页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剧的历史悲剧的重演,泱定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和监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开始,前后三次分封诸王,分镇全国各地。其后,历朝册封不断。有明一代,诸皇子受封为亲王(藩王)的共有62...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剧的历史悲剧的重演,泱定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和监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开始,前后三次分封诸王,分镇全国各地。其后,历朝册封不断。有明一代,诸皇子受封为亲王(藩王)的共有62人,全国共建有50个藩王府。其间或以罪夺爵,或因无子封除,只有29个王府得与明朝同时告终。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