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处理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勤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时间、病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9年收治的6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软产道损伤等。...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时间、病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9年收治的6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软产道损伤等。结论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处理上可采用宫缩剂,止血剂及抗感染,并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对急性严重出血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子宫复旧不良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1263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勤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2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变及癌前病变与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及宫颈炎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2月门诊及住院部1263例患者宫颈TCT检测,对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有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纳腺体囊肿、宫颈息... 目的分析宫颈癌变及癌前病变与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及宫颈炎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2月门诊及住院部1263例患者宫颈TCT检测,对患者年龄,生育、流产史,有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纳腺体囊肿、宫颈息肉、宫颈内膜炎)进行统计、分析,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263例患者细胞学异常者62例,阳性率4.9%;腺癌1例(1.61%),鳞状细胞癌2例(3.23%),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8.06%),低度宫颈鳞状皮内病变(LSIL)31例(50.00%),不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ASC/AGS)23例(37.10%)。不同年龄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次及以上生育、流产史的患者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只有0~2次生育、流产史的患者。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结论有3次及以上生育流产史患者及患有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 慢性宫颈炎 生育流产史 液基薄层细胞学
下载PDF
先天性左颞筋膜下表皮样囊肿1例
3
作者 蒋炜 李福昌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左颞筋膜下表皮样囊肿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左颞筋膜下表皮样囊肿1例
4
作者 蒋炜 李福昌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阴道出血再次手术3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慧 《当代医学》 2012年第9期85-85,共1页
本研究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阴道出血再次手术3例分析如下。全子宫切除术是最常用的妇科手术之一。在提倡微创手术的今天,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比例有下降趋势,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比例显著上升。
关键词 阴道出血 阴式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下载PDF
复方杏芩氧气雾化剂治疗哮喘90例
6
作者 陈秀惠 李霞 +8 位作者 王小川 张天锡 睢文发 王永莉 黄力 李跃庆 周健 陈继宇 杨云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5-26,共2页
复方杏芩氧气雾化剂治疗哮喘90例陈秀惠李霞王小川张天锡睢文发王永莉黄力李跃庆周健陈继宇杨云素(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641000)关键词:哮喘;复方杏芩氧气雾化剂中图法分类号:R256.12;R283.67为了寻求一... 复方杏芩氧气雾化剂治疗哮喘90例陈秀惠李霞王小川张天锡睢文发王永莉黄力李跃庆周健陈继宇杨云素(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641000)关键词:哮喘;复方杏芩氧气雾化剂中图法分类号:R256.12;R283.67为了寻求一种疗效可靠、易于推广使用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复方杏芩 氧气雾化剂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08例
7
作者 蒋炜 李福昌 《丹东医药》 2007年第2期11-11,共1页
2005年至2006年度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0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对原发性癫患儿血清hs-CRP及S-100B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江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004-2006,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原发性癫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B蛋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原发性癫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B蛋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儿血清hs-CRP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二组患儿血清hs-CRP和S100B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原发性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中hs-CRP和S100B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B蛋白 癫痫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