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
作者 周婧苑 《中国西部》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从带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催生新的产业联结模式和新业态、重塑城乡供需适配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四川发展实...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从带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催生新的产业联结模式和新业态、重塑城乡供需适配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四川发展实践,深入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数据双向流动不畅、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和城乡数字能力素养鸿沟等短板。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推动极核-次级区域-后发区域城乡数字化、推进城乡数据要素有序流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者数字素养、实施城乡产业数字化改造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征及四川省应对研究
2
作者 袁安贵 陈静思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3,共7页
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具备战略性、高成长性、不确定性与长期性等特征,是影响未来一定时期的先导性产业,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期推动经济增长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决胜力量。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加快争夺发展... 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具备战略性、高成长性、不确定性与长期性等特征,是影响未来一定时期的先导性产业,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期推动经济增长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决胜力量。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加快争夺发展主导权、抢占制高点。我国和一些新兴国家前瞻布局,力争“弯道超车”,以期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钳制”。比较而言,四川发展未来产业还相对滞后,应予以高度重视、超前布局、抢夺先机,助推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趋势特征 前沿技术 产业政策 四川省
下载PDF
产业集群视角下提升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3
作者 袁安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77,共12页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新时期新阶段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空间集聚集约发展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力的有效手段,与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新时期新阶段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空间集聚集约发展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力的有效手段,与部分发达地区或国家相比,四川甚至全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刚刚起步,亟需加快推进。根据波特关于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四川21市(州)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物质、人力等要素投入对四川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各市(州)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各异,需因地制宜推进四川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群 竞争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形势下四川释放内需潜力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林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释放内需潜力是四川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对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释放内需潜力具备诸多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居民消费意愿下滑、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供给体系质量不优及供需衔接不够顺畅等制约... 释放内需潜力是四川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对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释放内需潜力具备诸多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居民消费意愿下滑、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供给体系质量不优及供需衔接不够顺畅等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难点和堵点,需从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夯实投资基础作用、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市场环境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路径着手,更好促进内需潜力释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内需潜力 制约因素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正当时
5
作者 袁安贵 《四川省情》 2024年第9期53-54,共2页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川渝陕甘结合部,是四川省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支持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对落实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贯彻省委“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振兴刻不容缓经...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川渝陕甘结合部,是四川省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支持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对落实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贯彻省委“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振兴刻不容缓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呈缩小态势纵向看,近年来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4.1亿元,是2017年的1.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革命老区 生产总值 川东北经济区 成渝地区 经济总量 振兴发展 战略部署 结合部
下载PDF
嘉陵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研究
6
作者 袁安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流经距离长、覆盖面积广,流域上、中、下游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流域经济逐步由初级向中高级阶段演进,空间格局也逐步由“均衡-非均衡-更高水平...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流经距离长、覆盖面积广,流域上、中、下游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流域经济逐步由初级向中高级阶段演进,空间格局也逐步由“均衡-非均衡-更高水平的均衡”多次循环上升演变。建设嘉陵江生态经济带能够贯穿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三省一市,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长江经济带,衔接贯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大国家战略。近年来,以长江、黄河国家“江河”战略开创的流域保护开发,对从战略全局构建嘉陵江生态经济带来历史机遇。当前,嘉陵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时机已成熟,条件已具备,四川应主动谋划,联合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共同推动嘉陵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西部开发开放形成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经济带 国家战略 衔接贯通
下载PDF
川南经济区如何一体化发展?
7
作者 张杰 江娅 林雪 《四川省情》 2023年第4期50-51,共2页
近年来,川南经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担南向开放主战场重任,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川南经济区发展日新月著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与成都平原经济... 近年来,川南经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担南向开放主战场重任,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川南经济区发展日新月著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差距明显缩小2021年,川南经济区GDP达8761.02亿元,增长8.6%,增速连续5年位居五大经济区首位。2021年,川南经济区人均GDP达60692.90元,相当于全省的94.36%,较2017年提升6.23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差距缩小。同时,川南经济区人均GDP相当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77.67%,较2017年提高7.26个百分点,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差距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人均GDP 成都平原经济区 稳中有进 川南经济区 成渝地区 发展态势 一体化
下载PDF
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8
作者 张玫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9期108-111,共4页
赛事经济是指在体育比赛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比赛体提供的市场商机,着力获得和提高经济收益、推动主办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举办全球性赛事是城市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标志,成都着力打造“世界赛事名城”,以举办重大体育赛事... 赛事经济是指在体育比赛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比赛体提供的市场商机,着力获得和提高经济收益、推动主办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举办全球性赛事是城市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标志,成都着力打造“世界赛事名城”,以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快树立面向世界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关注度,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谋划发展赛事经济和赛后经济至关重要,需要充分发挥大运会的四大积极作用,做好赛会筹备和城市发展结合文章,最大限度发挥大运会的经济社会效益,助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会 赛事经济 城市综合竞争力
下载PDF
“六个坚持”谱写大石板社区发展新篇章
9
作者 袁安贵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7期22-23,共2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奔赴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大力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部署,推出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积极探索...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奔赴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大力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部署,推出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规律、抓住关键。从国内乡村振兴成功典型案例来看,乡村振兴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个坚持 因地制宜 遵循规律 西昌市 重大命题
下载PDF
扩大“朋友圈”,四川开放如何进阶?
10
作者 袁安贵 《四川省情》 2024年第3期54-55,共2页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分析四川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与着力重点,对推动四川扩大“朋...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分析四川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与着力重点,对推动四川扩大“朋友圈”、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省政府部署 朋友圈 国际竞争 向西开放战略 基本思路 四川
下载PDF
如何才能称之为现代化经济强省?
11
作者 李太后 周作昂 《四川省情》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紧扣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协调发展好、市场机制活、开放程度深等核心要求,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发力,以点带面、实现突破发展。四川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的内涵要义一个基本要件:形成现... 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紧扣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协调发展好、市场机制活、开放程度深等核心要求,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发力,以点带面、实现突破发展。四川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的内涵要义一个基本要件: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强省的重要标志,是拥有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省 系统工程 以点带面 市场机制 自主可控 实体经济 创新能力 基本要件
下载PDF
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建平 曾勇 李雷雷 《决策咨询》 2021年第5期9-13,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比较优势和主要问题,围绕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和成渝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创新增长极,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提出以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为方向,明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比较优势和主要问题,围绕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和成渝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创新增长极,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提出以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为方向,明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和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经济区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共同体
下载PDF
高铁建设对湖南省4大区域的虹吸效应及其差异研究
13
作者 袁岳驷 袁安贵 +1 位作者 何依萍 周小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242,共11页
高铁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但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以湖南省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将湖南省4大区域96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铁冲击前后4年及当年的县域经济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高铁建设对不同... 高铁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但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以湖南省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将湖南省4大区域96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铁冲击前后4年及当年的县域经济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高铁建设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区发展程度而异,具有外生变量的特点;在双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湖南省4大区域因高铁而产生的经济效应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湘北虹吸效应最小,其次是湘南,湘中影响较大,而湘西虹吸效应最大。高铁建成后,部分县域经济呈正向增长;有些地区的经济受虹吸影响较大,使得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外流,经济呈现负增长;此外,少部分县域高铁建设的2个经济效应被抵消,经济增速没有明显变化。基于此,各地区只有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有效稀释高铁网络对经济资源的“虹吸效应”,形成“流出-流入”的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区域经济 虹吸效应 合成控制法
下载PDF
强化协同创新提升成德绵科创走廊影响力研究
14
作者 袁安贵 《商情》 2023年第21期145-148,共4页
当前科创走廊已经成为区域各方开展创新竞争和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是促进区域创新联动、建立和完善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国际国内知名科创走廊相比较,成德绵科创走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唯有通过三地市强化创新联动,方能... 当前科创走廊已经成为区域各方开展创新竞争和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是促进区域创新联动、建立和完善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国际国内知名科创走廊相比较,成德绵科创走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唯有通过三地市强化创新联动,方能大幅提升其影响力,打造在全国影响力突出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四川完成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本文对科创走廊内涵特征、成德绵科创走廊建设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建设成德绵科创走廊总体考量,并指出了协同建设成德绵科创走廊的主要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成德绵 科创走廊 影响力
下载PDF
管理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兼论出口竞争新优势培育
15
作者 徐乙尹 武家辉 佘赛男 《经济学报》 2024年第3期68-95,共28页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稳外贸除了继续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培育以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展开的微观调查问卷数据度量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在此基...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稳外贸除了继续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培育以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展开的微观调查问卷数据度量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能力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能力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这一结论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管理能力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出口;(3)管理能力的出口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融资约束较小、运营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加突出。本研究有助于从改善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视角为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及进一步培育我国出口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出口 出口竞争新优势
下载PDF
全省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边际有所改善
16
作者 曾勇 聂裕 陈静思 《四川省情》 2024年第2期45-46,共2页
为了解全省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助力巩固增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在2023年定期从固定样本企业库[1]中抽样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岁末年初,全省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保持稳定、边际有所改善.
关键词 企业发展情况 经济和社会发展 企业生产经营 经济回升 生产经营情况 固定样本 问卷调查 边际
下载PDF
走向共富:产业之基的困与解
17
作者 袁安贵 《四川省情》 2024年第8期19-20,共2页
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达6.01万亿元,成为西部第一个GDP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但从人均来看,全省人均GDP仅为7.2万元,居全国第20位,约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80%,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人均GDP的36.0%、37.7%、47.7%。居民人均存款、人均收... 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达6.01万亿元,成为西部第一个GDP迈上6万亿台阶的省份。但从人均来看,全省人均GDP仅为7.2万元,居全国第20位,约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80%,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人均GDP的36.0%、37.7%、47.7%。居民人均存款、人均收入、私家车拥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GDP 人均存款 拥有率 共富 经济总量 私家车 人均收入
下载PDF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布局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玲 鲁荣东 张玫晓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共4页
挖掘大健康循环产业链的内涵特点,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川渝地区重点城市群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布局及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根据产业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梯度开发与转移,健康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在... 挖掘大健康循环产业链的内涵特点,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川渝地区重点城市群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布局及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根据产业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梯度开发与转移,健康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在于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特征的结合,准确把握产业均衡化与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 循环产业链 发展布局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来自“两化融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科 熊子怡 +1 位作者 黄细嘉 佘赛男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9,共11页
文章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助“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信息化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建设显著降低了城... 文章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助“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信息化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该效应在政府环保支出较少和环境规制力度较弱的地区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进一步检验发现,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加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验证了信息化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信息化建设在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失衡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进一步加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两化融合”试验区 碳排放强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产教“双向奔赴”解局人才供需堵点
20
作者 林雪 张玫晓 佘赛男 《四川省情》 2023年第12期43-44,共2页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青年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川内青年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完全匹配,需... 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青年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川内青年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完全匹配,需要在产教融合方面找准突破口、精准施策,推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质量就业 青年群体 就业结构性矛盾 青年人才培养 供给侧 人才供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