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超 陈建超 +4 位作者 王朝晖 张兵 李彬 王薇 吴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8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47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41例,即美容除皱切口、胸锁乳突肌肌瓣、植入脱细...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8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47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41例,即美容除皱切口、胸锁乳突肌肌瓣、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和保留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通过3~30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肿瘤复发、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面部外形、口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2组相比,面瘫、肿瘤复发、口干和涎瘘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传统的术式组耳廓区麻木感、Frey综合征和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65.96%、31.91%和42.55%;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6.59%7、.32%和9.76%(P<0.05)。结论: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术 味觉出汗综合征 并发症 功能性外科治疗
下载PDF
PET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超 蒋艳华 +1 位作者 陈建超 王朝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18-1020,共3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用解剖形态学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的一项前沿医学科学显像诊断技术。它主要利用构成人体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如氧(O)、氮(N)、...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用解剖形态学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的一项前沿医学科学显像诊断技术。它主要利用构成人体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如氧(O)、氮(N)、碳(C)、氟(F)等示踪生命的基本物质代谢过程,具有灵敏度高、创伤性小等特点,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生理或病理变化。目前临床常用的显象剂主要是氟脱氧葡萄糖(FDG),它主要反映人体葡萄糖代谢过程。PET在肿瘤学方面的临床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PET主要应用于不明确的孤立性肺部结节的诊断方面。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检查辅助药物制备成本下降和优越性的体现,PET的临床应用被逐渐推广至大肠、食管、乳腺和头颈部等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复发或残余病灶的检出等方面,本文就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头颈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头颈鳞癌切缘突变型p53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超 陈锦 +6 位作者 王朝晖 陈建超 张兵 李彬 王少新 江庆华 宋宇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p53表达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缘中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复发,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2例头颈鳞癌患者中,切... 目的:探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p53表达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缘中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复发,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2例头颈鳞癌患者中,切缘塞变型p53阳性表达率为59.76%(49/8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切缘上皮细胞核。p53蛋白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x2=10.497,P<0.05)。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缘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x2:12.332,P<0.01)和局部复发显著相关(x2=5.425,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切缘p53表达阴性组较阳性组术后可能有较好的预后(x2=3.559,P=0.059)。结论:切缘p53的阳性表达与头颈鳞癌术后肿瘤的进展有关,它有望成为指导头颈鳞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状细胞癌 p53 切缘组织 局部复发 预后
下载PDF
头颈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P53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李超 张兵 +4 位作者 陈锦 王朝晖 李伦 姜庆华 宋宇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和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头颈鳞癌手术切缘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复发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和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头颈鳞癌手术切缘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复发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82例头颈鳞癌患者中,切缘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为59.76%(49/8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切缘上皮基底细胞核。突变型P53蛋白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缘突变型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局部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切缘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与头颈鳞癌术后肿瘤的进展有关,它有望成为判定肿瘤局部复发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状细胞癌 P53 切缘组织 局部复发
下载PDF
头颈肿瘤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超 王朝晖 +2 位作者 张兵 王影 陈建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淋巴管是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近年来随着一些淋巴管内皮分子标记物及与淋巴管形成关系密切的一些调节因子的发现,对肿瘤淋巴管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头颈部肿瘤与淋巴管的生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头颈部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淋巴管形成 分子标记物 淋巴管内皮 转移途径 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外科手段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超 樊晋川 +6 位作者 李彬 陈建超 王朝晖 张兵 徐义全 宋宇峰 徐远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0-585,共6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段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的疗效.方法 检索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通过外科治疗手段预防味觉出汗综合... 目的 探讨外科手段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的疗效.方法 检索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通过外科治疗手段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中文对照研究文献26篇.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外科治疗手段在预防腮腺切除术后主观症状评价和淀粉-碘试验客观评价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均有帮助,它们的累计优势比(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14(0.07~0.25),0.21(0.17~0.26)和0.09(0.04~0.19).外科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42、13.70、6.43,P值均<0.05).胸锁乳突肌瓣可降低主观和客观评价的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Z值分别为2.33、7.48、7.78,P值均<0.05).脱细胞真皮基质可降低主观和客观评价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Z值分别为6.02、5.72,P值均<0.05),但不能降低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P>0.05).结论 Meta分析显示,通过外科手段可以减少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口腔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出汗 味觉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安全切缘研究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义全 李超 樊晋川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0-432,共3页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目前大家对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掸仍有争议,关于局部切除安全范围仍没有一致意见。现就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式的选择及外科安全手术切缘的判定予以综述。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安全切缘 手术治疗 涎腺肿瘤 局部切除 手术切缘 术式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头颈鳞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超 耿晓霞 +7 位作者 江庆华 李晓霞 王朝晖 陈建超 陈锦 王少新 王薇 张开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头颈鳞癌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44例头颈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附联合化疗组行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单纯化疗组行单纯化疗,就其临床疗效、毒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员新辅...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头颈鳞癌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44例头颈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附联合化疗组行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单纯化疗组行单纯化疗,就其临床疗效、毒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员新辅助化疗疗效(χ2=0.014,P>0.05)、治疗前后体质量(t=2.018,P>0.05)及心脏毒性(χ2=0.516,P>0.05)均未见显著性差异。而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在改善KPS评分(χ2=4.207,P<0.05)、减轻骨髓毒性(χ2=4.385,P<0.05)方面较单纯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头颈鳞癌新辅助化疗中联合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状细胞癌 新辅助化疗 参附注射液
原文传递
以Angiopoietin-1,2为靶点靶向治疗口腔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超 樊晋川 +1 位作者 徐义全 梁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132-133,共2页
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新的治疗策略。但目前尚缺乏有效针对口腔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向因子。Angiopoietin(An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族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酪氨酸激酶受体系统(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的... 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新的治疗策略。但目前尚缺乏有效针对口腔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向因子。Angiopoietin(An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族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酪氨酸激酶受体系统(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的分泌性蛋白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OIETIN-1 靶向治疗 口腔鳞癌 receptor 肿瘤新生血管 抗血管生成治疗 靶点 酪氨酸激酶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对肿瘤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超 李伦 +4 位作者 张兵 王朝晖 陈建超 伍海翔 杨素琼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7期471-472,共2页
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对表浅组织显示好,是一种敏感、简便、无创伤、价格低廉、不受特殊条件限制并易于推广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肿瘤N分期尤其是cN0期判定、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后疗效评价及监测提供简便... 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对表浅组织显示好,是一种敏感、简便、无创伤、价格低廉、不受特殊条件限制并易于推广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肿瘤N分期尤其是cN0期判定、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后疗效评价及监测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法。现就高频超声对肿瘤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方案 转移性淋巴结 高频超声 诊断价值 颈部 组织显示 价格低廉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中Angiopoietin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梁博 李超 +1 位作者 樊晋川 徐义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8期147-148,共2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一种常见的实体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有研究显示:在下一个十年,许多癌症的发生率会下降,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却会显著上升。虽然手术和放疗在不断改进,但口腔鳞状细...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一种常见的实体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有研究显示:在下一个十年,许多癌症的发生率会下降,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却会显著上升。虽然手术和放疗在不断改进,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仍然存在困难,生存率未发生大的改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OIETIN 口腔鳞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实体肿瘤 CELL 恶性肿瘤 血管生成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头颈鳞状细胞癌Ang-2表达临床意义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雨秋 李超 +6 位作者 王薇 蔡永聪 孙荣昊 李俏丽 黄璐 税春燕 涂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742-1746,共5页
目的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是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提示不良预后,但其与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探讨促Ang-2表达与HNS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目的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是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提示不良预后,但其与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探讨促Ang-2表达与HNS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aranc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Ang-2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04。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HNSCC组676例,对照组1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NSCC组Ang-2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OR=6.68,95%CI为4.43~10.08;而且HNSCC患者Ang-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OR=2.29,95%CI为1.50~3.48)和肿瘤分期(OR=0.42,95%CI为0.21~0.86)呈正相关,但Ang-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为0.28~1.4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Ang-2通过运用自身调节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参与了HNSCC发生、侵袭和转移,与HNSC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头颈鳞状细胞癌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腮腺多形性腺瘤安全手术切缘的界定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义全 李超 +11 位作者 樊晋川 张兵 陈建超 王朝晖 王影 覃胜 青晓艳 万俊峰 李伦 汤梅 杨红 梁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 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组织病理学特性,为界定区域性切除安全手术切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传统手术... 目的 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组织病理学特性,为界定区域性切除安全手术切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传统手术)60例,行腮腺区域切除术(保留功能)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并发症、肿瘤组织标本病理学特性发生率,浸润深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面神经麻痹、涎腺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手术组的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30.0%、61.7%、38.3%,而保留功能组分别为6.1%、30.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种病理学特征在3种组织学类型(细胞型、经典型和黏液型)中的分布为:包膜不完整33例,在黏液型中分布最多(12例);包膜浸润29例,在细胞型和经典型中最多(15例和13例);伪足现象25例,在黏液型中最易发生(10例);卫星灶13例,发生率与在各种肿瘤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例肿瘤最大径小于2 cm者最大浸润深度为3.127 mm,传统手术组与保留功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3,P=0.057);肿瘤最大径2~4 cm患者共67例,最大浸润深度7.908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4,P=0.831);肿瘤最大径>4 cm的16例,最大浸润深度为8.476 mm.结论 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区域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标本的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有关;区域切除术的安全手术切缘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决定.小于4 cm的肿瘤,其安全切缘为1 cm,大于4 cm的肿瘤行浅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瘤 多形性 手术后并发症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病因分析及诊治现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兵 李超 孙荣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甲状腺癌为女性第六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目前,国内外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不同国家关于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标准也不尽一致,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病因学研究结果及诊治现状予以综述。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诊治指南 病因学 恶性肿瘤 国内外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1及2表达的逆转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超 张兵 +7 位作者 王朝晖 陈建超 李彬 王少新 陈锦 李春华 王薇 宋宇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1及2(angiopoietin,Ang-1,Ang-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成熟和口腔鳞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Ang-1、Ang-2...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1及2(angiopoietin,Ang-1,Ang-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成熟和口腔鳞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Ang-1、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4)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ele actin,α-SMA)的表达;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时染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和α-SMA标记的血管壁细胞(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周细胞),评估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成熟指数;应用BioMias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图像。结果LI腔鳞癌中Ang-1及Ang-2的蛋白表达比(Ang—1/Ang-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t值分别为-5.421和-6.234,P值均〈0.01);有无肿瘤淋巴结转移、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成熟指数的不同分组中,Ang-1/Ang-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1、-3.221和3.824,P值均〈0.01)。Ang-1/Ang-2低比值、高VEGF蛋白表达的患者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其他表达状态(t值分别为2.055、2.345和2.985,P值均〈0.05)。Kaplan-Meier法统计62例口腔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0.641,Ang-1/Ang-2高比值(〉0.51)组较低比值(〈0.51)组生存率高,分别为0.741和0.534,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3,P=0.066)。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Ang-1及Ang-2表达的逆转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与口腔鳞癌的微血管生成、血管成熟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口腔肿瘤 血管生成素类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应用邻近皮瓣Ⅰ期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超 熊建 +6 位作者 王少新 刘坤 王薇 李春华 刘吉峰 孙荣昊 李晓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邻近皮瓣Ⅰ期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63例患者颜面部皮肤肿瘤在切除后,采用邻近皮瓣Ⅰ期修复皮肤缺损。有8种皮瓣被成功的设计和应用。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155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邻近皮瓣Ⅰ期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63例患者颜面部皮肤肿瘤在切除后,采用邻近皮瓣Ⅰ期修复皮肤缺损。有8种皮瓣被成功的设计和应用。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155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缺损愈合满意,瘢痕隐匿,无明显面部畸形及色差。5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表皮出现坏死。应用最多的是旋转皮瓣,其次是滑行推进皮瓣。结论合理设计的邻近皮瓣修复面部较大皮肤缺损可获满意疗效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改良血管蒂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下咽部缺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春华 李彬 +1 位作者 陈飞 陈锦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血管蒂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下咽癌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应用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血管蒂,以中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为主的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12例梨状窝鳞癌术后缺损患者...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血管蒂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下咽癌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应用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血管蒂,以中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为主的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12例梨状窝鳞癌术后缺损患者,年龄47 ~ 72岁,中位年龄59岁,均未接受过术前放疗;肿瘤分期参照2002年UICC分期:T2NOM0 5例,T3N1 M0 5例,T4N1M0 2例.结果 2例原发T4期患者肿瘤侵犯甲状软骨板及患侧甲状腺,未保留喉功能;2例T3期患者侵犯梨状窝前壁,患侧声带固定,1例侵及杓区,均未保留喉功能;3例T3和5例T2期患者保留喉功能.12例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7 ~88个月,中位数30个月.4例患者术后15~ 32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8例生存至今,其中4例已生存5年以上.结论 利用显微外科精细解剖血管化蒂部的岛状胸锁乳突肌皮瓣具有成活率高且制作容易,创伤小等优点,是修复下咽部缺损的良好修复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