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医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1
作者 李凌霄 李林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10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微机管理系统 医院药库 删除标志 四角号码法 设计和应用 药库管理 药品编码 报表的打印 操作员 主控模块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跃辉 郑春红 +1 位作者 李倩 魏成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紫杉醇+顺铂+5-氟尿...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化学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及肠道菌群含量。结果疗效评价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短期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比75.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CA242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Ⅰ~Ⅱ度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蛋白尿、高血压、白细胞减少、出血、手足皮肤反应及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增加,肠球菌、大肠杆菌含量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良好,短期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肠道菌群,且仅导致Ⅰ~Ⅱ度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阿帕替尼 中晚期胃癌 糖链抗原19-9 糖链抗原242 癌胚抗原 胃肠道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2016年1月至8月临床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跃辉 李倩 +1 位作者 郑春红 牛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6-6,8,共2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血栓通在我院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将我院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情况按使用人数、疾病类型、平均用药天数、不良反应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注射用血栓通总体情况基本合理,但仍有极少部份应... 目的:分析注射用血栓通在我院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将我院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情况按使用人数、疾病类型、平均用药天数、不良反应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注射用血栓通总体情况基本合理,但仍有极少部份应用不合理现象存在。本次分析结果将作为我院对重点监控药品系统干预的基础数据.以点带面,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临床使用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观察 注射用血栓通 治疗 用药天数 住院患者
下载PDF
药物配伍软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德财 王艺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药物配伍软件系统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泉 罗雪飞 +4 位作者 邓治平 杨莹 吴小玲 杨义芳 殷明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80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80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的80例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r PA)、主肺动脉/降主动脉直径比(rPD)、肺功能及血管活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aO_2、PaCO_2、PASP、PADP、FEV1、FVC、ET-1与NO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rPA及r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相较于常规治疗,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相关血管活性因子改善较优,患者症状缓解更为高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存放中的颠茄合剂的含量及微生物限度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万玉 徐富培 宋碧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75-776,共2页
目的 为了了解医院自制内服制剂在放置过程中的质量情况。方法 对我院自制的内服制剂颠茄合剂共 10批次进行了存放中的含量测定和动态微生物限度监测。结果 存放 1年后的本品的含量仍达到 93.5 %以上 (规定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 .0 %~... 目的 为了了解医院自制内服制剂在放置过程中的质量情况。方法 对我院自制的内服制剂颠茄合剂共 10批次进行了存放中的含量测定和动态微生物限度监测。结果 存放 1年后的本品的含量仍达到 93.5 %以上 (规定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 .0 %~ 110 .0 % ) ,微生物限度检查为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控制菌数均为 0个。结论 存放 1年后的我院自制的内服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茄合剂 存放 含量 微生物限度检查
下载PDF
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的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德财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4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合理用药 管理 措施
下载PDF
住院药房人工单剂量摆药对药房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跃辉 罗雪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449-449,共1页
目的探析住院药房人工单剂量摆药对药房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院实行单剂量摆药的口服品种、科室进行统计,并对比实施人工单剂量摆药前后临床科室所需工作人员与时间、患者准确服用药品比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准... 目的探析住院药房人工单剂量摆药对药房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院实行单剂量摆药的口服品种、科室进行统计,并对比实施人工单剂量摆药前后临床科室所需工作人员与时间、患者准确服用药品比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准确服用药品比率、工作时间以及工作人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单剂量摆药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所以应该加强管理,优化操作流程,重视与病区之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摆药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单剂量摆药、住院药房、药房管理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肺部MRSA感染效果及其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等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晓红 韩华 +1 位作者 温明超 吴小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4-17,21,共5页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肺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肺部MRSA感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肺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肺部MRSA感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0.8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另予利奈唑胺注射液0.6 g,溶于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指标(TNF-α、IL-1β、IL-6、CRP、PCT)、内皮功能(ET、NO)及其他相关指标(Lac、WBC、NE)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79.2%(X^2=4.360,P=0.037)。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CRP、PCT、ET、NO、Lac、WBC、NE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IL-6、CRP、PCT、ET、NO、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3.859、4.033、5.836、3.769、2.976、3.768、8.138、3.469,P均<0.01,而WBC、NE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9、0.598,P=0.448、0.276)。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小板降低、血肌酐升高、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听力降低、过敏、脱落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肺部MRSA感染疗效确切,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肺部感染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疗效 炎性指标 内皮功能
下载PDF
精益管理用于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碧辉 罗雪飞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6S精益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6S精益管理的理论和精益管理中的分类管理、标识管理、目视管理、制度化管理等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结果通过应用6S精益管理方法,建立了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 目的探讨6S精益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6S精益管理的理论和精益管理中的分类管理、标识管理、目视管理、制度化管理等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结果通过应用6S精益管理方法,建立了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和高危药品专人管理、专区或专柜存放和警示标识的张贴等管理制度,使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结论6S精益管理这一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医院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加了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6S精益管理在高危药品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下载PDF
我院加强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措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辉云 《中国药事》 CAS 2004年第12期723-724,共2页
关键词 麻醉药品管理 治疗 身体依赖性 严重 成瘾 使用管理 疾病 措施 影响 实际
下载PDF
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安全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勇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28-128,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从而为临床上正确使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因发生中药不良反应而来我院就诊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从而为临床上正确使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因发生中药不良反应而来我院就诊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过敏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多出现于患者静脉注射中药针剂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过量使用中药制剂。结论:加强对中药材、中药制剂的宣传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下载PDF
感冒通致小儿血尿1例
13
作者 钟辉云 王容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121-1121,共1页
患者,男,12岁.因感冒于2005年3月21日自购感冒通片(主要成分双氯芬酸15 mg,人工牛黄15 mg及氯苯那敏2.5 mg,为自购药品,生产厂家及批号不详),用法为1片,po,tid.服用2次后次日晨起小便时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液淡红色,无尿频、尿急、尿... 患者,男,12岁.因感冒于2005年3月21日自购感冒通片(主要成分双氯芬酸15 mg,人工牛黄15 mg及氯苯那敏2.5 mg,为自购药品,生产厂家及批号不详),用法为1片,po,tid.服用2次后次日晨起小便时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液淡红色,无尿频、尿急、尿痛,遂于2005年3月22日晚8:50来院治疗.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06/64 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双侧下肢无浮肿,咽充血不明显,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左肾区扣痛,膀胱充盈于脐下三横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通 血尿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