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修复因子及修复药物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葛燕 沈咏梅 +3 位作者 刘姝 刘彬 姜顺日 耿福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4,共8页
本文以促进修复类药物发展为目的,对组织修复的关键概念及相关分子与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以规范使用“修复因子”一词为出发点,通过梳理相关基础概念,建议性提出了“修复因子”的科学定义.其次,文中将组织修复因子分为内... 本文以促进修复类药物发展为目的,对组织修复的关键概念及相关分子与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以规范使用“修复因子”一词为出发点,通过梳理相关基础概念,建议性提出了“修复因子”的科学定义.其次,文中将组织修复因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分别进行了调研与整理,罗列出主要代表因子.然后,从小分子化药、生物药和中医药三个方面,分别报道了组织修复类药物的应用与研发现状.文章最后对修复类药物的递送材料进行了调研和评述,并对组织修复药物的研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损伤 修复 生长因子 药物研发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栀子抗Ⅱ-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阳阳 刘佳琳 +4 位作者 周婧 唐小懿 马秀英 陈思敏 耿福能 《中药与临床》 2020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栀子治疗Ⅱ-型糖尿病作用机制,寻找药物的核心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库获取栀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确定Ⅱ-型糖尿病靶基因;取药物与...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栀子治疗Ⅱ-型糖尿病作用机制,寻找药物的核心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库获取栀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确定Ⅱ-型糖尿病靶基因;取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String数据库做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利用Rstudio的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研究得到5个关键活性成分和15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包含187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包含173条KEGG通路,主要与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有着密切联系。结论:栀子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炎症、神经内分泌起到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Ⅱ-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林麝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婷 王晨 +4 位作者 杜超 刘姝 沈咏梅 张修月 岳碧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林麝全基因组中完美型微卫星的分布特征。在林麝2.53 G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搜索到665 524个完美型微卫星,总长度为11 517 784...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林麝全基因组中完美型微卫星的分布特征。在林麝2.53 G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搜索到665 524个完美型微卫星,总长度为11 517 784 bp,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0.42%,总丰度为244个/Mb。林麝基因组中,单碱基微卫星序列数量最多,为221 058个,约占总微卫星数的33.22%,丰度为81.05个/Mb,然后依次为二碱基、五碱基、三碱基、四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林麝基因组中数目最多的10种微卫星类别依次为:A、AACTG、AGC、AC、AT、AG、AAAT、AAC、AAT和AAAC,占所有基因组微卫星的93.2%,表现出明显的A、T偏好。林麝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分布研究表明,其在外显子(2 530个)上的分布数量远低于内含子(200 906个)和基因间隔区(454 596个),与前人关于微卫星在非编码区的分布多于编码区的结论一致。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林麝基因组特征及筛选更多优良微卫星标记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全基因组 微卫星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药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晋家正 李午佼 +4 位作者 牟必琴 沈咏梅 耿福能 岳碧松 范振鑫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为原料生产的康复新液等药品临床疗效显著,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的药用美洲大蠊为材料,首次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和Pac Bio SMRT测序平台开展了全基因组测序,... 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为原料生产的康复新液等药品临床疗效显著,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的药用美洲大蠊为材料,首次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和Pac Bio SMRT测序平台开展了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基因组组装、注释和分析。原始测序数据经过滤后得到1.4 Tb的二代测序数据和33.81 Gb的三代测序数据。组装结果表明,美洲大蠊基因组大小为3.26 Gb,这在已报道的昆虫基因组中仅次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基因组重复序列含量为62.38%,杂合度为0.635%,表明其为复杂基因组。组装的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长度分别为28.2 kb、315 kb,单拷贝基因完整性为88.1%,小片段文库测序数据平均比对率为99.8%,测序和组装质量满足后续分析要求。采用De novo预测、同源预测和基于转录本预测3种方法共注释到14 568个基因,其中92.4%的基因获得了功能注释。本研究首次完成了美洲大蠊的全基因组测序,也是大蠊属Periplaneta昆虫的第一个基因组,为美洲大蠊遗传进化分析和药用基因资源挖掘打下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药用昆虫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装 基因注释
下载PDF
康复馨牙膏主要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覃艺 孙佳彬 +3 位作者 张红玲 范润勇 黄勤挽 耿福能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康复馨牙膏的抗炎、镇痛、止血、促进溃疡愈合等主要药效。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两种动物模型,考察康复馨牙膏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考察其镇痛的效果;采用对小鼠手术致肝脏... 目的:研究康复馨牙膏的抗炎、镇痛、止血、促进溃疡愈合等主要药效。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两种动物模型,考察康复馨牙膏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考察其镇痛的效果;采用对小鼠手术致肝脏创面出血的模型,考察其止血的效果;采用苯酚致大鼠口腔黏膜溃疡的模型,考察不同浓度的康复馨牙膏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结果:康复馨牙膏可抑制小鼠耳廓肿、大鼠足肿胀,有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趋势,缩短小鼠手术致肝脏创面出血的时间,有促进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结论:初步证明康复馨牙膏具有抗炎、消肿、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馨牙膏 抗炎止血止痛 口腔溃疡
下载PDF
海马多鞭丸治疗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
6
作者 卢毅 谭琨 +5 位作者 耿福能 袁丽 阳方 董良 俞旭君 李俊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海马多鞭丸治疗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就诊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服用海马多鞭丸,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药3个疗程。患者中医症状、精子浓度... 目的:观察海马多鞭丸治疗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就诊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服用海马多鞭丸,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药3个疗程。患者中医症状、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以及精子DNA碎片率每1月记录1次,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中医症状上,观察组有效率为71.42%,对照组有效率为59.25%,经χ^(2)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DNA碎片率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精子DNA碎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精子正常形态率指标上,两组治疗前后精子正常形态率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多鞭丸可显著改善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提升男性生育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多鞭丸 五子衍宗丸 男性不育
下载PDF
细胞损伤修复及相关药物研发现状
7
作者 葛燕 沈咏梅 +4 位作者 刘姝 曾陈娟 刘彬 姜顺日 耿福能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4期66-71,80,共7页
组织损伤的本质是大量细胞死亡导致的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失常,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器官的损伤。目前对组织损伤的处理更偏重于改善微环境和促进细胞新生,但对细胞的损伤修复不够重视,易导致疾病进展并迁延难愈。因此,治疗组织... 组织损伤的本质是大量细胞死亡导致的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失常,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器官的损伤。目前对组织损伤的处理更偏重于改善微环境和促进细胞新生,但对细胞的损伤修复不够重视,易导致疾病进展并迁延难愈。因此,治疗组织损伤应该以修复细胞为基础。为了系统的掌握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和药物开发情况,本文从DNA损伤、RNA损伤、蛋白质损伤、线粒体损伤、膜损伤以及细胞死亡等方面对损伤原因、修复机制、药物发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期望能有助于促进修复类药物的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损伤 细胞死亡 修复 药物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佳松 陈峰 +2 位作者 彭锐 耿福能 邹方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是传统的中药材,其提取物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创面治疗,但对其中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本文通过构建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并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深入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首先构...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是传统的中药材,其提取物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创面治疗,但对其中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本文通过构建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并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深入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首先构建C57小鼠皮肤全层切除模型,并将其分为3组,其中实验组分别以2种美洲大蠊提取物(康复新液、精粉)为敷料,而对照组以75%乙醇为敷料。用药处理3 d后取伤口皮肤组织送样进行RNAseq,然后分析转录组数据找出与伤口愈合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伤口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伤口的结痂速度比对照组快,这表明了小鼠创面模型中,美洲大蠊提取物能促进伤口愈合。经转录组分析,得到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数:对照组vs.精粉组为545,对照组vs.康复新液组为938。结合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和已发表的文献,发现3个可能参与调节伤口愈合的关键基因:表皮调节素(Ereg)、Gli-kruppel家族成员(Gli2)和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3(Tgm3)。Q-PCR实验表明,这3个基因在美洲大蠊提取物加药组中均高表达。本文研究结果表明,2种美洲大蠊提取物:康复新液、精粉可能通过诱导Ereg、Tgm3和Gli2的高表达来促进皮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伤口修复 转录组分析 关键基因
下载PDF
基于RNA-seq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对结直肠癌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峰 陈佳松 +2 位作者 彭锐 耿福能 邹方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甚至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是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基于RNA-seq技术初步分析了美洲大蠊提取物联合顺铂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甚至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是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基于RNA-seq技术初步分析了美洲大蠊提取物联合顺铂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表明:30μM顺铂和0.6%康复新液联合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1 901个差异基因,其中1 555个基因表达上调,346个基因表达下调;30μM顺铂和0.8%精粉酵解液联合处理组与对照组比,共有2 587个差异基因,其中2 183个基因表达上调,404个基因表达下调;30μM顺铂和100μg·m L-1精粉联合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1 488个差异基因,其中1 164个基因表达上调,324个基因表达下调。用WEGO和DAVID进行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联合顺铂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p53、细胞粘附分子、MAPK、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表达下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酰-tRNA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抗生素生物合成、一碳代谢等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转录组 差异基因 信号通路 功能注释
下载PDF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原儿茶酸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昕 巩荣艳 +4 位作者 朱娟娟 曾成娟 沈咏梅 岳碧松 李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等多种药用价值。本实验通过外标法鉴定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并建立原儿茶酸定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等多种药用价值。本实验通过外标法鉴定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并建立原儿茶酸定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缓冲盐溶液(含0.1%甲酸,25 mmol甲酸铵)为流动相A,100%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0.5 m L·min^(-1),样品温度25℃,柱温40℃。结果显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可达到基线分离,峰型良好;原儿茶酸在10~160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0%~99.57%,相对标准偏差<1%;定量测定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51.38μg·m L^(-1)。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分析快速,可以用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含量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原儿茶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骨痛灵酊短时给药的透皮特性和抗炎效果研究
11
作者 米军 肖鹏 +3 位作者 耿越飞 成霖 葛燕 耿福能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5-670,共6页
目的研究骨痛灵酊的经皮渗透特性与抗炎药效,评估其短时给药的有效性。方法分析骨痛灵酊的主要活性成分,选择其中3种作为透皮实验检测指标,并建立LC-MS/MS法测定其含量;检测3种成分的累积渗透量和皮层滞留量。造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模型... 目的研究骨痛灵酊的经皮渗透特性与抗炎药效,评估其短时给药的有效性。方法分析骨痛灵酊的主要活性成分,选择其中3种作为透皮实验检测指标,并建立LC-MS/MS法测定其含量;检测3种成分的累积渗透量和皮层滞留量。造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模型,测量造模给药前后大鼠的体重和足趾容积变化;用ELISA检测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含量,用qPCR检测组织中5-羟色胺(5-HT)、一氧化碳合成酶(iNOS)、IL-6的mRNA水平。结果与给药24 h组比较,体外给药1 h组3种成分的累积渗透量相当;3种成分在角质层的滞留量在给药1 h后基本达到饱和,在表皮真皮层的滞留量随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骨痛灵酊可快速减轻大鼠足趾肿胀程度和炎症;其消肿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5-HT、iNOS、IL-6的水平有关。结论骨痛灵酊短时给药可达到很好的透皮吸收和消肿抗炎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痛灵酊 透皮吸收 液质联用 渗透量 滞留量 足肿胀 炎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中乌宁通过BAX/BCL-2/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
12
作者 芮翊馨 谢红潇 +3 位作者 李丹 马秀英 耿福能 刘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乌宁是否通过BAX/BCL-2/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纤维化。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致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乌宁2、5 mg/kg组及依那普利2 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乌宁是否通过BAX/BCL-2/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纤维化。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致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乌宁2、5 mg/kg组及依那普利2 mg/kg组,另取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术后1 w按组别灌胃给药,连续8 w,末次给药后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量及尿蛋白含量,取血及肾脏,检测血清中肾损伤标志物肌酐(CREA)、尿素氮(BUN)含量及肾脏纤维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变及纤维化程度;TUNEL染色测定肾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或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尿量明显减小,尿蛋白、血清CREA、BUN、TGF-β1、α-SMA含量、肾组织损伤病理评分、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肾组织中BAX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乌宁5 mg/kg组大鼠尿量明显增加,各给药组大鼠尿蛋白、血清CREA、BUN、TGF-β1、α-SMA含量、肾组织损伤病理评分、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肾组织中BAX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中乌宁可有效改善5/6肾切除CRF模型大鼠的肾脏功能。这种肾保护作用与其调控BAX/BCL-2/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5/6肾切除CRF模型大鼠的肾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乌宁 慢性肾衰竭 肾纤维化 细胞凋亡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熊胆救心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柳 杜欧 +2 位作者 耿福能 刘汉军 杜俊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研究熊胆救心丸(XJ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功能、血管内皮及心脏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1)SIM)和XJP剂量组(低、... 目的研究熊胆救心丸(XJ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功能、血管内皮及心脏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1)SIM)和XJP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7.875、15.75、31.5 mg·kg^(-1))。每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周后,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活性,以及肝脏TC、TG的含量与酰基转移酶(ACAT)的活性。HE染色法检查肝脏、主动脉及心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9周后,SIM组和XJP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ET-1、CETP的含量及AST、ALT、HMGCR的活性和肝脏中TC、TG的含量及A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血清中HDL-C、NO的含量升高。药物治疗组大鼠肝脏、主动脉及心脏的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SIM组和XJP中剂量组的肝脏细胞结构较完整,大泡性脂滴减少,两组血管壁结构较清晰、少见内皮损伤,且SIM和XJP中剂量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少量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等。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XJP对大鼠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减轻血管内皮和心肌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CR活性来降低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ACAT的活性及CETP的水平来增加脂质代谢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救心丸 高脂血症 血脂 脂质代谢 心血管疾病 肝脏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口服五维葡萄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怡然 谷漫峡 +3 位作者 甘雨苗 刘冬玲 耿福能 杜俊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五维葡萄糖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口服五维葡萄糖(10 g·kg-1)组、左旋咪唑(40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 目的研究口服五维葡萄糖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口服五维葡萄糖(10 g·kg-1)组、左旋咪唑(40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从第1天起sc给予地塞米松(25 mg·kg-1),每天1次,连续3 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于实验的第8天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小鼠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的含量;测定外周白细胞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及比值,并检测体外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口服五维葡萄糖和左旋咪唑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血浆IL-2和Ig G的含量、外周白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和比值及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口服五维葡萄糖有提高免疫抑制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五维葡萄糖 吞噬功能 免疫功能 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