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洪波 郝利 杨亚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98-999,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探究。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8例患者...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探究。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结论:对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肷全切除手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也会伴随并发症的发生,医生的操作不熟练、视野暴露不佳、盆腹腔粘连等情况都是并发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医生要提升手术操作技能.注重每一个环节,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输尿管游离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
作者 郝利 高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游离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手术程序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50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游离法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 目的探讨输尿管游离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手术程序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50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游离法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83例(实验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总时间及病人满意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实验组的输尿管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熟练使用输尿管游离法,可显著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有利于降低医疗风险,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游离法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输尿管损伤
下载PDF
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泌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廖燕 赵红艳 +1 位作者 张淑珍 王善容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新生化颗粒... 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新生化颗粒。测量2组治疗前后子宫底高度,观察恶露量、类型及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统计临床疗效,比较两组24,48 h泌乳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底高度比明显缩小,术后5 d内恶露量、血性恶露比例与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术后5,42 d子宫大小均显著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术后48 h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可以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化颗粒 低频电脉冲技术 剖宫产 子宫复旧 催乳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用于早孕引产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张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36-236,共1页
观察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用于早孕引产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早孕引产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常量组(常量组,n=40)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组(加量组,n=40)... 观察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用于早孕引产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早孕引产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常量组(常量组,n=40)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组(加量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加量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常量组(P<0.05),不完全流产率显著低于常量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7.5%(3/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用于早孕引产临床效果较常量好,更能促进患者的完全流产率的有效提升和不完全流产率的有效降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加量 早孕引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