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增加刻度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贵清 李容华 喻培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 刻度 留置导尿术 导尿管操作 护理操作 临床应用 操作不当 临床实践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5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本科共收治314例重型颅脑患者,入选为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未手术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本科共收治314例重型颅脑患者,入选为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未手术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62例,中残2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1例,死亡39例。对照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48例,中残2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8例,死亡54例。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脑水肿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轻度低温治疗5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超 杨清 +2 位作者 周明森 曾强军 周长泰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轻度低温治疗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4例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冰毯机降温至轻度低温(35~35.5℃)脑保护,加用冬眠I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但不使用呼吸机和肌松剂。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轻度低温治疗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4例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冰毯机降温至轻度低温(35~35.5℃)脑保护,加用冬眠I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但不使用呼吸机和肌松剂。结果:34例存活,20例死亡。存活患者中恢复良好22例,重残12例。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或条件相对不足的医疗单位,仍然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突损伤 轻度低温 脑保护 疗效
下载PDF
聚焦超声对SMMC 7721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杨祖奎 +2 位作者 王春毅 赵颉 王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对SMMC 7721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聚焦超声照射肝癌细胞株SMMC 7721后,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存活细胞侵袭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聚焦超声照射后存活SMMC 7721细胞侵袭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对SMMC 7721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聚焦超声照射肝癌细胞株SMMC 7721后,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存活细胞侵袭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聚焦超声照射后存活SMMC 7721细胞侵袭穿透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量减少。结论聚焦超声照射后可降低存活SMMC 772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肝肿瘤 侵袭小室
下载PDF
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亚低温治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后的关系,研究亚低温治疗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本文自2000年5月~2006年6月共收治3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按照Hunt-Hess...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后的关系,研究亚低温治疗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本文自2000年5月~2006年6月共收治3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按照Hunt-Hess分级,Ⅰ~Ⅲ级57例,Ⅳ~Ⅴ级1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术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恢复良好31例,中残3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37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恢复良好26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可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及降低术后的伤残等级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静脉窦区凹陷性颅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6
作者 吴建波 杨清 周明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总结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微创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均行微... 目的总结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微创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均行微创手术,其凹陷骨折所致压迫均得以解除。术中发现7例静脉窦损伤,其中5例为上矢状窦损伤,2例为横窦损伤。16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未输血;1例顶部矢状窦损伤患者大出血。9例一期行凹陷骨折整复并固定。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且随访2个月至3年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显微镜及显微磨钻等微创技术治疗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可减少创伤,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 凹陷性骨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治分析
7
作者 吴建波 杨清 周明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单纯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单纯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68例(53.5%),其中47例因脑疝导致中枢衰竭死亡。结论通过钻孔探查和(或)CT检查,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尽早正确处理极其重要,是抢救此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诊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强军 张紫寅 +3 位作者 甘邻元 周明森 杨清 唐建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h内行血管内治疗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92枚动...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h内行血管内治疗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92枚动脉瘤,其中单发57例,2枚10例,3枚以上7例.72h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微弹簧圈栓塞.92枚动脉瘤中,致密填塞81枚,瘤颈残余4枚,填塞不充分2例,未作栓塞处理(非重要动脉瘤)5枚.结论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急性期 微弹簧圈 Enterprise支架
下载PDF
胸腹联体女婴手术分离一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万武 李油山 +3 位作者 王敏 黎春华 曹统刚 王时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病例:患婴A和B,均为女性,出生后5 d入院,系38周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呈面对面胸腹联体,共用一胎盘和脐带,出生总体重6.0kg.体检:两婴各有完整头颅、四肢、外生殖器和肛门,头稍后仰呈过伸位,联体系从乳头下2 cm至脐的胸腹相连,周径约28 cm.C... 病例:患婴A和B,均为女性,出生后5 d入院,系38周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呈面对面胸腹联体,共用一胎盘和脐带,出生总体重6.0kg.体检:两婴各有完整头颅、四肢、外生殖器和肛门,头稍后仰呈过伸位,联体系从乳头下2 cm至脐的胸腹相连,周径约28 cm.CT和MRI示:两婴共用胸骨中下段和第4~8前肋,膈肌与肝脏相连,心、肺分开,各有独立的胆道及门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联体 外科手术 方法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何明学 李油山 +1 位作者 王敏 任万武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75-,共1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PS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SH患者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2~65岁,平均42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及胸痛,部分无症状。无1例术前确诊。2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PSH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SH患者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2~65岁,平均42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及胸痛,部分无症状。无1例术前确诊。2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例作肺肿瘤摘除术,2例楔形肺切除术。术后随访6月~20年均无复发。结论: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良性肿瘤,术前难确诊,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3例创伤性食管破裂伤的诊治体会
11
作者 李油山 任万武 王时美 《伤残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创伤性食管破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周长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4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期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期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9.44±9.47)min、出血量(33.67±8.15)mL、疼痛分数(2.64±1.01)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9.45±10.47)min、(124.52±9.48)mL、(5.84±2.05)分,且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2.86±0.68)d、下床时间(1.89±0.98)d、住院时间(7.02±2.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42±1.24)、(3.08±1.22)、(15.34±3.58)d,组件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石率(5.36%)与对照组(3.57%)相差不明显(P>0.05),而起并发症发生率明(3.57%)显低于对照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急性发作 腹腔镜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及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吴建波 杨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9-330,3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 目的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GCS显示,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两组GCS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GCS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对照组为1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采取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尼莫地平 依达拉奉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改进的新一代卧便器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春华 吴武 +7 位作者 李健 李蓉华 李文碧 鲁涛 赵婷 朱楠 郭清 李培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便器 危重患者 临床医疗 长期卧床 男性患者 术后患者 大小便
原文传递
1123例脑血管造影中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清 曾强军 +1 位作者 章东映 刘俊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255-1256,共2页
目的:评价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减少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3例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123例脑血管造影死亡0例,假性动脉瘤0例,造影剂过敏0例,动脉夹层0例,穿... 目的:评价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减少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3例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123例脑血管造影死亡0例,假性动脉瘤0例,造影剂过敏0例,动脉夹层0例,穿刺点皮下血肿6例,局部疼痛8例,血管痉挛22例,失明1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结论:脑血管造影是一可靠安全的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致,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缺点是检查费用较贵,是一种有创伤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原文传递
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清 周明森 +4 位作者 吴建波 李超 曾强军 徐海林 甘邻元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以利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8年1月间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手术治... 目的:总结分析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以利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8年1月间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13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857例,非手术治疗530例。按GO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475例(34.2%),中残206例(14.8%),重残202例(14.5%),植物生存89例(6.4%),死亡415例(29.9%)。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仍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疝以及采取积极恰当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救治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建波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同侧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同侧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48例(37.8%),其中31例因脑疝死亡。结论:通过钻孔探查或积极的CT扫描,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尽早正确处理极其重要,是抢救此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术中脑膨出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细硅胶管可用于气管切开后低流量给氧
18
作者 张贵清 李容华 苏晓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0,共1页
气管切开术是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常规应用吸氧管插入气管导管口内给氧,因吸氧管管径较粗,吸痰时必须拔出吸氧管,病人易出现发绀及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为减轻病人吸痰过程中的缺氧症状,我科在给28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是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常规应用吸氧管插入气管导管口内给氧,因吸氧管管径较粗,吸痰时必须拔出吸氧管,病人易出现发绀及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为减轻病人吸痰过程中的缺氧症状,我科在给28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病人进行低流量吸氧时,采用直径2mm左右的细硅胶管代替吸氧管,发现采用该方法在吸痰时对病人的SpO2影响较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硅胶管 低流量给氧 气管切开后 急危重症病人 气管切开术 血氧饱和度 低流量吸氧 脑出血病人
原文传递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疗体会
19
作者 吴建波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623-162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其余137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硬膜下积液2例,脑内血肿5例,张力性气颅2例,癫痫发作3例,3例复发。结论:头颅CT平扫...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其余137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硬膜下积液2例,脑内血肿5例,张力性气颅2例,癫痫发作3例,3例复发。结论:头颅CT平扫是诊断CSDH的首选检查。对于有症状的CSDH患者,应根据血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而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症是治疗CSDH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诊断 手术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勇 王敏 +4 位作者 胡雄辉 李鑫 蒲国士 李冲 陈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8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67例)和肠内营养组(EN组,71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8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67例)和肠内营养组(EN组,71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体重、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等指标,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TNP组及EN组手术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但EN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营养治疗费用较TPN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具有与传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相似的效应,并能促进和加快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同时降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