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萌 喻晓刚 王学林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4-15,4,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腹部CT组与MRI组两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腹部CT组行腹部CT检查... 目的: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腹部CT组与MRI组两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腹部CT组行腹部CT检查,MRI组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腹部CT组的检出率为52.83%,MRI组的检出率为84.91%,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结石检出率,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要明显比腹部CT检出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性(X2=4.043,P=0.04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要显著比腹部CT检出率高,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比腹部CT诊断临床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熊琴 蒋世杰 徐磊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8期6364-6365,共2页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LS-TIA)是一种少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类型,1962年Fisher等首先报道并称之为肢体抖动综合症(limb shaking syndrome)。该病容易被误诊为局灶性癫痫发作,...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LS-TIA)是一种少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类型,1962年Fisher等首先报道并称之为肢体抖动综合症(limb shaking syndrome)。该病容易被误诊为局灶性癫痫发作,对其正确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让发作停止而且可以降低远期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抖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治疗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喻晓刚 黄萌 付小兰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2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隔8h为患者...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隔8h为患者加一次善得定0.1mg,1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数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休克、ARDS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手术中转率及患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的配合使用,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重症胰腺炎 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
4
作者 喻晓刚 黄萌 付小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2期157-158,共2页
目的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该院共收治9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药物进行治疗,初次使用120μg实施缓慢静脉注射,而... 目的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该院共收治9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药物进行治疗,初次使用120μg实施缓慢静脉注射,而后以每小时50μg的滴注速度继续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首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补充患者血容量,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待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控制后给予硬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且差异非常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现象比较,治疗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差异非常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实施内镜下硬化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