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辅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健 谢晓平 +4 位作者 莫巧字 陈婷 黄祥东 陆菊秀 李喻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辅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NRDS 10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n=62)与B组(猪肺磷脂注射液+机械通气,n=44),比... 目的探讨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辅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NRDS 10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n=62)与B组(猪肺磷脂注射液+机械通气,n=4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X射线胸片改变、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值(pH)、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呼气末正压、气道峰压、通气频率)的变化及上机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部X射线分级均优化,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24 h两组PaO2、pH均上升,PaCO2、吸氧浓度、呼气末正压、气道峰压、通气频率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上机前吸氧时间、撤机后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辅助呼吸机治疗NRDS效果与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相似,均可提升NRDS肺部顺应性,改善氧合及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且价格更低廉,更易于接受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牛肺磷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机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PS的HMD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PS的HMD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于消毒气管导管后使用头皮针头将药物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复苏气囊正压通气,使药物充分弥散到各侧肺内。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唇周及肢端发绀,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肺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消毒气管导管后用头皮针头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SPO2没有明显变化,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给药方法
下载PDF
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兰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274-275,共2页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护理不良事件。新生儿留置胃管是治疗新生儿疾病,为不能进食的危重新生儿予以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手段。非计划性拔管将增...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护理不良事件。新生儿留置胃管是治疗新生儿疾病,为不能进食的危重新生儿予以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手段。非计划性拔管将增加患儿的痛苦,对患儿的治疗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患儿的管道护理。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住院的需行胃管留置的新生儿,入院诊断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0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留置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贺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0例。患儿均进行新生儿监护管理及静脉营养,高剂量组患儿给予高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0例。患儿均进行新生儿监护管理及静脉营养,高剂量组患儿给予高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低剂量组患儿给予低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体质量恢复时间、体质量增加、最大体质量下降率、头围增长、住院时间与静脉营养时间)及前白蛋白、尿素氮、总胆汁酸、三酰甘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高剂量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短于低剂量组,体质量增加、头围增长大于低剂量组,最大体质量下降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儿总胆汁酸、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前白蛋白、尿素氮、IGF-1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低剂量治疗,其可更快速、有效地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提高机体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氨基酸营养策略 剂量 效果
下载PDF
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尚艳 杨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1期6920-692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NEC患儿(观察组)及非NEC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科因素、产时因素、早产儿一般情况、NEC发病前疾病情况及有无口服益生菌等27个项目,应...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NEC患儿(观察组)及非NEC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科因素、产时因素、早产儿一般情况、NEC发病前疾病情况及有无口服益生菌等27个项目,应用SPSS 16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37例,对照组62例,两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出生体重、胎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产时窒息、肺炎、呼吸衰竭、生后吸氧、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激性胃出血、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静脉输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奶过快及需开塞露通便12个项目比例高于对照组。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前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3个项目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OR=0.204)和口服益生菌(OR=0.078)为保护因素,肺炎(OR=8.785)、加奶过快(OR=3.851)和需开塞露通便(OR=7.314)为危险因素。结论:母乳喂养、口服益生菌是早产儿NEC发病的保护因素,肺炎、加奶过快、需开塞露通便是早产儿NEC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危险因素 早产儿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军 李水霞 陈莉娜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胃肠外营养(PN)持续时间≥14d,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VLBWI的临床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胃肠外营养(PN)持续时间≥14d,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VLBWI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其按照接受持维PN后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首先根据临床经验,确定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专业知识,进一步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导致PNA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最终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VLBWI共计172例,其中非PNAC组为143例,PNAC组为29例,PNAC发生率为16.9%。两组受试者性别构成比、胎龄及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根据临床经验,对可能导致PNAC的临床观察项目(27项)与营养因素项目(19项)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项临床观察项目与5项营养因素项目为可能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如出生体质量轻,小于胎龄(SGA)儿,PN持续时间及禁食时间长,氨基酸热卡及脂肪乳热卡高,奶热卡低,感染性肺炎、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感染性休克率高,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均为可能导致PNAC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3.306,4.424,1.790,1.231,3.193,2.815,2.519,4.615,3.949,3.920,3.861,5.656,5.535;P〈0.05)。③对可能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感染性肺炎、败血症、NEC及感染性休克),SGA儿,VLBWI,禁食时间长,PN持续时间长,氨基酸热卡比及脂肪乳热卡比高是导致PNAC的独立危险因素(OR=8.785,3.851,7.134,4.728,6.746,7.113,3.765;95%CI:3.603~25.236,1.526~8.932,2.534~19.651,1.473~15.326,1.219~12.471,3.124~19.358,3.230~26.246;P〈0.05),奶热卡比高、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是PNAC的保护因素(OR=0.016,0.204,0.078;95%CI:0.027~0.679,0.076~0.531,0.013~0.169;P〈0.05)。结论VLBWI的PNAC发生与新生儿感染、SGA儿、出生体质量轻、PN持续时间长、氨基酸热卡比及脂肪乳热卡比高、禁食时间长有关,奶热卡比高、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危险因素 出生体质量 极低出生体质量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