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细胞功能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曰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731-2734,共4页
目的对比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初诊T2DM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5例。A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采用口服二... 目的对比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初诊T2DM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5例。A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沙格列汀+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β细胞功能,采用胰高血糖素(GC)水平评价α细胞功能,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脂联素(ADP)、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8.824,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均P>0.05)。治疗后两组FC-P、2hC-P、HOMA-β、HOMA-IR均显著改善(t≥1.799,均P<0.05),但B组FC-P、2hC-P、HOMA-β、HOMA-IR改善更为明显(t≥3.777,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组GC显著降低(t=7.373,P<0.05),A组GC无显著变化(t=0.667,P>0.05),治疗后B组GC显著低于A组(t=5.936,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体质量指数(BMI)、TNF-α无显著变化(t=0.264、1.447,均P>0.05),B组BMI、TNF-α显著上升(t≥2.334,P<0.05),治疗后两组ADP、Leptin、FFA均显著下降(t≥2.478,P<0.05),但B组下降更为明显(t≥7.707,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7,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10.417,P<0.05)。结论两种方案均可控制T2DM患者血糖,降低HbA1c水平,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比较,口服三联方案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曰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98-600,60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抗风湿方,... 目的:探讨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抗风湿方,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和血钙、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并于治疗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LT、ESR、RF、CRP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血钙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LT、ESR、RF、CRP、血钙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Wald三角、大转子部位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结论: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骨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补肾抗风湿方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宇 吴刚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6期940-942,94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及全血粘度(低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VPW、IVS、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LVEF、LVPW、IV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9%)(P <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