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及遗产保护工作做法考量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政军 周祥生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5,共9页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及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保护工作的范化性做法。其要点为:深入探源摸底,科学确定保护的时空范围及内容;准确把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及遗产的特征;有机整合相关保护力量;以战略品牌、基础阵地、项目名录体系,公共...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及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保护工作的范化性做法。其要点为:深入探源摸底,科学确定保护的时空范围及内容;准确把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及遗产的特征;有机整合相关保护力量;以战略品牌、基础阵地、项目名录体系,公共资源作为支撑;以科学理念作为工作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及遗产 保护工作 考量
下载PDF
从非遗角度看川西北尔玛人过春节
2
作者 李祥林 《巴蜀史志》 2022年第S01期236-239,共4页
在多民族中国,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类非遗,首先应重视该民族特有之遗产,同时也不应忽视从他方传入而“在地化”的项目,比如川西北羌族以大、小相称的过年。北川县片口乡有羌族民歌唱道:“正月里,是新年,六六灯盏挂堂前;六六灯盏堂前挂... 在多民族中国,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类非遗,首先应重视该民族特有之遗产,同时也不应忽视从他方传入而“在地化”的项目,比如川西北羌族以大、小相称的过年。北川县片口乡有羌族民歌唱道:“正月里,是新年,六六灯盏挂堂前;六六灯盏堂前挂,上拜祖宗下拜年。”对于中国百姓,春节是辐射力和影响面最大的节日,源于汉族也传往少数民族,甚至融入后者生活中,呈现族群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影响面 在地化 不应忽视 六六 羌族民歌 北川县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中国人过中秋节的历史 被引量:2
3
作者 江玉祥 《文史杂志》 2010年第5期68-71,共4页
社会生活民俗范畴中,有一类民俗叫岁时民俗。岁时民俗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岁时民俗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过中秋节是中国传统... 社会生活民俗范畴中,有一类民俗叫岁时民俗。岁时民俗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岁时民俗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过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三大节之一,另外两个是年节和端午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秋节 中国人 岁时民俗 历史 生活民俗 民俗事象 节日民俗 中国传统
下载PDF
中秋节的民俗事象
4
作者 江玉祥 《文史杂志》 2011年第5期43-47,共5页
明、清以来,中秋节已大概定型,其内容有这样几项——
关键词 中秋节 民俗事象 节日 中国
下载PDF
寻根与传承:巴蜀舞蹈的前世今生
5
作者 杨莉 《巴蜀史志》 2022年第S01期122-125,共4页
巴蜀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含古老历史文化底蕴并极具独特色彩的地域性舞蹈文化,也是有大量文物、文献等可考证并拥有“活态”存续的舞蹈文化。巴蜀舞蹈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脉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也为新时期巴... 巴蜀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含古老历史文化底蕴并极具独特色彩的地域性舞蹈文化,也是有大量文物、文献等可考证并拥有“活态”存续的舞蹈文化。巴蜀舞蹈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脉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也为新时期巴蜀舞蹈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寻找巴蜀舞蹈的前世今生,是探讨巴蜀舞蹈的文化形态、艺术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关键路径,也是聚焦当代四川地域舞蹈文化继承、融合、流变、转型现象的探索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世今生 中国舞蹈文化 地域舞蹈文化 多元文化 关键路径 历史文化底蕴 传承脉络 创新与发展
下载PDF
民间叙事和身份表达——羌区大禹传说的文学人类学探视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祥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2-216,共5页
羌区大禹传说是中华大禹传说的"在地性"产物,有其口头传统根基和地域文化特色。大禹传说在川西北羌族地区流传广泛,其故事版本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共同建构着羌人心目中的大禹形象,也共同成就了羌人有关这位上古人... 羌区大禹传说是中华大禹传说的"在地性"产物,有其口头传统根基和地域文化特色。大禹传说在川西北羌族地区流传广泛,其故事版本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共同建构着羌人心目中的大禹形象,也共同成就了羌人有关这位上古人物的不无族群意识指向的"集体记忆"。从文学人类学角度考察羌区大禹传说,研究羌人如何讲述大禹故事与为何讲此故事以及他们讲此故事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族群意念,也就是透视其背后有关自我身份表达的族群文化心理,既是为了对羌区大禹传说的解读去表层化,也为的是更深刻地认识羌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大禹传说 文学人类学
原文传递
书籍《羌族艺术》
7
作者 李锦 《现代艺术》 2021年第12期76-77,共2页
获奖/呈现情况 AWARD/PRESENTATION2021年1月,该书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978-7-5409-9720-5。该书是第一本完整、系统呈现羌族艺术面貌的学术著作,分为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及影视艺术五个部分。其学术突破性主要体... 获奖/呈现情况 AWARD/PRESENTATION2021年1月,该书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978-7-5409-9720-5。该书是第一本完整、系统呈现羌族艺术面貌的学术著作,分为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及影视艺术五个部分。其学术突破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次定义了羌族戏剧包括两种剧种,多种表演形式,改变了过去认为羌族没有戏剧的学术陈见。全面梳理了 19世纪以来羌族影像艺术的发展过程,说明民俗摄影和影视的魅力来自羌族文化深厚的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化 四川民族出版社 羌族艺术 民俗摄影 影视艺术 影像艺术 深厚的积淀 全面梳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