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不同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晓惠 赵琛 +9 位作者 钟义兰 吴彦 吴月 曾琴 罗晓娇 余文景 梁翼 沙湖 周睿 李敏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792-179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8月选取90例KOA患者,按关节面改变部位归入A组(髌股关节面改变)、B组(胫股关节面改变)、C组(全关节软骨改变),每组30例。均予以盐酸...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8月选取90例KOA患者,按关节面改变部位归入A组(髌股关节面改变)、B组(胫股关节面改变)、C组(全关节软骨改变),每组30例。均予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抗骨增生片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等指标及评分。结果①3组比较,A组疗效高于B、C组(P<0.05);②A组与B、C两组在平地行走20 m疼痛评分、关节压痛度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和B、C两组在患者自我疗效评价、医生疗效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在治疗12周后血液血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表学意义(P<0.05);B组则在CRP、IL-6、TNF-α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C组仅在CRP、TNF-α较前有差异(P<0.05);⑤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抗骨增生片治疗髌股关节面改变的KOA疗效优于胫股关节改变,且治疗方案可行、安全、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抗骨增生片 骨关节炎 髌股关节 胫股关节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疗效观察
2
作者 梁翼 李敏 +2 位作者 张挥武 蔚浩 沙湖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常规标准系统治疗后漆关节滑膜炎仍不能控制者,施行关节镜手术前3d,手术后3月、6月的临床资料,对休息及...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常规标准系统治疗后漆关节滑膜炎仍不能控制者,施行关节镜手术前3d,手术后3月、6月的临床资料,对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积液)、Lysholm评分、HAQ评分、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术后短期与长期的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前3d与术后3月比较,术后3月与术后6月的关节疼痛评分(休息及活动)明显减低(P<0.01);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明显增加(P<0.01);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1);Lysholm评分(P<0.01)、HAQ评分明显降低(P<0.01),DAS28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浓度(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均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增强关节功能,且术后中长期疗效稳固,但不能解除类风湿关节炎原发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顽固性膝滑膜炎 关节镜手术 中医药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西医诊疗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梁翼 李敏 高志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189-1192,共4页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对其治疗常常比较困难,各家方法也多样,近年来中西医在创伤性滑膜炎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治手段中有了一定的发展,综合模式的推广可能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最佳选择。本文阐述了近10年,中西医在该病...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对其治疗常常比较困难,各家方法也多样,近年来中西医在创伤性滑膜炎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治手段中有了一定的发展,综合模式的推广可能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最佳选择。本文阐述了近10年,中西医在该病的诊治中的新进展,建议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创伤性滑膜炎 中西医
原文传递
干扰素诱导蛋白4蛋白激酶在不同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敏 梁翼 +4 位作者 吴晓惠 蔚浩 余文景 杨南萍 黄向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比较干扰素诱导蛋白4(IFIT4)、蛋白激酶(PRKR)在不同类型狼疮肝损害患者的表达差异,及不同类型狼疮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指标,分析总结其各自特点。方法将符合狼疮性肝损害诊断的62例患者分为单纯肝酶升高组、单纯胆酶升... 目的比较干扰素诱导蛋白4(IFIT4)、蛋白激酶(PRKR)在不同类型狼疮肝损害患者的表达差异,及不同类型狼疮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指标,分析总结其各自特点。方法将符合狼疮性肝损害诊断的62例患者分为单纯肝酶升高组、单纯胆酶升高组和肝酶胆酶均升高组,再选取同期62例无狼疮性肝损害患者作对照,收集其相关临床数据及外周血白细胞IFIT4、PRKR基因表达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r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胆酶升高组易并发皮肤黏膜损害(x2=5.625,P=0.018)、狼疮肾炎坼=5.631,P=0.019),出现贫血及血小板减少(99±21,P=0.028;81±45,P=0.004)等血液系统损害,其C反应蛋白(CRP)(33±43,P=0.004),nRNP(x2=4.862,P=0.027)和抗SSA抗体(x2=8.087,P=0.004)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肝损害组抗核糖体蛋白(Rib)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SLE性肝损害组(x2=19.542,P=0.000);③IFIT4在不同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激酶在单纯胆酶升高组中明显高表达(F=3.54,P=0.018),并与γ-谷氨酰转氨酶(γ-GGT)、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r=0.34,P〈0.05;r=0.3,P〈0.05)。结论不同类型肝损害有着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蛋白激酶在单纯胆酶升高组明显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肝脏损害 1-谷氨酰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转氨酶 干扰素诱导蛋白4 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干扰素诱导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敏 梁翼 +1 位作者 杨南萍 黄向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l)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l),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l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陛。方法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l)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l),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l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陛。方法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成eDNA,运用SYBRgreendye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PRISM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l、OASl和IFl44定量表达水平(以A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SLE患者总体的MXl、OASl、IFl44mRNAACT值(3.4±1.8,4.20.1.5,8.8±2.2)明显高于非SLE患者组(2.4±0.4,3.4±0.7,5.4±2.1)和健康对照组(2.3±1.2,2.6±0.7,5.2±2.O);②SLE患者组的OAS1、IFl44mRNA△CT值在不同活动度的SLE组内日乍活动组(3.8±1.4,3.2±1.8);轻度活动组(4.8±1.5,8.0±2.2);重度活动组(6.0±1.4,12.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SLE患者组的OASl、IFl44mRNAACT值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O.338,0.380);④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l、OASl、IFl44表达水平升高,与无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在狼疮肾炎组内,IFl44mRNAACT值表达(2.2±1.1)与非狼疮肾炎组(3.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SLE组内3个基因表达存在高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干扰素诱导基因MXl、OASl、IFl44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l、IFl44mRNA实时定量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且三者在SLE的发生发展中亦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诱导剂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伴贫血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敏 梁翼 +3 位作者 蔚浩 吴晓惠 余文景 杨南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联合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在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1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中西药组,20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西药组,并同期选取25例不伴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为对... 目的:探讨八珍汤联合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在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1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中西药组,20例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西药组,并同期选取25例不伴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为对照组,中西药组给予八珍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西药组和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按期随访比较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①依那西普治疗2、4周,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8周后3组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中西药组贫血情况在治疗第2周后出现明显好转,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2组在贫血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③3组在依那西普治疗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依那西普治疗中重度贫血的强直性脊柱炎起效较慢,随着贫血的纠正会出现"追赶效应",治疗中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八珍汤同期联合使用可以促进贫血患者的恢复,提高依那西普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肿瘤坏死因子 贫血 依那西普 八珍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