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临床带教中循证医学理念辅助情境模拟教学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冠 许玉林 +1 位作者 向飞帆 李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28-0031,共4页
围绕骨科临床带教工作,在循证医学理念的辅助下,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数:54人),然后将其实施分组(分组... 围绕骨科临床带教工作,在循证医学理念的辅助下,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数:54人),然后将其实施分组(分组数: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人数:27人),其中,A组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B组则采用情境模拟与PBL相联合的教学法(循证医学理念辅助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成绩。结果 在教学优良率上,B组为92.69%,较A组(62.96%)低(P<0.05)。在考试测评成绩上,B组无论是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还是病例分析、专科体检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偏高(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带教当中,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下,采取PBL+情境模拟的教学手段,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使实习生成绩与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临床带教 情境模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循证医学理念
下载PDF
骨科植入金属材料表面电化学制备磷酸钙涂层方法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东琴 李文 +6 位作者 段可 杜佳恒 向守刚 张波 李忠 冯刚 尹一然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10-1116,1121,共8页
目的 探讨骨科植入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制备磷酸钙涂层方法及机理。方法 首先在控制钙/磷摩尔比条件下采用滴定法建立磷酸钙的沉淀边界pH曲线,然后根据曲线确定4种涂层工作溶液浓度和pH。接着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确定4种溶液中在不同电极电... 目的 探讨骨科植入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制备磷酸钙涂层方法及机理。方法 首先在控制钙/磷摩尔比条件下采用滴定法建立磷酸钙的沉淀边界pH曲线,然后根据曲线确定4种涂层工作溶液浓度和pH。接着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确定4种溶液中在不同电极电位下所发生的界面阴极反应,并明确合适的工作电位。结果 滴定测得磷酸钙溶液的沉淀边界曲线显示,当溶液pH低于边界0.7~1.2时溶液可保持3天以上不发生沉淀且可以稳定形成涂层。电化学沉积电位的合理区间为-1.0~-1.2 V。将pH控制在沉淀边界以下(~1.0),选择-1.15 V为电化学沉积的工作电位,在4种工作溶液中均成功制备了磷酸八钙为主要相的涂层。通过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了电流-时间关系,发现涂层形成初期氢离子还原为涂层沉积提供了初始过饱和度,水分子还原为涂层生长提供持续的驱动力。结论 成功确定了电化学沉积磷酸钙的关键条件并阐述了涂层生成机理,且该涂层方法也已成功应用于钽金属,具有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植入体 电化学沉积 磷酸钙 机理
下载PDF
原生喙锁韧带及柔性重建后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 被引量:1
3
作者 季贵柱 郑秋 +7 位作者 汪武祥 王冠 李文 鲁晓波 段可 李忠 杨洪彬 梁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1,共6页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 背景:对于以喙锁韧带断裂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单束和双束重建为常见修复方式,深化研究对比二者修复的应力分布和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对比单束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的固定效果、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正常喙锁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肩锁关节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锁骨垂向受载时各模型肩胛骨和锁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标本实验:取15个完整的人体肩胛骨-锁骨标本,随机分为5组处理,每组3个:A组切断肩锁韧带,保留完整的喙锁韧带;B组切断肩锁和斜方韧带,保留完整的锥状韧带;C组切断肩锁和锥状韧带,保留完整的斜方韧带;D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单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E组切断肩锁和喙锁韧带,采用双束重建修复喙锁韧带。利用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肩胛骨和锁骨的生物力学状态、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仿真分析:正常喙锁韧带附着标本喙突的平均应力最小,其相对于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喙突骨折的风险较小;单束和双束重建模型的喙突平均应力相当,二者骨折风险接近;②标本实验:A-E组标本的刚度分别为(26.4±3.5),(19.8±2.8),(21.3±3.2),(57.7±4.1),(46.2±2.8)N/mm,极限载荷分别为(545.5±53.7),(360.1±42.1),(250.9±44.4),(643.5±39.1),(511.9±31.7)N,D、E组标本的整体刚度高于A组(P=0.00006,0.0003),D组极限承载高于A组(P<0.05),E组极限承载和A组无差异(P>0.05);A-C组为韧带断裂,D、E组为喙突骨折;③结果显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于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喙锁韧带断裂,单束和双束重建均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但均增加了骨折风险,其中双束重建分散了钢板应力、减小了钢板和骨质的接触力,但稍微降低了极限承载力,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单束或双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柔性重建 单束重建 和双束重建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有限元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成 张麟麒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3种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治疗及骨盆新型拉力钉研发提供参考。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模型,利用Ansys分析模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生物力学实验:用15个完整骨盆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组,并用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为0.174 mm,骶髂骨最大应力为10.51 MPa,应力分布均匀;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最大,为0.267 mm,模型应力集中明显;3种修复模型骶骨平均位移都接近正常骨盆模型,拉力钉修复模型骶髂骨应力分布均匀;②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整体刚度为(226.38±4.18)N/mm,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整体刚度最小为(130.02±2.19)N/mm,3种修复方式整体刚度和正常骨盆偏差都在±10%以内,修复效果明显;③仿真结果和力学实验结果相符;④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拉力钉修复模型的生物力学状态与正常骨盆最接近,该种方式最佳;前路双钢板修复刚度过大,应力遮挡效果更显著;后路桥接钢板修复不能解决正常侧软组织的代偿效果,存在缺陷;该研究可为临床手术提供优选依据;⑤骨盆新型拉力钉应从拉力钉的角度进行改良,保留拉力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附加其他优势性能,例如可用于骨质疏松骨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 内植物 拉力钉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溶胶浸渗结合电沉积制备氧化镁-磷酸钙复合抗菌涂层
5
作者 谭俊杰 杜佳恒 +5 位作者 文振宇 闫吉元 贺葵 段可 尹一然 李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63-4670,共8页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件,在钛表面制备CaP涂层(记为Ti-CaP);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5%,30%,50%)的MgO溶胶浸渗处理CaP涂层并煅烧成为MgO-CaP复合涂层,分别记为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征涂层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临界载荷与体外Mg^(2+)释放情况。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面,24,48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抗菌率。将小鼠成骨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涂层钛片表面,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观察复合涂层浸泡于DMEM培养基中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电沉积在钛表面制备出由片状磷酸八钙晶体堆积组成的多孔CaP涂层,经浸渗-煅烧处理后,MgO颗粒聚集填充磷酸八钙晶体的间隙,并且填充程度随MgO含量增加而上升;3组复合涂层第1天均出现Mg^(2+)快速释放,从第3天开始Mg^(2+)释放速率明显下降,至第7天仍可检测出少量Mg^(2+)释放;Ti-CaP-30Mg涂层钛片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生长率与纯钛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组临界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除纯钛片及Ti-CaP无抗菌性能外,其余样品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抗菌率随涂层中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③共培养1,3 d,Ti-CaP-15Mg组、Ti-CaP-30Mg组和Ti-CaP-50Mg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纯钛组、Ti-CaP组(P<0.05);培养5,7 d,5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浸泡于培养基中时间的延长,涂层中MgO的含量逐渐减少。④结果表明,通过MgO浸渗处理赋予CaP涂层抗菌性的同时保持了其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抗菌 氧化镁 磷酸钙 抗菌涂层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新型骶髂拉力钉力学性能评价
6
作者 梁成 卓川川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骶髂经皮拉力钉-单钉修复、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骶髂关节损伤为对照,分析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正常站立姿态骶髂关节损伤的静态刚度和动态稳定性。结果新型骶髂拉力钉组拉力钉拔出后的聚氨酯材料破坏更小。新型骶髂拉力钉抗拔出的有效把持位移显著大于骶髂经皮拉力钉(P<0.05)。但骶髂经皮拉力的最大抗拔出力显著大于新型骶髂拉力钉(P<0.05)。骶髂关节损伤修复后,采用1枚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刚度显著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P<0.05)。骶髂关节损伤组的位移振幅最大,其次为正常组;其余组别的位移振幅较为接近,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的动态稳定性最优,略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骶髂关节损伤组的稳定性最差。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有效修复骶髂关节损伤。结论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更有效地把持松质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经皮拉力钉 松质骨 骶髂关节损伤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新型微动弹性植入物背伸位力学分析
7
作者 梁成 李春艳 +4 位作者 张瀚文 薛建强 段可 王冠 鲁晓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6-261,共6页
目的研究下胫腓联合新型微动弹性植入物背伸位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利用Mimics和CT数据建立踝关节背伸位正常模型、骨钉修复模型和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模型,并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Instron E1000... 目的研究下胫腓联合新型微动弹性植入物背伸位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利用Mimics和CT数据建立踝关节背伸位正常模型、骨钉修复模型和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模型,并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Instron E10000力学实验机对下肢标本进行力学实验,分别测5组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背伸位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和正常模型的各项力学性能都更接近,但微动弹性植入物的应力大于骨钉应力。双尾分布的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结果表明,微动弹性修复模型和正常模型的反抗扭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背伸位,下胫腓联合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力学性能优于骨钉修复;微动弹性植入物还有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背伸 弹性植入物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骨科见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代清 向飞帆 +2 位作者 徐杨博 邓勇 李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24期109-111,共3页
探讨采用PBL+CBL教学法进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学在骨科见习中的应用与体会,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线上线下教学 骨科 见习
下载PDF
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硅酸钙微球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好美 肖东琴 +5 位作者 匙峰 罗栩伟 魏剑林 庄化迪 刘晋珲 赵菊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769-4775,共7页
背景:茶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凋亡、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为实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可控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茶多酚载体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目的:制备... 背景:茶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凋亡、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为实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可控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茶多酚载体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目的:制备高效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微球,同时加测其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硅酸钙微球与二氧化硅微球,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球的性能进行表征。将两种微球分别浸泡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中,制备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硅酸钙微球与二氧化硅微球(分别记为CSM-EGCG、SM-EGCG),检测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以及体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释放情况。将未载药的硅酸钙微球、二氧化硅微球及CSM-EGCG、SM-EGCG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共培养,检测抑菌率。将上述4种微球分别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法评估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①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硅酸钙微球和二氧化硅微球均为介孔微球,分散性好,硅酸钙微球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均大于二氧化硅微球;②CSM-EGCG的包封率为(72.0±0.5)%,载药量为(58.4±0.4)%;SM-EGCG的包封率为(41.6±0.7)%,载药量为(45.0±1.3)%;CSM-EGCG微球较SM-EGCG微球具有更好的药物携载能力,且体外释药时间可持续19 d以上,累计释放量达到(88.1±3.0)%;③二氧化硅微球无抗菌能力,硅酸钙微球、SM-EGCG、CSM-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8.0±4.2)%,(63.9±1.0)%,(95.6±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7.5±7.0)%,(51.9±1.4)%,(93.4±1.0)%;④CCK-8检测显示,硅酸钙微球及CSM-EGCG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具有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能力;⑤结果表明,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硅酸钙微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及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钙 茶多酚 缓释 抗菌性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五种血栓评估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飞帆 范玮 +3 位作者 魏代清 梁杰 叶俊武 阳运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45-5849,共5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可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量表较多,但其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比较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可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量表较多,但其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比较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和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依次选用Capprini、RAPT、Autar、Pauda及Wells量表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评分;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结论:(1)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的Wells评分、Autar评分及RAPT评分明显高于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组(P<0.05);(2)Wells、Capprini、RAPT、Autar、Pauda评分量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751,0.767,0.544及0.575;(3)Wells、Capprini、RAPT、Autar、Pauda评分量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分别为93.22%,77.97%,74.01%,58.76%及36.16%,特异度分别为64.94%,59.74%,35.06%,49.35%及74.03%;(4)上述5种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Wells风险评估量表预测价值相对较高,其次是Capprini与RAPT评估量表;Wells量表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评估价值较为准确,RAPT量表针对所有创伤骨科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评估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转子间骨折 评分量表 预测价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电泳沉积制备微弧氧化钛表面氧化镁涂层及其生物学性能
11
作者 杜佳恒 范鑫丽 +4 位作者 肖东琴 尹一然 李忠 贺葵 段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1-1448,共8页
骨科钛内置物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开发具有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表面涂层。通过电泳沉积15、30、45、60s在微弧氧化(MAO)的钛表面制备了4组纳米氧化镁(MgO)涂层。MgO颗粒在MAO表面形成均匀涂层,覆盖率随电泳时间延长。... 骨科钛内置物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开发具有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表面涂层。通过电泳沉积15、30、45、60s在微弧氧化(MAO)的钛表面制备了4组纳米氧化镁(MgO)涂层。MgO颗粒在MAO表面形成均匀涂层,覆盖率随电泳时间延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6 h后, 4组样品抗菌率分别为1%、69%、83%、84%;共培养24h后抗菌率分别为81%、86%、89%、98%。显微观察发现MgO沉积样品表面黏附细菌密度、活细菌比例均随沉积时间延长而减少。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1d后,4组样品存活率(相对空白孔板中所接种细胞)分别为108%、89%、53%、27%,5d后分别为139%、117%、112%、66%。荧光显微观察发现MAO样品表面未见死细胞,而MgO沉积样品表面死细胞比例随沉积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在实验周期(5d)内均<5%。本研究表明电泳沉积30 s制备的MgO涂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物 抗菌 微弧氧化 氧化镁 电泳沉积
下载PDF
整合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浩 刘俊才 费军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骨关节炎又被称之为“骨性关节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整合素是一种大的、跨膜的异源二聚体蛋白质,是动物... 骨关节炎又被称之为“骨性关节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整合素是一种大的、跨膜的异源二聚体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使细胞能够对动态的细胞外环境做出反应,整合素进化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受体激活机制,主要受三级和四级结构变化的调控。大量研究证实软骨细胞表达整合素α5β1、αVβ3、αVβ5、α6β1、α1β1、α2β1、α10β1和α3β1,其中一些整合素配体可能是OA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笔者就整合素及其细胞外配体在骨关节炎研究进展,特别是骨关节炎软骨中的功能作用作一综述。明确整合素及其配体在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的作用以及为以后进一步治疗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骨关节炎 力学 生物学
下载PDF
整合素α5β1在Hartley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远 李忠 刘俊才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8期3082-3088,共7页
目的观察豚鼠原发性骨关节炎(OA)模型中疾病进展的相关病理改变,探究整合素α5β1对OA的关节软骨退变的初步作用,为OA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周龄的SPF级Hartely雌性豚鼠24只,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并记录初始体重后对其进行编号,然后... 目的观察豚鼠原发性骨关节炎(OA)模型中疾病进展的相关病理改变,探究整合素α5β1对OA的关节软骨退变的初步作用,为OA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周龄的SPF级Hartely雌性豚鼠24只,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并记录初始体重后对其进行编号,然后采用随机分配法将24只豚鼠分为基线组、对照组、ATN-161治疗组、盐水治疗组4组,每组6只。其中基线组豚鼠在实验开始时处死,对照组豚鼠正常饲养3月龄时处死,ATN-161豚鼠在正常饲养3个月后开始予以ATN-161腹腔注射1 mg/(kg·3 d)直至3个月后处死,生理盐水治疗组豚鼠在正常饲养3个月后开始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 mg/(kg·3 d)直至3个月后处死。取所有处死豚鼠的膝关节软骨标本,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并使用Mankin评分评估软骨退变程度;记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力学传导分子(整合素α5β1)、氧化应急指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以及细胞凋亡指标(Bax、bcl-2)在软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组织学和Mankin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豚鼠在3月龄时即发生了OA样改变,并且随着月龄的增长退变逐渐加重,通过ATN-161治疗后,ATN-161治疗组在6月龄时M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证实,α5β1的表达在基线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随着月龄的增加,生理盐水治疗组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ATN-161组治疗后能明显降低整合素α5β1的表达(P<0.05);随着豚鼠月龄的增加,MMP-3在软骨中的表达增多,对照组明显高于BL组,生理盐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Bax、bcl-2)免疫组化指标均显示:基线组、对照组、ATN-161治疗组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ax在对照组中表达量最低,基线组中最高,ATN-161组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此外,bcl-2在对照组表达量最高,基线组中最低,ATN-161治疗组表达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结论3月龄DH豚鼠即具有OA表现且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性加重。腹腔注射ATN-161[1 mg/(kg·3 d)]可通过抑制软骨内力学传导(整合素α5β1)、氧化应急速度下降(MMP-13下调)、细胞凋亡指标Bax上调、bcl-2下调阻止关节软骨的退变,表明ATN-161可能是针对整合素α5β1的一种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5Β1 豚鼠 骨关节炎 软骨
下载PDF
自主研制新型肩胛颈部解剖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对比
14
作者 罗亮 何思远 +5 位作者 刘晋辉 梁杰 杨楷文 范伟 向飞帆 阳运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75,共7页
目的将自主研制新型肩胛颈部解剖锁定钢板与Watson重建接骨板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观察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及优势。方法选取12具防腐、湿润的成人肩胛骨尸体标本(男7具,女5具),造模成肩胛颈骨折(Miller分型II B型)标本,根据取标本的... 目的将自主研制新型肩胛颈部解剖锁定钢板与Watson重建接骨板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观察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及优势。方法选取12具防腐、湿润的成人肩胛骨尸体标本(男7具,女5具),造模成肩胛颈骨折(Miller分型II B型)标本,根据取标本的先后顺序及性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型肩胛颈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Watson重建接骨板内固定。将标本安置钢板后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分别进行肩胛颈部抗拉伸实验、钢板螺钉抗拔出实验、动态疲劳实验。通过与实验终端相连接的计算机采集实验数据,并绘制力-位移曲线以及周期-位移曲线。结果在肩胛颈部抗拉伸实验中,实验组平均抗拉伸力[(356.50±32.19)N]优于对照组[(193.83±29.39)N](P<0.05)。在肩胛颈部钢板螺钉抗拔出实验中,实验组平均抗拔出力[(263.83±22.85)N]优于对照组[(135.50±15.40)N](P<0.05)。在动态疲劳实验中,300个周期内实验组平均位移小于对照组(P<0.05),且均未出现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现象。结论自主研制的新型肩胛颈部解剖锁定钢板在抗拉伸、抗拔出、动态疲劳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重建接骨板,可为临床上治疗肩胛骨颈部骨折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颈骨折 肩胛颈解剖锁定钢板 重建接骨板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锌离子浓度可影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桥 杨飞 +7 位作者 张成栋 陈硕 孙枭 张波 肖东琴 刘康 冯刚 段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85-2990,共6页
背景:锌离子是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细胞成骨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 背景:锌离子是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细胞成骨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索最适宜的锌离子浓度。方法:从乳兔长骨骨髓内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传代,分为6组,即10-4,10-5,10-6,10-7,10-8 mol/L锌离子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评价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活/死细胞染色表征细胞的生长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矿化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除10-4 mol/L锌离子组之外,随着时间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且10-7 mol/L锌离子组在培养5 d后细胞数量最多,而10-4 mol/L锌离子组细胞数量最少;②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10-7 mol/L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0-4 mol/L时碱性磷酸酶表达量最低;③活/死细胞染色显示10-7 mol/L锌离子组活细胞数量最多,10-4 mol/L锌离子组则几乎全为死细胞;④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10-7 mol/L时,可观察到明显的钙结节形成,且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高;⑤结果表明,锌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且浓度为10-7 mol/L时,其促增殖、成骨诱导及促矿化能力最强。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锌离子,有利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锌离子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矿化能力
下载PDF
水热制备锌、硅、镁、铁等元素掺杂羟基磷灰石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可可 黄浩 +3 位作者 鲁梦婕 杨安春 翁杰 段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1-1096,共6页
微量元素掺杂是赋予羟基磷灰石材料更多生物学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不同元素的掺杂行为尚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使用并行水热合成方式,制备分别含有锌、硅、镁、铁、锰、铜、锶、硒、钴的9种羟基磷灰石粒子,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 微量元素掺杂是赋予羟基磷灰石材料更多生物学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不同元素的掺杂行为尚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使用并行水热合成方式,制备分别含有锌、硅、镁、铁、锰、铜、锶、硒、钴的9种羟基磷灰石粒子,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元素掺杂显著改变了羟基磷灰石粒子的形貌和晶体生长方向,但不改变其物相组成和官能团。晶体的(211)和(112)晶面衍射峰的强度均降低,结晶度下降。元素实际掺杂效率分析结果显示锰>锌>镁>铁(三价)>锶>钴>铜>硒>硅,与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相关。锰、锌、镁三种元素掺杂量较高,因其离子半径与其替代的钙离子接近。铜元素掺杂效率较低是由于其在合成溶液中与氨产生络合作用,硅元素和硒元素则因几何结构和电荷(SiO_(3)^(2-)、SeO_(3)^(2-)/PO_(4)^(3-))差异导致掺杂率低。本研究揭示了掺杂行为与离子特性之间的联系,为功能化羟基磷灰石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元素掺杂 水热合成 掺杂行为
下载PDF
钛合金自攻骨钉力学方程验证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成 刘晋珲 +1 位作者 鲁梦婕 鲁晓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验证推导的骨钉力学性能公式有效性,分析骨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骨钉-聚氨酯泡沫块的物理模型,推导骨钉自攻性能和拔出性能的计算公式;用聚氨酯泡沫块模拟人骨,参考ASTM F543-07金属医用骨钉标准规范,用Instron E300... 目的验证推导的骨钉力学性能公式有效性,分析骨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骨钉-聚氨酯泡沫块的物理模型,推导骨钉自攻性能和拔出性能的计算公式;用聚氨酯泡沫块模拟人骨,参考ASTM F543-07金属医用骨钉标准规范,用Instron E3000力学试验机对抽选的锥形头浅螺纹锁定接骨螺钉(head shallow thread locking bone screw,HAZ)、锥形头深螺纹锁定接骨螺钉(head deep thread locking bone screw,HBZ)不同直径的自攻骨钉进行试验验证,分别测出5组骨钉的自攻力、自攻力矩和拔出力数据。结果除个别误差较大的点外,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两者平均误差为11.02%,总体来说理论计算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骨钉越粗或者牙高越高,所需的自攻力和拔出力越大。结论研究结果为骨钉力学性能的判断提供计算依据,并为后续骨钉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物理模型 自攻力 抗拔力
下载PDF
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远 李忠 +4 位作者 雷蕾 周鹏 邓富元 何彦威 刘俊才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4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42~65岁,平均(50.1±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4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42~65岁,平均(50.1±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术中全麻下行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近期疗效。结果48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肩关节ROM、CMS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患肩外展上举角度由(52.8±6.4)°改善至(153.6±8.0)°,前屈上举角度由(73.2±6.3)°改善至(153.9±10.4)°,体侧位外旋角度由(5.5±1.2)°改善至(58.2±5.0)°,内旋角度由(35.5±5.4)°改善至(61.2±6.2)°;CMS评分由(22.6±3.5)分改善至(76.1±8.2)分;VAS评分由(5.7±0.9)分改善至(2.4±1.1)分;所有P值均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安全、创伤小、恢复快,能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效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冻结肩 关节镜 手法松解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成 王冠 +3 位作者 刘晋珲 段可 鲁晓波 鲁梦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因素。方法建立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参考标准YY/T 0961-2014,采用Instron E3000和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对JHL-Ⅰ型多轴组件、JHL-Ⅰ型... 目的分析影响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因素。方法建立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参考标准YY/T 0961-2014,采用Instron E3000和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对JHL-Ⅰ型多轴组件、JHL-Ⅰ型单轴组件、JHL-Ⅴ型多轴组件和JHL-Ⅴ型单轴组件进行轴向顶出力测试和轴向夹紧扭矩测试。结果组件单轴椎体钉系统的顶出刚度明显高于多轴椎体钉系统;组件JHL-Ⅴ型椎体钉系统扭转刚度略高于JHL-Ⅰ型椎体钉系统。影响椎弓根系统轴顶出力的主要因素是锁紧螺栓的型号、尺寸以及锁紧力矩;影响椎弓根系统轴向力矩的主要因素是锁紧螺栓尺寸和连接棒的直径;可通过增加连接棒直径、增加各个连接元件间的摩擦系数、增加锁紧螺栓中径的措施来提高椎弓根系统的轴向力学性能。结论研究结果为优化改进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的轴向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 轴向顶出力 轴向夹紧力矩 组件刚度
下载PDF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Ⅲ~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代清 向飞帆 +3 位作者 李翠 徐杨博 邓勇 叶俊武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752-757,共6页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探讨内踝截骨入路结合自体股骨外髁骨软骨移植治疗大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探讨内踝截骨入路结合自体股骨外髁骨软骨移植治疗大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HeppleⅢ~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取内踝截骨入路显露距骨骨软骨损伤病灶,清除剥脱的软骨和坏死的软骨下骨,病灶周围行微骨折处理。清理后软骨缺损面积均大于1.5 cm^(2),根据缺损面积、深度,取自体同侧股骨外髁非负重关节面骨软骨移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对患者术前、随访期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评估踝关节、膝关节活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3(19~36)个月。踝关节、膝关节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坏死及感染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88.5±5.2)分,(66.4±5.5)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2±0.6)分,(5.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可以较好地显示距骨内侧骨软骨损伤病灶,彻底清除坏死骨软骨,结合微骨折处理及自体同侧股骨外髁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早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软骨损伤 移植 微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