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井网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玉娟 谢丛姣 欧阳明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井网适应性研究是将由注水井、生产井构成的注采系统以及整个油藏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的过程。从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的井网密度,采用动态分析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注采对应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河油田Ⅷ-Ⅸ油组井网的... 井网适应性研究是将由注水井、生产井构成的注采系统以及整个油藏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的过程。从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的井网密度,采用动态分析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注采对应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河油田Ⅷ-Ⅸ油组井网的适应性,为油田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适应性 注水井 生产井 注采系统 井网密度 注采井数比
下载PDF
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
2
作者 付建元 孙义梅 王瑞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5期12-15,共4页
运用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和方法 ,根据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异常压力等特征 ,重点剖析了泥岩层的欠压实特点 ,将其划分为 3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即下部高压它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高压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上部常压它源半... 运用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和方法 ,根据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异常压力等特征 ,重点剖析了泥岩层的欠压实特点 ,将其划分为 3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即下部高压它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高压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上部常压它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同时分析了本区以泥灰岩裂缝、砂岩、不整合面以及断层等组成的流体输导体系 ,并初步探讨了该区有利的油气成藏模式 ,即陡坡带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南洼陷 成藏动力学系统 欠压实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3,共4页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0~ 6 3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 ,并从其变化特征中...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6 0~ 6 3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 ,并从其变化特征中拾取初至。但是以往的方法在计算时耗时多 ,而且其结果依赖于插值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的插值问题 ,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 拾取初至 改进算法 计算速度 插值 地震勘探 地震波
下载PDF
鲕滩储层预测技术、流体识别方法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先平 张健 +1 位作者 谢芳 欧阳永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1期41-51,共11页
川东北地区鲕滩储层主要是飞仙关组鲕粒坝(滩)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集体,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储层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早期通过"亮点"预测技术的应用发现了渡口河、铁山坡和罗家寨气田。... 川东北地区鲕滩储层主要是飞仙关组鲕粒坝(滩)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集体,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储层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早期通过"亮点"预测技术的应用发现了渡口河、铁山坡和罗家寨气田。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结合国内多家单位的技术优势,从构造落实、储层预测、流体识别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攻关研究。通过加强叠前资料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努力做好地震资料的叠加成像以及偏移成像工作,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提高;应用速度、密度、孔隙度、吸收参数等多种反演技术,进一步深化鲕滩储层分布预测,实践证明方法可靠;通过AVO、压力梯度、动态流体等技术的应用,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取得进展。这些成果认识对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鲕滩储层 天然气勘探 储层预测技术 流体识别方法
下载PDF
速度控制点法在川东高陡构造时深转换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兆辉 底青云 +1 位作者 唐必锐 覃发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信号转变为深度域信号的一个必要处理步骤,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构造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在研究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信号转变为深度域信号的一个必要处理步骤,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构造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在研究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速度控制点法进行建模,即利用地震反射层作为速度模型控制层,用大断层两端的断点做控制点的方法进行层速度模型的建立,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时深转换带来的地震成像的畸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时深转换 速度模型 层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