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议“中国”隅隈边界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9,共9页
近代以降,"中国"一直是学术界重新讨论、反思、辨析的"老而新"的概念,特别是如何定位"中国"的边界。西方"民族国家"(nation-state)有主权、领土、边界的现代国家强烈地撞击着"天下中国&qu... 近代以降,"中国"一直是学术界重新讨论、反思、辨析的"老而新"的概念,特别是如何定位"中国"的边界。西方"民族国家"(nation-state)有主权、领土、边界的现代国家强烈地撞击着"天下中国"之无际有疆(界)王朝形制,是为一。中华传统素以"农正"(农政)为本、为源,"乡土中国"成了共识性概念。"游牧"历史性地被"污名"、被忽略、被失忆,也因此被区隔于"汉族中国"之外,是为二。地理的多重指喻,将"中国西部"历史性地裂化为"中国/西域"的二元对峙结构之中。"游牧"的本义只是顺应自然环境的生计方式,由此演化出的"游牧文明",她一直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为三。研究表明,以传统的"农耕""乡土"定位"中国"不妥,当以"农耕﹢游牧"定位之,也因此化解了一些历史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下 民族国家 游牧 西域
下载PDF
观天法地:我国文化遗存延续中的“天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兆荣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6期70-77,共8页
"天"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存在",它与帝王身份、德政关怀、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宇宙观的照相,是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道理;也是农耕文明和农业伦理所建构的基本和基础,并由此形成了传统... "天"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存在",它与帝王身份、德政关怀、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宇宙观的照相,是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道理;也是农耕文明和农业伦理所建构的基本和基础,并由此形成了传统的"观天法地"的天象学(天文学)知识和技艺,比如"历法"。然而,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尤其是近代以降,仿佛雾霾,遮蔽了属于自己的"天",也由此断绝了传统的文脉。因此,"天"的知识是文化遗产研究中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象 宇宙观 历法
下载PDF
“清香”与“铜臭”——基于艺术遗产市场化的思考
3
作者 彭兆荣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9,共10页
艺术具有“价值”,这没有异议;艺术的“价值”有多种不同的维度,这没有异议;艺术具有市场“价值”,这也没有异议;只是,艺术的市场价值反过来巨大地“区隔”甚至“异化”着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创作。“在现代,一幅梵·高的... 艺术具有“价值”,这没有异议;艺术的“价值”有多种不同的维度,这没有异议;艺术具有市场“价值”,这也没有异议;只是,艺术的市场价值反过来巨大地“区隔”甚至“异化”着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创作。“在现代,一幅梵·高的原作能值成百上千万美元;而一幅赝品,或是一幅由他的助手(如果他有的话)绘制的作品实际上就会一文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遗产 市场化 “价值” “异化” 市场价值 艺术创作 异议
原文传递
新木马记:艺术人类学的一种读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兆荣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7,共7页
"木马记"这一"神话-历史"叙事,早已嵌入整个西方知识谱系的表述之中,也成为"艺术之美"中"像-意"的滥觞和西方式思维价值与表述逻辑的摹本。传统人类学又植入了原始社会的"遗留物"的... "木马记"这一"神话-历史"叙事,早已嵌入整个西方知识谱系的表述之中,也成为"艺术之美"中"像-意"的滥觞和西方式思维价值与表述逻辑的摹本。传统人类学又植入了原始社会的"遗留物"的另一个维度,使之变得更加复杂,并呈现出话语中分类/排斥的强烈意含。将这些思维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分类概念置于中国的艺术传统则使这一问题变得充满矛盾和悖论。尤其是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我们不得不袭用西方的艺术形制于知识、于分类、于科制、于教育,削足适履。今天,这种情形到了重新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对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与质疑,以便就教于学术同仁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马记 美/用 形/神 艺术人类学
原文传递
李亦园先生: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5
作者 徐杰舜 范可 +1 位作者 彭兆荣 徐新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3,共8页
2004年6月,李先生出席在银川举行的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就是在这届论坛上,李先生做了著名的《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的讲演,引发了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热烈讨论,成为后来生态文明研究之滥觞。在银川会议上李... 2004年6月,李先生出席在银川举行的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就是在这届论坛上,李先生做了著名的《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的讲演,引发了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热烈讨论,成为后来生态文明研究之滥觞。在银川会议上李先生从跨文化的视野谈到"发展"和"进步",这类来自启蒙运动的理念对人类社会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为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盲目的发展,它不仅无视民众的需求,而且无视文化和传统的语境;它使资源枯竭、植被与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等负面后果。这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他看来,56个民族的"民族"翻译为nationality最好,因为它体现了平等,政治上十分正确。李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多有贡献与识见,而且政治上的嗅觉也十分敏锐。这是多年从业人类学的结果。人类学第一手接触研究对象,更了解民众所思所想,并由此体察出究竟是什么影响一般民众的视野与想法。而许多人类学者所具有的世界主义心态无疑也使李先生对许多事情有所感悟。他极为敏锐地意识到,建构认同便是制造边界,这对人类和谐相处是有些负面影响的,因此,他总是主张,在全球化时代里,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亦园 生态文明 中国文化文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