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龚酩涵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下载PDF
基于探究性社群理论的“制图与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城市空间设计方向)为例
2
作者 刘冬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7期153-157,共5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探究性社群理论,然后从教学设计四内容、教学支持五系统、教学实施三阶段三个方面论述了基于探究性社群理论的“制图与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最后分析了基于探究性社群理论的“制图与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成效,并进... 文章首先概述了探究性社群理论,然后从教学设计四内容、教学支持五系统、教学实施三阶段三个方面论述了基于探究性社群理论的“制图与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最后分析了基于探究性社群理论的“制图与识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成效,并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制图与识图”课程 探究性社群理论
下载PDF
多元互动与跨界融合:四川美术学院基于公共艺术内涵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令香 刘佳(文/图) 《公共艺术》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迄今为止,国内已经有两百余所高校开设公共艺术专业,但关于公共艺术的定义、内涵及教学模式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本文将基于对公共艺术专业和学科的定义探讨,提出多元互动、跨界融合、艺术公共的内涵特色,并从其相应的内涵特色... 迄今为止,国内已经有两百余所高校开设公共艺术专业,但关于公共艺术的定义、内涵及教学模式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本文将基于对公共艺术专业和学科的定义探讨,提出多元互动、跨界融合、艺术公共的内涵特色,并从其相应的内涵特色结合四川美术学院近六年来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实践经验,得出关于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理性思维能力、艺术原创能力、审美认知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四大方面的能力特色,以及四大课程群和三大教学方式与路径模式等教学内容,来为整个公共艺术专业发展及专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互动 跨界融合 公共艺术 教学模式 田野创作
原文传递
社区在地实验行动:四川美术学院“社区营造”工作坊教学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洁 魏婷(文/图) 《公共艺术》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社区营造"工作坊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活动,关注公共空间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交往,挖掘居民潜在需求。通过在地实验激发居民自主维护和更新社区的意识,同时测试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真...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社区营造"工作坊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活动,关注公共空间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交往,挖掘居民潜在需求。通过在地实验激发居民自主维护和更新社区的意识,同时测试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真实需求,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作为后续更新设计策略依据。这也是寻求社区发展、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模式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在地实验 公共空间 居民参与 工作坊教学
原文传递
新技术时代下的公共艺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令香 《创作与评论》 2016年第16期95-98,共4页
从宏观角度来看,公共艺术是发展与流变的。公共艺术除了艺术的本质属性外,还离不开与公共空间、公共人群、城市、历史、时代等的关系。然而,当下公共艺术面对的人群和时代在发生巨大改变。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技术时代 艺术的本质 宏观角度 公共空间 人群
下载PDF
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波 曾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4-102,114,共10页
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 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类在把控,并没有离开人类主体性的参与,即自我意识的投射。但科学发展的趋势似乎给我们展示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让人们对那个“奇点”的到来充满着想象。自我意识始于反思,“涌现”是复杂系统在一定的组织层次上出现的新特性。有研究进展表明,自指结构的实现以及复杂系统的因果涌现很可能让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关键技术路径。从人工智能存在形态的分析出发,可以大致梳理出人工智能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形态进路:拟人无具身形态、拟人+具身形态和蜂群AI(集合AI)形态。而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系统构建可从动机——人工智能为何需要艺术,沿袭与变化——人工智能审美活动可能如何进行,创造性——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身份要件等三方面来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艺术家 人工智能主体性 技术路径 三重构建
下载PDF
论公共艺术与街道空间活力重塑 被引量:7
7
作者 尹一鸣 熊洁 《重庆建筑》 2020年第9期5-9,共5页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街道这一重要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传播和传承城市文化的关键载体之一。当前,城市建设过于强调街道的通行功能,而弱化甚至完全忽视了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一方面表现在部分街道缺乏基本的景观设...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街道这一重要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传播和传承城市文化的关键载体之一。当前,城市建设过于强调街道的通行功能,而弱化甚至完全忽视了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一方面表现在部分街道缺乏基本的景观设计,同时还着重表现在多数街道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缺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在城市更新中,以传承城市文化、提升空间活力、彰显区域特色、激发情感联系为目标的公共艺术成为重塑街道空间的重要手段。该文论述了公共艺术介入街道空间有机更新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公共艺术介入街道空间的方式、策略和效果,并针对不同类别的街道空间分别进行探讨,借此引发对我国现阶段街道空间有机更新模式的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街道空间 城市文化 街道活力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多维的平衡性: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茹菡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创作目标。"平衡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方法,也是该专业教学内容的重心所在。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形态与环境的物理特征,这需要造型和空间构成类课程的支撑。在内容层面,公共艺术...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创作目标。"平衡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方法,也是该专业教学内容的重心所在。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形态与环境的物理特征,这需要造型和空间构成类课程的支撑。在内容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的话语方式与环境的文化背景,这需要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支撑。在综合创作层面,公共艺术需要跨学科的平衡能力,这要求管理策划类课程的支撑。多维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如多背景的师资队伍和多渠道的授课方式。只有采用跨学科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多向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平衡能力,才能使公共艺术专业更加全面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平衡性 公共空间 文化 艺术教育
下载PDF
艺术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究——以重庆市渝中区铁板巷街道光艺术设计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颖 《灯与照明》 2021年第3期32-35,共4页
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唤起建筑物与人交互的情感共鸣。随着光绘画、光雕塑、3D灯光秀等现代光艺术表现手法的出现,照明设计从简单的“照亮”功能,发展为以照明艺术美化环境。城市人文环境的照明艺术设计,可作为一种公共艺术进行研究,... 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唤起建筑物与人交互的情感共鸣。随着光绘画、光雕塑、3D灯光秀等现代光艺术表现手法的出现,照明设计从简单的“照亮”功能,发展为以照明艺术美化环境。城市人文环境的照明艺术设计,可作为一种公共艺术进行研究,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以光艺术设计介入街巷空间品质提升为案例,分析在城市人文环境背景下,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构成的光艺术设计,提升城市居民在公共空间环境生活体验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光艺术 城市空间设计 人文环境
下载PDF
旧城改造中的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
10
作者 王松 《中华建设》 201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以2014级公共艺术专业毕业创作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增强公共艺术教学的实践性的重要性,可以促进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适当承揽社会任务和市场商业运作... ——以2014级公共艺术专业毕业创作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增强公共艺术教学的实践性的重要性,可以促进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适当承揽社会任务和市场商业运作。创作项目化、项目实战化、创作在地化。重庆龙门浩旧城改造的教学实便,历史文脉、开埠文化、抗战文化、使馆文化、市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学 旧城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 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研究 艺术专业 教学内容 商业运作
下载PDF
基于艺术疗愈视角下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设计实践
11
作者 邓雅兰 张思林 《设计》 2024年第16期50-53,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艺术疗愈视角下生命教育主题儿童绘本的设计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析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儿童绘本的研究现状和疗愈缺失的问题,明晰艺术疗愈在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设计中的重要性,以艺术疗...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艺术疗愈视角下生命教育主题儿童绘本的设计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析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儿童绘本的研究现状和疗愈缺失的问题,明晰艺术疗愈在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设计中的重要性,以艺术疗愈理论为基础,从故事疗愈、视觉疗愈、交互疗愈和空间疗愈4个疗愈纬度对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出符合生命教育题材儿童绘本的艺术疗愈模型。探析出艺术疗愈视角下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的设计策略,并依据设计策略来构建设计实践促进儿童对生命教育的情感表达和认知理解,为后续其他类型的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绘本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疗愈 生命教育 儿童绘本设计 情感表达 沉浸式体验
下载PDF
公共设施的照明艺术装置化
12
作者 沈海英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1期118-120,共3页
公共设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艺术装置以光为创意设计的主要表现媒介,能够在不同形态的载体上表达设计师的主观意图。公共设施的照明艺术装置化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科技与艺术不断融合的表现,也... 公共设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艺术装置以光为创意设计的主要表现媒介,能够在不同形态的载体上表达设计师的主观意图。公共设施的照明艺术装置化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科技与艺术不断融合的表现,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设施 照明艺术装置 照明艺术装置化
下载PDF
艺术美、人文美、生态美——对重庆两江四岸夜景景观提档升质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波 谢怀建 《照明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夜景是重庆的另一张名片。重庆城市夜景已完成了初级的亮化过程,重庆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正在提档升级。本文提出重庆两江四岸夜景景观应向艺术美、人文美、生态美三大方向高质量发展。艺术美需要借助艺术的表现手法,人文美需要在夜景景观... 夜景是重庆的另一张名片。重庆城市夜景已完成了初级的亮化过程,重庆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正在提档升级。本文提出重庆两江四岸夜景景观应向艺术美、人文美、生态美三大方向高质量发展。艺术美需要借助艺术的表现手法,人文美需要在夜景景观融入城市的历史文脉,生态美需要减少或避免光污染。夜景景观的展现必须以黑色夜幕为背景,因此,重庆的城市夜景景观质量提升需要“留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夜景 两江四岸 艺术美 人文美 生态美
下载PDF
基于照明科学技术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学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波 张永锋 《灯与照明》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艺术院校照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起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互相对立的统一体。从教学的起点来说,艺术类院校的生源普遍缺乏照明设计专业应有的光电科技基础知识;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合格的照明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光电技术的基础知识与... 艺术院校照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起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互相对立的统一体。从教学的起点来说,艺术类院校的生源普遍缺乏照明设计专业应有的光电科技基础知识;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合格的照明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光电技术的基础知识与艺术设计的艺术素养。艺术类院校照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在教学内容方面建构符合艺术类学生接受能力的照明工程科技知识系统,在培养模式上创新照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艺术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OBE”理论的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数字媒体创作”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伶俐 《艺海》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OBE”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效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本文以“数字媒体创作”课程为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方面,探讨“OBE”教育理念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 “OBE”理论 教学改革 数字媒体创作
下载PDF
照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锋 《灯与照明》 2020年第3期36-38,58,共4页
照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照明领域的应用型跨界复合专门人才,是具有艺术思维的照明设计师。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结合照明艺术设计跨学科融合的特点,通过对照明艺术设计教学过程的探索研究,总结适于照明艺术... 照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照明领域的应用型跨界复合专门人才,是具有艺术思维的照明设计师。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结合照明艺术设计跨学科融合的特点,通过对照明艺术设计教学过程的探索研究,总结适于照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艺术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的艺术院校教学模式探索
17
作者 谢琦琦 孙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1期141-144,共4页
研究融媒体时代的艺术院校教学设计逻辑、改良路径及实践方法。通过调研艺术院校教学现状去了解混合式教学的类型及可行性;通过搜集整理已有的混合式教学相关文献及已有案例,归纳提炼出相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艺术院校的在读生、毕业生... 研究融媒体时代的艺术院校教学设计逻辑、改良路径及实践方法。通过调研艺术院校教学现状去了解混合式教学的类型及可行性;通过搜集整理已有的混合式教学相关文献及已有案例,归纳提炼出相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艺术院校的在读生、毕业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等进行走访,了解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组织方法的有效性、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转换率、教学成果的满意度等;选取已有数年经验的工作室来分析样本,运用对比研究方法对之进行了个案分析,对一些实施了混合式教学的工作室或课程进行分析,获取其策略及实践思路。在融媒体语境下,艺术院校唯有通过混合式教学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艺术院校 混合式教学 内涵建设
下载PDF
图解教学方法在照明艺术设计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彦 《灯与照明》 2021年第2期18-20,共3页
照明艺术设计专业是四川美术学院于2013年开设的新专业,为中国首个以照明设计为方向的本科专业,填补了照明应用人才培养的空白,也契合了照明行业蓬勃发展的需求。经过持续的教学探索,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照明艺术设计专业是四川美术学院于2013年开设的新专业,为中国首个以照明设计为方向的本科专业,填补了照明应用人才培养的空白,也契合了照明行业蓬勃发展的需求。经过持续的教学探索,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照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贴近市场需求,聚焦行业学术应用焦点和前沿理论知识,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是照明设计应用的基础理论,以艺术院校学生的教育背景为基础,探讨更具接受度、高效率、系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艺术设计 图解方法 教学方法 基础理论
下载PDF
浅析灯光装置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海英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8期68-69,共2页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的功能为灯光装置设计提供了理想的创作环境,同时,灯光装置作品所表达的地域特色、城市文化从艺术的角度展现出城市的风貌,增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和吸引力,加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美感。
关键词 灯光装置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文化 地域特色
下载PDF
浅析装置艺术中的材料运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海英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材料是装置艺术表现的基础,也是装置艺术作品视觉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不仅保证了装置艺术作品的表现,而且为装置艺术创作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 材料 装置艺术 视觉效果 创意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