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工”身分的转变是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1
作者 王湘江 《科技信息》 2006年第07S期216-216,共1页
高校后勤的“固定工”也叫“正式工”,其身份体现了过时落后的后勤生产关系,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产物,是制约高校后勤体制转变的最大障碍。“固定工”是相对于合同制的“临时工”和聘任制的职工而言,其特征一是“固定工”具有... 高校后勤的“固定工”也叫“正式工”,其身份体现了过时落后的后勤生产关系,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产物,是制约高校后勤体制转变的最大障碍。“固定工”是相对于合同制的“临时工”和聘任制的职工而言,其特征一是“固定工”具有“终身制”的特征.缺少竞争,失去活力,机制僵化,造就大批没有危机感的“中级工”“高级工”职级和处级、主任科员级经验型管理人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许多人并未履行岗位职责,其最大缺陷是思想观念落后,既得利益太多。二是“固定工”具有“劳动力价格严重偏离劳动价值”的本质特征。高校职工按照市级机关人员标准计发工资,待遇优厚,除享受住房、医疗、培训、保险之外。人年均收入3万余元,还有退休待遇和许多福利。而其火多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劳动力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显失社会公平。三是“固定工”档案工资仍然按年调增。只要有文件,多少都得给。反正不要各级领导自己掏钱,是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是高校改革滞后所致,也反映高校利益主体“所有者缺位”的体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后勤改革 计划经济 劳动价值 利益主体 生产关系 管理人员 岗位职责
下载PDF
重温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入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
2
作者 王湘江 《科教文汇》 2006年第7期11-11,共1页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对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度重视。但是,对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方针,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改革,理论界研究甚少。小平同志二次复出之后,曾经主抓教育工作,对高校后勤工作有许多精...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对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度重视。但是,对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方针,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改革,理论界研究甚少。小平同志二次复出之后,曾经主抓教育工作,对高校后勤工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对当前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教育理论 高校后勤 社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