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核抗体及抗体谱在常见关节疾病中的临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家驷 孙良丽 +3 位作者 焦鑫 吴建红 王廷杰 何思春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5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及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检测在常见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452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骨关节病...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及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检测在常见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452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骨关节病组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组291例,痛风性关节炎组98例。分析ANA及ANAs在不同疾病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ANA荧光型及ANAs不同抗体组合在各疾病组中的表达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52例患者中,170例患者ANA+(37.6%,170/452),88例患者ANA+/ANAs+(19.5%,88/452),82例患者ANA+/ANAs-(18.1%,82/452),未见ANA-/ANAs+,经Chisq卡方检验,ANA与ANAs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8,P=0.000)。(2)63例骨关节病患者中18例ANA+(28.6%,18/63),共发现6种荧光型,其中胞浆型最多(44.4%,8/18);291例RA患者中146例ANA+(50.2%,146/291),共发现13种荧光型,其中以均质型最多(32.2%,47/146);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6例ANA+(6.1%,6/98),共发现5种荧光型,均不多于2例;不同疾病组间A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斑点、胞浆、均质、斑点胞浆、均质斑点及均质胞浆6种荧光型在不同疾病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18)。(3)63例骨关节病患者中6例ANAs+(9.5%,6/63),共有6种抗体阳性;291例RA患者中78例ANAs+(26.8%,78/291),共有10种抗体阳性,以Anti Ro60、Anti Ro52、Anti U1n RNP及AntiSSB多见;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4例ANAs+(4.1%,4/98),共有3种抗体阳性;ANAs阳性率在不同疾病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所有ANAs+中共发现31种ANAs+组合,其中骨关节病患者组中有5种ANAs+组合,RA患者组中共有29种ANAs+组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组中有3种ANAs+组合,其中Anti Ro52/Anti Ro60/Anti SSB、Anti Ro52、Anti Ro52/Anti Ro60、Anti Ro60及Anti U1n RNP均至少在2种或以上疾病中出现;(4)同一ANA荧光型在不同疾病中可以观察到不同ANAs阳性组合。结论ANA与ANAs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法依靠ANA荧光型推断ANAs的特异性抗体表达情况;ANA不同荧光型及ANAs不同的阳性组合可为疾病诊疗过程提供重要参考;ANA及ANAs在RA中表达的多样性及复杂程度可为该病的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骨关节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卫华 王婷婷 +1 位作者 王东梅 吴建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73-1977,共5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共13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68),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常规剂量和优化剂量治疗。比较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症状严重程度指标、影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评价(ASAS)的ASAS20、ASAS40及ASAS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ASD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SPARCC)M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上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与常规剂量方案具有相近临床疗效,但更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关节炎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依那西普类似物
下载PDF
无监督学习在临床实验室自动审核规则制定中的实践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毅 王家驷 孙良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941-2945,共5页
目的探索自编码机算法对临床实验室自动审核规则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自编码机算法对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过去3年已经人工审核的涉及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以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果进行无监督学习,... 目的探索自编码机算法对临床实验室自动审核规则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自编码机算法对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过去3年已经人工审核的涉及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以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果进行无监督学习,评估选择合理模型的部分指标,以及对模型分组后的数据进行分布分析,进而探讨模型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增加合适的范围内隐层和隐层内神经元的数量,以及采用dropout技术会对最终模型的MSE带来积极的效果;本文模型认为TP介于44.59~94.56g/L之间,ALB位于27.14~52.88g/L之间,A/G值位于0.65~4.86之间,IgA位于0.01~18.74g/L之间,IgG位于1.34~36.81g/L之间,及IgM位于0.001~10.715g/L之间的结果可以无需关注,该判断规则与部分实验室已公布的自动审核规则极为接近,本试验数据显示将近90%判定为无需关注,进而大大提高检验人员对极少数异常数据的关注度。结论无监督学习中的自编码机算法能够在实验室自动审核规则制定中产生积极的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对模型产生的规则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督学习 自动审核 临床实验室 实践价值
下载PDF
功能康复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评价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汝清 雷军 +1 位作者 郎静 王婷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以94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以94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干预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及运动指导。分别于4周、8周及12周后对患者的BASDAI及BASFI进行比较,并对12周后两组的SAS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ASDAI和BASF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干预组第8周、12周的BASDAI、BAS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周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82.5%;χ~2=5.052,P=0.02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SFI与SAS显著相关(r=0.436,P=0.012)。结论对AS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康复 焦虑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持续康复运动对急诊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申海燕 雷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持续康复运动(CRE)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锻炼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与锻炼)与CRE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与CRE锻炼)... 目的:研究持续康复运动(CRE)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锻炼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与锻炼)与CRE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与CRE锻炼)。测定两组术后1d、术后4、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长正五聚蛋白(PTX-3)等的水平,两组术后4、6个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与6min步行距离(6MWD),观察术后6个月冠脉再狭窄及死亡率。结果:术后4个月时,与常规锻炼组比较,CRE组LVESV[(40.65±4.07)ml比(38.51±3.86)ml]明显减小,LVEF[(41.52±4.17)%比(44.89±4.66)%]明显提高,PTX-3[(4.32±0.42)ng/ml比(3.79±0.38)ng/ml]、NT-proBNP[(3.89±0.38)ng/L比(3.48±0.35)ng/L]、H-FABP[(15.32±1.51)μg/L比(11.58±1.20)μg/L]水平及MLHFQ[(50.48±5.18)分比(45.65±4.63)分]评分明显降低,6MWD[(309.86±33.37)m比(358.98±36.43)m]明显增加(P均<0.01)。术后6个月,与常规锻炼组比较,CRE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显著,且LVEDV[(49.25±4.93)ml比(46.27±4.64)ml]明显减小(P=0.003),冠脉再狭窄率(20.41%比4.08%)、死亡率(12.24%比0.00%)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持续康复运动应用于急诊PCI患者术后康复可有效改善冠脉循环及心功能,减少再狭窄,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康复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联合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良丽 王家驷 甘家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及分组比较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206例各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间血清Hcy及CRP的水平及分布差异。结果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及分组比较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206例各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间血清Hcy及CRP的水平及分布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Hcy水平及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Hcy和CRP增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各型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ICM)组与隐匿性冠心病(LCHD)及心绞痛型冠心病(AP)、AP与心肌梗死型冠心病(MI)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冠心病患者CRP水平比较,LCHD及AP均与MI及I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和LCHP均超过50.0%以上患者Hcy水平正常,而MI和ICM患者则超过50.0%以上患者Hcy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但不同冠心病类型Hcy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心病类型Hcy及CRP联合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CHD及AP中Hcy及CRP均正常者接近50.0%,而MI和ICM中近50.0%前述两项指标均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Hcy及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增高,尤其体现在MI及ICM中;联合Hcy及CRP水平检测对鉴别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卫华 王东梅 +1 位作者 王婷婷 吴建红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状况和静脉血检测指标值。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晨僵时间、疼痛评分、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治疗后少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少(P <0.05)。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值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后ESR、CRP、RF值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 <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关节症状,调节生化指标值,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