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冬花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6X期51-52,5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和疼痛感。结果:在不同的护理下,1个月后两组患者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焦虑水平和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减轻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综合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小蓉 谭华 +1 位作者 彭绍忠 李小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高血糖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血糖、乳酸(LA)等指标的影响,探讨ICH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将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ICH组、ICH后高血糖组,最后一...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高血糖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血糖、乳酸(LA)等指标的影响,探讨ICH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将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ICH组、ICH后高血糖组,最后一组又分为2g/kg注糖组和4g/kg注糖组。在相应时点监测血糖,各组大鼠于相应时点迅速处死并取脑,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以及乳酸的含量。结果:单纯ICH组术后血糖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高血糖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和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单纯ICH组(P<0.05),以高剂量注糖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提示脑出血后可能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脑出血后高血糖使乳酸蓄积可能加重脑水肿,加重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并发症 高血糖症 脑损伤/病理学 血糖/血液乳酸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罗晓静 白良 杨成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9-21,44,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脱水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脱水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计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及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给药组治疗后ESS分值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丹参多酚酸盐两药联用治疗脑梗死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丹参多酚酸盐 脑梗死 局部脑血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S-100B检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蓉 杜晓渝 +3 位作者 陈娅 张琼桂 何晓英 李小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58-59,6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80例对照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及比较;应用CT测定出血体积并...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80例对照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及比较;应用CT测定出血体积并于发病1个月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7、10天较其他时间明显下降,仍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其浓度与出血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S-100B蛋白含量随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S-100B可作为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损伤早期敏感的检测指标,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将S-100B蛋白测定作为脑出血早期诊断和估计预后的动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S-100B蛋白 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辅治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志军 何继东 兰直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或PubMed(1978—2009)、EMbase(1978-2009)、Ovid(1978-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或PubMed(1978—2009)、EMbase(1978-2009)、Ovid(1978-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维普中刊数据库(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09)。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所有检索到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39个RCT,包括326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总有效率: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组优于基础治疗组[OR=3.27,95%CI(2.61~4.11),P<0.01];通心络胶囊组优于复方丹参组[OR=3.31,95%CI(1.78~6.13),P<0.01];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优于基础治疗+维脑路通组[OR=4.69,95%CI(2.16~10.19),P<0.01]。(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组优于基础治疗组[WMD=-5.51,95%CI(-6.59~-3.71),P<0.01];(3)认知功能改善: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组优于基础治疗组[WMD=1.66,95%CI(1.05~2.27),p<0.01];(4)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不高,上述结果尚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脑梗死 急性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晓静 白良 杨成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3-4,16,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度颈动脉狭窄但拒绝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 目的观察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度颈动脉狭窄但拒绝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治疗1年后的相关病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再发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11%、2.70%,低于对照组的27.03%、16.22%(P均<0.05);但2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重度颈动脉狭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评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及认知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成蓉 彭绍忠 +3 位作者 杨志刚 薛嘉 罗晓静 赵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非匹配负波(MMN)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水平及监测AD病情的价值。方法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0例AD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MMN检测。结果实验组MMN峰潜伏期(PL)为(270.90±42.96)ms、波幅(Amp...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非匹配负波(MMN)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水平及监测AD病情的价值。方法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0例AD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MMN检测。结果实验组MMN峰潜伏期(PL)为(270.90±42.96)ms、波幅(Amp)为(2.72±1.24)μv,对照组PL为(211.27±19.17)ms,Amp为(5.18±1.99)μv,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709,P(0.01;t=-5.609,P(0.01);中、重度AD患者MMN(PL、Amp)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中度与重度AD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N可反映AD患者的认知水平,还可对AD病情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非匹配负波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水平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军 何继东 +1 位作者 刘莉 朱毓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2期7-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2年)、MEDLINE或PubMed(1978~2012年)、Embase(1978~2012年)、OVID数据库(1978~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2年)、MEDLINE或PubMed(1978~2012年)、Embase(1978~2012年)、OVID数据库(1978~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2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2年)、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78~2012年)。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3个试验106例患者。1篇纳入21例患者的研究显示,根除Hp治疗可改善PD患者平均步伐宽度、手臂活动情况、姿势步态;1篇纳入36例患者的研究显示,左旋多巴联合根除Hp治疗可提高左旋多巴吸收率,改善症状波动PD患者的PD评估量表(UPDRS)、开期时间变化;另1篇纳入49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p治疗可改善PD患者症状。且3篇研究均无根除Hp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限的证据表明:根除Hp治疗可提高PD患者左旋多巴吸收率,改善PD症状,安全性好。但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积累,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帕金森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成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GBS)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2组均进行传统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素联合...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GBS)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2组均进行传统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统计比较2种患者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评分。结果治疗前2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GB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且无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 激素类 格林巴利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晓静 白良 杨成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73-73,75,共2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12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给予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12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给予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多奈哌齐 尼莫地平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合并脑梗死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成蓉 杨志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11—2012-12在我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的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GCS评分、颅内压、梗死范围、是否早期激...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11—2012-12在我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的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GCS评分、颅内压、梗死范围、是否早期激素治疗及鞘内注射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GCS评分、早期激素治疗两个指标P<0.05,提示与疾病的预后呈显著相关,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GCS评分、梗死范围、早期激素治疗等指标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梗死
下载PDF
苯巴比妥单药顿服治疗成人癫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绍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观察每晚顿服苯巴比妥全日量对癫疒间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疒间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顿服组苯巴比妥全日量每晚顿服;对照组苯巴比妥全日量分3次服用。1年后进行疗效、生活质量及不... 目的观察每晚顿服苯巴比妥全日量对癫疒间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疒间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顿服组苯巴比妥全日量每晚顿服;对照组苯巴比妥全日量分3次服用。1年后进行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顿服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差异无显著性(P>0.05);顿服组患者困倦、抑郁、焦虑等不良反应及漏服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均未见特殊毒性反应。结论苯巴比妥每晚顿服全日量治疗癫疒间与全日量分3次服用疗效基本一致,顿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xian) 苯巴比妥 顿服
下载PDF
心得安治疗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绍忠 任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3期199-199,共1页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并不少见,其发作频率较高,反复性大.本文报告30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病人,其肢体无力反复发作,使用心得安治疗对改善其症状和控制发作效果较好.
关键词 心得安 治疗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单纯补钾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3例报道
14
作者 王小蓉 彭绍忠 徐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9期161-161,共1页
POEMS综合征(或称Crow-Fukase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免疫介导,伴有神经、内分泌、血液、消化、皮肤、肾脏等多个系统损害的综合征,近年来有较多文献报道^[1-2]。本文总结了我院2003~2008年发现的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病因 疼痛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白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049-1050,共2页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100例在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常规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干预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100例在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常规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干预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多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干预组(88.00%)明显高于常规组(71.00%),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多项临床指标,干预组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了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燕娟 黄海燕 +2 位作者 张桂霞 张禹 王小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记录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①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40±3.06)d,对照组为(20.15±5.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肺部感染、脑部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及褥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不仅能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薛嘉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3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功能锻炼进行治疗 ,康复组加用双侧电刺激治疗 ,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疗程 1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 目的 探讨双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功能锻炼进行治疗 ,康复组加用双侧电刺激治疗 ,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疗程 1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 ,改良Barthel指数 (MBI)于初期、末期 ( 3个月 )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 ,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FMA、MBI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结论 双侧电刺激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 ,降低致残率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脑卒中 康复 神经功能 功能锻炼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7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β-干扰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疗...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β-干扰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和kurtzke伤残等级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的kurtzke伤残等级评分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甲基强的松龙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能较快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Β-干扰素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加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薛嘉 罗媗 周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预后 神经保护 脱水剂
下载PDF
儿童抽动症的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仝智伟 陈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观察抽动症障碍(TD)患儿的EEG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76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作EEG检查。结果:176例TD患儿中EEG正常102例(57.9%),异常74(42.0%),其中轻度异常56例(75.6%),中度异常16例(21.8%),重... 目的:观察抽动症障碍(TD)患儿的EEG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76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作EEG检查。结果:176例TD患儿中EEG正常102例(57.9%),异常74(42.0%),其中轻度异常56例(75.6%),中度异常16例(21.8%),重度异常2例(2.7%)。EEG无特异性、规律性。结论:本组病例EEG的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发病率无明显关系,少部分患儿出现尖波、棘波、棘慢波,可能提示有潜在的癫灶存在,但目前无临床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脑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