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检验科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永杰 荣幸 朱景丽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7期67-67,共1页
检验科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当异常结果出现时,如能及时将此信息反馈给临床,会给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但这里涉及到是不是一有异常结果出现是否就应向临床报告的问... 检验科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当异常结果出现时,如能及时将此信息反馈给临床,会给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但这里涉及到是不是一有异常结果出现是否就应向临床报告的问题,因此,检验人员对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制度 危急值 检验科 临床医生 检验信息 诊断意义 信息反馈 诊断治疗
下载PDF
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景艳 荣幸 张永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7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方法对362例腹泻的患者利用培养法、RT-PCR对小肠结肠炎的耶尔森菌予以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 RT-PCR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腹泻粪便中小肠... 目的探讨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方法对362例腹泻的患者利用培养法、RT-PCR对小肠结肠炎的耶尔森菌予以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 RT-PCR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采取RT-PCR检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法 腹泻粪便 RT-PCR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海波 张景艳 张永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对比研究组与正常组、研究组不同肝功分级间肝功能检验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与正常组、研究组不同肝...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对比研究组与正常组、研究组不同肝功分级间肝功能检验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与正常组、研究组不同肝功能分级间肝功能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可以用来评估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及肝功能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波 荣幸 郭丽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方法选取6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血脂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Apo A、Apo B高于对...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方法选取6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冠心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血脂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Apo A、Apo B高于对照组,HDL-C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程度较高,血脂检验能鉴别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检验
下载PDF
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丽平 荣幸 张海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情况。方法研究组为本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比两组受检者血脂、血糖浓度及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血糖、血脂浓度及肝功... 目的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情况。方法研究组为本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比两组受检者血脂、血糖浓度及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血糖、血脂浓度及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做好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验,能提升非乙醇性脂肪肝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乙醇性脂肪肝 血糖 血脂 肝功能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7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别选择3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同时接受血液中微粒量检测,对比分...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别选择3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同时接受血液中微粒量检测,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观察对象血液中微粒检测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观察对象静息血小板形成的微粒量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观察对象的血小板微粒量明显低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且研究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血小板微粒量检测结果能够作为血小板活化、血液疾病诊断和预测的主要指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血液 微粒 临床检验
下载PDF
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广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发热或伴有感染症状在医院就诊的18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检测方法分组,常规组(182份血液样本)采用常规检测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 目的分析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发热或伴有感染症状在医院就诊的18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检测方法分组,常规组(182份血液样本)采用常规检测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观察组(182份血液样本)采用直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结果以常规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观察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准确性为96.27%,革兰阳性球菌鉴定准确性为93.33%;常规组革兰氏阴性肝菌药敏试验敏感性为62.54%、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试验敏感性为44.13%,观察组革兰氏阴性肝菌药敏试验敏感性61.67%、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试验敏感性42.34%;两组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法 临床血液检验 敏感性 准确性 感染
下载PDF
气性坏疽早期诊断9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云枫 王越 +1 位作者 李振家 赵建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气性坏疽 产气荚膜梭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便隐血检测试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宏图 黄玉平 张景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4-1115,共2页
胶体金法便隐血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原理研制,操作简便,显示结果快速,而且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大大提高了便隐血试验的准确性,现将我院应用过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将血红蛋白浓度为... 胶体金法便隐血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原理研制,操作简便,显示结果快速,而且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大大提高了便隐血试验的准确性,现将我院应用过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将血红蛋白浓度为100 g/L成人静脉血稀释成不同浓度和人类经常食用的猪血、鸡血、鸭血、鹅血做为受试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隐血试验 检测试纸 临床应用 血红蛋白浓度 夹心免疫法 胶体金法 受试对象 特异性
下载PDF
3种肝病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井丽 郑宏图 +2 位作者 荣幸 闫东君 付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0期1397-1398,共2页
关键词 谷丙转氨酶(ALT) 血清总胆汁酸 肝病 测定结果 细胞膜通透性 肝功能受损 胆汁酸代谢 肝细胞受损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宏图 黄玉平 孙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57-1858,共2页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干化学检测 尿液常规分析 微量白蛋白检测 特定蛋白分析仪 应用 干化学试纸带 肾脏疾病
下载PDF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岩峰 荣幸 黄玉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其尿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单纯DM组(n=35)、早期DN组(n=33)和DN组(n=40),对比生化检测指标差异。结果相较于单纯DM组,早期DN组和DN组的Cys C、...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其尿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单纯DM组(n=35)、早期DN组(n=33)和DN组(n=40),对比生化检测指标差异。结果相较于单纯DM组,早期DN组和DN组的Cys C、RBP、β2-MG、m ALB以及TRF水平均明显升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RBP、β2-MG、m ALB以及TRF水平均高于早期DN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Cys C、RBP、β2-MG、m ALB以及TRF水平均于早期显著升高,可将其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 生化检测指标 早期诊断 CYSC RBP Β2-MG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景艳 荣幸 郑宏图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3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引起临床与感染科重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2010两年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标本来源、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上主要引...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引起临床与感染科重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2010两年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标本来源、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各科室中检出占前三位的依次为ICU、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该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临床对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严格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交叉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景丽 赵春明 张海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清CysC、Bun、Cr的检测。结果早期肾病损害时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清CysC、Bun、Cr的检测。结果早期肾病损害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阳性检出率高于血清尿素氮、肌酐。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血清CysC与肾功能指标Bun、Cr联合检测有助于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YSC 血清胱抑素C 肾功能指标 联合检测 早期肾病 临床价值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早期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学良 李勇 朱景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5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血清蛋白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血清蛋白进行电泳处理,分析其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以及γ球蛋白分布规律,探讨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以及γ球蛋白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可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 多种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血浆D-二聚体正常参考区间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宏图 李振家 荣幸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在本院参加体检的1208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3组:①≤39岁组(381例);②40~59岁组(416例);③≥60岁组(411例)。测定各组的血...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在本院参加体检的1208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3组:①≤39岁组(381例);②40~59岁组(416例);③≥60岁组(411例)。测定各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39岁组与40~5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59岁组与≥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岁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正常参考区间是〈528.28μg/L,≥60岁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正常参考区间是〈703.70μg/L。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正常参考区间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的人群应使用不同仪器及相应的配套试剂,应建立本实验自己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健康人群 D-二聚体 参考区间
下载PDF
血凝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宏图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3期137-13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普遍应用,使血浆凝血试验的检测更加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不同医院之间血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日益提高,在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诊断及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药物监测... 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普遍应用,使血浆凝血试验的检测更加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不同医院之间血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日益提高,在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诊断及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药物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浆凝血试验不同于其他检验项目,影响因素诸多,且具有特殊性,一旦凝血途径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被启动,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试验结果出现极大偏差,这些影响因素大多集中在检测分析前,因此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来说应该掌握和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有效避免其对试验结果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试验 标本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景艳 荣幸 王守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结合病患者327例,全部患者均行结合菌素试验(TST)和T-SPOT试验检测,A组为TST检测结果,B组为T-SPOT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结合病患者327例,全部患者均行结合菌素试验(TST)和T-SPOT试验检测,A组为TST检测结果,B组为T-SPOT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B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85.22%,88.68%,87.46%)均明显高于A组(71.30%,72.17%,71.87%)(P<0.05)。结论 T-SPOT试验检测结核病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血液中白细胞(WBC)测定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景丽 郑宏图 黄玉平 《临床研究》 2014年第9期46-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血液中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临床意义。方法(1)采用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IA8100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2)采用美国Beckma...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血液中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临床意义。方法(1)采用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IA8100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2)采用美国Beckman5diff细胞计数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WBC)。并将检测数据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各组感染性疾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血液中白细胞(WBC)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重症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患者异常检出率远远高于C-反应蛋白(CRP)、血液中白细胞(WBC)。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对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血液中白细胞(WBC)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对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岩峰 张景艳 张永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368例孕妇均实施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的IgM、IgG抗体水平。结果 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检测IgG阳性率为9... 目的探讨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368例孕妇均实施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的IgM、IgG抗体水平。结果 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检测IgG阳性率为90.2%、46.2%、92.9%;三种方法检测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对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IgM、IgG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