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对不合格博士点亮牌警告
1
作者 王亚杰 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5期8-8,共1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对不合格博士点亮牌警告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公布了对未通过合格评估的博士点的处理意见。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4年对少数硕士点作出限期整顿的处理后,首次对博士点作出这样的处理。为贯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对不合格博士点亮牌警告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公布了对未通过合格评估的博士点的处理意见。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4年对少数硕士点作出限期整顿的处理后,首次对博士点作出这样的处理。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委员会 博士点 国务院 不合格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 学位授予质量 亮牌
下载PDF
按一级学科授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亚杰 刘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6期3-5,共3页
按一级学科授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亚杰刘桔今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试点单位及其授权学科名单,引起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广泛关注。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6... 按一级学科授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亚杰刘桔今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试点单位及其授权学科名单,引起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广泛关注。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6[16]号文件,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学科 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改革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二级学科 学位授予单位 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位委员会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日益健全的在职人员申请学位体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兰 雍翠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2,共4页
本文全面、细致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中开展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成果,并按照有关的重大决定和标志性工作首次将其整个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85年开始的试点工作,对申请... 本文全面、细致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中开展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成果,并按照有关的重大决定和标志性工作首次将其整个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85年开始的试点工作,对申请者的基本资格、课程学习方式、考试标准和学位论文水平的要求等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使试点工作顺利起步;1991年以后此项工作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成为向在职人员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最多的时期,同时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使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能健康地开展;1998年6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相关政策获得了统一,有关资格的基本条件和水平的认定都有了确切的定义,使申请学位过程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人员 申请学位 博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申请硕士学位 学位委员会 试点工作 学位条例 国务院 学位授予单位
下载PDF
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与建筑师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增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3年第6期58-58,共1页
一、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分为建筑学学士(简称(B. A)、建筑学硕士(简称M. A)两级,也可以分别称作第一职业学位、第二职业学位。建筑学学士学位,其修业年限为五年,建筑学硕士学位,其修业年限依学生入学时不同的学... 一、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分为建筑学学士(简称(B. A)、建筑学硕士(简称M. A)两级,也可以分别称作第一职业学位、第二职业学位。建筑学学士学位,其修业年限为五年,建筑学硕士学位,其修业年限依学生入学时不同的学位背景为一至三年不等。美国的大部分建筑(系)在设置建筑学职业学位的同时,还设有建筑科学学士(简称B. S. Arch,学制四年)、建筑科学硕士(简称M. S. Arch)、建筑学方面的文学硕士、建筑学方面的哲学博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硕士 职业学位 注册建筑师 修业年限 建筑科学 科学硕士 文学硕士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建筑师职业
下载PDF
日本开辟获得学位的新途径
5
作者 李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73,共2页
日本的学位,传统上是由大学授予。但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日本又开辟了一条获取学位的新途径。一、创建学位授予机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增长日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高级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终身致... 日本的学位,传统上是由大学授予。但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日本又开辟了一条获取学位的新途径。一、创建学位授予机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增长日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高级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终身致力于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增加了;另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授予 学习成果 新途径 高等专科学校 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生 学位授予工作 短期大学 申请人 终身学习
下载PDF
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武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4年第2期1-3,共3页
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思考武木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将成为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是... 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思考武木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将成为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评估 学位授权点 工科研究生教育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专家系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评估结果 评估工作 学位委员会
下载PDF
1981—1991年全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 被引量:1
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3年第1期54-56,共3页
自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制度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过国家、主管部门、培养单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管理干部和广大研究生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基本合... 自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制度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过国家、主管部门、培养单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管理干部和广大研究生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学科比较齐全、管理体系比较配套、制度比较健全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体系。到1991年,全国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48个,其中高校有18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8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授予 指导教师 管理干部 共同努力 蓬勃发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生班 在职人员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关于在我国设立建筑学专业学位的几点认识
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3年第1期42-45,共4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了建筑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两年多的研究和试点经验表明,这项决定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建筑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意义十分深远。《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了建筑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两年多的研究和试点经验表明,这项决定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建筑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意义十分深远。《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在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教授、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建设部有关司局、中国建筑学会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位委员会 评估合格 五年制 专业学位 考试资格 建筑学专业 国务院 试点经验 培养目标
下载PDF
关于在我国设立建筑学专业学位的几点认识
9
《高等建筑教育》 1993年第1期2-7,共6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了建筑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两年多的研究和试点经验表明,这项决定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建筑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意义十分深远。《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了建筑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两年多的研究和试点经验表明,这项决定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建筑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意义十分深远。《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在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教授、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建设部有关司局、中国建筑学会密切配合,组织国内高等学校和建筑学界的知名建筑学家等各方面的力量反复探讨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硕士 专业学位设置 学位制度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工学硕士 中国建筑学会 大学本科 学位授予权 行业背景
下载PDF
渊源与归宿 丁绍光先生的艺术
10
作者 刘伟冬 《美术大观》 2023年第4期4-11,共8页
丁绍光(Ting Shaokuang),1939年10月生于中国陕西省,杰出美籍华人艺术家,现代工笔重彩画大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80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版纳晨曦》。美国百人会成员,曾任海外多个艺术家团体主... 丁绍光(Ting Shaokuang),1939年10月生于中国陕西省,杰出美籍华人艺术家,现代工笔重彩画大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80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版纳晨曦》。美国百人会成员,曾任海外多个艺术家团体主席或名誉主席,多所大学客座或名誉教授。国外评论家称他用一支神奇的笔,揭露了中国艺术五千年的秘密,是全球化时代未来和谐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表彰的当代29位艺术大师之一。2009年为上海文化广场创作由30万块玻璃组成的335平方米大型彩色玻璃壁画《生命之源》。2017年出版传记《天堂鸟:丁绍光艺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绍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联合国成立 彩色玻璃 百人会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代工笔重彩画 艺术范式
下载PDF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贺建华 王京京 +1 位作者 欧百钢 江巨螯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4期16-20,共5页
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调查表明:该项工作存在营利化、培训化、学术化、边缘化等不良倾向。建议从四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一是深化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认识,克服"四种不良倾向";二是引导社会... 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调查表明:该项工作存在营利化、培训化、学术化、边缘化等不良倾向。建议从四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一是深化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认识,克服"四种不良倾向";二是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突出农业推广硕士的职业特色;三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改进培养工作;四是加强农业推广教育的评估工作,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培养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网络效能”与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形态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2
12
作者 刘滨谊 吴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70,共5页
将绿地融合于整体城市,探索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的发挥与其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绿网的空间构成及"网络效能"体系的构建,提出各效能要素的功效指标;通过对其空间关联的分析并进行形态学转换,进而构建城市绿... 将绿地融合于整体城市,探索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的发挥与其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绿网的空间构成及"网络效能"体系的构建,提出各效能要素的功效指标;通过对其空间关联的分析并进行形态学转换,进而构建城市绿网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的指标体系,以期基于生态学过程以及空间效能的视角引导一种科学务实的规划设计方法,最终构建合理高效的城市以及区域绿化网络,并促进城市空间综合效益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生态网络 效能 功效指标 空间形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实验与解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滨谊 范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6,共4页
围绕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针对"因果""过程""效应""特性",展开实验与解析,发现"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和"内外融合"3类景观空间视觉"因果"吸引机制,... 围绕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针对"因果""过程""效应""特性",展开实验与解析,发现"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和"内外融合"3类景观空间视觉"因果"吸引机制,机制运行四阶段过程,及其所具有的"聚光效应""马太效应""主从效应"三大效应,以及"选择性""快速定位性""凝视性""反复性""主动性"五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空间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 视觉吸引效应
下载PDF
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 被引量:97
14
作者 刘滨谊 王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阐述了多尺度、多功能、具有综合性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概念及其发展演进,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 阐述了多尺度、多功能、具有综合性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概念及其发展演进,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城镇绿地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结合中国国情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实践应着重考虑的前沿性问题,以期为中国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生态空间 绿地生态网络 发展历程 研究前沿
下载PDF
农业推广硕士生源问题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时印 贺建华 +1 位作者 欧百钢 江巨螯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生源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招生规模日趋稳定;生源地域分布广泛,但仍以本省、本地区为主;考生来源多样化,但行政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仍占主体;考生实践经验丰富,多为单位骨干,但"工学&qu... 对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生源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招生规模日趋稳定;生源地域分布广泛,但仍以本省、本地区为主;考生来源多样化,但行政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仍占主体;考生实践经验丰富,多为单位骨干,但"工学"矛盾十分突出;考生报考动机多样化,但充实自己、满足工作需要仍是主要目的。要改善农业推广硕士生源,应提高社会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认识,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培养质量,维护良好信誉;实施校院二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生源问题 调查
下载PDF
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被引量:35
16
作者 刘颂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是一对耦合的关系。探索和研究二者的耦合规律和模式以达到双方共存、综合效益最大化应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生态功能、城市发展空间相互促进的耦合分析方法,基于GIS和多目标分析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确定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区域,为无锡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空间 城市发展 耦合分析 无锡市
下载PDF
上海创智天地广场热舒适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魏冬雪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2,共8页
主要通过上海创智天地广场夏秋冬三季小气候实测与问卷调查,探讨广场空间形态、热环境和使用者心理感知之间的关系,10个测试日共获得问卷870份。结果表明:1)SVF与广场热环境关系紧密,夏季需要更小的SVF,冬季需要更大的SVF;2)热中性与热... 主要通过上海创智天地广场夏秋冬三季小气候实测与问卷调查,探讨广场空间形态、热环境和使用者心理感知之间的关系,10个测试日共获得问卷870份。结果表明:1)SVF与广场热环境关系紧密,夏季需要更小的SVF,冬季需要更大的SVF;2)热中性与热舒适范围随季节发生变化,热感觉、热舒适与空气温度、PET显著相关,就相关系数而言,热感觉更高;3)人们的热感觉和热认知较为一致的是广场夏季热环境更为严峻;4)空间开阔是人们在秋冬两季来广场的主要原因,它影响了人们对广场各区的热认知;5)创智广场的热中性范围低于国歌广场,空间形态与行为活动的耦合可能影响了人们的热中性范围。本研究成果可为上海高密度环境广场热环境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广场 小气候 热感知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效能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系统及其评价指标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滨谊 吴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50,共5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全新挑战,基于空间效能视角,建构了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即由"本体—本体"系统、"本体—影响区"系统、"本体—辐射区"系统3个部分所...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全新挑战,基于空间效能视角,建构了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即由"本体—本体"系统、"本体—影响区"系统、"本体—辐射区"系统3个部分所组成,并针对此系统提出建立于"空间—效能"关联维度的网络评价3指标:网络连接度、网络渗透度、网络密度,继而通过对指标内涵、影响因子及度量方法的探索,为绿网系统评价提供技术平台与方法,为城市绿地空间建设及决策提供科学的路径支持,继而引导以生态效能以及城市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绿网及整体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生态网络 空间效能 连接度 渗透度 密度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滨谊 王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共5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时期,以西部干旱区少人和无人区域人居环境开发利用为长远目标,以人居环境学为理论指导,以区域景观生态化规划设计为方法途径,研究集水造绿与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生存方式与产业的改变创新,新型人居环境模式的理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时期,以西部干旱区少人和无人区域人居环境开发利用为长远目标,以人居环境学为理论指导,以区域景观生态化规划设计为方法途径,研究集水造绿与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生存方式与产业的改变创新,新型人居环境模式的理论、方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从所提出的人居环境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3方面展开,以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为对象,以甘肃环县"上海绿洲"为实证案例,以"干旱区地表雨水收集、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型聚居背景"+"现代集约化农牧业与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新型聚居生存方式与产业"+"节水节能、低碳环保、生态循环的新型聚居建设"为基本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对现有相对离散的相关理论方法予以梳理综合,寻求更为综合系统的理论方法,对现有多种高—中—低技术予以集成,寻找一体化的技术应用途径。从理论、方法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气候变化新时期西部干旱区新型人居环境模式、形态与集成技术应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部干旱地区 新型人居环境 三元论
下载PDF
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亚杰 刘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3期65-68,共4页
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王亚杰,刘桔1995年2月到10月,国家教委委托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开展了对33所研究生院的评估。这种类型的评估在我国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 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王亚杰,刘桔1995年2月到10月,国家教委委托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开展了对33所研究生院的评估。这种类型的评估在我国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只有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院评估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指标体系 评估结果 等学校 数据处理 信息系统 运行机制 学科建设 论文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