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寨底地下河农业系统氮流失估算 被引量:3
1
作者 谢运球 玉宏 +1 位作者 裴建国 陈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79-1984,共6页
为评价岩溶区面源污染对漓江的影响,通过对地下径流、氨挥发和农产品等途径输出氮的计算,估算了桂林寨底地下河农业系统氮流失量。结果表明,寨底地下河农业系统年流失氮1.03×105kg,其中地下河水土流失损失氮4.37×104kg,氨挥... 为评价岩溶区面源污染对漓江的影响,通过对地下径流、氨挥发和农产品等途径输出氮的计算,估算了桂林寨底地下河农业系统氮流失量。结果表明,寨底地下河农业系统年流失氮1.03×105kg,其中地下河水土流失损失氮4.37×104kg,氨挥发逸失氮3.91×104kg,农产品输出氮2.06×104kg。随地下河水流失的溶解态氮为2.62×104kg,且其中99%为硝态氮,比30年前增加了约8倍,而泥沙吸附态氮为1.75×104kg;地下河水土流失损失氮90%以上出现在雨季,且上半年以化肥源氮为主。受石灰土酸碱度的影响,56.5%氨挥发主要发生在稻田。鲜桃输出了农产品中39.8%的氮,这是系统内大力发展桃种植产业的结果。该系统流失氮的80%最终以水溶态、气态进入地表水和大气环境,因而加剧了漓江的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底地下河 氮流失 硝酸盐 氨挥发
下载PDF
漓江流域果园表土有机氯、磷农药残留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运球 陈羽 唐秀观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30,共6页
通过评价漓江流域果园土壤农药残留及其风险,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创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在重要的葡萄园、柑橘园和桃园采集表土,分析其27种有机氯、磷农药残留,运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食品中农药最... 通过评价漓江流域果园土壤农药残留及其风险,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创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在重要的葡萄园、柑橘园和桃园采集表土,分析其27种有机氯、磷农药残留,运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等,结合时间代替空间的方法进行评价。漓江流域典型果园表土中,所检测的6种有机磷和21种有机氯农药中16种的残留量在报出限之下,检出率为0%和24%。检出的有机氯农药为滴滴涕总量(DDTs)、对,对一滴滴伊(P,p-DDE)、对,对一滴滴涕(P,PDDT)、六六六总量(HCHs)和乙体六六六(β-HCH),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50~10.67ng/g、〈0.50~8.32ng/g、〈0.70~2.35ng/g、〈0.50~0.64ng/g和〈0.50~0.64ng/g,检出率为68.8%、68.8%、6.3%、6.3%和6.3%。就桃园、葡萄园和柑橘园而言,表土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5%、100%和0%、0%、6.3%,并分析出柑橘园表土滴滴涕和六六六均源于历史上工业品的使用。三大果园表土达到I类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生产的柑橘、葡萄和桃有机氯、磷再残留量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果园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下载PDF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区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英杰 徐广平 +5 位作者 沈育伊 蒲高忠 李艳琼 周翠鸣 莫凌 李衍青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03,共8页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3月20日、4月20日、6月20日、7月21日、9月20日、10月23日、12月20日和2015年1月20日,分别采集0-10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样...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3月20日、4月20日、6月20日、7月21日、9月20日、10月23日、12月20日和2015年1月20日,分别采集0-10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芦苇群落区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都减小,其中2014年6月20日含水量最高;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在9月20日最大,分别为(24.52±0.52)g/kg和(3.04±0.06)g/kg,全磷含量在10月23日最大,为(0.56±0.02)g/kg,其都在2015年1月20日最低。在0-30 cm深度,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在2014年10月23日和9月20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6.08 mg/g和24.95 mg/g,在2015年1月20日最低;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2014年4月20日和3月20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64 mg/g和4.10 mL/g,在2014年12月20日最低;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都在2014年10月23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7.96 mg/g、7.24 mL/g、0.37 mg/g和0.48 mg/g。不同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月份略有差异,与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但都在冬季较低。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区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与土壤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正相关(n=7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喀斯特湿地 芦苇群落区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