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社区山地灾害风险认知与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龚柯 徐惠梁 +3 位作者 刘鑫磊 陈明 杨成长 杨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山区留守人员对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的减灾防灾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受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威胁的彭州市小鱼洞镇为研究区,基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并用SPSS与Microsoft Exce... [目的]探讨山区留守人员对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的减灾防灾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受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威胁的彭州市小鱼洞镇为研究区,基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并用SPSS与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获得了受访人员对有效减灾防灾措施的认可度。[结果]留守人员对于减灾防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是有限的,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知有一定的错误和曲解;通过已有的评价模型对小鱼洞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评分为84,表明该区域应急管理能力较强,当地人民也较为满意。[结论]在起草紧急计划之前,政府应该更多的考虑留守群体的期望和实际的疏散能力,而不是靠想象中的情况来完成计划好的工作,同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社区 山地灾害 风险认知 应急管理能力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小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以四川都江堰龙池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惠梁 龚柯 +3 位作者 陈明 刘鑫磊 杨成长 杨宇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8年第2期19-23,37,共6页
汶川地震后极震区泥石流灾害非常活跃,对极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是灾后重建过程中合理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和评价方法的探索为目的,选择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弯曲度... 汶川地震后极震区泥石流灾害非常活跃,对极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是灾后重建过程中合理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和评价方法的探索为目的,选择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弯曲度、不稳定沟床比例、日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动储量和发生频率为评价参数,利用云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对都江堰龙池镇龙溪河小流域泥石流的危险度进行排序和分组,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区21条沟中,有10条沟为中度危险性,10条沟为低危险性,有一条沟为高危险性。与以泥石流堆积扇平均堆积厚度作为主要危险因子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结果对比,2种评价方法在有81%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一致。认为云模型能够相对准确便捷地获得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相互转换的问题,避免和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能更好地反映小泥石流流域在中小规模的泥石流总量下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 云模型 确定度
下载PDF
基于FLO-2D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以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簇头沟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龚柯 杨涛 +1 位作者 夏晨皓 杨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134-138,共5页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降持续性暴雨,促使簇头沟暴发降雨频率为2%的泥石流,导致岷江堵塞,严重威胁沟口居民及下游安全。以簇头沟的1∶10000等高线、2013年降雨数据与遥感影像等作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考察资料,运用FLO-2D软件...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降持续性暴雨,促使簇头沟暴发降雨频率为2%的泥石流,导致岷江堵塞,严重威胁沟口居民及下游安全。以簇头沟的1∶10000等高线、2013年降雨数据与遥感影像等作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考察资料,运用FLO-2D软件,模拟计算簇头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5%、2%和1%)泥石流的运动堆积过程,研究簇头沟泥石流的危险性。在2%降雨频率(实际降雨频率)条件下,模拟得出最大泥石流流速为12.99m/s,最大泥石流泥深为15.7 m,堆积面积为9.55×10~4m^2,与实际堆积范围进行验证,精确率为77%,在合理误差范围内,成果可靠性高。通过泥深与流度来构建泥石流的强度模型,再与暴发的重现周期相结合而构建簇头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获得堆积扇危险范围分布图,其中高危险面积占61%,中危险面积占19%,低危险面积占20%。为簇头沟泥石流的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FLO-2D 数值模拟 危险性评价 汶川县簇头沟
下载PDF
张家坪沟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其静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成长 王飞龙 杨宇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8年第2期28-32,共5页
2013年7月10日汶川县映秀场镇张家坪沟暴发了泥石流,摧毁了拦砂坝、排导槽等既有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大量固体物质冲出沟口,冲毁了老G213国道约60 m。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在分析张家坪沟流域特征的基础上,对地形、物源、水文三大... 2013年7月10日汶川县映秀场镇张家坪沟暴发了泥石流,摧毁了拦砂坝、排导槽等既有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大量固体物质冲出沟口,冲毁了老G213国道约60 m。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在分析张家坪沟流域特征的基础上,对地形、物源、水文三大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张家坪沟泥石流进行了详细的成因分析。随后计算了泥石流的容重、流速、流量和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等动力学参数,并且根据流域的特征条件分析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坪沟泥石流 形成条件 动力学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