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有用重砂资源形成条件及成矿远景 被引量:6
1
作者 黄龙 张志珣 杨慧良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7期10-16,共7页
对2007年取自东海陆架北部海域3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计算了钛铁矿、石榴石、锆石、金红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其异常品位值主要富集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东南部。形成条件分析表明,古长江等陆源河流供给形成的陆架残留... 对2007年取自东海陆架北部海域3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计算了钛铁矿、石榴石、锆石、金红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其异常品位值主要富集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东南部。形成条件分析表明,古长江等陆源河流供给形成的陆架残留沉积物为重砂矿物的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砂等粗粒沉积物类型也有利于重砂矿物的保存;冰后期海侵过程中的水动力和现代水动力条件都有利于重砂矿物的进一步富集,且现代水动力条件对已富集的区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综合品位分布情况、离岸距离、水深和沉积物类型等条件,将东海陆架北部海域重砂矿物资源划分为5个成矿远景区,为将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 异常品位 形成条件 成矿远景 东海陆架
下载PDF
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数据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勤奋 张兆代 +2 位作者 刘健 周良勇 胡刚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5-41,共7页
根据近年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的运行实践及用户反馈,结合当前地质调查领域的数据库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用有效的企业级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数据模型,以支持我国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统一存储、集中管理与大... 根据近年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的运行实践及用户反馈,结合当前地质调查领域的数据库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用有效的企业级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数据模型,以支持我国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统一存储、集中管理与大范围共享,实现实测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的规范化存储与重利用,推动地质大调查成果在行业应用、政府宏观决策和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环境地质 数据库 数据模型
下载PDF
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表层有用重砂资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龙 耿威 +4 位作者 王中波 蓝先洪 孟祥君 陆凯 李日辉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5期40-47,共8页
通过对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海域2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鉴定,计算了独居石、石榴石、钛铁矿和锆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并分析了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异常品位主要富集在渤海海峡北部、辽东半岛东南侧和北黄海南部海域。粒度... 通过对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海域2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鉴定,计算了独居石、石榴石、钛铁矿和锆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并分析了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异常品位主要富集在渤海海峡北部、辽东半岛东南侧和北黄海南部海域。粒度分析表明,在砂质含量越高、分选性越好的沉积物中重砂矿物越利于富集;矿物组分主要来自鸭绿江、辽东半岛东南侧海岸和长山列岛冲刷物质、老铁山水道侵蚀物质及全新世前残留沉积物质;水动力条件影响明显:沿岸流有效搬运了近源河流的输入物质,北黄海强潮流促进了重矿物砂矿的形成富集,而黄海暖流则有效限制了黄河源细粒物质的扩散,对已富集区域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有用重砂 异常品位 渤海东部 黄海北部
下载PDF
墨西哥湾地区油气投资环境与法律法规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峰 刘明 杨金玉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墨西哥湾油气区位于美国、墨西哥和古巴相环抱的海域,为世界上油气最为富集的三大油区之一。美国和墨西哥都在加紧推动墨西哥湾地区的油气开发,美国对墨西哥湾的油气资源开发,是通过面向全球的大石油公司招标,对墨西哥湾海上油气区块租... 墨西哥湾油气区位于美国、墨西哥和古巴相环抱的海域,为世界上油气最为富集的三大油区之一。美国和墨西哥都在加紧推动墨西哥湾地区的油气开发,美国对墨西哥湾的油气资源开发,是通过面向全球的大石油公司招标,对墨西哥湾海上油气区块租赁出售,实行联邦和州两级立法和管理体制。墨西哥的油气管理采取国家垄断管理模式,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只能参与二次石化产品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 油气 投资环境 法律法规
下载PDF
基于我国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懿珉 高茂生 +2 位作者 刘森 侯国华 郭飞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是海岸带开发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海岸带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将地质环境要素与功能类型关系进行定量聚类把用地类型分类;基于不同功能用地类型,选择合适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是海岸带开发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海岸带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将地质环境要素与功能类型关系进行定量聚类把用地类型分类;基于不同功能用地类型,选择合适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莱州湾南岸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指标体系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莱州湾南岸
下载PDF
渤海东部与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剑 李日辉 +3 位作者 王中波 张训华 黄龙 孙荣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共12页
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分析揭示,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部分海域出现含砾沉积物。总体分布表现为南细北粗、东西分带的特点,形成以平行岸线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为主体的南北不同的镶嵌形态,由岸及... 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分析揭示,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部分海域出现含砾沉积物。总体分布表现为南细北粗、东西分带的特点,形成以平行岸线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为主体的南北不同的镶嵌形态,由岸及海、由北向南呈现由粗到细的分布特征。沉积物分布主要受物质来源、地形以及海洋环流控制,根据沉积物成因划分出老铁山水道-辽东-渤中浅滩砂质沉积区、山东半岛沿岸流泥质沉积区、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西朝鲜湾潮流沙脊沉积区、渤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并讨论了不同沉积区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渤海 黄海
下载PDF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7
作者 徐东浩 李军 +3 位作者 赵京涛 胡邦琦 白凤龙 窦衍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42,共8页
对辽东湾140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物类型的分布格局,结合该区沉积物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探讨了两者对辽东湾海域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砂... 对辽东湾140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物类型的分布格局,结合该区沉积物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探讨了两者对辽东湾海域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砂质泥和泥质砂为主。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范围较大(-0.06~7.42Φ),大多数站位集中在4~6Φ,平均粒径有两侧向中部逐渐变细的趋势。整体上,辽东湾东侧表层沉积物粒度比西侧粗,砂含量明显增加。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沿岸河流携带的入海泥沙,而潮流和沿岸流对沉积物的分布起到控制作用。根据沉积物底质类型、物源及区域水动力强弱,将研究区划分为湾顶泥质、西岸砂质、渤海泥质、辽东浅滩砂质以及残留过渡沉积等5个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 物源 沉积环境 辽东湾
下载PDF
环渤海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28
8
作者 林曼曼 张勇 +4 位作者 薛春汀 于开宁 刘珊珊 毕世普 胡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6,共6页
对环渤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因素,采用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海域是环渤海湾3个调查区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 对环渤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因素,采用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海域是环渤海湾3个调查区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中Cd和Hg超标严重。空间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重金属高值区在辽东湾北部西侧小凌河口外及葫芦岛附近海域。由于物源和粒度的影响,Cu、Pb、Zn的高值区具有相似的分布区域。生态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重污染地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葫芦岛近岸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评价 环渤海海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ZK1孔晚第四纪以来沉积层序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国刚 胡邦琦 +3 位作者 毕建强 宋卓利 布如源 李建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0-1058,共9页
对黄河三角洲ZKl孔粒度、岩性、微体古生物组合和”C年代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层序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意义。黄河三角洲的ZKl孔共发育三个海侵层,自下而上为深海氧同位素3期(MIS3)的第Ⅲ海侵层和第Ⅱ海侵层以... 对黄河三角洲ZKl孔粒度、岩性、微体古生物组合和”C年代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层序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意义。黄河三角洲的ZKl孔共发育三个海侵层,自下而上为深海氧同位素3期(MIS3)的第Ⅲ海侵层和第Ⅱ海侵层以及氧同位素1期(MISl)的第1海侵层,指示自氧同位素4期(MIS4)以来研究区共发生三次主要海平面波动。这三次海平面波动分别对应于渤海海侵、献县海侵和黄骅海侵。根据沉积记录信息,ZKl孔可分辨第1海侵层的河口三角洲相(5.63~14.04m)和滨岸浅海相(14.04~20.62m),第Ⅱ海侵层的滨岸浅海相(39.52~49.57m)和河口三角洲相(49.57~51.52m),第Ⅲ海侵层的滨岸浅海相(76.00)0~83.63m)和潮滩相(83.63~92.70m),均以特征的微体古生物组合和沉积相为标志。结合前人研究,阐明了本区自晚第四纪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及沉积环境演变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晚第四纪 海平面变化 沉积层序 渤海
下载PDF
山东半岛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国刚 胡邦琦 +3 位作者 李军 布如源 杨敏 窦衍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4,共10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近海274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常量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较为稳定,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 通过对山东半岛近海274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常量元素的系统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较为稳定,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K2O组成,其中SiO2和Al2O3含量最高,分别为65.3%和12.5%;常量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SiO2含量随沉积物类型变粗而逐步降低;Al2O3、Fe2O3、MgO、MnO、P2O5和K2O含量随沉积物类型变细逐步增大;TiO2和Na2O含量基本不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受黄河沉积物的影响,CaO含量在黏土类型沉积物中迅速升高。常量元素相关性和R型正交旋转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常量元素可划分为3类,第1类包含SiO2、Al2O3、Fe2O3、MgO、K2O、TiO2、P2O5、TOC,代表了陆源碎屑沉积;第2类主要由CaO、CaCO3组成,代表了海洋生物作用;第3类由Na2O、MnO组成,代表了海洋化学沉积作用。研究区内大部分表层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为50~65,沉积物的物源变化可能对CIA起主要的控制作用。CIA和TiO2/Al2O3比值共同指示黄河源沉积物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沿岸海域,与陆源因子F1的得分系数基本一致,其分布模式与研究区海洋环流和地形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物源 山东半岛 黄河
下载PDF
闽浙沿岸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龙 张志珣 +3 位作者 耿威 王中波 陆凯 李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对闽浙沿岸东部海域8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主要有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泥6种类型。表层沉... 对闽浙沿岸东部海域8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主要有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泥6种类型。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01-7.58Φ,呈现由岸向海粒度变粗、砂含量明显增加、粉砂和黏土含量明显减少的趋势;标准偏差0.48-2.86Φ,分选较差,但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分选性变好。研究区近岸细粒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等沿岸河流携带来的泥沙,外部粗粒沉积物主要是具有滨岸沉积特征的陆架源残留改造沉积,而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对沉积物的分布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依据粒度及其参数特征,综合考虑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将闽浙沿岸东部海域划分为3个沉积区:近岸泥质沉积区、中东部混合沉积区和外陆架砂质改造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闽浙沿岸东部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珊珊 张勇 +3 位作者 龚淑云 于开宁 林曼曼 毕世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1,共9页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6、Cu为19.33×10-6、Hg为34.87×10-9、Pb为22.31×10-6、Zn为67.13×10-6;空间分布上,元素含量从象山到乐清沿岸普遍偏高,而最低含量区见于江苏海岸;以综合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重污染区分布在长江口河道内,轻污染分布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宁波-温州附近海域,清洁区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下载PDF
渤海西缘YRD-1101孔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变迁 被引量:7
13
作者 岳保静 刘金庆 +2 位作者 刘健 廖晶 张军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3-867,共15页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YRD-1101孔上部岩心开展粒度分析,并结合AMS14C和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沉积特征、微体古生物鉴定及周边钻孔对比,建立了MIS5期以来的地层框架,揭示出该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1)晚更新世...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YRD-1101孔上部岩心开展粒度分析,并结合AMS14C和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沉积特征、微体古生物鉴定及周边钻孔对比,建立了MIS5期以来的地层框架,揭示出该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1)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河流与海相交替沉积,其中MIS5c阶段海侵水动力环境中等,MIS3期海侵水动力环境较弱,MIS2期河流沉积水动力较强;(2)全新世滨、浅海沉积环境,动力环境整体较强,相对比较稳定;(3)1855年至今形成的黄河三角洲沉积,水动力强度较弱到中等。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沉降是影响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此外,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对海侵强度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沉积环境 现代黄河三角洲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渤海
下载PDF
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金庆 印萍 +4 位作者 陈小英 曹志敏 王松涛 吴振 宋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9-209,共11页
对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WHZK01钻孔(孔深25.1m)岩心开展粒度分析、AMS14 C和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合地震地层特征以及周边钻孔对比,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框架,揭示出该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过程:(1)氧同位素3期晚期(MI... 对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WHZK01钻孔(孔深25.1m)岩心开展粒度分析、AMS14 C和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合地震地层特征以及周边钻孔对比,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框架,揭示出该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过程:(1)氧同位素3期晚期(MIS3a)的河流沉积,水动力环境动荡;(2)氧同位素1期(MIS1)早期河漫滩与河口湾沉积,动力环境总体较弱;(3)全新世滨海—浅海沉积,沉积环境弱而稳定。海平面变化是影响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尤其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随着黄海暖流的形成和黄海环流格局的建立,大量黄河物质在山东半岛沿岸流作用下输运到研究区,使得威海近岸泥质区得以快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高分辨率 沉积环境 泥质区 威海南部近岸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SYS-0803孔上部岩心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孔祥淮 刘健 +2 位作者 徐刚 仇建东 王飞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4,共12页
对取自南黄海西部陆架区的SYS-0803孔上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分离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较敏感的粒度组分,并将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与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样品的粒度变化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域古... 对取自南黄海西部陆架区的SYS-0803孔上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分离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较敏感的粒度组分,并将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与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样品的粒度变化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域古环境的演化过程,自下而上依次经历了滨浅海沉积—河流沉积—河口湾沉积—滨浅海沉积—陆架沉积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分 环境演化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祥淮 刘健 +2 位作者 杜远生 温春 徐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52,共10页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实断层等等。探讨了灾害地质要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并绘制了主要灾害地质要素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剖面 灾害地质要素 减灾防灾 南黄海西部
下载PDF
BTEX异常对海域油气藏指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勇 曹雪晴 +2 位作者 孟祥军 刘展 梁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5,共6页
常规的油气化探方法一般是应用烷烃类作为油气勘探的基本指标,但是烷烃类易受人类活动和生物活动的干扰,使常规的化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一直受到限制。人们开始考虑采用直接的生物标记化合物来预测油气藏,如芳烃系列中的苯系化合物苯(ben... 常规的油气化探方法一般是应用烷烃类作为油气勘探的基本指标,但是烷烃类易受人类活动和生物活动的干扰,使常规的化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一直受到限制。人们开始考虑采用直接的生物标记化合物来预测油气藏,如芳烃系列中的苯系化合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二甲苯(xylem),简称BTEX。国内外研究表明,BTEX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和生物活动的干扰,对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依据南海某区的实测资料,采用自主研发的油气化探可视化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剥离背景异常,圈出有效的BTEX异常,并与靶区地层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了BTEX对海域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X 海域油气化探 化探异常 油气藏
下载PDF
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地震地质条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建文 施剑 +2 位作者 刘俊 袁勇 张玉玺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南黄海地震技术攻关的不断深入以及油气调查与勘探的持续开展,海相中—古生界的地震反射成像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海相下古生界的地震资料仍存在信噪比较低、反射能量较弱、波组连续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区内地层结构、构造复... 随着南黄海地震技术攻关的不断深入以及油气调查与勘探的持续开展,海相中—古生界的地震反射成像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海相下古生界的地震资料仍存在信噪比较低、反射能量较弱、波组连续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区内地层结构、构造复杂性、强反射界面对能量的屏蔽作用、多次波发育情况、碳酸盐岩地层内部物性差异等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海相下古生界反射品质的地震调查技术攻关方向:研发富低频强能量震源系统;针对不同构造单元的信号接收系统,获取富低频震源—电缆沉放深度组合参数;研发针对性的地震资料攻关处理技术以及开展新采集技术在本区的应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海相中—古生界 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勘查技术
下载PDF
大陆边缘特殊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峰 闫桂京 +2 位作者 梁杰 李清 董刚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泥底辟、断裂-褶皱和滑塌体等特殊地质体或构造。天然气水合物既可以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也可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增生楔上沉积物厚度大,断层和褶皱发育,有利于流体的运移...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泥底辟、断裂-褶皱和滑塌体等特殊地质体或构造。天然气水合物既可以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也可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增生楔上沉积物厚度大,断层和褶皱发育,有利于流体的运移、聚集,形成水合物堆积体。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的塑性流动、泥火山活动等常常在海底浅表层形成断裂-褶曲、底辟和海底滑坡等多种构造、沉积环境,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赋存提供了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天然气水合物 增生楔 泥底辟
下载PDF
渤海湾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对环境变迁的指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广明 叶思源 +1 位作者 李广雪 高国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7,共7页
对采自渤海湾西岸潮下带的两个沉积物岩心,研究了沉积物的210Pb放射性活度、粒度以及Corg、As、Hg等地球化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速率随深度不同呈分段性,QH YH01和QH YH02柱状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9.1及24.3mm/a,在沉积... 对采自渤海湾西岸潮下带的两个沉积物岩心,研究了沉积物的210Pb放射性活度、粒度以及Corg、As、Hg等地球化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速率随深度不同呈分段性,QH YH01和QH YH02柱状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9.1及24.3mm/a,在沉积物深度120cm以上,前者沉积物物源主要受控于海河,后者受控于黄河。地球化学环境早期经历了高Ca低Cl—低Ca高Cl的多次地球化学旋回,其对应的痕量元素As、Hg在QH YH01柱也呈现规律性的浓度演变。此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QH YH02站位的Hg、As浓度呈明显增高的趋势,而QH YH01柱Hg的递增可能是沉积物再悬浮形成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放射性活度 沉积速率 地球化学 渤海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