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燕 刘聪 +2 位作者 许润春 胡昌江 李文兵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建立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为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提供一种准确直观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0 mL/m... 目的:建立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为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提供一种准确直观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建立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对紫苏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中,紫苏子有10个共有峰,炒紫苏子有12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通过对比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指认出部分成分;并发现峰1和峰2为炒紫苏子的特有峰,可用于区别紫苏子和炒紫苏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子生品和炮制品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分离效果较好,实现了对紫苏子和炒紫苏子的定性鉴别,为深入阐明紫苏子炮制前后药性和药效的差异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炒紫苏子 指纹图谱 5-羟甲基糠醛 鉴别
下载PDF
虎杖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燕 刘聪 +2 位作者 陈玉梅 胡昌江 许润春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制备20批来自不同产地的虎杖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并对虎杖苷和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转移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18为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 目的:制备20批来自不同产地的虎杖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并对虎杖苷和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转移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18为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测定饮片的大黄素含量;以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6nm,测定饮片的虎杖苷含量;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同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20批虎杖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20批虎杖标准汤剂进行测定,虎杖苷和大黄素转移率范围分别为19.2%~42.7%和1.8%~3.2%,出膏率范围为14.9%~19.0%;通过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10个共有峰,并对20批虎杖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5。通过对比共有峰的保留时间,指认出3种成分,分别为虎杖苷(峰2)、白藜芦醇(峰4)、大黄素(峰10)。结论:本研究中虎杖标准汤剂的制备方法规范,2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虎杖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虎杖苷 标准汤剂 大黄素 HPLC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当归补血膏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仰莲 黄宇 +4 位作者 姜艳娇 钱江平 孙纪元 胡昌江 李恒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优化当归补血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和制剂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当归补血膏的处方特点,以处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溶出量及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的提取工艺和浓缩工艺进行考... 目的:优化当归补血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和制剂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当归补血膏的处方特点,以处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溶出量及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的提取工艺和浓缩工艺进行考察和验证。制剂处方研究方面,以无糖型处方为出发点,采用外观和口感评测的方式,对制剂处方的辅料种类和加入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最佳的浓缩工艺为:温度60~80℃,压力-0.07MPa~-0.09 MPa。制剂工艺处方及比例以清膏∶木糖醇∶β-环糊精(100∶30∶2)为最佳。结论:该研究为当归补血膏处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方向。膏方制剂工艺在延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无糖型处方及低比例的辅料,研究为膏方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膏 提取工艺 浓缩工艺 制剂处方
下载PDF
根据“肾为先天之本”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珂 白龙 +4 位作者 史亚星 朱晓晓 吴冬梅 胡昌江 王常海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9期210-213,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卵泡的正常发育及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存在由气到血的转化过程,根据“肾为先天之本”的观点及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多囊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卵泡的正常发育及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存在由气到血的转化过程,根据“肾为先天之本”的观点及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总以肾虚为本,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阴精亏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标邪为痰湿、湿热、血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演变加以阐释,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机演变 本虚标实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型辨治验案2则
5
作者 朱珂 白龙 +3 位作者 朱晓晓 任慧霞 胡昌江 王常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6期127-129,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存在由气到血的转化过程,根据《黄帝内经》“肾为先天之本”,作者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总以肾虚为本,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及肾精不足,标邪...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存在由气到血的转化过程,根据《黄帝内经》“肾为先天之本”,作者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总以肾虚为本,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及肾精不足,标邪为痰、瘀、湿、热,并附以相应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脾阳虚证实验研究及临床相关疾病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魏馨怡 黄友 +5 位作者 周靖惟 杨莎莎 林夏 傅超美 江茂源 张臻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4-161,共8页
脾乃后天之本,元气之母,主司运化之职,是机体消化饮食、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代谢津液的枢纽。《金匮要略》有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运化有常则卫阳可护,护卫机体不受外邪之侵扰,故脾之健旺对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及抗御邪气起着至... 脾乃后天之本,元气之母,主司运化之职,是机体消化饮食、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代谢津液的枢纽。《金匮要略》有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运化有常则卫阳可护,护卫机体不受外邪之侵扰,故脾之健旺对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及抗御邪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者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对脾阳虚证的常见生化指标以及造模方法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立足中医药理论,研究整理了脾阳虚证在“不运”、“不温”和“不御”层面的证候表现以及常见生化指标,分析总结了脾阳虚证的造模方法及存在问题,并探讨脾阳虚与多种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联,以期深入阐释脾阳虚证的中医学本质,同时为脾阳虚证的现代实验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阳虚证 中医理论 证候 生化指标 造模方法 疾病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4种香豆素成分含量 被引量:9
7
作者 江宇勤 王佳琪 +3 位作者 罗婷 魏羽 李文兵 余凌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芷中4个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的一测多评法,用以测定不同产地白芷饮片的含量。方法以欧前胡素为参照物,建立欧前胡素与其它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量;用外标法...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芷中4个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的一测多评法,用以测定不同产地白芷饮片的含量。方法以欧前胡素为参照物,建立欧前胡素与其它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量;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30个白芷饮片样品的含量。结果30个样品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无明显差异(RSD<5%),验证了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论分析30批白芷饮片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主产地白芷饮片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质量以河北产地较优。说明该方法可行性强,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为白芷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氧化前胡素 佛手柑内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