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种子质量分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葛进 魏琼 +4 位作者 曲媛 王承潇 刘迪秋 崔秀明 杨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建立三七种子统一质量标准。方法:对采收于文山州不同地区、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所结种子及不同采收批次的三七种子的农艺性进行测量,并对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所结种子(同为第二批采收)和不同采收批次(同为3年生三七所结种子)三七种子后... 目的:建立三七种子统一质量标准。方法:对采收于文山州不同地区、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所结种子及不同采收批次的三七种子的农艺性进行测量,并对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所结种子(同为第二批采收)和不同采收批次(同为3年生三七所结种子)三七种子后熟沙埋过程中可溶性总糖、总蛋白和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不同采收批次三七种子的千粒重、三轴和发芽率等指标则表现为第二批>第一批>第三批;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所结种子的千粒重、含水率、三轴和发芽率表现为3年生>2年生;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营养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不受生长年限和采收批次影响。三七种子的发芽率与三七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三轴显著相关。可以将三七种子活力、千粒重、三轴作为分级指标,建立三七种子的分级标准。结论:一级种子千粒重>110g,宽>5.5 mm,厚>5.8 mm,长>6.3 mm,种子活力>95%;二级种子千粒重80~110 g,宽5.0~5.5 mm,厚5.3~5.8 mm,长5.5~6.3 mm,种子活力90%~95%;三级种子千粒重60~80 g,宽4.5~5.0 mm,厚4.5~5.3 mm,长5.0~5.5 mm,种子活力85%~90%;级外种子千粒重<60 g,宽<4.5 mm,厚<4.5 mm,长<5.0 mm,种子活力<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种子 分级标准 生长年限 采收批次 农艺性状 营养物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白及多糖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朱峻霄 林亚蒙 +4 位作者 杨野 曲媛 杨晓艳 崔秀明 王承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1014,共4页
白及多糖是一种从中药白及中提取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老化、抗肿瘤、抗纤维化等良好的药理活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可修饰性,是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材料。该文拟从常规剂型、... 白及多糖是一种从中药白及中提取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老化、抗肿瘤、抗纤维化等良好的药理活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可修饰性,是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材料。该文拟从常规剂型、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和生物组织工程等方面对白及多糖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白及多糖的应用前景提出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生物医药材料 结构修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三七晾晒干燥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子唯 崔秀明 +4 位作者 张磊 寸玉花 曲媛 刘迪秋 杨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以云南文山三年生三七根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拣晾晒和整根晾晒对三七生理生化变化及干燥效率的影响。方法:对分拣晾晒及整根晾晒过程中三七各部位(主根、剪口、筋条)的失水速度、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及皂苷... 目的:以云南文山三年生三七根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拣晾晒和整根晾晒对三七生理生化变化及干燥效率的影响。方法:对分拣晾晒及整根晾晒过程中三七各部位(主根、剪口、筋条)的失水速度、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及皂苷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拣晾晒下筋条失水速度最快(6~7 d),主根失水速度与整根晾晒相同(10~11 d),但剪口干燥时间变长(11~12 d)。分拣晾晒与整根晾晒对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但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低于整根晾晒。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整根晾晒相同,但活性低于整根晾晒;糖类物质含量随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分拣晾晒各部位糖含量低于整根晾晒。晾晒过程中皂苷含量降低,分拣晾晒的三七主根、筋条、剪口中皂苷损失率高于整根晾晒,皂苷含量低于整根晾晒。结论:整根晾晒与分拣晾晒在提高三七干燥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先分拣后晾晒可减少后期工作中的用工量和药材损耗,而整根晾晒能减少三七的皂苷损失和提高多糖含量,如果能够进行三七的全根消费或贸易,则整根干燥工艺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晾晒 失水率 淀粉酶活性 抗氧化酶活性 皂苷
下载PDF
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葛进 张磊 +3 位作者 刘大会 崔秀明 代超 杨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640,共4页
目的:研究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天麻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抗营养因子大... 目的:研究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天麻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抗营养因子大都低于大豆和玉米等参比值。产地对其影响表现为,云南彝良天麻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较高,云南镇雄天麻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商品级别对其影响表现为,特级麻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二级麻的营养价值最高。干燥工艺对其影响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最高和天麻多糖含量较高,以40℃烘干、真空冷冻干燥天麻营养价值较高。结论: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天麻抗营养因子远低于参比值,具有较高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产地 商品级别 干燥工艺 品质 食用安全性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中天麻干燥特性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磊 熊吟 +3 位作者 崔秀明 杨野 曲媛 王承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78-168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下天麻干燥特性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评价不同干燥条件下冻干天麻样品的质量。方法:分别以干燥速率、单位时间生产率及面积收缩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天麻素、天麻多糖、对羟基苯甲醇、醇溶性浸出物含... 目的:研究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下天麻干燥特性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评价不同干燥条件下冻干天麻样品的质量。方法:分别以干燥速率、单位时间生产率及面积收缩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天麻素、天麻多糖、对羟基苯甲醇、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成分,考察真空压强、隔板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天麻干燥特性和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多层次分析结合正交设计优化干燥工艺;并从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色度三个方面对天麻冻干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天麻的干燥特性与真空压强、隔板温度和切片厚度均呈现显著变化规律;天麻的活性成分则无显著变化规律。在优化的工艺条件(真空压强45 Pa,隔板温度55℃,切片厚度5 mm)下,天麻素、天麻多糖、对羟基苯甲醇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0.472%、22.54%、0.292%和31.98%,且质量优于其他干燥样品。结论:天麻的干燥特性参数与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密切相关;成分指标随工艺参数改变无明显趋势;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的天麻样品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特性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汪盼盼 杨野 +2 位作者 刘迪秋 崔秀明 刘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154,共9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是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植物病害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害是由致病微生物或病毒引起。与传统微生物组研究方法相比,宏基因组可通过...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是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植物病害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害是由致病微生物或病毒引起。与传统微生物组研究方法相比,宏基因组可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明样品中的物种组成和功能基因,研究物种多样性。总结并比较了当前宏基因组学的分析策略以及在植物根际微生物和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宏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害的相关研究中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 植物病害
下载PDF
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慧颖 王承潇 +3 位作者 杨野 杨晓艳 崔秀明 曲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245-3251,共7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方法运用微波辅助技术使三七茎叶总皂苷降解生成稀有人参皂苷,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_5含量,以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方法运用微波辅助技术使三七茎叶总皂苷降解生成稀有人参皂苷,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_5含量,以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中各因素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程度一致,影响次序为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150℃,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4.76%;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温度153℃和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3.07%。结论 2种优化工艺方法各具优势,均对从三七茎叶中制备稀有皂苷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转化 正交试验 响应面法 人参皂苷Rg5 工艺优化 三七 总皂苷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与萌发的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廖沛然 崔秀明 +4 位作者 杨野 曲媛 王承潇 杨晓艳 熊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94-2200,共7页
以三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及萌发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活力和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相比,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下三七种子含水量稳定,种子活力比其高51%,抗氧化酶(SO... 以三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及萌发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活力和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相比,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下三七种子含水量稳定,种子活力比其高51%,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较小,粗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随PEG 6000处理浓度的升高,三七种子的萌发特性指标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水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萌发特性指标与渗透物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P<0.01),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P<0.01)。综上所述,三七种子因具有脱水不耐受特性,最佳沙埋含水量为5%,成熟后萌发过程最大PEG 6000耐受浓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顽拗性种子 后熟过程 萌发特性 抗氧化酶 渗透物质
原文传递
三七叶绿体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嘉苓 韩岩 +1 位作者 崔秀明 刘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2-1349,共8页
该研究采用三七叶绿体全基因组开发分子标记(cpSSR,cpSNP,cpIndel),对来源于云南省9个主要三七产地,共计89份三七个体进行实验验证,以期为后续三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使用的4个三七叶绿体全基因组下载自NCBI数据... 该研究采用三七叶绿体全基因组开发分子标记(cpSSR,cpSNP,cpIndel),对来源于云南省9个主要三七产地,共计89份三七个体进行实验验证,以期为后续三七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使用的4个三七叶绿体全基因组下载自NCBI数据库,GenBank编号分别为KJ566590,KP036468,KR021381,KT001509。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确定多态性位点(SNP与Indel)30个,其中cpSNP 16个,cpIndel 14个;并且cpSNP与cpIndel在基因间区的占比远超基因区。开发的cpSSR 87~89个,重复单元以三碱基为主,占比70%~71%,二碱基最少,占比7%。根据比对分析结果,开发cpDNA分子标记18个,其中cpSSR引物7个,cpIndel引物6个,cpSNP引物5个。该研究采用MatK与ycf1基因为对照。根据DNA凝胶电泳条带分析结果确认引物cpSSR-5,pgcpir019,pncp08可用于区分9个不同三七栽培居群。通过比较分析序列长度、群体π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等指标表明cpSSR-5与pgcpir019可用于区分人参属不同物种,但pncp08仅可用于区分三七不同栽培居群。此外,引物pncp-M(基于MatK基因)区分三七栽培居群效果弱于cpSSR-5,pgcpir019,pncp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cpIndel cpSNP CPSSR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处理调节土壤pH值对三七发病率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凤云 崔秀明 +1 位作者 杨野 官会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8-914,共7页
为探讨施肥对三七种植土壤pH的调节作用及对三七生长和发病的影响,作者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钙镁磷+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石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和不施肥对土壤pH值、... 为探讨施肥对三七种植土壤pH的调节作用及对三七生长和发病的影响,作者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钙镁磷+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石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和不施肥对土壤pH值、三七生长及其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磷肥、生石灰、草木灰分别与三元复合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pH,且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pH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生石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钙镁磷+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物菌肥>不施肥.出苗率、存苗率、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钙镁磷+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石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物菌肥>不施肥.钙镁磷+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生石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和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3个处理的三七根腐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不施肥处理.三七根腐病发病率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且在4—8月份相关性显著(p<0.05).由此可知,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配施能显著提高三七连作土壤pH值,促进三七生长,降低其根腐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施肥 PH 农艺性状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干燥技术对玛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代春艳 鲁惠珍 +2 位作者 蔡良辉 辛延蓉 杨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2-705,73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玛咖干燥效率和品质,本研究主要考察并优化了干燥前处理、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蒸制或高温热风杀青处理后再干燥,玛咖的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浸出物、淀粉、蛋白质和多糖)显著降低。玛咖的... 为进一步提高玛咖干燥效率和品质,本研究主要考察并优化了干燥前处理、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蒸制或高温热风杀青处理后再干燥,玛咖的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浸出物、淀粉、蛋白质和多糖)显著降低。玛咖的最佳干燥工艺为:在30℃条件下干燥30 h后,以每6 h升温2℃的速度升至48℃,再以每6 h升1℃的速度升至55℃,直至玛咖含水率≤13%,总耗时126 h。以该工艺干燥所得玛咖外观色泽好,整体形变小,表皮褶皱浅。蛋白质、花青素和多糖的含量分别为6.60%、1.42%和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杀青 干燥工艺
原文传递
白及多糖外用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斯韬 朱峻霄 +5 位作者 崔秀明 林亚蒙 杨野 曲媛 王承潇 杨晓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8-893,共6页
目的以白及多糖为主要基质制备水凝胶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并用酶解和Sevag法进行纯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热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白及多糖进行表征。将白及多糖作为基质,交联卡波姆940... 目的以白及多糖为主要基质制备水凝胶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并用酶解和Sevag法进行纯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热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白及多糖进行表征。将白及多糖作为基质,交联卡波姆940制备得水凝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水凝胶流变学特性,采用经皮水分散失速率仪测定水凝胶经皮促渗活性,并以止血时间和凝血4项为指标,测定了水凝胶的止血活性。结果白及多糖水凝胶具有较好的黏弹性和物理强度,且具有经皮促渗活性和止血活性。结论白及多糖水凝胶在药物透皮传送系统和伤口敷料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白及多糖 经皮给药系统 皮肤渗透性 止血活性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在含皂苷类成分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泽君 崔秀明 +3 位作者 陈丽娟 胡玉飘 张一鸣 熊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0-218,共9页
因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征,采用关联中药药效活性的多指标成分定性定量较单一指标更能合理表征中药质量,同时由于对照品不稳定、昂贵不易获得等特点也使多指标评控模式难以普及。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其广... 因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征,采用关联中药药效活性的多指标成分定性定量较单一指标更能合理表征中药质量,同时由于对照品不稳定、昂贵不易获得等特点也使多指标评控模式难以普及。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其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并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如何对含皂苷类成分的中药进行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此类中药的临床安全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法是只用一种对照品来实现对中药中多个成分的同步监控,能有效避免多指标评控模式存在的问题,该方法自提出至今十多年已经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和验证,并在含皂苷类成分中药的质量控制中应用广泛。该文在阐述QAMS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文献,对QAMS法在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类成分中药及其制剂中的质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及论述,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释,以期为该方法在中药质控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中药 皂苷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及花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进 李娅 +5 位作者 邱丽莎 张磊 王承潇 张朝玉 彭刚 杨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白及花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旨在明确白及花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以6种不同方法对白及花进行干燥,通过色度仪测定其色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花青素、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并评价了不同干...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白及花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旨在明确白及花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以6种不同方法对白及花进行干燥,通过色度仪测定其色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花青素、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并评价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白及花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力差异。结果:真空50℃干燥工艺能够较好的保存白及花原有的鲜艳色彩和花青素含量,提高醇提物得率和减少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的损失,该方法干燥的白及花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结论:上述白及花产地加工工艺不仅可最大程度保持其外观及内在品质,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功效,建议生产实践中根据该工艺适当调整并加以利用制备干花和深入开发白及花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花 干燥加工 营养成分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氨基酸酯类离子液体的经皮促渗活性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兴盈 林亚蒙 +2 位作者 曲媛 崔秀明 王承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542,共7页
考察了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体外经皮促渗活性,并评价其皮肤刺激性。以13种氨基酸酯离子液体为促渗剂,小鼠皮肤为药物模型,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离子液体对模型药物睾酮的促渗作用;采用经皮水分散失速率仪,测定离子液体对皮肤通透性的影... 考察了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体外经皮促渗活性,并评价其皮肤刺激性。以13种氨基酸酯离子液体为促渗剂,小鼠皮肤为药物模型,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离子液体对模型药物睾酮的促渗作用;采用经皮水分散失速率仪,测定离子液体对皮肤通透性的影响;以荧光素钠为探针,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离子液体的皮肤促渗强度和促渗深度;最后以大鼠为模型动物,对离子液体的皮肤刺激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氨基酸离子液体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并改善皮肤的通透性,从而对睾酮产生促渗作用,促渗比最高可达10.96。经皮水分散失速率和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结果表明,离子液体能够增强皮肤通透性,如小鼠皮肤经5%[SerC_1]Cl处理1 h,可使荧光渗透深度达到皮下500mm。皮肤刺激性试验中未观察到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对大鼠皮肤有刺激性,提示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 促渗剂 皮肤通透性 皮肤刺激性 经皮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