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外科治疗指征的探讨
1
作者 刘鼎义 曾骐 +6 位作者 陈诚豪 张娜 于洁 严冬 徐长琪 张谦 张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共10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4例,年龄2.58~16.00岁。侵袭性肺... 目的回顾分析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共10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4例,年龄2.58~16.00岁。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5例,侵袭性肺部毛霉菌病5例。手术指征为气道内大出血风险7例,控制感染继续治疗恶性肿瘤2例,长期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感染迁延不愈但病灶局限1例。2例因手术前突发急性咯血死亡,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预后良好。结论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及毛霉菌病的致死率极高,抗真菌药物治疗结合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挽救患儿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部毛霉菌病 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桥式连接技术在漏斗胸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严冬 曾骐 +2 位作者 陈诚豪 张娜 于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47-750,共4页
目的总结桥式连接技术在漏斗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5例漏斗胸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0岁5个月至16岁9个月(平均年龄14岁4个月);Haller指数3.1... 目的总结桥式连接技术在漏斗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5例漏斗胸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0岁5个月至16岁9个月(平均年龄14岁4个月);Haller指数3.16~6.78(平均4.93);轻度1例(Haller指数<3.2),中度2例(Haller指数3.2~3.5),重度18例(Haller指数3.5~6),极重度4例(Haller指数﹥6)。患儿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并采用桥式连接技术进行固定,总结并分析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双侧胸腔积液1例(1/25,4%),于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后缓解;桥式连接片螺母螺钉脱离2例(2/25,8%),均为单侧单个固定片螺母脱落,支架未出现移位,胸壁外观未受影响,脱落螺母于取支架手术时同期取出。取支架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估,优良率100%,无一例复发。结论桥式连接技术矫治儿童漏斗胸安全有效,可降低钢板移位风险,获得满意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矫形外科手术 胸腔镜检查 桥式连接技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胸壁压力值的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支架固定方式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于洁 曾骐 +2 位作者 陈诚豪 张娜 吴宇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通过胸肋骨压力器测量鸡胸患儿前胸壁下压至正常所需压力值,探讨三种固定方式在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行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的144... 目的通过胸肋骨压力器测量鸡胸患儿前胸壁下压至正常所需压力值,探讨三种固定方式在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行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的14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行胸壁测压,根据压力值及鸡胸形态分型拟定支架固定方式:A为双侧钢丝固定;B为双侧固定片固定;C为一侧钢丝一侧固定片固定。对于对称型鸡胸中压力值<10 kg者采取A固定,>10 kg者采取C固定;对于不对称型鸡胸中压力值<7.5 kg者采取A固定,7.5~10 kg者采取B固定,>10 kg者采取C固定;总结并分析不同固定方式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4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和钢丝断裂,其中气胸4例,均自行吸收;钢丝断裂共53例(53/144,36.81%),以A固定方式钢丝断裂发生率最高,占50.00%(40/80),B及C固定方式分别为13.64%(3/22)和23.81%(10/42)。由于胸壁外观均未受影响,断裂钢丝均于取支架时同期取出,无一例钢丝残留。取出支架后评估手术效果,三种固定方式优良率均为100%,无一例复发。结论基于胸壁压力值制定鸡胸微创胸骨沉降术固定方式,可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术中胸壁的操作性损伤,手术切口更小,外型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矫形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儿童
下载PDF
对如何全面、安全、细致开展微创胸壁矫形手术的思考
4
作者 曾骐 陈诚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01-505,共5页
漏斗胸微创Nuss手术已广泛开展30余年,总体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远期效果的优良率都已得到普遍认可。Nuss手术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式,更是一种不截骨内固定的微创手术理念,该理念已成为绝大部分胸壁... 漏斗胸微创Nuss手术已广泛开展30余年,总体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远期效果的优良率都已得到普遍认可。Nuss手术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式,更是一种不截骨内固定的微创手术理念,该理念已成为绝大部分胸壁畸形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儿童胸壁畸形矫形手术领域的微创方法与进展进行述评,从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广度、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小儿胸外科医师学习和应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胸壁畸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壁 畸形 矫形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漏斗胸合并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侯昊 张学军 +5 位作者 曹隽 白云松 高荣轩 张瀚文 于洁 曾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患儿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点,分析PE患儿合并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575例PE患儿一般情况和影像学资料,统计PE... 目的探讨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患儿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点,分析PE患儿合并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575例PE患儿一般情况和影像学资料,统计PE患儿中脊柱侧凸的发病率及侧凸类型,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存在脊柱侧凸的PE患儿与无脊柱侧凸PE患儿的一般情况及胸廓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E患儿发生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结果575例PE患儿中,发生脊柱侧凸147例(147/575,25.6%),发生脊柱侧凸的PE患儿Cobb角为(14.50±4.01)°。70例(70/147,47.6%)存在单一胸弯,年龄较大(OR=1.894,P=0.003)和胸骨偏移中线程度较高(OR=1.728,P=0.034;OR=2.035,P=0.015)的患儿合并脊柱侧凸的风险更大。结论PE患儿脊柱侧凸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及胸骨偏移程度较大的PE患儿易合并脊柱侧凸。临床工作中需要关注PE患儿的脊柱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脊柱侧凸 放射摄影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75例小儿连续胸腔镜肺切除术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娜 曾骐 +2 位作者 陈诚豪 严冬 张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在治疗婴幼儿和儿童肺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间一组在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需要肺切除的患儿,总结分析17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理。结果175例病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在治疗婴幼儿和儿童肺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间一组在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需要肺切除的患儿,总结分析17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理。结果175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及二次开胸的病例。175例中,男100例,女75例。年龄2个月至13岁10个月,平均(18.5±41.6)个月;手术时间15~120min,平均(75.0±37.9)min;出血量1~30HDml,平均(5.0±26.9)ml。中转开胸7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率4.6%。术后病理: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即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PAM)105例、隔离肺47例、肺部肿瘤9例、肺气肿6例、肺囊肿4例、肺血管淋巴管畸形1例,肺动静脉瘘1例、肺寄生虫性肉芽肿1例。结论婴幼儿和儿童的肺部病变可以经过胸腔镜治疗,且胸腔镜肺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腔镜的微创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小手术切口,伤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胸腔镜 肺隔离症 肺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类型肺隔离症临床表现及诊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娜 曾骐 张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类型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患儿的临床特点、血供分布、治疗及预后,提高对PS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隔离肺患儿,总计纳入研究208例,其中男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类型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患儿的临床特点、血供分布、治疗及预后,提高对PS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隔离肺患儿,总计纳入研究208例,其中男138例,女70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19.7±48.82)个月。总结分析208例隔离肺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预后。术前通过增强CT确诊分为叶内、叶外型及两者并存。通过增强CT对隔离肺动静脉血供进行分析,动脉血供主要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静脉回流主要肺静脉、奇静脉。结果手术时间10~230 min,平均(70±48.75) min,出血量1~200 ml,平均(5±18) ml。叶内型PS 143例,叶内叶外共存3例共146例病例,肺叶切除112例,楔形肺段切除34例。叶外型PS 62例,均行病变肺组织切除。对叶内型与叶外型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发现叶内型明显多于叶外型而男女分布比例无明显差异。叶内型PS伴临床症状者明显多于叶外型PS患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体循环血供多源于主动脉供血,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外型PS病变部位分布变异多,动脉供血更为复杂。静脉回流叶内型多回流于肺静脉,而叶外型多回流于奇静脉、半奇静脉,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隔离肺越来越多经产前B型超声检查发现,增强CT和核磁共振是诊断隔离肺的主要手段。叶内外型隔离肺在病变部位和血管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