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2018-2020年儿童及青少年脑(脊)膜瘤新发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哲 刘莹颖 +6 位作者 徐新 白国良 张啸 李新平 杨卓煜 葛明 倪鑫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07-1413,共7页
目的基于国家儿童肿瘤监测数据,描述我国儿童及青少年脑(脊)膜瘤新发病例的人群分布、原发部位和肿瘤性质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2018-2020年新发肿瘤病例数据库,根据儿童肿瘤国际分类标准第三版调取0~19岁... 目的基于国家儿童肿瘤监测数据,描述我国儿童及青少年脑(脊)膜瘤新发病例的人群分布、原发部位和肿瘤性质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2018-2020年新发肿瘤病例数据库,根据儿童肿瘤国际分类标准第三版调取0~19岁的新发脑(脊)膜瘤患儿病例信息,包括性别、确诊年龄、疾病诊断、原发部位、肿瘤性质。将新发病例划分为4个年龄组:0~4岁(幼儿组)、5~9岁(儿童组)、10~14岁(青春期早期组)和15~19岁(青春期晚期组),分析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脑(脊)膜瘤新发病例的原发部位、肿瘤性质分布特征。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评估脑(脊)膜瘤肿瘤性质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新发病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428例脑(脊)膜瘤新发患儿中男孩228例,女孩200例,在不同性别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病例数量的占比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374例(87.38%)为脑膜瘤,54例(12.62%)为脊膜瘤;额叶(54例,12.62%)、脑室(50例,11.68%)和颞叶(46例,10.75%)为脑膜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317例(74.07%)为良性肿瘤,75例(17.52%)为交界恶性肿瘤,36例(8.41%)为恶性肿瘤;在不同年龄组中,肿瘤性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4岁幼儿组的交界恶性及恶性肿瘤占比分别达到35.00%和22.50%,随着年龄的增加,恶性和交界恶性肿瘤占比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原发部位的脑(脊)膜瘤中,脑干部位脑膜瘤的恶性比例(18.18%)最高。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脑膜瘤好发于额叶、脑室和颞叶等部位。相较于青少年,儿童中恶性及交界恶性脑(脊)膜瘤的占比更高,特别是0~4岁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脑(脊)膜瘤 原发部位 肿瘤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构建神经母细胞瘤预后模型及潜在干预药物预测
2
作者 马云飞 史学 +8 位作者 黄静 尤圣杰 刘畅 苏雁 赵文 黄程 秦静 胡艳 倪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478-4489,共12页
目的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构建神经母细胞瘤预后模型,探讨其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并预测挖掘潜在的干预中药。方法通过limma包对TARGET-NBL数据集中高危患者组和非高危组表达谱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基因与ImmPort数据库中的免疫相关基... 目的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构建神经母细胞瘤预后模型,探讨其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并预测挖掘潜在的干预中药。方法通过limma包对TARGET-NBL数据集中高危患者组和非高危组表达谱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基因与ImmPort数据库中的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对差异免疫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so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预后相关免疫差异基因,据此建立预后模型。采用CIBERSORT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评估高风险评分组和低风险评分组样本中免疫细胞的丰度。通过CTD和COREMINE数据库预测与预后模型中基因高度相关的化合物和中药。结果在高危患者中147个差异免疫相关基因显著富集在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Ras、B细胞受体、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R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多个信号通路。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subunit beta,TSHB),肽脱甲酰基酶、线粒体(peptide deformylase,mitochondrial,PDF),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 like 3,ANGPTL3),前列腺素E受体1(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1,PTGER1)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Lasso分析构建的免疫预后模型中,高风险评分组较低风险组评分组预后差(HR=4.49,95%CI:2.40~8.38,P<0.001),Calibration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也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后效能和一定的临床实用性。CIBERSORT和ssGSEA免疫分析均显示CD8+T细胞在预后模型低风险评分组中浸润水平较高风险评分组显著升高(P<0.05),且与风险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此外,发现双酚A(bisphenol A)可同时调控ANGPTL3、PDF、PTGER1、甲状旁腺激素受体2(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2,PTH2R)、TSHB、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nerve growth factor inducible,VGF)的表达,进而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进展。基于免疫预后模型基因靶点预测得到菟丝子、茶树根等130味核心干预中药,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温为主,归经以肝、肺、脾、肾为主,功效以清热、补虚为主。结论在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中,免疫相关基因ANGPTL3、PDF、PTGER1、PTH2R、TSHB、VGF构建了具有较好预后效能和一定临床实用性的预后模型。通过整合多个数据库预测了作用于预后模型基因的药物,为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模型 双酚A 菟丝子 茶树根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倪鑫 +36 位作者 巩纯秀 葛明华 高明 房居高 林岩松 于宝生 王生才 王佳峰 王新利 毛晓健 石文媛 刘戈力 刘丽 刘绍严 刘雅莉 李秀珍 李哲 李晓艳 李超 吴迪 谷奕 辛颖 张彬 陈临琪 陈晓波 陈瑞敏 邰隽 罗小平 郑向前 钟琦 梁萍 梁黎 董治亚 傅君芬 廖泉 熊丰 樊友本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521-1530,共10页
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状腺肿瘤在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针对成人患者的治疗措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儿童。对于儿童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均会对其造成更长期的伤害。在2015年... 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状腺肿瘤在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针对成人患者的治疗措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儿童。对于儿童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均会对其造成更长期的伤害。在2015年美国发布的《儿童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然而,国内现有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是针对成人患者。为提高我国对儿童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水平,促进诊疗规范化,制定本共识。共识内容包含儿童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系统评估、外科治疗、131I治疗、内分泌治疗、肿瘤分期、术后危险度分级和随访等相关的40条推荐意见,并对这些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推动儿童肿瘤肾脏病学交叉融合发展
4
作者 刘小荣 倪鑫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03-806,共4页
肿瘤肾脏病学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一方面,肿瘤本身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对肿瘤治疗的进步,也随之而来出现了更多治疗相关肾脏损害。肿瘤相关急性肾损伤在儿科多见。因此... 肿瘤肾脏病学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一方面,肿瘤本身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对肿瘤治疗的进步,也随之而来出现了更多治疗相关肾脏损害。肿瘤相关急性肾损伤在儿科多见。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儿肾脏器官的保护及预后至关重要。现就儿童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肿瘤相关肾脏损害的概念、发病机制进行评述,以更好地推动儿童肿瘤肾脏病学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肾脏病
原文传递
复幼颗粒剂对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及幼龄动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萌 魏曼莉 +7 位作者 赵文文 柳静 郭春彦 白国良 张欢 王景雁 梅冬 王晓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 评价复幼颗粒对SD大鼠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20只SD大鼠(6~7周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复幼颗粒组(18 g·kg^(-1)),按每次30 mL·kg^(-1)灌胃给药,24 h给药2次(上、下午),给药后观察14 d;检... 目的 评价复幼颗粒对SD大鼠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20只SD大鼠(6~7周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复幼颗粒组(18 g·kg^(-1)),按每次30 mL·kg^(-1)灌胃给药,24 h给药2次(上、下午),给药后观察14 d;检查项目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大体解剖等。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192只幼龄SD大鼠(出生后4 d)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复幼颗粒组(1.2,2.5,5 g·kg^(-1)),按每次10 mL·kg^(-1)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13周,恢复期4周;检查项目包括一般生理指标、眼科检查、发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激素指标、生殖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观察等。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灌胃给予复幼颗粒按18 g·kg^(-1)(生药:82 g·kg^(-1)),无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给予2.5 g·kg^(-1)(生药:11.33 g·kg^(-1))复幼颗粒连续给药13周,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恢复期高剂量组雌鼠孕酮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复幼颗粒对受试动物在临床拟用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单次给药毒性和重复给药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幼颗粒 医院制剂 单次给药毒性 重复给药毒性 幼龄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