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109例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昕 陈静 +6 位作者 农英 王文雅 龙虹羽 韩春燕 顾宪民 候昕 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我院完成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109例重症哮喘患者,共计434例次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及术后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常见的不良事件包... 目的: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我院完成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109例重症哮喘患者,共计434例次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及术后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咳嗽、痰量增加、哮喘短暂加重、痰中带血、肺炎和痰栓形成等,其发生率分别为4.84%、8.99%、6.45%、3.92%、2.07%和1.38%。仅1例需要无创通气辅助,无自发性气胸、有创机械通气和死亡病例。结论: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团队的协作。术前护理主要是评估病情和积极控制合并症,术后护理重点是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支气管哮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标准:因人而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英芳 黄琳娜 詹庆元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5期361-367,共7页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发病率、病死率高。因此,制定足够灵敏、特异的诊断标准辅助早期识别IPA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关于IPA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织提出的...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发病率、病死率高。因此,制定足够灵敏、特异的诊断标准辅助早期识别IPA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关于IPA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织提出的诊断标准(以下简称EORTC/MSG标准)、ICU患者诊断标准、Bulpa标准、流感相关性肺曲霉菌病(IAPA)诊断标准和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针对心肺移植术后患者的诊断标准。本文主要对以上标准的适用人群、主要特点及局限性进行阐述,以期临床医生能够在临床诊疗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体化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病 诊断标准
下载PDF
移动智能设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露露 杨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8-751,共4页
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效益显著,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基于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的呼吸康复训练是目前呼吸康复模式的发展新方向,该模式在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增强疾病自我管理,减少患者急性加重及再入院次数,提高... 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效益显著,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基于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的呼吸康复训练是目前呼吸康复模式的发展新方向,该模式在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增强疾病自我管理,减少患者急性加重及再入院次数,提高康复依从性及减轻经济负担方面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移动智能设备在呼吸康复中的应用进展,旨在探索适用于我国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的方式,使呼吸康复结合移动医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康复 移动智能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中重症流感相关性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英芳 黄琳娜 詹庆元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1-655,共5页
近年来关于流感相关性肺曲霉病(IAPA)的报道逐年增加,延迟诊治是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为增强临床医生对IAPA的认识,提高对IAPA的诊治能力,本文对IAPA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 近年来关于流感相关性肺曲霉病(IAPA)的报道逐年增加,延迟诊治是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为增强临床医生对IAPA的认识,提高对IAPA的诊治能力,本文对IAPA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治能力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临床医生 相关性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缄 詹庆元 黄琳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650,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确诊的流感病例中,金黄色葡菌球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严重化,增加死亡风险。且目前其治疗手段有限。本文针对流感患者易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确诊的流感病例中,金黄色葡菌球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严重化,增加死亡风险。且目前其治疗手段有限。本文针对流感患者易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机制进行总结,为流感继发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更多解决思路,以便于据此寻求有效的预防或早期治疗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感染 死亡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机制 解决思路 降低病死率 治疗手段 肺部
原文传递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7
6
作者 谢万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8-511,共4页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简称慢性肺栓塞)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被认为是急性肺栓塞的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血栓认识的深入以及介入、手术等治疗技术的发展,慢性肺栓塞和CTEPH患者的诊治进展迅速,患者预后显著改善。但...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简称慢性肺栓塞)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被认为是急性肺栓塞的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血栓认识的深入以及介入、手术等治疗技术的发展,慢性肺栓塞和CTEPH患者的诊治进展迅速,患者预后显著改善。但另一方面,慢性肺栓塞和CTEPH的诊治相对复杂,而国内医师对其认识相对不足,临床不规范诊治的情况并不少见。文章重点阐述慢性肺栓塞和CTEPH的基本概念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原文传递
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瑜琼 黄琳娜 詹庆元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8-880,共3页
肺孢子菌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非HIV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数量增多,肺孢子菌肺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肺孢子菌肺炎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 肺孢子菌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非HIV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数量增多,肺孢子菌肺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肺孢子菌肺炎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机会性感染 免疫抑制患者 正确诊断 非HIV感染 诊断领域 诊断方法 感染者
原文传递
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瑜琼 詹庆元 黄琳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8-781,792,共5页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ctis Jirovecii,PJ)是一种非典型真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1]。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针...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ctis Jirovecii,PJ)是一种非典型真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1]。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针对HIV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降低了PJP的发生率[2]。随着恶性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进步、骨髓或实体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逐渐增多,PJP在非HIV免疫抑制患者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此类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成为临床医师不容忽视的问题。HIV与非HIV患者合并PJP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方面均有不同,其治疗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并不能照搬HIV患者合并PJP的治疗策略。为规范临床医师对PJP的治疗,本文对PJP的治疗策略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4
9
作者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1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41-1350,共10页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护建议: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相关信息发布;加强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科普宣传;明确大气污染健康防护指导建议;加强易受大气污染危害脆弱人群的健康防护。(3)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建议:加强基于精细暴露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与监测系统研究;系统开展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全谱识别及关联研究;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关键毒性组分和早期生物标志物清单研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关键毒性组分的毒性机制探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复合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开展碳中和与美丽中国战略下减污降碳的健康与经济综合效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短期暴露 急性健康效应 健康防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