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工程与脑卒中康复 被引量:5
1
作者 孔繁军 王丽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0期4-7,共4页
随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脑卒中所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康复科医师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康复工程的角度... 随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脑卒中所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康复科医师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康复工程的角度,介绍其在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以期从另一个领域配合传统的康复手段,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同时,也希望对康复工程给予更多的了解与关注,促进医工结合型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工程 医工结合 领域 脑卒中患者 康复医学 康复辅具 辅助器具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锋卫 刘礼初 +5 位作者 秦泗河 马如风 王丽丽 孙勇 赵园园 杨海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的34例患者,共计48个膝关节(14人双膝治疗)。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1到76...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的34例患者,共计48个膝关节(14人双膝治疗)。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1到76岁,平均65.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5.1年,症状均以膝内侧间室疼痛为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有2年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史。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142.0±9.3)°,并根据KSS评分评判患膝功能。34例患者术前均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双下肢力线移位程度及股胫夹角(FTA)。采用胫骨结节下2~3cm处截骨,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第5天行牵伸成骨矫形,10~15d后,拍双下肢X线片,确定下肢力线及股胫夹角达到正常值后,锁定外固定支架。要求扶拐行走锻炼,待截骨端成骨完全钙化达到骨性愈合,约12~16w后,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 34例患者平均13.8w拆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均获18~36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并行膝关节KSS评分。结论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疼痛,具有矫正准确、疗效确切、微创伤、成骨矫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 成骨矫形 ILIZAROV技术 骨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培养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凡刚 刘崇 +1 位作者 孔繁军 毛更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4期2116-2117,共2页
在我国现行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 在我国现行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在现实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片面强调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而忽略了对研究生本该具有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培养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科研创新精神
下载PDF
广西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秋 吴华裕 +5 位作者 罗桓 彭均华 刘承武 尹瑞兴 吕泽平 潘尚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73-6075,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相对端粒长度(TL),并进行家系内各代之间TL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TL随...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相对端粒长度(TL),并进行家系内各代之间TL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TL随年龄增大而缩短,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2)男性TL明显长于女性TL(P<0.05);(3)TL的遗传度为70%,即家系中第一代TL对其子女TL的贡献为70%;(4)家系中第二代男性的TL同时呈现母系和父系遗传模式;女性的TL只显示母系遗传。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子代的口腔黏膜细胞TL明显受亲代TL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父系及母系遗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遗传模式 遗传度
下载PDF
足三里等下肢穴位刺激引发脑运动皮质去激活效应的fMRI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鹏绪 鲍瑞雪 +3 位作者 张通 李坤成 卢洁 赵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77-980,共4页
目的:观察刺激右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对人体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的去激活效应。方法:共10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 Siemens MAGNETOM Trio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穴位刺激采... 目的:观察刺激右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对人体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的去激活效应。方法:共10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 Siemens MAGNETOM Trio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穴位刺激采用组块方式。以SPM5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贝叶斯推断方法,识别相对于基线水平,穴位刺激引发的去激活效应信号。结果:无论刺激哪一穴位,在所有受试者中,均可观察到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出现的去激活信号。刺激足三里穴可在8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在9例中可在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阴陵泉穴可在所有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以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丰隆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9例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三阴交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以及所有受试者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结论:刺激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可在多数受试者中激活初级运动皮质、PMA及SMA脑区,去激活效应的出现则更为广泛。这一现象提示,穴位刺激对中枢的功能调节既包括激活效应,也包括去激活效应。去激活效应在穴位刺激引发的脑功能网络状态变化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刺激 运动皮质 去激活效应 贝叶斯分析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组织牵伸与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3 位作者 焦绍锋 郑学建 吴鸿飞 王振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5期351-358,共8页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外固定器和特殊形状的足部外固定器构成,在畸形状态能适应牵伸器顺利安装情况下,仅选择距下关节融合。如果畸形超出牵伸支架的可调空间,选择有限截骨三关节融合术,部分矫正足的内翻、内收畸形,至能顺利安装牵伸支架,残留的畸形通过牵伸逐渐矫正。结果治疗结束时所有病例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14例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1个月;5足轻度复发,马蹄畸形均未大于20°,仍能跖行;踝关节活动度部分有一定改善。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的评分系统:优3足,良9足,可2足,差0足。结论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便于外固定器的安装,更好地预防畸形复发、减少牵伸的时间,发挥Ilizarov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畸形 有限截骨 组织牵伸 外固定
下载PDF
穴位穿针联合Ilizarov技术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锋卫 赵园园 +5 位作者 任飞 秦泗河 刘礼初 杨海韵 张东卫 冯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穴位穿针联合Ilizarov技术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采用胫骨截骨并行Ilizarov技术矫形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76例,男24例,女52例;年龄56~75岁,平均61.4岁;病程3~17年,平均5.2年... 目的:探讨穴位穿针联合Ilizarov技术矫形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采用胫骨截骨并行Ilizarov技术矫形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76例,男24例,女52例;年龄56~75岁,平均61.4岁;病程3~17年,平均5.2年。38例采用穴位穿针外固定(穴位穿针组),38例采用解剖穿针外固定(解剖穿针组)。术前双下肢全长X线片示胫骨内翻畸形,内侧膝关节间隙变窄,外侧间隙增大。体表测量患膝下肢力线内移,KSS膝功能评分降低。所有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屈伸活动可,保守治疗2年以上。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下肢力线均得到矫正,截骨端均愈合良好。未见截骨不愈合、下肢矫正不到位或畸形复发等。75例患者术后3、6、12、2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12、24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6,P>0.05)。两组术后3个月复查KSS疼痛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穿针组优于解剖穿针组(P<0.05);术后12个月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穿针组在术后调整过程中,通过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上的钢针持续拉紧,在穴位区形成一个潜在的针刺作用,术后佩戴外固定矫正支架的3个月内,膝骨关节炎膝痛症状快速、持续有效缓解方面,明显优于解剖穿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刺穴位 解剖穿针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Ilizarov应用其发明的环式骨外固定器,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发现稳定缓慢的牵伸可以激发活体组织的生物合成及细胞增殖,最终形成了张力=应力法则。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难治的疾病,涉及:骨科、口腔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等... Ilizarov应用其发明的环式骨外固定器,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发现稳定缓慢的牵伸可以激发活体组织的生物合成及细胞增殖,最终形成了张力=应力法则。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难治的疾病,涉及:骨科、口腔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等。在骨科主要应用于:四肢骨折、肢体延长、骨关节畸形矫正、骨不连、复杂的足踝畸形矫治,等。应用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的主要技术原则包括:保持骨段的稳定固定;合理的框架结构及穿针布局;微创的穿针技术;促进骨断端的愈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其他相关的技术原则包括:积极的术前准备;微创的截骨技术;遵循牵拉组织再生的基本原则。就目前有关Ilizarov技术的应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式骨外固定器 ILIZAROV技术 骨科问题 穿针技术
下载PDF
创建下肢重建外科的微创医学理念 被引量:3
9
作者 秦泗河 《微创医学》 2013年第4期397-399,共3页
人类与猿猴类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其他如语言、智慧、情感等都是在双下肢直立行走的基础上产生的。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蹰外翻、平足症等许多下肢疾病乃是人类所独有。左右腿交替迈步行走,看似简单的动... 人类与猿猴类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其他如语言、智慧、情感等都是在双下肢直立行走的基础上产生的。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蹰外翻、平足症等许多下肢疾病乃是人类所独有。左右腿交替迈步行走,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由于腿的长短、粗细、比例不一、腰椎与臀部结构的细微差异,生存环境、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独特行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 医学理念 重建外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微创 直立行走 股骨头坏死 马蹄内翻足
下载PDF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第三期骨干医师培训班通知——骨不连、骨缺损专题
10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54-54,共1页
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与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联合主办的'第三期骨干医师培训班--骨不连、骨缺损专题'定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7日在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示教厅举行,本届学习班将重点传授各... 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与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联合主办的'第三期骨干医师培训班--骨不连、骨缺损专题'定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7日在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示教厅举行,本届学习班将重点传授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致肢体畸形、残缺的高级课程。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讲解、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参与门诊诊疗、观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医师 骨缺损 中国医师协会 外固定 矫形外科 疑难病例讨论 康复医院 示教 门诊诊疗 肢体畸形
下载PDF
有电梯绝不爬楼梯?
11
作者 黄澎 《大众科学》 2016年第4期40-41,共2页
有传闻称:爬楼梯会对膝关节造成严重损伤,造成上下楼梯的疼痛甚至不可逆的骨性关节炎。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关键词 爬楼梯 电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不可逆
下载PDF
下背痛康复与核心稳定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魏鹏绪 张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1期6375-6377,共3页
下背痛(low back pain)能够导致沉重的社会负担,发达国家报道其患病率高达75%~85%[1]。据美国医师协会和美国疼痛协会推荐,包括治疗性锻炼在内的多种康复疗法可用于急性和慢性下背痛的治疗[2]。Hayden等[3]也指出,个体化的治疗性锻炼... 下背痛(low back pain)能够导致沉重的社会负担,发达国家报道其患病率高达75%~85%[1]。据美国医师协会和美国疼痛协会推荐,包括治疗性锻炼在内的多种康复疗法可用于急性和慢性下背痛的治疗[2]。Hayden等[3]也指出,个体化的治疗性锻炼能够改善下背痛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背痛 核心肌群 核心稳定性 脊柱稳定性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致屈膝畸形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5 位作者 任龙喜 赵巍 吴鸿飞 郑学建 石磊 梁喜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继发屈膝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4年5月,共收治血管瘤致屈膝畸形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2—27岁,平均22岁,合并马蹄足畸形4例。左下肢5例,右下肢9例,病史1—7年...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继发屈膝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4年5月,共收治血管瘤致屈膝畸形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2—27岁,平均22岁,合并马蹄足畸形4例。左下肢5例,右下肢9例,病史1—7年。屈膝畸形20°~55°,平均37.4°;被动伸膝后VAS疼痛评分4~10分,平均7.8分。所有患者均单纯实施Ilizarov膝关节外固定牵伸术;伴有跟腱挛缩马蹄足畸形者,同时行经皮跟腱松解术后安装Ilizarov足踝牵伸器。术后5—7d开始牵拉矫正屈膝及踝足畸形,牵伸治疗期间,可以扶双拐下地术肢轻负重行走。[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屈膝均矫正,膝关节伸直达0°~5°,平均2.2°,合并马蹄足同期矫正,恢复下肢负重力线。被动伸膝后VAS疼痛评分0—5分,平均3.4分。牵拉矫形时间12~37d,平均17d;治疗期间未出现持续的针孔及牵拉区域出血,5例牵伸区域针孔周围渗血经针道周围无菌纱布加压、口服云南白药及减慢牵伸速度渗血停止。[结论]采用Ilizarov技术缓慢牵拉矫正下肢血管瘤所致的屈膝畸形,无需开放手术切除畸形血管,避免了开放手术引起的出血风险,能够满意一期矫正屈膝畸形及合并的足踝畸形,恢复下肢负重力线和关节活动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活动性疼痛,是治疗血管瘤致屈膝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屈膝畸形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后Ilizarov时代的微循环重建术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46-1550,共5页
Ilizarov医生进行犬腿牵拉成骨(distracti onosteogenesis,DO)研究时,观察到在截骨断端牵拉区域的间隙发生成骨之前,首先出现微血管网的活跃再生,血管造影也证实了肢体牵拉区域“新生血管与微循环”的重建(图1、2),局部组织血... Ilizarov医生进行犬腿牵拉成骨(distracti onosteogenesis,DO)研究时,观察到在截骨断端牵拉区域的间隙发生成骨之前,首先出现微血管网的活跃再生,血管造影也证实了肢体牵拉区域“新生血管与微循环”的重建(图1、2),局部组织血流量增加。虽然Ilizarov医生发现了牵拉成骨过程中血管网新生的现象,但他生前未将该技术深入应用于微循环重建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Ilizarov时代 牵拉组织再生 微循环重建
原文传递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鸿飞 梁喜斌 +3 位作者 赵巍 郭保逢 任龙喜 秦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科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6足8例跖骨Wagner分期≥3级的濒临截肢的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一期清创去除感染病灶,应用Ilizarov骨段滑...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科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6足8例跖骨Wagner分期≥3级的濒临截肢的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一期清创去除感染病灶,应用Ilizarov骨段滑移术治疗糖尿病足骨髓炎及跖骨骨缺损,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本组患者6足8例跖骨慢性骨髓炎,经Ilizarov技术治疗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骨髓炎治愈,糖尿病足保肢成功。随访1年以上,糖尿病足跖骨骨髓炎未见复发。并发针道感染2例,骨痂生长慢1例。[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能够彻底清除足部感染病灶,同时重建跖骨长度并保留足部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足跖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跖骨慢性骨髓炎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锋卫 孙勇 +3 位作者 秦泗河 刘礼初 杨海韵 张东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8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2-04采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的28例(36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3(36...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2-04采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的28例(36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3(36~72)个月。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膝关节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AD-C、mMPTA、FT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TS、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结节下2 cm处微创截骨并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牵伸矫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疗效确切,畸形矫正准确,症状缓解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畸形 ILIZAROV技术 牵伸成骨 截骨矫形
原文传递
试述现代针灸教育模式的形成 被引量:5
17
作者 井明鑫 王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9-433,共5页
以院校教育为主是我国现代针灸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本文主要梳理建国初期以中医进修学校、西学中培训班为主的针灸教育模式,向规范化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借以呈现现代针灸教育模式的形成、完善过程,并探讨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针灸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中医教育
原文传递
泰勒空间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建文 胡新永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4-626,共3页
Ilizarov系统是利用铰链和根据患者情况特殊设计移动装置来完成复杂畸形的矫正,需要系列化或分步骤调整框架结构,更换铰链和不同的移动装置。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ILIZAROV 复杂畸形 装置 铰链
原文传递
Ilizarov微创牵伸技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假性马德龙畸形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5 位作者 孙华伟 邓小兵 郑竟舟 邓名山 赵建军 陈建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微创牵伸技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假性马德龙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例青少年因创伤致桡骨远端骺板闭合引起的假性马德龙畸形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12—16岁,平均14.5岁;...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微创牵伸技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假性马德龙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例青少年因创伤致桡骨远端骺板闭合引起的假性马德龙畸形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12—16岁,平均14.5岁;右侧5例,左侧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5年,平均2.5年。前臂较对侧短缩1.8—4.0cm,平均3.0cm。7例患者均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并于桡骨远端微创截骨,根据术前测量掌倾角及尺偏角的丢失,调整桡骨远端位置,以尽量恢复掌倾角及尺偏角的角度,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继而牵伸治疗。术后7d开始行牵伸滑移,速度为1mm/d,分4—6次完成。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7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30.0个月)随访。平均延长长度为3.2cm(2.0~4.2cm),外固定支架带架时间平均为4.5个月(3~7个月),平均愈合指数为30.0d/cm(22~40d/cm)。下尺桡关节复位良好,关节稳定,桡骨短缩畸形均得到矫正,双侧肢体长度接近等长。末次随访时患侧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针道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延长骨段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例,良3例,中1例。结论Ilizarov微创牵伸技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假性马德龙畸形安全、可靠,损伤小,不遗留明显瘢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骨延长术 青少年 手畸形
原文传递
黄埔十七期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班通知外固定与足踝重建专题
20
作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62-2162,共1页
秦泗河教授将于2019年1月4日(周五)~1月6日(周日)在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举办“黄埔十七期一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班”。本期培训班将以秦泗河团队20941例(已建成数据库)足踝手术的经验为基础,介绍外固定与足踝重建国内、国际进展,各类疾... 秦泗河教授将于2019年1月4日(周五)~1月6日(周日)在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举办“黄埔十七期一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班”。本期培训班将以秦泗河团队20941例(已建成数据库)足踝手术的经验为基础,介绍外固定与足踝重建国内、国际进展,各类疾病引起的复杂足踝畸形的术前策划、手术要领和术后管理。延续往届之特色,本期培训班包括理论授课、病例讨论、典型手术视频观摩、Workshop操作、秦泗河教授带领学员进行矫形外科大查房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畸形 肢体重建 外固定 培训班 专题 康复医院 术后管理 理论授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