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进刚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共3页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疾病。如何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即从关注“病变”到关注“人”,成为降低ACS发病和死亡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易损斑块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炎症
下载PDF
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娟 乔树宾 +7 位作者 管常东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郭超 段欣 高润霖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 目的 :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疗效。方法 :PANDAⅢ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随机对照研究,2013-12至2014-08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1 174例置入BUMA支架,1 174例置入EXCEL支架。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570例(24.2%)和非糖尿病组1 778例(75.7%)。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失败(target lesion failure,TL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所有的血运重建)。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558例(97.9%)、1704(95.8%)例的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明显升高(2.87%vs 1.12%,P=0.004);TLF事件发生率虽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6.81%,P=0.25)。MACE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3.98%vs 11.38%,P=0.10)。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事件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5.73%vs 5.11%,P=0.56、6.45%vs 5.46%,P=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30%vs.2.46%,P=0.03)。倾向值匹配分析前后结果一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术前SYTNAX评分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的死亡事件,尤其是心原性死亡事件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靶病变失败
下载PDF
行经不同路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俞梦越 武德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介入治疗路径包括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各种介入路径各有优劣。股动脉直径较大,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但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直径较小,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并发症少,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介入治疗路径包括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各种介入路径各有优劣。股动脉直径较大,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但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直径较小,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并发症少,但可能因痉挛、迂曲降低介入治疗成功率;肱动脉操作难度较桡动脉小,但发生出血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尺动脉直径较小,痉挛发生率较低,导丝更容易通过,但操作难度较大。不同路径在预后、费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对不同介入路径的特点进行比较,对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评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方法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侯晓沛 田艳蒙 +2 位作者 许亮 徐波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至2015-06期间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3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YNTA...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至2015-06期间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3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YNTAX积分系统[SYNTAX积分分为三个等级(组):SYNTAX评分0~22分(n=2 661)的病变定义为轻度,称SYNTAX积分≤22组;评分23~32分(n=342)的病变定义为中度,称SYNTAX积分23~32组;评分>32分(n=65)的病变定义为重度,称SYNTAX积分>32组]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YNTAX积分>22分者(SYNTAX积分23~32组342例,SYNTAX积分>32组65例)有407例(13.3%);SYNTAX积分>32者(组)65例(2.1%),其中,患者多为高龄,高脂血症病程、冠心病病程较长,既往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也较高。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血糖水平以及HbA1c水平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SYNTAX积分23~32组的患者受累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最高,其次为左回旋支和左主干,但在SYNTAX积分>32组患者,右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多见。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弥漫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平均病变支数以及平均置入支架个数也逐渐升高(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1,95%CI:2.90~4.25,P<0.00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HbA1c水平是影响病变复杂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晓沛 诸葛瑞琪 +3 位作者 田艳蒙 许亮 徐波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1-636,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例(PCI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3 82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复杂病变(SYNTAX评分≥33分)的178例患者进行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的随访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约为2年,结果显示,CABG组和PCI组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CI组,糖尿病病程(HR=1.08,95%CI:1.03~1.14,P=0.003)是介入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BG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3.78,95%CI:2.31~6.17,P<0.001)和高血压(HR=1.77,95%CI:1.19~2.64,P=0.005)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随访2年时CABG和PCI患者之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是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和高血压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立建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5-626,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血运重建策略包括:仅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血运重建(Culprit-Only Revascularization,C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血管病变 ST段抬高 梗死相关血管 完全血运重建 非致死性 心室收缩功能 心肌灌注 单支血管病变 多支病变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在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墨扬 宋光远 +12 位作者 裴汉军 王媛 张倩 牛冠男 周政 张昊 张文佳 王建德 吕滨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剖特点、手术有效及安全性,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基线外科风险高心功能差,二叶式主动脉瓣占比约50%,瓣叶钙化程度重[钙化体积CT值850(HU850)=(856.0±658.2)mm3]。术中参考瓣环上平均内径选择球囊,术后7天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从(0.37±0.10)cm2增大至(0.87±1.10)cm2,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从(55.1±22.9)mm Hg(1 mm Hg=0.133 k Pa)降至(44.8±17.8)mm Hg(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35.8±14.3)%增加到(41.0±12.2)%(P<0.001)。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死亡4例,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后平均随访(16.5±11.1)个月,共有13例(35.1%)患者过渡到外科或经导管瓣膜置换术治疗。结论:对于暂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PBAV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有望成为过渡性治疗手段,对于中国二叶式主动脉瓣比例高,瓣叶钙化重特点,采用瓣环上内径选择较小球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过渡性治疗
下载PDF
中国省、市和县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分析 被引量:61
8
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7 位作者 高晓津 李卫 王杨 李为民 王书清 赵延延 冷文修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收治的18967例在发病7天内的STEMI患者,其中223例患者因住院结局等关键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分析省、市和县级三个级别医院收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包括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分析的18744例STEMI患者中,9885例(52.7%)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其中8038例(42.9%)接受了急诊PCI,1847例(9.9%)接受了溶栓治疗。省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明显高于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分别为4041例(61.8%)、4728例(49.1%)和1116例(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级别医院的再灌注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省级医院:急诊PCI 3840例(58.7%),溶栓201例(3.1%);市级医院:急诊PCI 3753例(39.0%),溶栓975例(10.1%);县级医院:急诊PCI 445例(17.2%),溶栓671例(26.0%)。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12502例患者中有8856例(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急诊PCI 7089例(56.7%),溶栓1746例(14.1%),省级医院3537例(80.0%),市级医院4274例(67.5%),县级医院1045例(59.8%),三个级别的医院依然差别明显(P<0.001)。在住院期间有16575例(90.9%)使用他汀、17963例(96.8%)使用阿司匹林,17922例(96.5%)例应用P2Y12抑制剂,12657例(68.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0541例(56.8%)使用ACEI/ARB。三个级别医院在应用上述几种二级预防用药比例相似。结论:CAMI研究中,在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中,有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县级医院的再灌注治疗率明显较低。三个级别医院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相似,但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使用比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雷 杨跃进 +7 位作者 许亮 钱杰 徐波 乔树宾 吴永健 颜红兵 窦克非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目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向或逆向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均在于使导丝通过病变至远端血管真腔。本研究报道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用于前向治疗复... 目的:目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向或逆向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均在于使导丝通过病变至远端血管真腔。本研究报道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用于前向治疗复杂CTO病变!戈介入失败的患者。方法:总结2013-01-01至2013-12-31同一介入术者所完成的全部CTO病例,分为造影引导组(n=49)和IVUS-TST组(n=67)两组,对比成功率、并发症率并分析失败原因。复杂CTO病变定义为日本J-CTO评分≥1分。介入成功定义为经对侧造影或血管内超声(IVUS)证实的导丝位于闭塞段远端真腔,至少完成了球囊扩张治疗。结果:140例患者148个CTO病变中,去除32例32个简单CTO病变(J-CTO评分〈1分,PCI成功率100%)后,共108例患者[男性9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6.71±11.89)岁]的116个复杂CTO病变[J-CTO评分平均为(2.18±0.80)分]纳入分析。与造影引导组相比,IVUS-TST组J-CTO评分显著更高[(2.33±0.84)分VS(1.98±0.69)分,P=0.019],病变显著更长(37.99±22.51)mm vs(31.43±20.20)mm,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IVUS-TST组较造影引导组PCI成功率有提高趋势(65.7%VS49.0%,P=0.071);冠状动脉穿孔(9.0%V818.4%,P=0.136)和窦部损伤(0% vs 6.1%,P=0.073)比例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住院死亡或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US-TST技术(比值比=2.756,95%可信区间1.019-7.453,P=0.046)是提高复杂CTO介入治疗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复杂CTO介入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导丝入口即进入假腔(43.8%)或不能再穿入真腔(43.8%);IVUS-TST技术的优势在于能使导丝从入口直接穿进真腔(33.8%),或引导内膜下导丝再穿入真腔(35.3%)。结论:以真腔为目标的][VUS-TST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复杂CTO病变的新方法,可望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左乳内动脉桥血管和自身血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长期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沛 戴军 +11 位作者 姚民 张朝阳 徐波 尤士杰 陈珏 吴永健 刘海波 秦学文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与自身冠脉血管药物洗脱支架长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4—06至2012—12CABG后因LIMA桥血管病变致前壁心肌缺血而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51例,回... 目的: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与自身冠脉血管药物洗脱支架长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4—06至2012—12CABG后因LIMA桥血管病变致前壁心肌缺血而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51例,回顾分析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冠脉造影和随访资料。依靶血管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IMA组(n=40)和自身血管组(n=l11)。自身血管组的靶血管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各节段。研究的终点事件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靶病变失败(包括由心原性死亡、与靶血管相关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等构成的复合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由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任何新的血运重建等组成的复合事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致各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30(范围10~100)个月。LIMA组和自身血管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5.0%vs11.7%,log—rank P=0.65)和靶病变失败率(17.5%vs13.5%,log—rank P=0.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LIMA组比自身血管组显著增高(35.0%vs18.0%,log—rankP=0.043),主要为新的血运重建中非靶血管(包括右冠脉、回旋支和大隐静脉桥血管)血运重建率在LIMA组显著增高(17.5%vs4.5%,log—rank P=0.014)。Cox多变量分析发现,靶病变支架长度是靶病变血运重建[风险比(HR)=1.03,95%CI:1.00~1.06,P=0.01)、靶病变失败率(HR=1.03,95%CI:1.00~1.05,P=0.02)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而LIMA桥血管介入治疗则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HR=3.09,95%CI:1.28~7.60,P=0.012)。结论:LIMA桥血管与自身血管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相比,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和靶病变失败率结果没有差异,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LIMA组显著增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从欧美指南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进展:提升质量和精准化成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跃进 杨进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共4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积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疗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强调质量和ACS诊治的精准化已成为趋势. 近期,欧洲公布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 [1],首次将医疗质量评估写入了指南;美国近期也更新... 随着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积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疗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强调质量和ACS诊治的精准化已成为趋势. 近期,欧洲公布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 [1],首次将医疗质量评估写入了指南;美国近期也更新了心肌梗死质量评估标准(表1),并发布了最新版ACS以及稳定性心绞痛血运重建适宜标准 [2],美国的心肌梗死质量评估标准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质量评估标准还将参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系统'和'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作为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运重建 医疗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首次用于人体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四年临床随访结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崇剑 徐波 +9 位作者 宋雷 俞梦越 颜红兵 邱洪 慕朝伟 崔锦钢 管常东 孙中伟 乔树宾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目的报道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的患者术后4年的随访结果。方法本研究为FUTURE I研究的4年随访结果。FUTURE I研究是一项评估Firesorb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可行性、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非盲法的首次人体试... 目的报道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的患者术后4年的随访结果。方法本研究为FUTURE I研究的4年随访结果。FUTURE I研究是一项评估Firesorb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可行性、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非盲法的首次人体试验。2016年1至3月在阜外医院入选原发、原位、单支、单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45例。成功置入Firesorb支架后,以2∶1比例随机分为队列1(n=30)和队列2(n=15)。队列1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2年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队列2患者在术后1、3年时进行上述检查。所有纳入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1、6个月及1、2、3、4、5年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靶病变失败(TLF,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患者相关临床复合终点(PoCE,包括全因死亡、所有的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事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例成功置入Firesorb支架患者,年龄为(54.4±9.3)岁,其中男性35例(77.8%)。随访4年时队列1中10例患者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及OCT检查,其中2例患者置入的支架已经完全降解吸收,其他8例患者与队列2中患者3年时的OCT图像比较,支架降解程度增加,未见任何支架贴壁不良。4年临床随访率为100%。45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PoCE事件(4.4%),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天发生了非靶血管心肌梗死、非靶血管血运重建,并且于术后2年再次发生靶血管非靶病变血运重建;另1例患者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了非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4年随访期间无TLF、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事件。结论在置入Firsorb支架术后4年时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架的完全降解吸收。Firesorb支架治疗简单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可吸收支架 首次人体试验 预后
原文传递
TIMI风险评分与GRACE风险评分对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0
13
作者 高晓津 杨进刚 +15 位作者 吴超 杨跃进 许海燕 严若华 吴元 乔树宾 王杨 李卫 孙毅 金辰 董秋婷 叶蕴青 张璇 伏蕊 孙慧 严欣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比较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全部数据均来自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注册研究中国心肌梗死(CAMI)... 目的:比较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全部数据均来自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注册研究中国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该研究共连续入选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的STEMI患者17 886例。本研究对STEMI患者进行TIMI和GRACE两种风险评分计算,并且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在17 886例STEMI患者中,76.5%(n=13 685)为男性;平均年龄(61.9±12.4)岁;住院天数中位值10.0天;住院死亡率为6.4%(n=1 153);4.3%(n=764)发生过院前心脏骤停;52.5%(n=9382)为前壁心肌梗死/左束支阻滞;53.4%(n=9 555)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时间的中位值为300.0 min,其中10.0%(n=1 782)接受了溶栓治疗,43.4%(n=7 763)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仅有0.1%(n=10)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模型计算TIMI风险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院内死亡率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6(95%CI:0.7822~0.8090)和0.8096(95%CI:0.7963~0.8230)。结论:TIMI风险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中国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预测价值基本相当,但由于纳入变量多,评分较为复杂,妨碍了这两种评分模型在临床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IMI风险评分 GRACE风险评分 院内死亡率
下载PDF
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沛 戴军 +12 位作者 张朝阳 吴元 徐波 尤士杰 吴永健 刘海波 秦学文 颜红兵 姚民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对比评价年龄≥80岁(老老年)和<80岁(中老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PCI)并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1至2015-12因STMEI而行PPCI,并需IAB... 目的:对比评价年龄≥80岁(老老年)和<80岁(中老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PCI)并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1至2015-12因STMEI而行PPCI,并需IABP支持患者的临床、冠脉造影和随访资料。排除标准为术前合并心原性休克、机械并发症和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老老年组(≥80岁,n=51)和中老年组(<80岁,n=237)。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PPCI术后1个月、1年及2年的死亡和术后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由死亡、心原性休克、新的或加重的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组成的复合事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致各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老老年组比中老年组术后1个月的MACCE发生率显著增加(41.2%vs 24.5%,P=0.029),其中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9.8%vs 0.8%,P<0.001)。老老年组与中老年组术后1个月(17.6%vs 15.2%)和1年死亡率(25.5%vs 1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至术后2年时死亡率显著增高(35.3%vs 20.7%,Log-rank P=0.03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是MACCE的强独立预测因子(HR=3.41,95%CI:2.09~5.56,P<0.001),均是各时间点死亡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1个月:HR=9.51,95%CI:5.23~17.29;1年:HR=7.24,95%CI:4.13~12.69;2年:HR=5.85,95%CI:3.45~9.94;P均<0.001)。年龄≥80岁对各终点事件均无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老老年患者术后2年死亡率显著增高;术后1个月MACCE显著增高,主要为卒中事件显著增加。年龄≥80岁对各终点事件均无显著的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在低流速低压差伴心功能不全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振燕 宋光远 +5 位作者 张文佳 裴汉军 王建德 肖明虎 杨跃进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检查在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室功能不全、低流速低压差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3-10至2016-07,在我院连续入选列为常规外科换瓣手术禁忌,且准备行TAV...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检查在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室功能不全、低流速低压差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3-10至2016-07,在我院连续入选列为常规外科换瓣手术禁忌,且准备行TAVR适应证评估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同时合并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伴低流速低压差者,共纳入有效病例5例。记录LDDSE检查前、过程中的平均跨瓣压差、最大流速、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对判定为真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具有左心收缩储备功能患者行TAVR治疗,无左心收缩储备功能者采取药物治疗或酌情行TAVR治疗。观察TAVR治疗后心功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变化。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LDDSE检查阳性,平均跨瓣压差均≥40mm Hg(1mm Hg=0.133k Pa),每搏输出量增加≥20%,提示患者为真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有心脏收缩储备功能。LDDSE过程中、结束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4例行经TAVR治疗,1例因暂无瓣膜等待TAVR或球囊扩张术。TAVR术后患者心功能逐渐好转或恢复至正常,NT-pro BNP持续下降。结论:低流速低压差且伴左心功能不全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考虑行LDDSE检查明确心功能储备情况和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如有心脏收缩功能储备,建议行TAVR治疗。TAVR是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下载PDF
中国无典型胸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伏蕊 宋晨曦 +5 位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高晓津 李卫 窦克非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比较中国有典型胸痛和无典型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自2013-01-01至2014-09-30共入选26 5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2 145例为S... 目的:比较中国有典型胸痛和无典型胸痛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自2013-01-01至2014-09-30共入选26 5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2 145例为STEMI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典型胸痛定义为剧烈而持久(持续时间超过20 min)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果:2 922例STEMI(24.1%)患者无典型胸痛。与典型胸痛患者相比,无典型胸痛患者较多合并糖尿病(20.0%vs 17.8%),从发病到医院时间>12小时的比例较高(35.2%vs 23.9%),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者比例较低(44.6%vs51.2%),而为右冠脉的比例较高(42.9%vs 36.9%);无典型胸痛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比例较低(64.9%vs73.9%),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3.3%vs 2.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典型胸痛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64,95%可信区间:1.018~1.827)。结论:约四分之一的STEMI患者就诊时无典型胸痛症状。无典型胸痛患者就诊时间晚,接受急诊PCI的比例低,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无典型胸痛STEMI患者的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无典型胸痛 冠状动脉造影 院内死亡率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对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峻 张冬 +3 位作者 赵志勇 王昊 尹栋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导致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92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包括949个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测量分支直径≤2.0mm],根据分叉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小分支闭塞导致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92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包括949个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测量分支直径≤2.0mm],根据分叉病变是否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分为小分支闭塞组(85例,86个分叉病变)和小分支未闭塞组(840例,863个分叉病变)。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中的情况、QCA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确定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比较小分支闭塞组和小分支未闭塞组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949个分叉病变中共有86个(9.1%)分叉病变发生了小分支闭塞,小分支闭塞组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26/83,313%)明显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77/821,9.4%;P<0.001),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6/83,7.2%)也显著高于小分支未闭塞组(11/821,1.3%;P<0.001)。两组间主支近段、主支远段、小分支、分叉核心的血管直径及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小分支闭塞组明显大于小分支未闭塞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真分叉病变、斑块不规则、预扩张小分支、术前小分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前主支远端的狭窄程度、术前分叉病变核心的狭窄程度、分叉病变角度、主支/小分支直径比值、主支支架置入前小分支狭窄程度。结论:小分支闭塞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部分病变特征与小分叉病变闭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小分支闭塞 危险因素 围术期心肌损伤
下载PDF
左西孟旦注射液应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振燕 宋光远 +8 位作者 张文佳 周政 牛冠男 张昊 张倩 滕思勇 罗彤 杨跃进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索左西孟旦注射液应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用药前后心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4-01至2015-12入住我院的20例患者,入选标准: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左... 目的:探索左西孟旦注射液应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用药前后心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4-01至2015-12入住我院的20例患者,入选标准:超声心动图证实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且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具体试验方法: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用药前后LVEF、呼吸困难程度、心功能分级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比用药前后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心功能分级较用药前好转(P=0.025),NT-proBNP水平在用药后有明显下降[(9101.6±7368.0)pg/ml vs(13776.5±9503.7)pg/ml,P=0.018],较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前后LVEF[(31.1±7.5)%vs(33.1±8.5)%,P=0.078]、平均心率[(79.6±13.8)次/min vs(82.8±9.5)次/min,P=0.200]、收缩压[(99.6±11.7)mm Hg(1 mmHg=0.133 kPa)vs(97.2±12.1)mmHg,P=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24 h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者和好转者分别占40%(8/20)、50%(10/20)。结论:初步探索性研究证实左西孟旦注射液可改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缓解呼吸困难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主动脉瓣狭窄 左西孟旦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休克Ⅱ风险评分对国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晓亮 赵彤 +7 位作者 李佳 赵雪燕 赵冬云 袁建松 张峻 吴元 乔树宾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休克(IABP-SHOCK)Ⅱ风险评分对国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06至2017-07在我院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休克(IABP-SHOCK)Ⅱ风险评分对国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06至2017-07在我院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12例,根据IABP-SHOCKⅡ风险评分分为0~2分组(n=106)、3~4分组(n=56)及5~9分组(n=50)。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及诊断后30天内死亡率。结果:与0~2分组比,3~4分组和5~9分组的年龄大,合并脑卒中患者比例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恢复3级患者比例低,乳酸、就诊血糖及血肌酐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0~2分组比,5~9分组的男性患者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4分组比,5~9分组合并脑卒中患者比例高,TIMI血流恢复3级患者比例低,乳酸及血肌酐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者30天内共累计死亡68例,其中0~2分组7例(6.6%),3~4分组21例(37.5%),5~9分组40例(80.0%),三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SHOCKⅡ风险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0.853,95%CI:0.796~0.911。结论:IABP-SHOCKⅡ风险评分简单易操作,可适用于中国人群,有助于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IABP置入术后的分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大于80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沛 戴军 +12 位作者 吴元 张朝阳 徐波 尤士杰 吴永健 刘海波 秦学文 颜红兵 姚民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评价年龄大于80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P-IABP)对其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1至2014-08年龄≥80岁,因STMEI而行PPCI的97例患者... 目的:评价年龄大于80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P-IABP)对其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1至2014-08年龄≥80岁,因STMEI而行PPCI的97例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随访资料。按照术前是否P-IABP将患者分为P-IABP组(n=24)和常规PPCI组(n=73)。常规PPCI组术中或术后因血流动力学崩溃需挽救性置入IABP(R-IABP)患者12例。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PPCI术后1个月、1年及2年的死亡和术后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由死亡、心原性休克、新的或加重的心力衰竭(心衰)、再次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组成的复合事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致各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P-IABP组与常规PPCI组比,术后死亡率在1个月(8.3%vs 16.4%)、1年(16.7%vs 24.7%)和2年(25.0%vs 30.1%)及术后1个月的MACCE发生率(20.8%vs 3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BP组患者与常规PPCI组中R-IABP患者比,各时间点的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BP组术后1个月的MACCE发生率显著降低(20.8%vs 66.7%,P=0.005),并主要表现为心衰事件的显著减少(8.3%对41.7%,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TIMI血流<3级(HR=4.79,95%CI:1.59~14.39,P=0.005)是患者术后1个月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后2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则主要为合并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损害及贫血等。HR=3.0,95%CI:1.37~6.56,P=0.006)。结论:大于80岁STEMI患者PPCI前P-IABP跟常规PPCI短期和长期生存并无显著差异,但较R-IABP患者,P-IABP患者1个月的MACCE显著降低。PPCI前P-IABP对各终点事件均无显著的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主动脉内气囊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