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品种创新质量管理研究
1
作者 东丽 杨飞 +3 位作者 荆彦辉 华泽田 肖艳云 于洪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通过开展杂交水稻品种创新质量管理研究,对杂交水稻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育与技术控制进行了总结,规范了杂交水稻亲本及组合选育程序的工作流程,最终形成了杂交水稻品种创新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创新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8
2
作者 褚庆全 齐成喜 +1 位作者 杨飞 刘学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对中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和精品杂交粳稻组合少。增加投入、组织杂交粳稻育种单位进行科研大协作,实现资源和材料共享是杂交粳稻快速发展的关键。还从育... 对中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和精品杂交粳稻组合少。增加投入、组织杂交粳稻育种单位进行科研大协作,实现资源和材料共享是杂交粳稻快速发展的关键。还从育种、栽培、生产、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育种单位 栽培 推广 生产 中国 研究历史 中国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冯玲玲 荆彦辉 +2 位作者 黄成 徐正进 陈温福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以高柱头外露率的50S作母本,低柱头外露率的三系粳稻保持系连B作父本杂交,种植F2群体,调查单株调查柱头外露率,分析表明群体柱头外露率值接近正态分布;以SSR标记建立了该群体的基因分子连锁图谱,使用该群体分子连锁图谱进行柱头外露率的... 以高柱头外露率的50S作母本,低柱头外露率的三系粳稻保持系连B作父本杂交,种植F2群体,调查单株调查柱头外露率,分析表明群体柱头外露率值接近正态分布;以SSR标记建立了该群体的基因分子连锁图谱,使用该群体分子连锁图谱进行柱头外露率的QTL分析,共检测到3个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qPES-3,qPES-9,qPES-12),分别位于第3、第9、第12染色体,其增效基因均来自50S。并对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保持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柱头外露率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褚庆全 齐成喜 +1 位作者 杨飞 刘学军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作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3%和37%.目前,我国杂交籼稻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而杂交粳稻仅占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3年,全国的粳稻面积已达773.3万hm2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作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3%和37%.目前,我国杂交籼稻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而杂交粳稻仅占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3年,全国的粳稻面积已达773.3万hm2左右,随着粳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有希望在10年后达到1000万hm2.如果能实现杂交粳稻种植面积比例从3%到50%的跨越,就有希望每年增产35亿kg优质稻谷,将实现粳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粳稻品种 稻谷总产量 稻米生产 稻作 种植总面积 栽培技术体系 常规粳稻 常规水稻 种植面积
下载PDF
杂交粳稻推广策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东丽 杨飞 +1 位作者 龙蕾 荆彦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期15-17,共3页
杂交粳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是优质水稻增产的新途径。在推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策略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细分市场、培育科技示范户、中介组织和产品服务相结合等推广策略的实施分析,阐明了影响杂交粳稻推广... 杂交粳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是优质水稻增产的新途径。在推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策略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细分市场、培育科技示范户、中介组织和产品服务相结合等推广策略的实施分析,阐明了影响杂交粳稻推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为杂交粳稻的扩大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推广 策略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粳稻组合选育 被引量:1
6
作者 华泽田 东丽 +2 位作者 王才林 袁勤 周广春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期163-163,共1页
该研究整合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 该研究整合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等7家长期从事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优势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在多个研发方向均取得重要进展,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针对杂交粳稻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缺乏的问题,通过创制优异种质资源,选育出了一批适合粳稻主产区种植的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杂交粳稻组合,在品种审定、不育系选育、恢复系选育及新组合选育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6个新组合通过审定,其中2个新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4个新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不育系32个,其中5个不育系通过鉴定,选育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优的恢复系20个;课题实施期间累计示范推广杂交水稻组合183.34万亩;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9项。实施期间,"产、学、研"联合紧密,本研究积极和产业骨干企业结盟,整合资源,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实现了研发与产业无缝衔接,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使企业的技术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选育 高产优质 多抗广适
下载PDF
引种杂交粳稻在哈尔滨的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天舒 谭贺 +4 位作者 卞景阳 赵飞 华泽田 许显滨 矫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5-7,共3页
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H5/LK60、H5/H15、H5/R48、H5/R42、垦稻12/R48、垦稻12/R42、垦稻12/LK60、垦稻12/H15和垦稻12/花28杂交粳稻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生态区域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在寒冷地... 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H5/LK60、H5/H15、H5/R48、H5/R42、垦稻12/R48、垦稻12/R42、垦稻12/LK60、垦稻12/H15和垦稻12/花28杂交粳稻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生态区域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在寒冷地区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与当地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返青早,分蘖能力强,穗数和穗粒数多,库容量大,在2010年没有遇低温情况下,其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25%左右,在哈尔滨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生态区 水稻 杂交粳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第3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在沈阳召开
8
作者 谢辉 邓华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科技创新 沈阳市 论坛 中国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农科院 杂交水稻
下载PDF
第4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在江苏常熟召开
9
作者 东丽 邓华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江苏省农科院 科技创新 杂交粳稻 常熟市 论坛 中国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杂交水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杂交粳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10
作者 谭贺 夏天舒 +4 位作者 卞景阳 赵飞 林凤祥 卓越 许显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9-10,24,共3页
在哈尔滨地区对9个杂交粳稻组合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粳稻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和活动积温x3对产量影响较大;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 在哈尔滨地区对9个杂交粳稻组合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粳稻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和活动积温x3对产量影响较大;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动积温x3>穗数x7>穗粒数x5>根干重x2>结实率x6。说明提高杂交粳稻产量首先应该考虑增加穗长,其次是增加千粒重。选育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杂交粳稻需要加强大穗的选择;栽培上要采取提高温度促进杂交粳稻发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杂交粳稻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杂交粳稻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显滨 赵飞 +4 位作者 夏天舒 卞景阳 谭贺 华泽田 矫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8-51,共4页
在哈尔滨生态区域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9个杂交粳稻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杂交粳稻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等初步认定:杂交粳稻在寒冷地区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与当地普通水稻品种相比杂交粳稻... 在哈尔滨生态区域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9个杂交粳稻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杂交粳稻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等初步认定:杂交粳稻在寒冷地区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与当地普通水稻品种相比杂交粳稻返青早,分蘖能力强,穗粒数多,库容量大,在本年度没有遇低温情况下,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接近30%。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动积温x3>穗数x7>结实率x6>根干重x2>粒数x5,说明提高杂交粳稻产量首先应该考虑大穗,其次是增加粒重,而株数对产量效应较小。在育种上,需要加强大穗的选择;栽培上,要注意种子的适应区,采取提高温度促进杂交粳稻发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杂交粳稻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