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昆虫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钊 李娴 +2 位作者 孙龙 陈智勇 冯颖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7,共7页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Fenton反应体系、FRAP分析法及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对白蜡虫Ericerus pela Cavannes雌成虫多糖、蝗虫多糖、喙尾琵甲多糖、美洲大蠊多糖及家蚕蛹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评价昆虫多糖总还原能...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Fenton反应体系、FRAP分析法及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对白蜡虫Ericerus pela Cavannes雌成虫多糖、蝗虫多糖、喙尾琵甲多糖、美洲大蠊多糖及家蚕蛹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评价昆虫多糖总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损伤细胞存活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多糖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对不同的氧化体系呈现不同的清除活性,白蜡虫多糖的总还原能力最强;白蜡虫、喙尾琵甲、美洲大蠊及蝗虫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相对较明显;在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上蚕蛹、喙尾琵甲及美洲大蠊多糖相对较强;各昆虫多糖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不明显。5种多糖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能增加细胞存活率。研究表明昆虫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可成为天然抗氧化物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抗氧化 自由基 白蜡虫 美洲大蠊 蝗虫 喙尾琵甲 蚕蛹
下载PDF
白蜡虫抗突变实验与主要功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2 位作者 何钊 郭宝华 马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对白蜡虫的抗突变功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了甲壳素、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等。以白蜡虫为抗突变材料喂饲小鼠,48 h检测微核的发生率,各剂量组均比对照组的微核率低,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抑制率为34.19%,说明白蜡虫能够对抗环... 对白蜡虫的抗突变功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了甲壳素、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等。以白蜡虫为抗突变材料喂饲小鼠,48 h检测微核的发生率,各剂量组均比对照组的微核率低,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抑制率为34.19%,说明白蜡虫能够对抗环磷酰胺产生的致突变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突变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白蜡虫含有2.14%甲壳素;7.2%的粗多糖,除蛋白后的多糖含量4.54%,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28.4%,由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组成,3种糖的摩尔比为5∶21∶1,白蜡虫多糖为一种杂多糖-蛋白复合物;白蜡虫还含有1.3%的总黄酮和多种维生素。甲壳素、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应为抗突变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抗突变 甲壳素 多糖 B族维生素 黄酮
下载PDF
虫瘿—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奇特产物 被引量:17
3
作者 邵淑霞 阮桢媛 +1 位作者 杨子祥 陈晓鸣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369,共7页
虫瘿是昆虫刺激产生的植物不正常组织。造瘿昆虫几乎能在高等植物的所有类群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虫瘿,甚至能在同一种植物上形成多种形态不一的虫瘿。虫瘿形成的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是昆虫控制了虫瘿的形成,但植物细胞也参与了虫瘿形成... 虫瘿是昆虫刺激产生的植物不正常组织。造瘿昆虫几乎能在高等植物的所有类群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虫瘿,甚至能在同一种植物上形成多种形态不一的虫瘿。虫瘿形成的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是昆虫控制了虫瘿的形成,但植物细胞也参与了虫瘿形成的调控。为了探索这一神秘的领域,科学家们已经对昆虫的刺激物以及植物的反应作了大量的研究,未来工作的难点将是如何把二者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瘿 致瘿昆虫 寄主植物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两种蛀干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1 位作者 冯颖 段兆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干昆虫 松墨天牛 纵坑切梢小蠹 消化酶
下载PDF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易传辉 史军义 +3 位作者 陈晓鸣 和秋菊 周成理 王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651,共5页
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和G-F指数方法对春、夏、秋、冬四季蝴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以夏季最高,为46种;全年以蛱蝶科和粉蝶科丰富度最高,均为14种;春、夏两季优势... 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和G-F指数方法对春、夏、秋、冬四季蝴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以夏季最高,为46种;全年以蛱蝶科和粉蝶科丰富度最高,均为14种;春、夏两季优势种分别为卓瞿眼蝶和苎麻珍蝶,秋季为橙黄豆粉蝶和大绢斑蝶指名亚种,冬季为东方菜粉蝶,全年的优势种为卓瞿眼蝶;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为3.312;F和G指数均以秋季最高,分别为8.907和3.297;均匀度指数以夏季最高,为0.865。说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蝴蝶 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
下载PDF
三种昆虫甲壳素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宝华 何钊 +1 位作者 冯颖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1-565,共5页
以含氮量和灰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酸碱法对蝉蜕、中华稻蝗和喙尾琵琶甲中甲壳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三种昆虫最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从蝉蜕中提取甲壳素方法为80℃下与NaOH(6%)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 以含氮量和灰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酸碱法对蝉蜕、中华稻蝗和喙尾琵琶甲中甲壳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三种昆虫最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从蝉蜕中提取甲壳素方法为80℃下与NaOH(6%)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20 min,脱除无机盐;从中华稻蝗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3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从喙尾琵琶甲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5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生分析表征的结果表明,三种昆虫中提取的甲壳素与标样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蜕 中华稻蝗 喙尾琵琶甲 甲壳素
下载PDF
蛀干昆虫的寄主选择及其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2 位作者 陈晓鸣 杨子祥 叶寿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森林健康关系到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国森林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和诊断方法不统一,特别是亚健康森林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综述了蛀干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机制和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森林... 森林健康关系到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国森林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和诊断方法不统一,特别是亚健康森林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综述了蛀干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机制和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前景,根据蛀干昆虫中次期性种类总是与亚健康和衰弱林木相伴的规律,提出了利用蛀干昆虫早期诊断和评价森林健康的思路,以蛀干昆虫种群数量与林木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为主,辅以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气候变化、土壤性质)等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森林健康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干昆虫 寄主选择 指示昆虫 森林健康诊断
下载PDF
白带锯蛱蝶雌蝶利用视觉和嗅觉信息识别两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承哲 王华 +3 位作者 陈晓鸣 石雷 姚俊 周成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究视觉和嗅觉信息在白带锯蛱蝶雌蝶识别异性中扮演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性二型蝶类两性交流机制的认识。[方法]在网室内分别悬挂白带锯蛱蝶雄蝶和雌蝶的真实翅模型、打印的翅模型和活蝴蝶模型,记录雌蝶对以上模型的访问次数。[结果... [目的]探究视觉和嗅觉信息在白带锯蛱蝶雌蝶识别异性中扮演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性二型蝶类两性交流机制的认识。[方法]在网室内分别悬挂白带锯蛱蝶雄蝶和雌蝶的真实翅模型、打印的翅模型和活蝴蝶模型,记录雌蝶对以上模型的访问次数。[结果]表明:仅有视觉或嗅觉信号存在时,雌蝶对雄蝶模型访问次数均大于雌模型。雌蝶对雌雄翅和纸模型访问平均次数均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视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雌蝶对雌雄嗅觉模型访问平均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嗅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视觉和嗅觉信息均存在时,雌蝶对正常雄蝶访问平均次数多于雄蝶视觉和嗅觉模型,且对3种雄蝶的平均访问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识别雄蝶时偏好2种信息的综合作用。[结论]白带锯蛱蝶雌蝶利用视觉或嗅觉信息均能识别雌雄两性,雌蝶在识别两性时较偏爱同时有视觉和嗅觉信息的雄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锯蛱蝶 视觉 嗅觉 性二型 两性识别
下载PDF
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欣 冯颖 +2 位作者 丁伟峰 马涛 马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3-499,共7页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鳞翅目细胞系染色体均表现出典型的鳞翅目昆虫传代细胞的核型特征:染色体数目众多,异倍化严重,多为弥散型的着丝粒的短杆状、颗粒状、点状或圆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 异倍化
下载PDF
常用农药对5种昆虫细胞系的毒力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欣 冯颖 +3 位作者 丁伟峰 马涛 刘荣 马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89,I0001,I0002,共10页
自20世纪60年代Grace建立了第一个能够稳定传代的昆虫细胞系以来(Grace,1962),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昆虫细胞培养已在细胞系建立、培养技术和方法、昆虫细胞培养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昆虫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农学... 自20世纪60年代Grace建立了第一个能够稳定传代的昆虫细胞系以来(Grace,1962),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昆虫细胞培养已在细胞系建立、培养技术和方法、昆虫细胞培养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昆虫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农学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宋德伟等,2004;张佑红等,2006;Maramorosch et al.,1992)。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 昆虫细胞系 农药 二甲苯 致死率
下载PDF
五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欣 冯颖 +2 位作者 马涛 马艳 丁伟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1-555,共5页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5个双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C6/36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SL2染色体众数为8~12,超二倍体细胞系;L-2/M delta...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5个双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C6/36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SL2染色体众数为8~12,超二倍体细胞系;L-2/M delta 2-3染色体众数为8~20,超二倍体细胞系;Aedes albopictus Skuse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NIH-SaPe-4染色体众数为10条,为二倍体或亚二倍体细胞系。与来源细胞相比,以上5种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白蜡虫蜡酯合酶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亓倩 于淑惠 +4 位作者 孙涛 王雪庆 刘博文 杨璞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欲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WS。[方法]将WS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 FastBac^(TM)HT B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r Bacmid/Epel WS。将r Bacmid/EpelWS转染Sf9细胞。[结果]... [目的]本研究欲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WS。[方法]将WS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 FastBac^(TM)HT B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r Bacmid/Epel WS。将r Bacmid/EpelWS转染Sf9细胞。[结果]免疫荧光标记检测表明:WS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了白蜡虫WS,为白蜡虫WS的生化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蜡酯合酶 载体构建 Bac-to-Bac表达系统 Sf9细胞系
下载PDF
离体昆虫细胞对AcNPV和BmNPV的敏感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欣 冯颖 +1 位作者 丁伟峰 马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采用来源于3个目14种昆虫的离体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进行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 采用来源于3个目14种昆虫的离体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进行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昆虫细胞系对两种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来源于双翅目及直翅目的细胞系均不能被这两种病毒感染;AcNPV可侵染来源于鳞翅目的Sf21、Sf9、HighFive、RIRI-PX及HZ,宿主范围较广;而BmNPV仅能侵染BmN细胞,宿主专一。AcNPV对Sf9细胞的感染率最高,接种病毒10 d后感染率平均达84.0%,而RIRI-PX的AcNPV病毒产量最高,形成的多角体数目为43.9PIBs/感染细胞。接种BmNPV10 d后,BmN的感染率为72.2%,形成的多角体数目为23.1.PIBs/感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细胞系 ACNPV BMNPV 感染
下载PDF
药用昆虫神农洁蜣螂炮制品DNA条形码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成业 冯颖 陈晓鸣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7-602,共6页
当药用昆虫被加工炮制成碎块或粉末状态时,其昆虫类别和真伪的鉴别就显得十分困难。未经准确鉴定的药用昆虫会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为寻找准确、灵敏且快速的检测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分别以药用神农洁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炮制... 当药用昆虫被加工炮制成碎块或粉末状态时,其昆虫类别和真伪的鉴别就显得十分困难。未经准确鉴定的药用昆虫会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为寻找准确、灵敏且快速的检测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分别以药用神农洁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炮制品药材的完整和破碎个体为研究材料,对其mtCOI基因进行提取、扩增及测序分析,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炮制后药用蜣螂鉴定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成功从炮制后干燥药材虫体内提取出总DNA并扩增出mtCOI基因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tCOI基因序列能够区分神农洁蜣螂和其形态近似种。作为药用神农洁蜣螂DNA条形码标准片段的mtCOI基因序列已投递至GenBank。研究还表明,碎块状药用蜣螂药材中混杂有一定比例的其他昆虫。该结果有助于建立适合加工炮制后药用蜣螂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标准,并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昆虫 DNA条形码 神农洁蜣螂 炮制药品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传辉 和秋菊 欧晓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2-496,共5页
采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地区分化分4次完成,保山、个旧和昭通为较早分化地区。并推测拟裸蝗属的形成可能在第1次冰期,其起源地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的横断... 采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地区分化分4次完成,保山、个旧和昭通为较早分化地区。并推测拟裸蝗属的形成可能在第1次冰期,其起源地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的横断山东部地区,种的分化在第3次冰期之后,主要集中在新仙女木降温事件前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互出现所导致的气温剧烈变化是促使其分化成种的主要原因。并认为拟裸蝗属昆虫今后的分布区域将进一步缩小,并向更高海拔的山地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 支序图 地区关系 拟裸蝗属
下载PDF
长期冻存对昆虫细胞系SL2和NIH-SaPe-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伟峰 马艳 +2 位作者 冯颖 张欣 马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对2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黑腹果蝇胚细胞系SL2以及麻蝇胚细胞系NIH-SaPe-4)38个月长期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冻存时间和保护剂对2种细胞系冻后活力、圆度以及恢复时间影响的测定,比较了3种不同配方冻存保护液的效果。结果... 对2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黑腹果蝇胚细胞系SL2以及麻蝇胚细胞系NIH-SaPe-4)38个月长期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冻存时间和保护剂对2种细胞系冻后活力、圆度以及恢复时间影响的测定,比较了3种不同配方冻存保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昆虫细胞系冻后活性均随着冻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长期冻存期中,使用90%胎牛血清(FBS)+10%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SL2效果较好,NIH-SaPe-4使用10%DMSO即可满足冻存的需要,而无需额外添加高浓度FBS。甘油不适用于这2种昆虫细胞系的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护剂 冻存时间 昆虫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圆度
下载PDF
我国昆虫食用安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敏 冯颖 +4 位作者 何钊 马涛 王成业 孙龙 王金迪 《中国蚕业》 2018年第2期35-41,46,共8页
昆虫是一类优质的蛋白质和食物资源,将可能在保障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昆虫生境多样、食性广,以及自身可能存在毒素、过敏原等不安全因素,加上在昆虫的采集或饲养、收获、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也存在受到化... 昆虫是一类优质的蛋白质和食物资源,将可能在保障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昆虫生境多样、食性广,以及自身可能存在毒素、过敏原等不安全因素,加上在昆虫的采集或饲养、收获、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也存在受到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污染等风险,造成了人们对昆虫食用安全的顾虑。为了引起人们对食用(含饲用)昆虫按照食品安全的法规和规范开展安全性风险评估的重视,论述了对食用(含饲用)昆虫开展安全性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对家蚕、柞蚕、黄粉虫等十余种昆虫及其昆虫产品开展安全毒理学研究的概况。提出了我国昆虫食用(含饲用)安全评价的内容,即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微生物与致病菌污染评价,有害重金属污染评价,农药与兽药残留评价,天然有害物质及其它化学品污染评价。从过敏、痛风及寄生虫和昆虫气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昆虫食用的因素,并对我国食用昆虫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昆虫 新食品原料 毒理学评价 微生物 重金属 农药残留 过敏 尿酸
下载PDF
昆虫细胞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丁伟峰 冯颖 +2 位作者 马艳 张欣 马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针对目前昆虫细胞库日常维护工作中在数据和资料管理上的不足,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2005软件开发工具与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工具构建了一套昆虫细胞库管理系统。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种实验数据的集中... 针对目前昆虫细胞库日常维护工作中在数据和资料管理上的不足,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2005软件开发工具与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工具构建了一套昆虫细胞库管理系统。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种实验数据的集中管理,并为使用者提供实用的工具,方便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其主要功能有:细胞系基本信息的管理、照片管理、文献管理、核型分析、细胞冻存与复苏操作、生长曲线绘制等,具有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直观,实用等特点。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细胞库的管理水平,为昆虫细胞系库的长期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库 数据库 管理系统
下载PDF
金斑蝶觅食求偶过程中的视觉嗅觉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杰 李明涛 +3 位作者 陈顺安 姚俊 石雷 陈晓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4-611,共8页
【目的】阐明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觅食求偶时视觉嗅觉信息利用机制。【方法】通过行为学观察,测试金斑蝶成虫对7种不同颜色的假花和假花喷施10%蜂蜜水后的觅食响应;通过自然种群求偶和塑封模型访问试验,验证金斑蝶对颜色和气味行为... 【目的】阐明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觅食求偶时视觉嗅觉信息利用机制。【方法】通过行为学观察,测试金斑蝶成虫对7种不同颜色的假花和假花喷施10%蜂蜜水后的觅食响应;通过自然种群求偶和塑封模型访问试验,验证金斑蝶对颜色和气味行为响应。【结果】在无气味的7种颜色的假花条件下,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为138次,对长波长红色(620~750 nm)显示出明显的颜色趋性(占总访花次数的52.17%),访问蓝色(占总访花次数的15.22%)和橙色(占总访花次数的11.59%)次之,其他4种颜色假花较少访问;在假花上喷洒10%蜂蜜水后,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增加3.05倍,雌雄蝶访花次数分别增加3.31和2.86倍;去花冠无气味的花枝几乎没有蝴蝶访问,然而在去花冠无气味的假花花枝上喷洒10%蜂蜜水后,金斑蝶成虫访花总次数增加146次,对单一颜色的访问次数与对单一气味的访问次数相比无显著差异,金斑蝶成虫对气味加颜色的访问总次数较对单一气味的访问总次数增加2.88倍,雌雄蝶访花次数分别增加2.95和2.83倍;金斑蝶雄蝶对颜色和气味的敏感性高于雌蝶。在求偶过程中,金斑蝶对自然种群与蝶翅模型都有雄追雄、雄追雌、雌追雌和雌追雄4种模式,但金斑蝶对无气味蝶翅模型的追逐次数显著低于对自然种群的追逐次数。在自然光下,雌雄蝶翅颜色和图案相近,除了雄蝶后翅腹面多一白色性标斑点外,其他无显著区别;在紫外光下,蝶翅模型的颜色和图案比自然蝶翅更为明显,可能有助于异性识别。【结论】金斑蝶成虫在觅食和求偶过程中,视觉嗅觉同等重要。颜色较稳定、醒目、容易被发现;气味不稳定、易挥发、受环境干扰较大。在觅食中,金斑蝶利用视觉先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嗅觉和味觉确认食物资源;在求偶中,金斑蝶成虫通过视觉初步区分异性,然后依靠嗅觉进行精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斑蝶 觅食行为 求偶行为 视觉响应 嗅觉响应
下载PDF
白蜡虫蜡腺结构特征及其泌蜡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亓倩 李斌 +2 位作者 吕品 陈航 陈晓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2,共9页
【目的】观察性二型性的白蜡虫Ericerus pela的蜡腺结构特征,探究其泌蜡对雌雄虫生态适应性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各发育阶段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泌蜡特征;在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蜡腺结构及其分泌蜡丝的形态;通过... 【目的】观察性二型性的白蜡虫Ericerus pela的蜡腺结构特征,探究其泌蜡对雌雄虫生态适应性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各发育阶段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泌蜡特征;在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蜡腺结构及其分泌蜡丝的形态;通过石蜡切片分析雌雄虫表皮厚度;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白蜡虫泌蜡及表皮增厚的规律分析雌雄虫泌蜡量和几丁质合成的差异。【结果】在白蜡虫体表共发现6种蜡腺,其中四格腺为1龄雄若虫特有,十格腺为雌成虫特有,2龄雄若虫全身布满管腺这一白蜡虫的主要雄性产蜡器官,表皮五格腺、刺腺和肛门腺是各龄期所共有。雄虫有更多的蜡腺种类和数目,雌若虫的表皮厚度比雄若虫的厚将近35%。蜡酯合成关键酶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基因far在雄成虫中表达量更高,几丁质合成关键酶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基因cs在雌成虫中表达量更高。【结论】白蜡虫雌雄虫泌蜡差异显著,两性蜡腺的种类和数量与其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对策相关。雄虫具有避光的生态习性,主要通过分泌一层蜡丝覆盖身体,保护雄虫在蜡被下完成变态过程。雌虫喜光,泌蜡少,通过增加表皮厚度的方式来适应环境,雌虫泌蜡是为了保证呼吸通畅,防止排泄的蜜露反流和微生物入侵,保护卵不被捕食,避免卵块粘连和减缓外力对卵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蜡腺 泌蜡 性二型性 生态学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