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山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和山 王建军 +6 位作者 郑成兴 李荣冠 郑凤武 林俊辉 黄雅琴 何雪宝 江锦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东山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0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还有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双列笔螅(Pennaria...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东山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0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还有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双列笔螅(Pennaria disticha)、纵条肌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梳肢片钩虾(Elasmopus pecteniclu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厦门华藻苔虫(Sinoflustra amoyensis)等。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附着盛期在4—10月,月板的平均附着量(湿重)为979.43g/m2,夏季可高达11799.00g/m2。污损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其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东山湾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泉州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和山 王建军 +6 位作者 郑成兴 林俊辉 黄雅琴 何雪宝 李荣冠 郑凤武 江锦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泉州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1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次为裂片石莼(Ulva fa...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泉州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1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次为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薮枝螅(Obeliasp.)、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外伪角涡虫(Pseudoceros exoplatus)、柄涡虫(Stylochus sp.)、僧帽囊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镰形叶钩虾(Jassa falcata)和角突麦秆虫(Caprella scaura)等种类。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种类丰富且附着强度大,附着盛期在4—11月,月板、季板、半年板和周年板的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2 624g/m2、5 309g/m2、6 210g/m2和8 247g/m2,夏季可达11 295g/m2。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试板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泉州湾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兴化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和山 王建军 +5 位作者 黄雅琴 林俊辉 何雪宝 刘坤 郑成兴 李荣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分别于2005年11月(秋季)和2006年5月(春季)两个季节,在兴化湾潮间带4条断面取样,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89种。其中,多毛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占总种数的90.5%,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有寡鳃卷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 分别于2005年11月(秋季)和2006年5月(春季)两个季节,在兴化湾潮间带4条断面取样,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89种。其中,多毛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占总种数的90.5%,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有寡鳃卷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sp.)、异蚓虫(Heteromastus sp.)、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opsilla cingulata)和侧理蛤(Theora lata)等。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6 ind/m^2和32.35 g/m^2。空间分布上,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次序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水平分布具有湾内向湾口递减的趋势;对比两个季节,春季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秋季。群落结构分析显示,兴化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群落发生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湾 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牟剑锋 黄雅琴 +9 位作者 何雪宝 林俊辉 张舒怡 林和山 刘坤 江锦祥 李荣冠 郑成兴 郑凤武 王建军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6,共9页
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分别在泉州湾北岸布设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共计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样品166种,其中泥沙滩有80种,岩相有96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有145种,构成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主... 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分别在泉州湾北岸布设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共计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样品166种,其中泥沙滩有80种,岩相有96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有145种,构成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调查的3条断面中,泥沙滩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 ind./m^2和24.48 g/m^2,岩相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412 ind./m^2和958.78 g/m^2.数量垂直分布,泥沙滩断面和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数量季节变化,泥沙滩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春季(170 ind./m^2和32.04 g/m^2)大于秋季(96 ind./m^2和16.92g/m^2),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为春季(1 360 ind./m^2)小于秋季(1 464 ind./m^2),而平均生物量为春季(1 122.83 g/m^2)大于秋季(794.75 g/m^2),数量季节变化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显示,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受到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 潮间带 泉州湾
下载PDF
基于AMBI和M-AMBI法的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厦门五缘湾海域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和山 俞炜炜 +6 位作者 刘坤 何雪宝 林俊辉 黄雅琴 陈彬 郑成兴 王建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87,共12页
于2011-2013年5月和10月在厦门五缘湾海域设置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并结合2005年的历史数据,运用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该海域海底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状况。2011-2013年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06科193种,多毛类(83种)、甲... 于2011-2013年5月和10月在厦门五缘湾海域设置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并结合2005年的历史数据,运用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该海域海底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状况。2011-2013年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06科193种,多毛类(83种)、甲壳类(53种)和软体动物(25种)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类群,平均总密度和湿质量生物量分别为(518±292)ind/m2和(54.8±88.9)g/m2。多毛类的短鳃树蛰虫(Pista brevibranchia)为该海域的绝对优势种,其平均密度可达(170±179)ind/m2,其他优势种还有似蛰虫(Amaeana trilobata)、西方似蛰虫(Amaeana occidentalis)、丝鳃稚齿虫(Prionospio malmgreni)、梳鳃虫(Terebellides stroemii)、独毛虫属一种(Tharyxsp.)、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长指马尔他钩虾(Melita longidactyla)和伍氏蝼蛄虾(Austinogebia wuhsienweni)等。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轻度干扰,生态环境质量介于一般—优良之间,与2005年的调查相比,2011-2013年该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这可能与五缘湾及周边海域近年来进行的海堤开口改造、海洋环境整治,以及海湾纳潮量及水交换能力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I M-AMBI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五缘湾
下载PDF
福建洛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群落及其功能群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舒怡 何雪宝 +6 位作者 王建军 林和山 黄雅琴 林俊辉 牟剑锋 刘坤 郑成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961-5972,共12页
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分别在洛阳河口潮间带选取5种生境(红树林区Q1,Q2,Q3;光滩Q4,林缘光滩Q5)开展调查,以探讨不同生境间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共获得甲壳动物18科35种,优势种和重要种... 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分别在洛阳河口潮间带选取5种生境(红树林区Q1,Q2,Q3;光滩Q4,林缘光滩Q5)开展调查,以探讨不同生境间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共获得甲壳动物18科35种,优势种和重要种有弧边招潮(Uca arcuata)、薄片蜾蠃蜚(Sinocorophium lamellatum)、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和秀丽长方蟹(Metaplax elegans),以穴居型植食者为主;不同生境间优势种存在明显变化,游泳型甲壳动物主要出现在生境Q1、Q2和Q3。洛阳江红树林生境Q1、Q2、Q3底栖甲壳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复杂性高于林缘光滩和光滩生境,而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则相反。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物种数、生物量、密度、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生境-季节间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生境间与季节间甲壳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功能群、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在生境间差异不显著,丰富度指数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生境Q1、Q2和Q3差异不显著。而底栖甲壳动物群落相似性和非度量多维度标序(n MDS)分析表明林缘光滩Q5的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与Q1、Q2、Q3的相似度高,与光滩生境相似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红树林、林缘光滩、光滩三者生境的复杂程度、食物丰富程度和食物来源存在差异有关。综合分析表明生境复杂程度与季节是影响洛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甲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功能群 生境差异 河H生态系统 甲壳动物
下载PDF
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生态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俊辉 郑凤武 +1 位作者 何雪宝 王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10-4919,共10页
根据2009年至2012年在福建沿岸5块典型红树林湿地所作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分布特点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区域春、秋两季共记录多毛类动物45种,其中沙蚕科、海稚虫科和小头虫科3个科种类... 根据2009年至2012年在福建沿岸5块典型红树林湿地所作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沿岸红树林湿地多毛类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分布特点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区域春、秋两季共记录多毛类动物45种,其中沙蚕科、海稚虫科和小头虫科3个科种类最为丰富,种类属性为低盐或广盐性种类。多毛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90个/m2和2.17 g/m2,样地×季节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著,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为春季显著高于秋季。此外,林外光滩的多毛类数量要高于林内,不同样地的摄食群组成各异。红树林断面的平均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H'与沉积物粘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多毛类类群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关联最为紧密的因子为地理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多毛类 生态分布
下载PDF
浙江北关港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众 林和山 +7 位作者 黄雅琴 何雪宝 林俊辉 刘坤 牟剑锋 张舒怡 马丽 王建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93,共13页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浙江北关港附近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大型污损生物9门44科53属59种,种类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污损生物群落。固着生活类型的悬浮物食者是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浙江北关港附近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大型污损生物9门44科53属59种,种类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污损生物群落。固着生活类型的悬浮物食者是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群体,群落最主要的优势种是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其次为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中胚花筒螅(Ectopleura crocea)、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廉形叶钩虾(Jassa falcata)和强壮藻钩虾(Stenothoe valida)等种类。该海域污损生物全年各月均有附着, 6-10月板的覆盖面积均达100%,附着盛期为6-8月,月板、季板、半年板和年板的平均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 371±8 722) ind/m^2和(1 667.5±506.0) g/m^2,(31 605±17 671) ind/m^2和(5 879.1±2 576.5) g/m^2,(31 188±10 834) ind/m^2和(13 989.6±4 755.4) g/m^2,(18 425±5 757) ind/m^2和(6 581.9±2 175.9) g/m^2,其中夏季附着强度最高。污损生物群落个体间因栖息空间和食物竞争而存在着相互依存或互相制约的关系,又依照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存在着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污损生物地理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另外,盐度、水体透明度以及光照等自然环境也是影响污损生物附着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关港 污损生物 群落组成 环境因素
下载PDF
我国近岸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的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 刘巧红 +2 位作者 唐雪颖 陈武个 丁少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100,共11页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SLAF-seq,对重要药源生物多室草苔虫的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开展了研究。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30 7和0.000 7,单倍型网络图和NJ系统进化树的结构都较简单,无明显...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SLAF-seq,对重要药源生物多室草苔虫的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开展了研究。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30 7和0.000 7,单倍型网络图和NJ系统进化树的结构都较简单,无明显拓扑结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均表明多室草苔虫未经历过大规模群体扩张。Fst和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SLAF建库共开发得到214 409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3 437个,共开发出99 432个SNP位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低于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基于SNP所做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各群体之间没有显著的遗传结构。综上所述,我国沿海多室草苔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不同地理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多室草苔虫较强的扩散能力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研究还验证和讨论了SLAF-seq应用在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室草苔虫 群体遗传分化 线粒体DNA SLAF-seq 简化基因组
下载PDF
厦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坤 林和山 +5 位作者 何雪宝 黄雅琴 林俊辉 牟剑锋 张舒怡 王建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105,共11页
根据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周边海域60个取样站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运用功能群方法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60科411种,其中肉食者152种,浮游生物食者102种,碎屑食者103... 根据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周边海域60个取样站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运用功能群方法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60科411种,其中肉食者152种,浮游生物食者102种,碎屑食者103种,杂食者48种和植食者6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丝鳃稚齿虫(Prionospio malmgreni)分别是该海域春、秋季的主要优势种。总体而言,浮游生物食者和肉食者为该海域的主要优势功能群,但各区域的优势功能群存在一定差异,围头湾的主导功能群为肉食者和碎屑食者,大嶝海域以肉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为主,而九龙江口和同安湾则以碎屑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占优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深和底温是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活性磷酸盐、底盐、有机质和叶绿素a等对其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摄食功能群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厦门近岸海域
下载PDF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良明 李渊 +5 位作者 张静 宋普庆 张然 张立 姚壮 林龙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5,共8页
南沙群岛是南海中最靠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岛;南沙群岛海区南起3°57′N,北至11°55′N,西起103°30′E,东至117°50′E,由众多礁、滩、岛屿等组成,为典型的热带海域。为进一步研究该海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 南沙群岛是南海中最靠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岛;南沙群岛海区南起3°57′N,北至11°55′N,西起103°30′E,东至117°50′E,由众多礁、滩、岛屿等组成,为典型的热带海域。为进一步研究该海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共开展了春秋2个航次的调查;根据该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共获得鱼类357种,隶属于27目108科219属,其中暖水性鱼类327种,暖温性鱼类30种。优势种鱼类(IRI>500)有菲律宾尖牙鲈(Synagrops philippinensis)、土佐副眶棘鲈(Parascolopsis tosensis)、锯棘尖牙鲈(Synagrops serratospinosus)等5种,多为中小型鱼类,且季节间变化较大。分析多样性指数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较大(3.05~4.20),两季间变化最为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春秋两季间变动范围较小(2.31~2.69);Pielou均匀度指数(J’)季节间基本保持一致(0.69~0.70);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显示,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要低于春季,而且两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都偏离平衡状态;同时分析数量生物量曲线显示,春秋两季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之上,表明群落主要以生长较快,个体较小的r选择物种为主,群落受到的干扰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差。鱼类的洄游、不同适温性鱼类的迁入迁出以及繁殖群体的补充、个体生长、捕捞等都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 鱼类 相对重要性指数 更替指数 迁移指数 数量生物量曲线
下载PDF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和北部湾口海域底层游泳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渊 张静 +5 位作者 张然 宋普庆 钟指挥 王燕平 林龙山 窦硕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可能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所造成的。目前,南海北部渔业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资源结构呈现小型化和低值化。对南北海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资源相对较好。应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渔业资源,同时加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游泳动物 物种多样性 相对重要性指数
下载PDF
厦门岛西水东调对海岛地下水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浩 陈彬 +2 位作者 刘正华 占车生 岳卫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88-693,共6页
海岛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一般都依靠地下水维持岛上生产生活用水,如果地下水质受到影响,则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严重。为了解决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问题,决... 海岛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一般都依靠地下水维持岛上生产生活用水,如果地下水质受到影响,则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严重。为了解决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问题,决定调用海水对其进行稀释,而这一方案则有可能造成引水工程沿线海水侵入地下水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从厦门西侧的筼筜湖经松柏湖调水到钟宅湾对周围地下水质和湖库水体的影响,以及在丰水年和枯水年湖库水体和海水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分析表明:工程在一年左右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将趋于稳定,工程沿线150~800m范围内地下水的盐度产生了明显变化。在枯水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海水有可能会补给湖库,引起湖泊盐度升高,对工程沿线特别是饮用水备用水源湖边水库造成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地下水资源 有限元法 厦门岛
下载PDF
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14
作者 王良明 张静 +1 位作者 李渊 林龙山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根据2011年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隶属于18目51科63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优势种类有鹿斑鲾(Leiognathus r... 根据2011年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隶属于18目51科63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优势种类有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7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6,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4.1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0.所有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116.23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08 215 ind/km^2.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处于中等水平,但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不高,多数为小型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日岛西部海域 游泳动物 种类组成 相对资源密度
下载PDF
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渊 张静 +4 位作者 张然 宋普庆 钟指挥 王燕平 林龙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4,共9页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两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504种,隶属于2纲31目129科294属;其中北部湾口海域出现鱼类301...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两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504种,隶属于2纲31目129科294属;其中北部湾口海域出现鱼类301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出现鱼类357种。优势种数量较少,多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且季节间变化较大。春季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出现的大量鱼类为补充群体,而许多种类在秋季有向较深海区移动的趋势;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主要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显示,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要低于春季,而且两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都偏离平衡状态,主要是由鱼类的洄游和不同适温性鱼类的迁入迁出造成的。综合来看,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北部湾口海域,在努力控制资源可捕量范围的同时,可合理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鱼类群落结构 相对重要性指数 更替指数 迁移指数
原文传递
厦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坤 林和山 +5 位作者 王建军 何雪宝 林俊辉 黄雅琴 张舒怡 牟剑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09-3415,共7页
于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近岸海域设置6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运用Brey(1990)经验公式对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总次级生产力P和P/B值分别为4.6±10.1 g AFDW·m-2·a-1和... 于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近岸海域设置6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运用Brey(1990)经验公式对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总次级生产力P和P/B值分别为4.6±10.1 g AFDW·m-2·a-1和1.0±0.4a-1,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该海域P值的主要贡献类群,秋季的P值略高于春季,同安湾的P值明显高于大嶝海域、九龙江口、厦门外海域和围头湾。相关性分析显示,该海域次级生产力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以及水体底温呈显著相关,底质类型以及采砂、航道清淤、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干扰也是影响次级生产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厦门近岸海域
原文传递
我国沿海棱鳀属鱼类的物种鉴定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静 李渊 +2 位作者 宋娜 林龙山 高天翔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8-895,共8页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国沿海分布的6种棱鳀属(Thryssa)鱼类样品进行了物种鉴定,并每种取5尾用于探讨该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棱鳀属鱼类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上颌骨伸达位置和第一鳃耙的下鳃耙数量。在525 bp的目的片段上有175个...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国沿海分布的6种棱鳀属(Thryssa)鱼类样品进行了物种鉴定,并每种取5尾用于探讨该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棱鳀属鱼类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上颌骨伸达位置和第一鳃耙的下鳃耙数量。在525 bp的目的片段上有175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72个,单一信息位点3个,无插入缺失现象,转换数为182,颠换数为57。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结合Gen Bank中相关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所有序列明显分为10个组群,表明已提交的棱鳀属鱼类COI基因序列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各组群间的遗传距离和氨基酸遗传差异水平可以看出,10个组群应为不同的有效种,但是否存在隐存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从NJ树上可以看出,长颌棱鳀(T.setirostris)是最先分化出的物种,保持着最原始的特征,而中颌棱鳀(T.mystax)与黄吻棱鳀(T.vitrirostris)聚类到一起,二者间存在共享单倍型。棱鳀属鱼类最早分化于中新世早期。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结合更多的分子标记对中颌棱鳀和黄吻棱鳀的分类地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鳀属 系统发育关系 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北极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降解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建宁 董纯明 +2 位作者 赖其良 林龙山 邵宗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目的】为了研究北极地区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C16H33Cl)降解菌的多样性,并获得新的卤代烃降解菌资源。【方法】以C16H33Cl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在4℃和25℃下对表层海水样品进行富集,通过平板分离鉴定可培养菌株,并验证其降解能力;同时... 【目的】为了研究北极地区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C16H33Cl)降解菌的多样性,并获得新的卤代烃降解菌资源。【方法】以C16H33Cl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在4℃和25℃下对表层海水样品进行富集,通过平板分离鉴定可培养菌株,并验证其降解能力;同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降解菌群结构。【结果】从12个北极表层海水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112株可培养菌株。经过降解实验验证,发现19株菌株能够降解氯代十六烷,其中食烷菌(Alcanivorax)、红球菌(Rhodococcus)表现出很好的乳化和降解现象,海杆菌(Marinobacter)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DGGE分析显示,富集驯化的降解菌群中主要优势菌为Alcanivorax,Parvibaculum和Thioclava属的菌株。【结论】北极海水中卤代烃降解菌主要是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文章首次报道了北极海水卤代烷烃降解菌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北极环境中的降解菌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表层海水 氯代十六烷 生物降解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