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粉质粘土共振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小飞 陈培雄 +2 位作者 杨义菊 陈小玲 李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共5页
利用DRNEVICH LONG-TOR型共振柱仪研究杭州湾浅层粉质粘土的动力学性质,阐述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应变增加的变化趋势,分析动模量衰减规律。最大动模量主要与围压Pc、土的固结密度、动应变和初始孔隙比等因素有关;杭州湾粉质粘土动模量随应... 利用DRNEVICH LONG-TOR型共振柱仪研究杭州湾浅层粉质粘土的动力学性质,阐述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应变增加的变化趋势,分析动模量衰减规律。最大动模量主要与围压Pc、土的固结密度、动应变和初始孔隙比等因素有关;杭州湾粉质粘土动模量随应变的变化规律符合土的非线性、滞后性和变形累积三方面的一般规律;杭州湾粉质粘土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归一化应力应变曲线相似,而动阻尼比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柱试验 粉质粘土 动弹性模量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下载PDF
长链烯酮及U_(37)~k值在北极海洋古温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冰 陈荣华 +2 位作者 王自磐 陈建芳 刘镇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7,共9页
在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表层沉积物中检出长链烯酮化合物 ,研究结果表明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沉积物中长链烯酮以C37∶3甲基酮占优势 ,C37~C39不饱和烯酮丰度变化顺序为C37>C38>C39.根据∑C37/∑C38比值 ,所检出的长链烯酮母质生物... 在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表层沉积物中检出长链烯酮化合物 ,研究结果表明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沉积物中长链烯酮以C37∶3甲基酮占优势 ,C37~C39不饱和烯酮丰度变化顺序为C37>C38>C39.根据∑C37/∑C38比值 ,所检出的长链烯酮母质生物主要是颗石藻 (Emilianiahuxleyi) .应用Uk37和Uk′37标准校正关系式估算了表层海水古温度 ,其中Uk′37估算值为 4.1 47~ 5.70 6℃ (平均为 5.0 9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长链烯酮 古温度 海洋沉积物 古气候 古海洋 颗石藻
下载PDF
海洋中尺度涡建模及其在水声传播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佳讯 张韧 +1 位作者 陈奕德 金宝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6,共10页
针对海洋中尺度涡对水声传播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涡区的历史水文实测数据提取涡旋强度,空间尺度等中尺度涡特征参数,建立了海洋中尺度涡理论计算模型。运用MMPE水下声场模型仿真试验研究了涡旋性质、强度和位置、声源频率和置放深度对声... 针对海洋中尺度涡对水声传播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涡区的历史水文实测数据提取涡旋强度,空间尺度等中尺度涡特征参数,建立了海洋中尺度涡理论计算模型。运用MMPE水下声场模型仿真试验研究了涡旋性质、强度和位置、声源频率和置放深度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涡使得会聚区的位置"后退",会聚区宽度增加;冷涡使得会聚区的位置"前移",会聚区宽度减小。涡旋的强度越大,"前移"或"后退"的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E模型 中尺度涡模型 传播损失
下载PDF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倪晓波 黄大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4,70,共8页
关键词 海洋次表层 最大值 叶绿素 机制研究 海洋水体 海洋生物 浮游植物 沿岸海域 生物特征 全球海洋
下载PDF
国际海洋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镇盛 杜明敏 章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综述了国际上有关海洋浮游动物种群、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等方面研究进展。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分布广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海洋食物网中,浮游动物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控制初级生... 综述了国际上有关海洋浮游动物种群、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等方面研究进展。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分布广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海洋食物网中,浮游动物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又被更高营养阶层的动物(鱼、虾、鲸、海鸟等)捕食,充当次级生产者的角色,其群落结构、种群动态和物种多样性影响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资源量,浮游动物是海洋食物网中关键环节。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浮游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多项国际研究计划以生物多样性和年际变化趋势为研究重点并联系全球变化及响应,因此,浮游动物的研究已成为海洋生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上对浮游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向:(1)浮游动物生境、种群的分布和扩散动力学研究;(2)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3)浮游动物的实验生态和现场受控生态研究;(4)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5)深海、南北极、低氧区等极端生境的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6)浮游动物研究新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游生物 浮游动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Argo)与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大可 许建平 +7 位作者 马继瑞 陈显尧 王桂华 王伟 韩桂军 张启龙 袁耀初 周伟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首先介绍Argo这一新型全球海洋观测网给海洋和大气科学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接着阐述项目重点研究区域西北...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首先介绍Argo这一新型全球海洋观测网给海洋和大气科学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接着阐述项目重点研究区域西北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国内外进展,最后给出了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 上层海洋 短期气候 海洋与气候预测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43
7
作者 唐启升 苏纪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1,共7页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施计划。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施计划。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弄清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服务与产出 ,量化其动态变化及生态容纳量 ,预测生物资源的补充量 ,寻求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的途径。使集多种机制于一体并具陆架特色的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和研究队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动力学 海洋生态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海洋遥感L3A数据的优化行程及其组合无损压缩算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付东洋 潘德炉 +3 位作者 丁又专 李宇隆 肖志强 侯骏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在比较研究常见的多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符合遥感应用的压缩技术。结合海洋遥感L3A数据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行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以及该算法与哈夫曼编码相结合的组合压缩算法,可应用于MODIS、NOAA、HY等... 在比较研究常见的多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符合遥感应用的压缩技术。结合海洋遥感L3A数据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行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以及该算法与哈夫曼编码相结合的组合压缩算法,可应用于MODIS、NOAA、HY等国内外多种卫星的L3级原始数据文件的压缩。通过9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它通用的压缩方法或工具相比,具有最小的时空积,即在压缩时间和空间上具一定的综合优势,且更加高效地传输、存储和共享海量的卫星遥感图像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遥感 无损压缩 优化行程编码 HUFFMAN编码 压缩率 时空积
下载PDF
甲烷流体活动与沉积物中碳、氮同位素组成响应——南海东北部海洋Ⅳ号地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晓果 金肖兵 +1 位作者 姚旭莹 龚建明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南海东沙群岛东北部海洋Ⅳ号地区GC16站重力柱状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总氮,以及自生碳酸盐岩矿物的无机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甲烷流体活动区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sulfate methane transition zone)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界面,该... 南海东沙群岛东北部海洋Ⅳ号地区GC16站重力柱状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总氮,以及自生碳酸盐岩矿物的无机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甲烷流体活动区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sulfate methane transition zone)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界面,该带内沉积物中有机碳、氮与无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明显。GC16站SMTZ上界面以下的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同位素组成分别比其上的沉积物负偏1.4‰PDB和0.93‰,反映该带内甲烷缺氧氧化作用(AOM—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与氨氧化作用发育。无机碳同位素组成表明SMTZ界面之下沉积物中的自生碳酸盐岩矿物为以微生物为媒介的甲烷驱动成因,地质历史时期(至柱状沉积物底部沉积时期)曾发生过2次较强烈的CH4流体活动;目前该区甲烷流体活动较弱,甲烷流体影响深度与SMTZ上界面一致,未能到达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位素组成 SMTZ AOM 氨氧化作用
下载PDF
海洋浮游病毒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洪波 肖天 林凤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01,共5页
浮游病毒在海洋中大量存在,利用超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发现病毒丰度为10^5~10^7个/mL,远远超过细菌的数量。由于浮游病毒在微食物环、生源要素的循环及对宿主细胞的裂解以及控制宿主多样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世界各国对海洋... 浮游病毒在海洋中大量存在,利用超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发现病毒丰度为10^5~10^7个/mL,远远超过细菌的数量。由于浮游病毒在微食物环、生源要素的循环及对宿主细胞的裂解以及控制宿主多样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世界各国对海洋病毒的研究发展迅速。由于技术方法方面的原因,国内在这方面刚刚起步不久。尽管在淡水病毒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海洋研究领域,此部分工作还很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病毒 海洋 透射电镜技术 宿主细胞 微食物环 生源要素 多样性 水病毒
下载PDF
我国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潘德炉 王迪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6-512,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光学应用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的实施,在该方面有了新进展。文章将着重介绍光学遥感信息的大气校正、光学遥感海洋环境信息提取、光学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光学应用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的实施,在该方面有了新进展。文章将着重介绍光学遥感信息的大气校正、光学遥感海洋环境信息提取、光学遥感在赤潮与溢油监测等3个方面的应用科学新进展,并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光学遥感 中国
下载PDF
HPLC色素分析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红昌 宁修仁 +1 位作者 唐学玺 周文礼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8,共8页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项成熟的分离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HPLC的色素分析技术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历程。对这一技术在野外采样、样品预处理、色谱信息获得以及数据处理等...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项成熟的分离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HPLC的色素分析技术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历程。对这一技术在野外采样、样品预处理、色谱信息获得以及数据处理等环节的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相关研究进行了HPLC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介绍并讨论了此项技术面临的问题、最新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HPLC 色素
下载PDF
减弱船磁效应对海洋地磁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金耀 翟国君 +4 位作者 刘强 谭勇华 张涛 吴学文 汪俊 《海洋测绘》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船磁效应一直是影响海洋地磁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船磁模型只取磁方位角为变量,改正后测线数据存在系统差和船磁影响的起伏变化,给不断累积的地磁数据拼接带来困难。磁正西北和北东方向的测线网受船的感应磁性变化的影响最小,... 船磁效应一直是影响海洋地磁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船磁模型只取磁方位角为变量,改正后测线数据存在系统差和船磁影响的起伏变化,给不断累积的地磁数据拼接带来困难。磁正西北和北东方向的测线网受船的感应磁性变化的影响最小,东西向测线之间船磁影响差异最小,而磁南北向测线之间正好相反,据此可从测线布设方案着手减弱船磁效应影响。完备的船磁模型可以兼顾考虑测线航向、地磁总场、磁倾角和拖缆长度的变化,通过不同拖缆长度的主、副测线网交点差平差或三点各两种不同拖缆长度的方位测量,实现地磁异常分离和完备船磁效应的改正。实例说明固定船磁,甚至负的垂直分量,会使船磁效应随纬度出现可观变化,需要完备船磁模型的解算和改正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磁测量 船磁效应 完备船磁模型 测线平差 船磁方位测量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研究Ⅱ.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1 位作者 胡锡钢 叶新荣 《东海海洋》 2000年第1期21-27,共7页
报导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 ;在2 0℃的条件下 ,经过 2 1 d后 ,绝大部分的正烷烃被降解 ,总的降解率... 报导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 ;在2 0℃的条件下 ,经过 2 1 d后 ,绝大部分的正烷烃被降解 ,总的降解率为 94.93% ,其中细菌的降解率为 75.67% ,理化降解率为 1 9.2 6% ;温度对正烷烃的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 ,温度在 1 0℃时 ,正烷烃降解速度较慢 ,在 2 0℃正烷烃的降解比 1 0℃快 ,在 35℃的条件下 ,正烷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石油烃 正烷烃 降解作用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乐清湾海洋环境季节特征及水交换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锋 廖光洪 +1 位作者 盛建明 杨成浩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48-51,共4页
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 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的水交换能力与湾内温(度)盐(度)水平及断面分布特征一致,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南的水体基本1个月可完全交换,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的水体2个月仍然无法交换到湾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季节特征 水交换 乐清湾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和问题 被引量:23
16
作者 龙邹霞 余兴光 +1 位作者 金翔龙 任建业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并不断累积,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管理者、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近10 a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却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我国...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并不断累积,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管理者、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近10 a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却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发展较晚,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系统性的中文文献也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国内外进展进行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与世界同领域之间的差距,归纳提出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应从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时空分布、微塑料理化特性以及微塑料的海洋生态效应等三大关键问题加强研究,并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在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危害评估标准体系等方面不断规范和创新,以促进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微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 海洋垃圾 海洋环境
下载PDF
海洋含黏粒砂土共振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和锦 潘国富 +1 位作者 王小燕 陈培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利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RCA共振柱系统测试海洋含黏粒砂土动剪切模量,同时对比纯砂样的动剪切模量,系统研究固结应力、初始密实度、黏粒含量等因素对砂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动剪切模量随有效固结应力增大而增大... 本文利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RCA共振柱系统测试海洋含黏粒砂土动剪切模量,同时对比纯砂样的动剪切模量,系统研究固结应力、初始密实度、黏粒含量等因素对砂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动剪切模量随有效固结应力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黏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柱试验 黏粒 最大动剪切模量 骨架孔隙比
下载PDF
中国海洋深地震探测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阮爱国 丘学林 +1 位作者 李家彪 郝天珧 《华南地震》 2009年第2期10-18,共9页
对中国(大陆)的海洋深地震探测工作进行了回顾,重点讨论了南海北部边缘OBS探测的几条剖面及动力学意义。介绍了近期在海底地震仪设备研制和引进方面的进展及近期的海洋地壳深地震探测的计划。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海底地震仪 海洋地震探测 地壳结构
下载PDF
渤海区域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军 郝玉 龙江平 《海岸工程》 2006年第1期86-92,共7页
根据目前渤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的现状,结合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渤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目前渤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的现状,结合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渤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兴海的几点措施,为海洋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渤海
下载PDF
海洋温盐度资料多变量同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春玲 李宏 +1 位作者 许建平 王振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早期海洋资料同化仅考虑温度的调整而忽略盐度的变化,这往往会带来虚假信息,可能导致密度场被严重恶化,同化后的结果甚至比没有同化任何观测资料时还要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洋资料同化中的一些温、盐度多变量调整方案便被提出来了。... 早期海洋资料同化仅考虑温度的调整而忽略盐度的变化,这往往会带来虚假信息,可能导致密度场被严重恶化,同化后的结果甚至比没有同化任何观测资料时还要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洋资料同化中的一些温、盐度多变量调整方案便被提出来了。本文对广泛应用于多变量分析的资料同化方法及不同温、盐度多变量调整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不同调整方案的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最后对Argo资料在海洋资料同化中的重要性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料同化 多变量调整 ARGO资料 网格化 海洋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