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
作者 蔡武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2011年12月15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全会形式专题讨论文化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决定的方式对文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几个第一次,
关键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问题 专题讨论 六中全会 文化建设
原文传递
谈实事求是治史--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
作者 李洪峰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2011年12月15日)蔡武部长讲话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认真贯彻。编委会着重围绕提高质量,清史办要着重围绕加强管理,安排好明年工作。我着重就实事求是治史问题,谈些认识。
关键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实事求是 治史 编委会
原文传递
忠孝——明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春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23-29,共7页
中华民族之所以始终以统一为大势,忠孝核心价值观是立了大功的,而且随着忠孝的不断深入人心,越到后期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明清两代,以忠孝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保持国家稳定、推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 中华民族之所以始终以统一为大势,忠孝核心价值观是立了大功的,而且随着忠孝的不断深入人心,越到后期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明清两代,以忠孝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保持国家稳定、推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从宋代以后,我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间的分裂。可以说,坚持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一条比较成功的治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孝 核心价值观 明清 治国经验
下载PDF
《申报》中晚清救荒资料述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岚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8,共7页
关键词 《申报》 《上海新报》 述略 救荒 晚清 《申江新报》 中文报纸 中国近代 报刊史 清末
下载PDF
清代科举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以落第举人大挑入仕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5
5
作者 孔祥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以貌取人的大挑制度是始于乾隆时期专为下第举人而定的选官制度,为清代所独有。这项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举人经年累积雍滞而导致无官可授的问题,是下第举人进入仕途的一条捷径。该制度形成于乾隆年间,每隔若干年举行一次。大挑是... 以貌取人的大挑制度是始于乾隆时期专为下第举人而定的选官制度,为清代所独有。这项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举人经年累积雍滞而导致无官可授的问题,是下第举人进入仕途的一条捷径。该制度形成于乾隆年间,每隔若干年举行一次。大挑是对科举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批落第举人的进身问题,有助于选拔人才,但因挑选主观性较强,带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且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革清代人才选拔机制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举人 大挑 科举 以貌取人
下载PDF
历史上的官员管理:清代官员的“年终密考”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爱莲 王金山 《决策探索》 2015年第2期81-82,共2页
清朝管理官员,除三年对外官一次"大计"和对京官一次"京察",以及履职引见、年终陈述等外,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密考。此制源于康熙时期的密折奏事,正式实行于乾隆朝,一直使用至清朝灭亡。由于考语清单是在每年年终奏报,所以密考也... 清朝管理官员,除三年对外官一次"大计"和对京官一次"京察",以及履职引见、年终陈述等外,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密考。此制源于康熙时期的密折奏事,正式实行于乾隆朝,一直使用至清朝灭亡。由于考语清单是在每年年终奏报,所以密考也被称作"年终密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会典 乾隆朝 康熙时期 京察 则例 奏事 雍正朝 康熙朝 年羹尧 两司
下载PDF
《清史稿·天文志》纂修考
7
作者 赵晨岭 《明清论丛》 2014年第1期355-361,共7页
作为《清史稿》诸志之首的《天文志》地位重要,而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纂修过程却不甚了了,相关回忆文章仅记载其作者为柯劭忞,序为金梁所作。通过对台北故宫《清史馆未刊纪志表传稿本专辑》及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收藏的《天文志》... 作为《清史稿》诸志之首的《天文志》地位重要,而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纂修过程却不甚了了,相关回忆文章仅记载其作者为柯劭忞,序为金梁所作。通过对台北故宫《清史馆未刊纪志表传稿本专辑》及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收藏的《天文志》稿本进行查考,可知参与该志编纂的还有邓杰臣、王崇源、冯祖植三人。他们与柯劭忞分工不同,贡献各异。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梳理,基本可以还原该志的纂修经过。分析可知,其内容缺漏这一重大硬伤在稿本中并不存在,问题出在《清史稿》成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天文志》 历史编纂学 柯劭忞
原文传递
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平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 被引量:9
8
作者 邓海伦 王江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论文试图对乾隆十三年的米价大论战进行再检讨,指出朝廷将米价上涨归咎于常平仓储备的扩大并不一定与事实相符。1748年8月乾隆帝决定每省常平仓定额“应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亦非各省督抚一致同意的反映。而且,这一不加选择的命... 本论文试图对乾隆十三年的米价大论战进行再检讨,指出朝廷将米价上涨归咎于常平仓储备的扩大并不一定与事实相符。1748年8月乾隆帝决定每省常平仓定额“应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亦非各省督抚一致同意的反映。而且,这一不加选择的命令之粗率也使读者怀疑朝廷可能另有用意。如果仔细阅读1749年1月建议将全国仓储总额定为3379万石的报告,不难发现其作者并不拒绝寻找机会节省资金。这些财政上的考虑很可能跟第一次金川战争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十三年 常平仓 金川战役
原文传递
从《燕行录》看康乾时期中国民俗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钱蓉 赫晓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有清一代,来华的朝鲜使臣将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著录成书,在朝鲜的历史上将其所录之诗文统称为《燕行录》。清代朝鲜的《燕行录》,从崇德二年(1637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258年间,共计有五百余种之多,这些记录记载了使臣燕... 有清一代,来华的朝鲜使臣将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著录成书,在朝鲜的历史上将其所录之诗文统称为《燕行录》。清代朝鲜的《燕行录》,从崇德二年(1637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258年间,共计有五百余种之多,这些记录记载了使臣燕行的具体路线,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到京后的很多公、私活动。内容繁杂,人物众多,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本文仅以具代表意义的康乾盛世为研究断限,以民俗文化为分析对象,借此考察《燕行录》中所反映的中国文化及其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录》 中国文化 民俗文化 康乾时期 朝鲜使臣 涉及范围 时间跨度 康乾盛世
原文传递
燕行使关于康乾时期中国东北商业之印象
10
作者 赫晓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清代,朝鲜使臣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纪行,多名之为《燕行录》。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1960年、1962年出版的《燕行录选集》和1970年代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出版的《(国译)燕行录选集》共收录三十余种;2001年,... 清代,朝鲜使臣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纪行,多名之为《燕行录》。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1960年、1962年出版的《燕行录选集》和1970年代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出版的《(国译)燕行录选集》共收录三十余种;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的《燕行录全集》共收录了380余种。“燕行录”的大量刊行,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以此为资料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时期 中国 印象 商业 东北 民族文化 《燕行录》 2001年
原文传递
版式分工与注、评共生的博弈--谈明代《文选》删述本的版本特征
11
作者 郝倖仔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 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注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注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原文传递
蒙民“北迁”研究一隅——以道光年间喀喇沁左旗移民科尔沁为中心
12
作者 张建斌 《明清论丛》 2016年第1期368-377,共10页
本文依据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藏文书档案,梳理道光年间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蒙古族民众移民哲里木盟科尔沁地区概况,描述两盟针对朝廷调查移民的命令,盟、旗之间的互动及具体的调查方法和相关细节,分析认为科尔沁蒙古族王... 本文依据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藏文书档案,梳理道光年间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蒙古族民众移民哲里木盟科尔沁地区概况,描述两盟针对朝廷调查移民的命令,盟、旗之间的互动及具体的调查方法和相关细节,分析认为科尔沁蒙古族王公贵族招民垦荒是促使蒙古族移民的主要因素。文章重点陈述了喀喇沁左旗对于移民的管理,得出蒙民移民与汉民的'编户齐民'政策不同,迁移的蒙民依然对原居住地有交纳公务费的义务,司法方面也受原地管辖,喀左旗对移民依然具有行政管辖的权利,但相比于旗内民众管理则较为松散。管理政策的变化对蒙古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土地制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左旗 科尔沁 蒙民 北迁 移民
原文传递
大挑——清代科举落第举人的另一条出路
13
作者 孔祥文 《明清论丛》 2015年第1期402-412,共11页
以貌取人的大挑制度是始于乾隆时期专为下第举人而定的选官制度,为清代所独有。这项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举人经年累积雍滞而导致无官可授的问题,是下地举人进入仕途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 举人 大挑 科举
原文传递
李贽的思想及文艺批评
14
作者 卜键 《戏友》 2018年第A01期56-57,共2页
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一个思想者的舍弃与追逐8月1日,骄阳灼灼,夏蝉阵阵。在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中西部地方戏曲评论人才培养”教室却宁静如水。大家都沉浸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情怀中,静静地聆听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一个思想者的舍弃与追逐8月1日,骄阳灼灼,夏蝉阵阵。在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中西部地方戏曲评论人才培养”教室却宁静如水。大家都沉浸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情怀中,静静地聆听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卜键教授给我们讲述李贽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一生。这是一次特殊的历史穿越与探寻,是一堂别具一格的理论课,更是一份久违的真感动、大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 将头 理论课 情怀 历史观 角度 国家 研究
原文传递
闲言碎语——心境·心态·状态
15
作者 赵海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一) 艺术源于生活,异干生活,高于生活。人生喜怒哀乐,是一种体验、一种滋润、一种自然而然心境之再现。王羲之“东床坦腹”“狂放不羁”,留下《兰亭序》千古绝唱:颜真卿“悲愤疾书”《祭侄文稿》,为后人奉为圭臬。凡此皆在特... (一) 艺术源于生活,异干生活,高于生活。人生喜怒哀乐,是一种体验、一种滋润、一种自然而然心境之再现。王羲之“东床坦腹”“狂放不羁”,留下《兰亭序》千古绝唱:颜真卿“悲愤疾书”《祭侄文稿》,为后人奉为圭臬。凡此皆在特别的心境下,留给我们更多的启迪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 状态 心态 《祭侄文稿》 《兰亭序》 生活 王羲之 颜真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