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_2O_3和K_2CO_3对高灰分煤催化燃烧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徐建
章祥林
靳廷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1-1846,共6页
为提高淮北矿区高灰分煤的燃烧效率,采用热重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了Fe_2O_3和K2CO3对煤粉着火与燃尽温度、燃烧特性指数、放热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Fe_2O_3和K2CO3可分别将煤粉的着火温度由480.3℃降低470.4℃和397.3℃,燃尽温度由628.4℃...
为提高淮北矿区高灰分煤的燃烧效率,采用热重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了Fe_2O_3和K2CO3对煤粉着火与燃尽温度、燃烧特性指数、放热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Fe_2O_3和K2CO3可分别将煤粉的着火温度由480.3℃降低470.4℃和397.3℃,燃尽温度由628.4℃降到609.7℃和547.7℃,燃烧特性指数提高,放热量增大。利用SEM、XRD和FTIR测试技术对煤粉燃烧残余物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官能团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燃煤催化剂在燃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通过BET方程计算燃烧煤焦的比表面积,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Fe_2O_3和K2CO3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燃烧反应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增强煤粉的吸附性能,加快燃烧反应过程中固定碳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分煤
燃烧性能
催化机理
物相组成
比表面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_2O_3和K_2CO_3对高灰分煤催化燃烧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徐建
章祥林
靳廷甲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国家
煤
及煤化工
产品质量
监督
检测
中心
(
合肥
检测室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1-1846,共6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2010402109)
文摘
为提高淮北矿区高灰分煤的燃烧效率,采用热重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了Fe_2O_3和K2CO3对煤粉着火与燃尽温度、燃烧特性指数、放热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Fe_2O_3和K2CO3可分别将煤粉的着火温度由480.3℃降低470.4℃和397.3℃,燃尽温度由628.4℃降到609.7℃和547.7℃,燃烧特性指数提高,放热量增大。利用SEM、XRD和FTIR测试技术对煤粉燃烧残余物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官能团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燃煤催化剂在燃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通过BET方程计算燃烧煤焦的比表面积,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Fe_2O_3和K2CO3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燃烧反应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增强煤粉的吸附性能,加快燃烧反应过程中固定碳的燃烧。
关键词
高灰分煤
燃烧性能
催化机理
物相组成
比表面积
Keywords
high ash coal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catalytic mechanism
phase compositi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分类号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TD984 [矿业工程—选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_2O_3和K_2CO_3对高灰分煤催化燃烧影响及机理分析
徐建
章祥林
靳廷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