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术后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袁振南 王海军 +5 位作者 曲世宁 黄初林 王浩 张昊 杨全会 邢学忠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3期1315-1319,1348,共6页
目的评估肿瘤术后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影响分析。方法收集86例术后发生AKI需要行CRRT治疗危重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出院时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 目的评估肿瘤术后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影响分析。方法收集86例术后发生AKI需要行CRRT治疗危重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出院时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响需要行CRRT治疗的AKI的肿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累计恢复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独立危险因素预测肾功能院内恢复的效能。结果共38例患者肾功能在出院前获得了恢复,48例患者肾功能未恢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室时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Ⅲ(SAPSⅢ)评分≥65分、CRRT开始24 h内尿量<100 ml是影响术后AKI-3级且需要行CRRT的危重症肿瘤患者院内肾功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室时SAPSⅢ评分<65分患者的28天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入室时SAPSⅢ评分≥65分的患者,CRRT开始24 h内尿量<100 ml患者的28天肾功能恢复率明显低于CRRT开始24 h内尿量≥100 ml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室时SAPSⅢ评分<65分、CRRT开始24 h内尿量≥100 ml预测患者院内肾功能恢复的AUC分别为0.725 (95%CI:0.615~0.835)、0.908(95%CI:0.845~0.971)。结论患者早期肾功能恢复率较低,入室时病情危重、CRRT开始后24小时内尿量少的肿瘤术后AKI-3级且需要行CRRT的危重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恢复率低,可以作为预测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入院时出现远处转移并不影响早期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术后 急性肾损伤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肾功能恢复
下载PDF
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近期和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军 邢学忠 +5 位作者 曲世宁 黄初林 王浩 袁振南 张昊 杨全会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近期和中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60例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近期和中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60例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20例,院内死亡率7.69%,1年生存率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控制状态和转入ICU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P=0.008,RR=1.099,95%CI 1.025~1.178)是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发现,肿瘤治疗方式、肿瘤控制状态、APACHEⅡ评分和应用血管收缩药是影响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42、<0.001、0.012、0.046)。多因素Cox回归发现,仅肿瘤控制状态是影响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04,RR=4.625,95%CI 1.648~12.984)。结论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近期预后取决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积极治疗可能改善院内生存。肿瘤控制状态是影响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肿瘤 近期预后 中期预后
下载PDF
PD‑1抑制剂新辅助治疗致围术期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2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贾贝 乔涌起 +2 位作者 范琳琳 邢学忠 戴媛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545-54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例PD-1抑制剂不良反应病例,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在围术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针对2例围术期发生免疫治疗相关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检... 目的通过分析2例PD-1抑制剂不良反应病例,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在围术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针对2例围术期发生免疫治疗相关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检索,探究免疫治疗诱发垂体炎概况及应对方法。结果经过分析发现,2例患者在围术期出现的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考虑为既往接受PD-1抑制剂治疗诱发的免疫相关垂体炎,具体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缺乏伴严重的低钠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相关症状缓解,但肾上腺功能不全没有恢复。结论对于接受过PD-1抑制剂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定期监测垂体相关激素水平,警惕围术期发生的垂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时治疗,避免临床急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肾上腺功能不全 垂体功能障碍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新辅助治疗 围术期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海军 邢学忠 +5 位作者 曲世宁 黄初林 王浩 袁振南 张昊 杨全会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0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转入ICU时...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转入ICU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3,SAPS3)、转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接受肾替代治疗、住ICU时间、ICU死亡情况、住院时间等。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统计两组患者确诊脓毒症休克第一个24h内应用血管活性药和强心药的最大剂量,分别赋分后计算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临床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的SAPS3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心血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VIS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APS3评分(RR=1.062,95%CI 1.014~1.114,P=0.001)和VIS评分(RR=1.023,95%CI 1.007~1.039,P=0.005)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发现SAPS3评分和VIS评分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063(95%CI 0.681~0.927,P=0.001)和0.856±0.039(95%CI 0.781~0.932,P<0.001)。截断值分析VIS评分取199分时,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7.2%。结论SAPS3评分和VIS评分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评分 预后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军 邢学忠 +6 位作者 曲世宁 黄初林 张昊 王浩 袁振南 高勇 杨全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43-2148,2153,共7页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腹部肿瘤术后患者合并复杂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替加环素组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腹部肿瘤术后患者合并复杂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替加环素组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致病微生物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两组在治疗结束时和出院前评价临床疗效,治愈率分别为87.80%,82.05%和90.24%,84.62%,综合疗效治愈率分别为92.59%及84.62%。住院死亡率碳青霉烯类组高于替加环素组(17.95%vs 2.4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抗菌方案(87.5%vs 44.4%,P=0.027),入ICU时SAPS3评分[(72.63±13.814)vs(55.50±13.417),P=0.001],SOFA评分[(11.13±2.232)vs(6.69±3.084),P<0.001]是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SOFA评分(P=0.035,OR=1.733,95%CI:1.038~2.894)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比,替加环素在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复杂腹腔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碳青霉烯类 复杂腹腔感染 肿瘤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