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专科医院放射科男性护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
1
作者 吴倩 郎宇 赵心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4年第7期450-456,共7页
近年来,男性护理人员作为新成员正逐步加入护理事业,放射科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别于临床科室,对于男性护理人员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专科医院放射科的特点出发,就男性护理人员在科室的优劣势、对男性护理人员培养... 近年来,男性护理人员作为新成员正逐步加入护理事业,放射科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别于临床科室,对于男性护理人员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专科医院放射科的特点出发,就男性护理人员在科室的优劣势、对男性护理人员培养管理的必要性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对放射科男性护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对男性护理人员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执业意识、系统化培训、独立工作、科研和管理能力提升等5个方面,对男性护理人员的管理则主要从男性护理人员的优势、提高男性护理人员的收入待遇及人本化管理3个方面阐述。肿瘤专科医院应加强男性护理人员在肿瘤专科医院放射科的培养与管理,使男性护理人员能更好的适应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科 放射科 男性护理人员 科研水平 人本化管理
原文传递
原发中纵隔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2
作者 陈佳琪 王建卫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中纵隔病变的患病情况及增强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中纵隔肿瘤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84例中纵隔原发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总结不同组... 目的探讨原发中纵隔病变的患病情况及增强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中纵隔肿瘤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84例中纵隔原发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总结不同组织学类型病变的CT影像特征。结果84例患者中,间叶源性肿瘤24例(28.6%,包括周围神经鞘瘤13例,血管源性肿瘤5例,脂肪源性肿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滑膜肉瘤1例),前肠囊肿23例(27.4%),巨大淋巴结增生12例(14.3%),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3.6%),神经内分泌癌10例(11.9%),淋巴造血系统肿瘤8例(9.5%,包括淋巴瘤7例,组织细胞肉瘤1例),心包间皮瘤4例(4.8%)。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中纵隔原发病变影像表现多样,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成熟脂肪成分见于3例脂肪肉瘤,钙化见于2例甲状腺肿及7例巨大淋巴结增生,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见于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甲状腺肿、11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纵隔肿大淋巴结见于6例淋巴瘤及3例间皮瘤,高侵袭性见于4例间皮瘤及9例神经内分泌癌。结论原发中纵隔病变发病率低且组织学类型丰富,其影像表现多样,可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病变的特异影像学特征进行术前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纵隔 纵隔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胸部CT对ⅠA期肺癌的辅助诊断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琴 吴宁 +7 位作者 黄遥 赵世俊 唐威 梁敏 冉宇靓 肖汀 杨琳 梁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4-941,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胸部薄层CT在ⅠA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ⅠA期肺癌患者1155例为肺癌组,200例肺部良性结节患者为良性组。术前1个月内均接受6种临床常...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胸部薄层CT在ⅠA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ⅠA期肺癌患者1155例为肺癌组,200例肺部良性结节患者为良性组。术前1个月内均接受6种临床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检测和胸部薄层CT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依次比较肺癌组与良性组、肺癌中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腺癌组与鳞状细胞癌组、腺癌附壁型组与非附壁型组、基于薄层CT的肺实性结节组与亚实性结节组及ⅠA1~A3期肺癌各亚组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CT对ⅠA期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在2.32%~20.08%,良性组为0~13.64%,其中仅肺癌组的SCCA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分别为10.81%和0,P=0.022),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组的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分别为40.93%和18.18%,P=0.004),腺癌组的阳性率低于鳞状细胞癌组(分别为35.66%和47.41%,P=0.045),低分化组和中分化组患者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分别为46.48%、43.75%和22.73%,P=0.025),腺癌非附壁型组的阳性率高于附壁型组(分别为39.51%和21.74%,P=0.001),亚实性结节组的阳性率低于实性结节组(分别为30.01%和58.71%,P=0.038),ⅠA1期组、ⅠA2期组和ⅠA3期组的阳性率依次为33.33%、48.96%和69.23%,显递增趋势(P=0.005)。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ⅠA期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00%和56.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41。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CT诊断ⅠA期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和78.3%,AUC为0.721。结论对于ⅠA期肺癌,目前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普遍不高,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中低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或实性较大结节相对较高。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薄层CT对ⅠA期肺癌诊断效能提高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肿瘤标志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胸片的肺结节检出和诊断效能及阅片者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敏 赵世俊 +6 位作者 周丽娜 徐晓娟 王雅雯 牛琳 王慧慧 唐威 吴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目的探讨胸片对于≤30 mm肺结节的检出和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比较阅片者间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2014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同期具有胸部CT和X线胸片检查的无症状肺结节患者(43例),全组患者胸部CT影像均可见1枚≤... 目的探讨胸片对于≤30 mm肺结节的检出和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比较阅片者间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2014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同期具有胸部CT和X线胸片检查的无症状肺结节患者(43例),全组患者胸部CT影像均可见1枚≤30 mm的结节(全组共43枚结节)。1名有>20年阅片经验的主任医师复阅CT图像,对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密度进行记录。6名具有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的影像诊断医师复阅胸片,记录其阅片时间、结节检出情况及诊断意见。比较胸片检出结节与未检出结节的CT影像特征,分析影响胸片结节检出的因素。计算6名医师的检出敏感度以及诊断正确率,比较阅片者间一致性水平,分析阅片时间、阅片经验对于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43枚结节中6名医师均检出的结节有17枚,检出敏感度为39.5%。≥5名、≥4名、≥3名、≥2名、≥1名医师检出的结节数分别为20、21、23、25、28枚,检出敏感度分别为46.5%、48.8%、53.5%、58.1%和65.1%。胸片呈假阴性的原因包括结节的大小、位置、密度及形态。6名医师对于≤30 mm、≤20 mm、≤15 mm、≤10 mm结节的检出敏感度依次为46.5%~58.1%、45.9%~54.1%、36.0%~44.0%、36.4%;诊断正确率依次为19.0%~85.0%、16.7%~6.5%、18.2%~80.0%、0~75.0%。6名医师对于结节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29~0.907),性质判断的一致性一般或较差(Kappa值:0.350~0.653)。年资越高的医师所需的阅片时间越短,阅片时间、阅片经验与诊断正确率无关(均P>0.05)。结论胸片对于≤30 mm肺结节的检出能力有限,性质判断能力不足,且阅片时间的延长、阅片者年资的增长均不会提高诊断正确率,不宜单独用于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片 CT 检出敏感性 诊断 阅片者一致性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和Gd-EOB-DTPA增强磁共振特征构建中国肝癌临床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倩倩 马霄虹 +1 位作者 韩融诚 赵心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6-672,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NLC)为Ⅰa期的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微血管侵犯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6—202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Ⅰa期HCC患者1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NLC)为Ⅰa期的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微血管侵犯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6—202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Ⅰa期HCC患者1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术前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微血管侵犯阳性组(28例)和微血管侵犯阴性组(76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OR=3.3,95%CI:0.9~12.6)、总胆红素(OR=6.8,95%CI:1.3~36.8)、凝血酶原时间(OR=0.2,95%CI:0.0~0.7)、肝胆期肿瘤边缘(OR=4.6,95%CI:1.1~18.8)、肿瘤包膜(OR=0.3,95%CI:0.1~1.1)是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均P<0.1),在此基础上构建HCC微血管侵犯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791~0.944),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829。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曲线接近理想曲线,一致性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结论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CNLCⅠa期HCC微血管侵犯状态,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基于CT图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临床ⅠA期肺腺癌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梦雯 蒋旭 +4 位作者 张雪 姜九明 邱斌 李蒙 张丽 《数字医学与健康》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组学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临床ⅠA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或随访满5年未出现复发转移的临床ⅠA期肺腺癌患者541例,...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组学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临床ⅠA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或随访满5年未出现复发转移的临床ⅠA期肺腺癌患者541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379)和测试集(n=162)。基于原发肿瘤术前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筛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7种机器学习模型,分别为贝叶斯、决策树、K临近、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限梯度提升(XGB)。通过对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10折交叉验证,计算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值,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对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基于最佳影像组学模型的算法,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建立联合模型,采用平均AUC值、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度量值、校准曲线、Logistic Loss值、决策曲线分析(DCA)和平均最佳净收益评估影像组学模型与联合模型的效能。结果筛选出了13个影像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上XGB影像组学模型的平均AUC值最高,为0.914。联合模型将AUC提高到0.956,准确度为90.0%,精确度为97.7%,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6.7%,F1值为93.9%。DCA显示联合模型临床效果最佳。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XGB模型对预测临床ⅠA期肺腺癌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效能更好,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期肺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7
作者 赵玉达 吴芃 +7 位作者 唐威 孙楠 吴宁 毕晓峰 赵晓嵬 孙萍 黄佳琴 徐志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肺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19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包含胸部低剂量CT筛查的防癌体检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肺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19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包含胸部低剂量CT筛查的防癌体检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感染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34份,现场全部收回,有效问卷321份,将其中293份符合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的问卷纳入研究范围。根据问卷信息和胸部CT对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人群进行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探索发生新冠感染的潜在影响因素,对比新冠病毒感染和早期肺癌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冠病毒感染后康复期进行胸部CT筛查者共293例,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231例(78.8%)、发热228例(77.8%),核酸或抗原转阴后2周内仍有214例(73.0%)的人员存在临床症状,尤以咳嗽为著,共171例(58.4%),乏力79例(25.3%)和咳痰73例(24.9%)亦较常见。其中54例(18.4%)存在胸部CT阳性改变。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或者单肺新发斑片影46例、索条影25例、磨玻璃密度片影10例、类结节影10例和实变影2例,以胸膜下为著。统计学单因素分析显示胸部CT阳性与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后筛查间隔时间(P=0.026)、年龄(P<0.001)和基础疾病(P=0.006)存在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示年龄≥65岁(OR=6.425,95%CI:2.688~15.358;P<0.001)且伴有基础疾病(OR=2.292,95%CI:1.120~4.691;P=0.023)为新冠感染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危险因素。肺癌机会性筛查方面,36例(12.3%)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或者单侧肺叶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其中4例需警惕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警惕早期肺癌。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肺癌机会性筛查者临床和影像学仍可见异常表现,年龄≥65岁伴有基础疾病者为新冠病毒感染影像学变化的高危因素;需充分关注新冠病毒肺部感染康复期和早期肺癌胸部CT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康复 肺肿瘤 机会性筛查 疾病特征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基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MRI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宇莹 陈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6-959,共4页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完善,分子分型的提出标志着其分型方式逐步完成了从组织病理学向分子分类的范式转变,国际妇产科联合会2023新分期系统首次将分子分型纳入分期判定。MRI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检...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完善,分子分型的提出标志着其分型方式逐步完成了从组织病理学向分子分类的范式转变,国际妇产科联合会2023新分期系统首次将分子分型纳入分期判定。MRI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该文中,围绕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针对基于MRI的形态学、功能成像及放射组学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患者临床与胸部CT特点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倩 赵世俊 +2 位作者 王书航 陶秀丽 吴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和胸部CT特点及炎症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38例CI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随访观察炎症转归情况。结果38例CIP患者自免疫检...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和胸部CT特点及炎症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38例CI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随访观察炎症转归情况。结果38例CIP患者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用药至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72.5 d,22例患者于用药后3个月内发生CIP。24例肺癌患者中位CIP发生时间为54.5 d,早于非肺癌患者(119.0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34例(89.5%)患者发生CIP时伴有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咳嗽(29例)、呼吸困难(27例)。CIP胸部CT炎症分布表现为不对称分布31例,对称分布7例。24例肺癌患者中,16例炎症主要分布在肺癌原发灶同侧,8例呈全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37例)和实变(30例)为常见的影像表现。CIP分类以机化性肺炎型最多见(15例)。在30例随访时间>1个月的患者中,17例CIP完全吸收(完全吸收组),13例部分吸收或稳定(未完全吸收组)。完全吸收组中位CIP发生时间为55 d,短于未完全吸收组(128 d,P=0.022)。与未完全吸收组相比,完全吸收组实变较少(P=0.010),CIP分类均为过敏性肺炎型(P=0.004)。结论CIP多在ICIs用药后3个月内出现,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特点对预测炎症转归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治疗转归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对宫体宫颈交界处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洁 王绎忱 +6 位作者 余小多 田原 李晓璐 张连宇 张瑾 赵心明 陈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 评估3.0T 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下段和宫颈交界处腺癌病变来源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子宫颈体交界处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2周内行盆腔MRI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序列.由2位医师分别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和... 目的 评估3.0T 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下段和宫颈交界处腺癌病变来源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子宫颈体交界处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2周内行盆腔MRI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序列.由2位医师分别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包括判断肿瘤中心位置,评价肿瘤强化特点,测量肿瘤的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作为区分宫颈腺癌和宫体腺癌的金标准.结果 宫颈腺癌19例,宫体腺癌52例.宫体腺癌肿瘤的上下径为[(5.80±2.31)cm],明显大于宫颈腺癌的上下径[(4.16±2.17) cm,P=0.009].以肿瘤上下径≤4.5 cm作为最佳截点值,其诊断宫颈腺癌和宫体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4%和65.4%;以肿瘤中心位置为判断标准,其诊断宫颈腺癌和宫体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73.1%;以肿瘤强化特点为判断标准,其诊断宫颈腺癌和宫体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4%和80.8%.结论 MRI在评价子宫颈体交界处腺癌的起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依据MRI图像所示的肿瘤主体位置、动态增强强化特点以及肿瘤生长方式,能够对病变予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阳 徐思源 +4 位作者 刘侃 王晓雷 刘绍严 徐震纲 刘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诊断为临床淋巴结阳性(cN1,包括cN1a和cN1b)的248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诊断为临床淋巴结阳性(cN1,包括cN1a和cN1b)的248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胸增强CT检查,对可疑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中行可疑区域淋巴结清扫。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提示上纵隔淋巴结转移54例;术后病理分期为T1期86例,T2期94例,T3期17例,T4期51例;N1a期21例,N1b期227例,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影响因素中,超声肿瘤长径>2 cm、超声肿瘤双侧、CT双颈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升高均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术后相关影响因素中,肿瘤双侧、双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周围器官(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或喉)、T3分期、T4分期、总转移淋巴结数目>10枚、Ⅵ区转移淋巴结数目>3枚、Ⅵ区转移淋巴结数目>6枚、Ⅵ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清扫淋巴结比例>1/2、Ⅳ区淋巴结转移数目>5枚、Ⅳ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清扫淋巴结比例>1/3均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T双颈淋巴结转移、Tg升高、ATG升高、Ⅵ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清扫淋巴结比例>1/2、Ⅳ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清扫淋巴结比例>1/3均为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3%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检查考虑有淋巴结转移时,需常规行颈胸部增强CT检查。当CT示双颈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相关抗体异常升高时,需注意有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行颈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如发现颈Ⅵ区和Ⅳ区淋巴结转移较多时,需要警惕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达到完整清扫上纵隔淋巴结患者与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纵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纵隔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永健 李颖 +4 位作者 姜军 张雯 薛丽燕 周爱萍 蒋力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于治疗前行DCE-MRI检查,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于治疗前行DCE-MRI检查,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血浆容积分数(Vp)。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学肿瘤消退分级,将患者分为治疗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间DCE定量参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定量参数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的联合预测效能。结果65例患者中,治疗有反应组37例,无反应组28例。治疗有反应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原发灶的Ktrans值为0.216 min^-1(0.130 min^-1, 0.252 min^-1),高于无反应组[0.091 min^-1 (0.069 min^-1, 0.146 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有反应组患者的Ve值为0.354(0.228, 0.463),高于无反应组[0.200(0.177, 0.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和Ve值预测化疗后有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和0.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两者可将AUC提高至0.92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和89.3%。结论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脑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贻洪 杨倩 +5 位作者 刘周 王云飞 李丽 文洁 刘礼健 罗德红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扫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