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富强 周雷 +7 位作者 杜晓辉 武爱文 杨华 徐徕 刘新志 胡时栋 肖毅 刘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0-767,共8页
目的探讨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总结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北京大... 目的探讨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总结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手术的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乙交界癌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016例患者,男性1848例,女性1168例,年龄≥60岁者1675例,年龄<60岁者1341例。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以其他中心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有效性。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将第253组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为0.05。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1)肿瘤最大径≥5 cm(OR=4.496,95%CI:1.344~15.035,P=0.015)、T分期(T4期比T1期,OR=11.284,95%CI:7.122~15.646,P<0.01)、N分期(N2期比N0期,OR=60.554,95%CI:7.813~469.055,P=0.043)、肿瘤分化程度(中分化比高分化,OR=1.044,95%CI:1.009~1.203,P=0.044;低分化比高分化,OR=1.013,95%CI:1.002~1.081,P=0.013)、肿瘤位置(乙状结肠比降结肠,OR=9.307,95%CI:2.236~38.740,P=0.002)、病理学类型(黏液腺癌比腺癌,OR=79.923,95%CI:15.113~422.654,P<0.01;印戒细胞癌比腺癌,OR=27.309,95%CI:4.191~177.944,P<0.01)、脉管瘤栓阳性(OR=3.490,95%CI:1.033~11.793,P=0.044)是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2)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69~0.955),外部验证集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0.903~0.93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阴性组未达到中位生存期,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阴性组1、3、5年总体生存期分别为83.9%、61.3%、51.6%,阳性组分别为63.2%、36.8%、15.8%。T4期(HR=3.067,95%CI:2.357~3.990,P<0.01)、N2期(HR=1.221,95%CI:0.979~1.523,P=0.043)、第253组淋巴结阳性(HR=2.902,95%CI:1.987~4.237,P<0.01)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肿瘤最大径≥5 cm、T4期、N2期、肿瘤位于乙状结肠、不良病理学类型、低分化和脉管癌栓是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提示预后较差,对于有上述因素的肠癌患者应严格清扫第253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第253组淋巴结 多中心研究 列线图 倾向性匹配
原文传递
单中心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毅 孙振 +3 位作者 孙蕊 侯文运 徐徕 陆君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于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连续收治的30例经阴道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经阴道手术组,纳入标准为绝经后妇... 目的探讨经阴道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于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连续收治的30例经阴道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经阴道手术组,纳入标准为绝经后妇女,肿物直径<6 cm,术前影像判断不需清扫中央组淋巴结的右半结肠癌、阑尾黏液性肿瘤或难以镜下切除的右半结肠腺瘤患者。同时选取2022年1—6月期间23例接受经腹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女性患者作为腹腔镜手术组,纳入标准为术前病理活检为腺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位于盲肠至横结肠右1/3,临床分期为T1~4NanyM0;排除术中发现有远处转移、肿瘤累及周围脏器需要行联合脏器切除或无法达到R0切除以及中转开腹者。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显示,除经阴道手术组患者体质指数低于腹腔镜手术组[(22.0±3.1)kg/m^(2)比(24.1±2.6)kg/m^(2),t=2.617,P=0.012]和两组的肿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标本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手术组30例患者中,26例为完全经阴道路径,3例需要腹部Trocar辅助(2例因为吻合困难,1例因为腹腔粘连严重),1例因出血中转为经腹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经阴道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175.0(147.5,216.3)min比120.0(100.0,120.0)min,U=63.00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多[30.0(10.0,50.0)ml比23.0(10.0,20.0)ml,U=208.000,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手术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6.7%(5/30)比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经阴道手术组有5例术中损伤,其中3例为膀胱损伤,1例为回结肠动脉损伤,1例为右侧子宫动脉损伤。经阴道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30)比17.4%(4/23),χ^(2)<0.001,P>0.999],但经阴道手术组有2例为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分别为1例盆腔血肿(需介入治疗),1例术中膀胱损伤后出现膀胱阴道瘘(需手术修补)。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可视化疼痛评分,经阴道手术组中位数分别为4分、1分和0分,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6分、3分和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首次排气、首次饮水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手术切除标本评分都能达到中等以上,经阴道手术组标本良好率达83.3%(25/30),腹腔镜手术组标本良好率为100%(2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经阴道手术组23例患者采用D_(2)淋巴结清扫术,获取淋巴结数目为18(15,27)枚,腹腔镜手术组7例接受D_(2)淋巴结清扫术,获取淋巴结数目为20(16,29)枚,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U=69.500,P=0.589)。结论经阴道右半结肠手术的优势是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但手术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法替代现有的经腹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右半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早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体先 侯文运 +6 位作者 梅世文 王治杰 周思成 赵富强 赵巍 黄飞 刘骞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6-1483,共8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592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213例,女25993例;年龄为(50±7)岁。... 目的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592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213例,女25993例;年龄为(50±7)岁。观察指标:(1)结直肠癌患者人口学和肿瘤学特征。(2)早发性和晚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H检验。对早发性结直肠癌以年龄进行分段,分类变量的缺失数据设置为未知。结果(1)结直肠癌患者人口学和肿瘤学特征。59206例患者中,早发性和晚发性结直肠癌分别为23104例和36102例。59206例患者中,13~29岁1041例,30~34岁1740例,35~39岁3288例,40~44岁6050例,45~49岁10985例,50~54岁15303例,55~59岁20799例。(2)早发性和晚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①早发性和晚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TNM分期、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肿瘤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长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6350例早发性右半结肠癌患者肿瘤位置位于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区、横结肠分别为2329、2139、579、1303例;11361例晚发性右半结肠癌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563、3945、902、195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7,P<0.01)。10742例早发性左半结肠患者肿瘤位置位于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分别为553、1354、6404、2431例;15941例晚发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65、1798、9668、3610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0,P<0.01)。②23104例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年龄为13~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分别为1041、1740、3288、6050、10985例。不同年龄阶段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TNM分期、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术前癌胚抗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长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6350例早发性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年龄为13~29岁患者肿瘤位置位于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区、横结肠分别为91、117、45、69例;年龄为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5、136、47、115例,304、313、93、201例,614、535、151、330例,1155、1038、243、588例;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63,P<0.01)。10742例早发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中,年龄为13~29岁患者肿瘤位置位于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分别为32、83、260、95例;年龄为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3、112、452、171例,95、230、867、342例,149、337、1702、665例,224、592、3123、1158例;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7.84,P<0.01)。结论与晚发性结直肠癌比较,早发性结直肠癌肿瘤发生位置更多位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和未分化,组织学类型为黏液腺癌,肿瘤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神经浸润及癌结节比例均更高,且肿瘤长径更大。不同年龄段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早发性 预后因素 数据库 早期诊断 早期筛查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3 位作者 邱文龙 梅世文 李博 汤坚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priority anatomy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bined with complete medial approach,IMA—CMA)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priority anatomy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bined with complete medial approach,IMA—CMA)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由本团队实施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入路(traditional approach,TA)组与IMA—CMA组,每组纳入患者例数分别为43例、31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最终每组各纳入22例患者进行分析。记录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脾出血事件,淋巴结清扫总数,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A组相比,IMA—CM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中位术中出血量更少,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脾出血事件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总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组共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2例,均为肠梗阻;IMA—CMA组共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肺栓塞1例。两组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梗阻、腹腔感染、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腹腔出血病例。结论“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安全可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253组淋巴结充分清扫,且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 完全内侧入路 脾曲游离
下载PDF
新辅助直肠评分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短程放疗后巩固化疗模式中的预后及辅助化疗决策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强 唐源 +11 位作者 周海涛 李宁 刘文扬 陈司霖 李帅 卢宁宁 房辉 王淑莲 刘跃平 宋永文 李晔雄 金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3,共9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直肠(NAR)评分在新辅助短程放疗加巩固化疗模式下对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预后的影响及对辅助化疗决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入组STELLARⅢ期试验(NCT02533271)接受新辅助短程放疗加巩固化疗并可计算NAR评... 目的探讨新辅助直肠(NAR)评分在新辅助短程放疗加巩固化疗模式下对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预后的影响及对辅助化疗决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入组STELLARⅢ期试验(NCT02533271)接受新辅助短程放疗加巩固化疗并可计算NAR评分的LARC患者。按照NAR评分,分为低(<8分)、中(8~16分)、高(>16分)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232例LARC患者,低、中和高NAR评分患者分别为56例(24.1%)、113例(48.7%)和63例(27.2%)。中位随访37个月,低、中和高NAR评分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7.3%、68.3%和53.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AR评分(中NAR评分:HR=3.10,95%CI:1.30~7.37,P=0.011;高NAR评分:HR=5.44,95%CI:2.26~13.09,P<0.001)、切除状态(HR=3.00,95%CI:1.64~5.52,P<0.001)及辅助化疗(HR=3.25,95%CI:2.01~5.27,P<0.001)为DFS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AR评分者DFS显著较低。R0切除患者中,低、中NAR评分者接受辅助化疗的3年DFS率分别为97.8%、78.0%,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分别为43.2%和50.6%,均P<0.05)。高NAR评分者接受或未接受辅助化疗的3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4.2%和53.3%,P=0.214)。结论NAR评分是LARC新辅助短程放疗加巩固化疗策略中的有效预后指标,在后续辅助化疗决策方面具有潜在作用,其值得在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直肠评分 短程放疗 巩固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李吉云 程璞 +3 位作者 黄飞 田若曦 陈海鹏 郑朝旭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式对ARMM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40例ARMM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1岁。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7(25~6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9(15~23)个月,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4.3%和21.7%。接受局部扩大切除术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1,P=0.258)。单因素分析显示,ARMM患者总生存期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标本切缘及淋巴结转移(χ^(2)=1.281,P=0.039;χ^(2)=3.760,P=0.042;χ^(2)=6.581,P=0.010;χ^(2)=21.683,P<0.001)均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为ARMM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标本切缘及淋巴结转移是ARMM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是ARMM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复发模式
7
作者 孙志刚 张海增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部分患者可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pCR后出现复发的概率较小,其术后治疗及随访策略尚未统一。本文总结pCR患者的复发模式,包括远处转移率、远处转移时间与转移的部位特点、局部复发率及...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部分患者可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pCR后出现复发的概率较小,其术后治疗及随访策略尚未统一。本文总结pCR患者的复发模式,包括远处转移率、远处转移时间与转移的部位特点、局部复发率及局部复发时间特点等,以期对pCR患者的术后治疗及随访提供参考。pCR患者的总体复发比例低,局部复发少见,以远处转移为主,最多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脏,其次是区域外的淋巴结转移,复发时间推迟,故应该适当调整复查和随访方案,延长随访时间,并对易复发部位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复发模式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汤坚强 张金珠 +4 位作者 梅世文 胡刚 万远廉 汪欣 王锡山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前影像学或术中发现的原发直肠肿瘤侵犯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以外、及侵犯邻近组织脏器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4b)并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治疗的共计173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LPE的患者为LPE组,91例行开放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OPE)的患者为OPE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1、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新辅助治疗外,LPE和OP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E组手术时间(319.3±129.3)min,短于OPE组的(417.3±155.0)min(t=4.531,P<0.001),术中出血175(20~2000)ml,少于OPE组的500(20~4500)ml(U=2206.500,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PE组与OPE组患者肿瘤R0切除率分别为98.8%和94.5%(χ^(2)=2.355,P=0.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E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5/82),低于OPE组的37.4%(3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7,P=0.005);术后手术部位感染LPE组和OPE组分别为7.3%(6/82)和23.1%(21/91)(χ^(2)=8.134,P=0.004),腹部伤口感染分别为0和12.1%(11/91)(χ^(2)=10.585,P=0.001),泌尿系感染分别为0和6.6%(6/91)(χ^(2)=5.601,P=0.030);LPE组住院时间12(4~60)d,短于OPE组的15(7~87)d(U=2498.000,P<0.001)。中位随访时间,LPE组40(2~88)个月,OPE组59(1~130)个月。LPE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3%、76.0%和62.5%,OPE组则分别为91.2%、68.9%和57.6%;LPE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8%、64.9%和59.7%,OPE组则分别为76.9%、57.8%和52.7%;LPE组1年、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4.1%;OPE组则分别为8.0%及1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LARC患者,与开腹手术相比,LPE并未降低手术根治性和远期肿瘤学疗效,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发并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安全性分析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冬冬 张晴晴 +4 位作者 武云龙 申朔豪 房辉 朱玥璐 张海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93例、女49例,年龄24~81岁,中位无病生存期5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5.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与患者无病生存期有关联;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患者总生存期有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4.406,95%CI:1.619~12.006)、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102,95%CI:1.461~11.513)以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8.171,95%CI:2.357~140.073)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8.573,95%CI:1.630~45.099)和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721,95%CI:1.068~20.860)患者总生存期短。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及近似完全缓解患者总体预后较好;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直肠癌伴侧方淋巴结转移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思成 周海涛 +4 位作者 王征 刘骞 梁建伟 周志祥 王锡山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15%~25%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伴有侧方淋巴结转移,而淋巴结转移是导致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PLND)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和出血量多等问题,目前学者对于LPLND持有不同态度,因此对于侧方淋巴结肿大的... 15%~25%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伴有侧方淋巴结转移,而淋巴结转移是导致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PLND)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和出血量多等问题,目前学者对于LPLND持有不同态度,因此对于侧方淋巴结肿大的直肠癌患者尚无最佳的治疗策略。文章将围绕侧方淋巴结转移的治疗策略、LPLND的选择因素以及腹腔镜LPLN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无造口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4 位作者 邱文龙 梅世文 权继传 庄孟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LsISR)术后累积造口还纳率(CSR)、总生存(OS)、无造口生存(SFS)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392例行LsISR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LsISR)术后累积造口还纳率(CSR)、总生存(OS)、无造口生存(SFS)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392例行LsISR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情况、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造口还纳手术相关资料。其中男性248例,女性144例,平均年龄(59.8±11.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7±3.12),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采用Log-rank检验法计算LsISR术后CSR、OS及SFS,Cox多因素分析影响OS、SFS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LsISR病人中,共334例行造口,其中331例行预防性造口,3例为吻合口漏后的转流性造口;共295例行造口还纳,其中294例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成功还纳,1例为横结肠造口还纳;39例病人造口未能还纳,其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无法还纳37例,横结肠造口无法还纳2例。LsISR造口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CSR分别为8.7%、43.4%、81.1%、88.0%和88.3%。术后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93.4%和86.2%;术后3年和5年的SFS分别为85.2%和8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y)p T分期和(y)p N分期与LsISR的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1.972,95%CI 1.079~3.603,P=0.027)、(y)p T3分期(HR=2.815,95%CI 1.318~6.009,P=0.007)是LsISR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放化疗(nCRT)、肿瘤分化、(y)p T分期和(y)p N分期与LsISR的SFS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nCRT(HR=2.194,95%CI 1.180~4.080,P=0.013)、(y)p T3分期(HR=2.505,95%CI 1.462~4.292,P=0.001)是LsISR术后S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位直肠癌LsISR术后存在造口不能回纳的风险,nCRT、(y)p T3分期是影响S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无造口生存 造口还纳 新辅助放化疗
原文传递
重视极限保肛术后吻合口的全程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坚强 胡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1,共5页
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可提高其保肛率。然而,ISR手术吻合口面临吻合口漏、吻合口分离、继发吻合口狭窄、慢性骶前窦道、直肠阴道瘘和直肠尿道瘘等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并发症,进而引起预防性造口不能回纳或二次永... 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可提高其保肛率。然而,ISR手术吻合口面临吻合口漏、吻合口分离、继发吻合口狭窄、慢性骶前窦道、直肠阴道瘘和直肠尿道瘘等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并发症,进而引起预防性造口不能回纳或二次永久性造口,从而不能保肛而丧失“经肛排便”的机会。本文对ISR术后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术前高危因素及其特点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至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至预防性造口回纳前后等各个阶段吻合口的管理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对ISR吻合口在整个愈合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风险有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有针对性地对吻合口进行全程管理,从而降低永久性造口的比例,真正实现ISR手术“生命延长”与“生活质量改善”的双生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吻合口并发症
原文传递
乳房外Paget病脾转移一例报告
13
作者 肖体先 刘骞 宋京海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17-719,共3页
患者男,57岁,主因"Paget病术后1年余,脾脏发现占位性病变半年"于2021年8月25日收入北京医院。2020年6月5日因右侧阴囊皮疹10余年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活检病理符合Paget病,6月8日行Mohs... 患者男,57岁,主因"Paget病术后1年余,脾脏发现占位性病变半年"于2021年8月25日收入北京医院。2020年6月5日因右侧阴囊皮疹10余年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活检病理符合Paget病,6月8日行Mohs显微手术。2020年8月17日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结果示Paget病淋巴结转移,右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行辅助放化疗及PD-1治疗。2021年3月30日术后复查腹部增强CT示脾脏低密度结节,最大径1.3 cm;5月26日复查腹部增强CT示脾脏低密度结节,最大径2.8 cm;7月26日复查腹部增强CT示脾脏低密度结节,最大径4.1 cm;8月7日腹部MRI示脾脏异常信号,性质待定,胃贲门旁淋巴结转移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乳房外PAGET病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