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抗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代丽源 石远凯 韩晓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3年第4期238-244,共7页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具有标本易获取、检测技术简便和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等优势。血清自身抗体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预后预测及动态监测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自身抗体标志物不仅可作为诊断或预后预测标志物,而且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发...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具有标本易获取、检测技术简便和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等优势。血清自身抗体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预后预测及动态监测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自身抗体标志物不仅可作为诊断或预后预测标志物,而且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发展及药物反应等相关分子机制。文章主要探讨自身抗体标志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及预后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身抗体 诊断标志物 预后标志物
原文传递
精准医学时代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昱 石远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2期3361-3364,共4页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又称为成熟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来源于成熟T细胞或胸腺后T细胞疾病的总和。我国PTC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3%~27%,明显高于欧美国家。PTCL总体预后较差,传统...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又称为成熟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来源于成熟T细胞或胸腺后T细胞疾病的总和。我国PTC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3%~27%,明显高于欧美国家。PTCL总体预后较差,传统化疗方案对于PTCL的疗效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LYMPHOMA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 学时 CELL 细胞疾病 欧美国家
原文传递
淋巴瘤诊断与治疗的十年回顾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颖 石远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83-493,共11页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NHL在过去30年间,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增长约1倍,在我...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NHL在过去30年间,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增长约1倍,在我国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诊断 淋巴瘤/病理学 淋巴瘤/治疗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下载PDF
生物类似药在肿瘤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时雨 石远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生物制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肿瘤治疗及肿瘤支持治疗领域占重要地位,随着原研药物专利到期,应运而生的便是生物类似药。生物类似药被定义为与原研药物高度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生物药品,其研发及审评过程均不同于小分子... 生物制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肿瘤治疗及肿瘤支持治疗领域占重要地位,随着原研药物专利到期,应运而生的便是生物类似药。生物类似药被定义为与原研药物高度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生物药品,其研发及审评过程均不同于小分子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有望降低全球范围内医疗保健系统的支出,在肿瘤治疗领域,正迎来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热潮,有望在未来的几年中优化临床决策及患者治疗选择,降低政府医药费用支出。文章介绍了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现状,重点介绍了肿瘤领域生物类似药研发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继发原发性 生物类似药 治疗
原文传递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及对恶性程度评判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彩霞 郑翠玲 +5 位作者 肖泽均 林华 谭巧云 刘书霞 石远凯 韩晓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或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并分析标志物在前列癌不同恶性程度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12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和34例前列... 目的探讨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或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并分析标志物在前列癌不同恶性程度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12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和34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或多指标联合分析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按照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分组对各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绘制各指标用于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ROC结果显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tPSA和fPSA/tPSA联合分析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76),联合PLR不能提高tPSA和fPSA/tPSA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效能。前列腺癌不同恶性程度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26例前列癌患者中,外周血PLR和中性粒/淋巴细胞(NLR)在不同tPSA及临床分期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乳酸脱氢酶(LDH)在前列腺癌不同恶性程度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生物标志物tPSA和fPSA/tPSA联合分析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价值最大,外周血PLR和NLR可辅助tPSA、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评估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判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前列腺疾病
下载PDF
370例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韩颖 秦燕 +9 位作者 何小慧 杨建良 刘鹏 张长弓 周立强 周生余 桂琳 宋永文 孙燕 石远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分析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0例初治晚期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分期、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0例初治晚期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分期、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特征。结果370例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为1.3∶1。在接受治疗的361例患者中,单纯化疗280例,化疗联合放疗65例,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16例。中位随访89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2.9%。单纯化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和化疗联合AHSC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58.5%和87.5%,化疗联合放疗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联合AHSCT组与化疗联合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ECOG PS)、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有无大肿块、有无结外受侵、Ki-67指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治疗方式以及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与晚期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ECOG PS评分≥1分、Ann Arbor分期为Ⅳ期、伴有B症状、伴有大肿块、Ki-67指数〉90%、CD5阳性、血清LDH水平升高、血清β2-MG升高以及一线治疗未使用利妥昔单抗为影响晚期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晚期DLBCL采用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年龄、分期、B症状、大肿块、ECOG PS评分、Ki-67指数、CD5表达、LDH水平、β2-MG水平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为晚期DLBCL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晚期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42
7
作者 石远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共16页
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8.7万例,死亡病例约63.1万例。由于侵袭性高,且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中国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近年来... 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8.7万例,死亡病例约63.1万例。由于侵袭性高,且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中国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Ⅳ期肺癌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的生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Ⅳ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0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规范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血浆莎巴比星的基质效应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妍 宋媛媛 +2 位作者 宋文娅 石远凯 韩晓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1-1247,共7页
目的:考察EDTA-K2和肝素锂抗凝血浆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液相条件对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莎巴比星及其代谢产物M3基质效应的影响。方法:以含不同抗凝剂的空白血浆配制低、中、高浓度样品,乙酸乙酯或氯仿液液萃取,流动相:A:0.1%甲酸... 目的:考察EDTA-K2和肝素锂抗凝血浆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液相条件对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莎巴比星及其代谢产物M3基质效应的影响。方法:以含不同抗凝剂的空白血浆配制低、中、高浓度样品,乙酸乙酯或氯仿液液萃取,流动相:A:0.1%甲酸水,B:乙腈,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莎巴比星、M3和内标多柔比星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644→130,m/z 646→333.2,m/z 544→360。采用提取后加入法,评价各浓度莎巴比星和M3在2种抗凝剂血浆中基质效应的差异以及方法优化对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低浓度时,EDTA-K2组莎巴比星和M3基质效应分别为123%和110%,肝素锂组分别为143%和160%。基质效应在不同抗凝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莎巴比星:P<0.05;M3:P<0.05)。氯仿萃取肝素锂抗凝血浆中莎巴比星低、中、高浓度基质效应分别为142%,94%和78%,M3分别为123%,102%和89%。梯度洗脱莎巴比星低、中、高浓度基质效应分别为108%,81%和73%,而M3分别为93%,83%和73%。最终低浓度莎巴比星和M3基质效应分别为85.4%和98.7%,高浓度分别为88.5%和96.0%。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中莎巴比星及其代谢物M3的基质增强效应更强,且在不同浓度存在较大差异,优化前处理方法以及液相方法后基质效应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效应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凝剂 萃取剂 液相色谱法 生物样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