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分装人员在不同氟代脱氧葡萄糖分装模式下的手部剂量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承泽 耿建华 +1 位作者 梁颖 黄德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正电子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的需求量随着PET/CT检查量的增大而日益增大。在核医学从事18F-FDG分装的工作人员手部会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当分装例数较多时局部可能>500 mSv的剂量限值。如何利用相应的设备降低分装人员受... 正电子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的需求量随着PET/CT检查量的增大而日益增大。在核医学从事18F-FDG分装的工作人员手部会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当分装例数较多时局部可能>500 mSv的剂量限值。如何利用相应的设备降低分装人员受照剂量,同时优化程序及工作条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分装人员在3种18F-FDG分装模式下手部剂量的监测进行综述,量化手部受照剂量,阐述3种分装方式的分装时间、分装精度等参数,为核医学科提高不断增大的PET/CT患者流通量的管理效率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指环型剂量仪 手部剂量 PET/CT
下载PDF
重建技术对PET/CT图像空间分辨率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 耿建华 +5 位作者 陈炜 杜召猛 张朝坤 王奕斌 郑容 吴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技术对PET/CT中PET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PET/CT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对分布于椭圆柱分辨率模体长轴方向上的5条线源及6层横断面行PET/CT扫描;选择滤波反投影(FBP)法和VUE Point HD迭代算法进行PET图... 目的:探讨重建技术对PET/CT中PET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PET/CT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对分布于椭圆柱分辨率模体长轴方向上的5条线源及6层横断面行PET/CT扫描;选择滤波反投影(FBP)法和VUE Point HD迭代算法进行PET图像重建。迭代算法中增加点扩散函数(PSF)和飞行时间(TOF)两种新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以线源半高宽(FWHM)表示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计算5条线源6个层面上径向FWHM,求平均值。结果:在临床采集及重建条件下,使用PSF技术前、后中心位置图像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95 mm、4.28 mm;TOF技术使用前、后中心位置图像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95 mm、5.19 mm;FBP算法重建图像空间分辨率为4.63~7.45 mm;VUEPointHD算法空间分辨率为4.07~6.58 mm。结论:PSF技术能够有效提高PET图像空间分辨率,而TOF技术对图像空间分辨率无显著影响。重建算法对PET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较大,故需依据临床需求和经验选择来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术(PET) 空间分辨率 重建技术 模型研究
下载PDF
SPECT/CT骨断层图像采集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洪辉 耿建华 +5 位作者 罗小毛 陈炜 李占 黄勇 刘琳 梁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不同扫描参数序列对骨断层图像质量和定量分析的影响,优化骨断层图像参数序列。方法:使用9组参数序列对jaszczak模体进行扫描,根据图像质量选出较好的3组参数序列,再用这3组参数序列进行NEM...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不同扫描参数序列对骨断层图像质量和定量分析的影响,优化骨断层图像参数序列。方法:使用9组参数序列对jaszczak模体进行扫描,根据图像质量选出较好的3组参数序列,再用这3组参数序列进行NEMA IEC模体扫描和40例患者扫描,选出最好的1组参数序列,分别以每帧采集时间为5 s、10 s和15 s,每个采集时间步进角度分别为3°、4°和6°,两两组合共9组参数序列,即3°5 s、4°5 s、6°5 s、3°10 s、4°10 s、6°10 s、3°15 s、4°15 s和6°15 s,总共9组序列,对Jaszczak模体进行SPECT/CT断层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本底变异系数(CV)测量和主观图像质量评级,从中选出图像质量较好的3组参数序列,进行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模体扫描和临床实验。采用NEMA IEC模体扫描比较3组参数序列的对比噪声比(CNR)及比放射性活度比值(RRA)差异。40例平面骨扫描显示放射性浓聚者行3组参数序列的骨断层扫描,比较3组采集参数序列的骨断层图像质量评级差别。结果:Jaszczak模体试验结果显示3°5 s、3°10 s和4°10 s的3组扫描参数序列CV分别为0.0636、0.0633和0.0735,图像质量评级分别为4等2级、4等3级和4等2级,可以兼顾图像质量和临床扫描时间。3°5 s、3°10 s和4°10 s的3个序列在直径≥13 mm的5个热灶测得的CNR均值分别为34.30、45.56和36.79;RRA均值分别为0.637、0.663和0.646。3组扫描参数序列的骨断层扫描主观图像评级结果显示3°5 s、3°10 s和4°10 s序列的平均值分别为3.675、3.975和4.075,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7,P<0.05)。其中3°10 s和4°10 s两组序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3°5 s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3,Z=-3.578;P<0.05)。结论:3°10 s序列均可很好的兼顾总采集时长、图像质量和定量分析,适合作为断层骨显像的优选参数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骨扫描 参数优化 锝99(99Tcm) Jaszczak模体 NEMA IEC模体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炜 梁颖 耿建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锝99-二乙三胺乙酸(^(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是核医学中重要的检查项目,也是临床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最常用的方法,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多种检查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GFR值的测定有一定...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锝99-二乙三胺乙酸(^(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是核医学中重要的检查项目,也是临床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最常用的方法,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多种检查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GFR值的测定有一定影响。通过调研综述肾动态显像方法、单双探头Gates法及双血浆法测定GFR值的方法和影响测定GFR值的患者年龄、肾脏深度及感兴趣区(ROI)的勾画等诸多因素,阐述肾动态显像Gates法与双血浆法均可应用于不同肾功能损伤患者分肾GFR的测定,确定GFR的临界值,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GFR) 锝99-二乙三胺乙酸(99Tcm-DTPA)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呼吸门控对肝高代谢灶PET/CT图像质量的改善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宇彤 刘明 +4 位作者 张廷杰 谢万明 黄思泽 李太创 梁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35-40,共6页
目的:比较非呼吸门控(UG)、Q.静态呼吸门控(QSRG)及Q.冻结呼吸门控(QFR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图像采集技术在孤立性肝高代谢灶的检出率及图像质量的差异,评估呼吸门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行氟18(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目的:比较非呼吸门控(UG)、Q.静态呼吸门控(QSRG)及Q.冻结呼吸门控(QFR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图像采集技术在孤立性肝高代谢灶的检出率及图像质量的差异,评估呼吸门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行氟18(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且同意采用QSRG、QFRG呼吸门控检查的56例肝结节患者(176个肝高代谢灶)。比较UG、QSRG和QFRG的3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avg))、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PET最大径,以及不同部位最大径病灶SUV_(max)和MTV的变化率(ΔSUV_(max)%和ΔMTV%)。结果:UG、QSRG和QFRG检出肝高代谢灶分别为164个、170个和176个,检出率分别为93.18%、96.59%和100.00%。在3种方法共同检出的164个病灶中,UG、QSRG和QFRG3种采集条件下的SNR、CNR、SUV_(max)及SUV_(av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6,F=8.413,F=7.828,F=7.092,P<0.05)。QSRG和QFRG的SNR均大于UG(t=7.860,t=5.194;P<0.05),QFRG和QSRG的SNR无显著差异(t=1.633;P>0.05)。QSRG和QFRG的SUV_(max)均大于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4,t=13.285;P<0.05)。3种采集条件下的MTV、病灶最大径比较,无显著差异(F=0.277,F=0.340;P>0.05)。QSRG对肝下部、肝右叶及最大径≤1.5 cm病灶的ΔSUV_(max)%分别大于肝上部、肝左叶及最大径>1.5 cm的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7,Z=-2.071,Z=3.901;P<0.05)。QSRG对肝右叶和最大径≤1.5 cm病灶的ΔMTV%分别大于肝左叶和最大径>1.5 cm的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8,Z=-3.798;P<0.05)。结论:呼吸门控PET/CT图像采集技术能够提高孤立性肝高代谢灶检出率,显著改善图像质量。肝下部、肝右部及小病灶应用呼吸门控更具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门控 肝病灶 图像质量 PET/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