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沈沛阳 冼文光 +3 位作者 刘红山 曾明兵 徐力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02-1208,共7页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视野检查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检查,使用OCT明确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首次手术后28眼的黄斑裂孔闭合,平均logMAR视力由术前的0.72±0.22提高到术后的0.29±0.18(P<0.001)。中心10°视野检查中,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由术前的-3.59±1.83 dB减少到术后的-2.51±1.36dB(P<0.001),平均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由术前的1.86±0.68 dB减少到术后的1.33±0.32 dB(P=0.001)。MfERG中可见术后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域的平均振幅明显升高,而4-6环区域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疾病病程长短(P<0.001)和1环区域的术前N1波振幅(P=0.001)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作用。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后保持1d的面向下体位,有很好的解剖成功率和视功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填充 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下载PDF
2.4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军 何宏 +2 位作者 陈晓莲 丁辉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0-523,共4页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Corvist ST对28例患者术前1d,术后3、6d,1mo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比较。结果:受检眼术前术后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时间(A2T)、中央角膜厚度(CCT)比较均有差异(F=10.534、11.655、14.734,均P<0.05)。术后3d测得A1L较术前及术后6d显著升高,A2T则显著降低(P<0.05)。术前1d与术后6d比较,A2L、A2T均无差异(P>0.05)。术后3、6d CCT大于术前1d(均P<0.05)。CCT在术后3d达到最大值,术后1mo恢复术前水平。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术后1mo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可视化角膜力学分析仪
下载PDF
海南省8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宏 刘红山 +2 位作者 陈晓莲 吴娇婵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确诊病例81例81眼的基本资料。分析致病真菌种群分布特点、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确诊病例81例81眼的基本资料。分析致病真菌种群分布特点、患者年龄分布特点、患病季节分布构成比以及疾病危险因素。回顾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式,计算角膜溃疡坏死组织的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涂片结果阳性率,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选取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1例81眼,其中男54眼,女27眼,年龄中位数51岁。角膜外伤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0岁患病人数45眼(55%),占比最大;其次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组28眼(35%);≤30岁人群组8眼(10%),占比最小。第一季度是全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高发时段,患病人数占36%。81份真菌培养样本阳性例数71眼,阳性率88%。80份角膜坏死物涂片样本,阳性样本共41眼,阳性率51%。真菌涂片阳性检出率低于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0,P<0.01)。主要致病性真菌依次为镰刀菌属34眼(48%),不产孢子菌11眼(15%)。治疗上均采用了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23眼(28%)联合角膜清创+结膜瓣遮盖术治疗;9眼(11%)联合角膜移植术;7眼(9%)联合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中国海南省本岛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主要致病菌是镰刀菌属、不产孢子菌,高发季节为1~3mo。患者多有角膜外伤史。抗真菌药物及手术治疗是目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与真菌涂片相比较,真菌培养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溃疡 病原学
下载PDF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EBV相关胃癌中的肿瘤免疫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琳 何丹 +2 位作者 丁运刚 冯智英 邵春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及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T)在EBV相关胃癌(EBVaGC)中的肿瘤免疫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EBVaGC和20例EBV阴性胃癌(EBVnGC)中TIDC及TIL-T的浸润程度及亚型,并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及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T)在EBV相关胃癌(EBVaGC)中的肿瘤免疫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EBVaGC和20例EBV阴性胃癌(EBVnGC)中TIDC及TIL-T的浸润程度及亚型,并分析其与EBVaG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IDC在49例EBVaGC中有29例(59.2%)呈轻度浸润,20例(40.8%)为显著浸润,而EBVnGC中则有18例(90%)为轻度浸润,2例(10%)为显著浸润。经统计学分析,TIDC在EBVaGC显著浸润率高于EBVnGC(P=0.013)。TIL-T在EBVaGC的数量较EBVnGC多(P=0.017),且多数为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EBVaGC中TIL-T与TIDC数量呈正相关(r=0.386,n=49,P=0.006)。TIL-T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1),而TIDC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TIDC及TIL-T可能在EBVaGC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IDC可能对于TIL-T具有趋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相关胃癌 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性树突细胞
下载PDF
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ITS测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宏 杨军 +1 位作者 陈晓莲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 目的:运用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技术对不产孢子菌进行菌属鉴定,揭示海南岛眼部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选取海南眼科医院检验科分离培养并镜检确定为不产孢子菌的真菌菌株19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感染性眼病患者眼部感染组织,接种于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沙氏培养基37℃温箱孵育7~21d后,镜检未发现生殖结构。采用玻璃研磨器研磨联合化学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核糖体ITS保守序列,通过GenBank基因数据库对扩增出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致病菌种属。结果:经PCR扩增后19株样本菌均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9株不产孢子菌分属12个种属,包括可可毛色二孢子菌6株,月状弯孢霉1株,节菱孢霉菌2株,neodeightonia subglabosa 2株,红贝菌1株,肉座菌1株,多喙茎点霉1株,红色毛藓菌1株,深海曲霉菌1株, roussoella siamensis 1株,撕裂蜡孔菌1株、茄病镰刀菌1株。结论:ITS基因测序技术可较准确地鉴定不产孢子菌的种属,是对传统真菌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我国海南岛这一热带地区致病性不产孢子菌种属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产孢子菌 病因学 ITS测序
下载PDF
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快速评估(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海生 何宏 +3 位作者 劳伟 蒙标 邢健强 钟兴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 目的:调查海南省1~9岁儿童沙眼患病情况,确定海南省沙眼高发流行和非流行区,为沙眼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的相关文献、眼科专家访谈及实地摸底调查等方法确定调查地点。于2013年由海南省防盲办公室组织调查队在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白沙县、保亭县、临高县、昌江县7个调查市县抽取小学生共计356名进行了沙眼快速评估工作,其中男192人,女164人,平均年龄7(1~9)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眼简化分级系统,对以上小学生进行沙眼快速评估调查。结果:在受检的356名小学生中,未发现有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结论:海南省1~9岁儿童的沙眼患病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 快速评估 海南省 儿童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HLA-Cw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青松 袁进 +1 位作者 周世有 陈家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来进行HLA-Cw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已知...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来进行HLA-Cw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已知的研究资料。结果蚕蚀性角膜溃疡组HLA-Cw01、Cw02、Cw03、Cw04、Cw07、Cw08、Cw12、Cw14和Cw15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0.59%、2.94%、26.47%、5.88%、11.76%、17.65%、5.88%、2.94%和2.9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LA-Cw与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 中国汉族人群 等位基因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青松 袁进 +1 位作者 周世有 陈家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典型形态特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提取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典型形态特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提取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进行HLA基因分型。结果在蚕蚀性角膜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中,HLA-DR17(3)基因频率分别为29.41%和5.58%(P<0.01,RR=7.05);HLA-DQ2基因频率分别为29.41%和12.34%(P=0.005,RR=6.77);HLA-DQ5基因频率分别为14.71%和15.33%(P=0.922,RR=0.95);HLA-A33基因频率分别为23.53%和8.95%(P=0.003,RR=3.13)。HLA-B58基因频率分别为20.59%和6.91%(P=0.002,RR=3.49);HLA-DQ0303基因频率分别为29.41%和5.79%(P<0.01,RR=2.96)。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HLA-DR17(3)和HLA-DQ2与蚕蚀性角膜溃疡的致病密切相关,与HLA-DQ5无相关性。研究同时发现HLA-A33、HLA-B58和HLA-DQ0303与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中国汉族人群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9
作者 李永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786-4786,共1页
1人工角膜植入的适应证以及常见的并发症? 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适用于异体角膜移植因发生排斥反应而失败的双眼角膜混浊性失明的患者,包括严重的化学烧伤、热烧伤以及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角膜血管翳的患者。治疗... 1人工角膜植入的适应证以及常见的并发症? 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适用于异体角膜移植因发生排斥反应而失败的双眼角膜混浊性失明的患者,包括严重的化学烧伤、热烧伤以及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严重角膜血管翳的患者。治疗前应通过超声波检查视网膜及玻璃体情况,排除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疾病。由于人工角膜植入治疗在晚期常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能用角膜移植治疗的患者则不宜选用人工角膜植入治疗。单眼角膜混浊性失明,另一眼视力良好者也不宜选用此手术。有青光眼者治疗前应控制眼压后方安排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人工角膜 干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比例分布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迦南 叶慧菁 +3 位作者 陈荣新 陈果 陈静巧 杨华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4-950,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中各亚型单核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TAO患者59例,纳入同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名。记录TA...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中各亚型单核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TAO患者59例,纳入同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名。记录TAO患者临床特征,分别采用欧洲Graves眼病专家组的标准和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法对TAO进行严重性和活动度评估,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亚型单核细胞比例分布,对比TAO患者与正常受试者间、不同活动度TAO患者间、TAO患者接受曲安奈德眶周注射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MPT)前后外周血各亚型单核细胞的比例。结果TAO组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为(81.77±5.5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4.35±5.83)%,TAO组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为(10.17±4.1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69±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期TAO组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为(82.64±5.03)%,明显高于活动期TAO组的(77.29±5.80)%,稳定期TAO组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为(9.20±3.56)%,明显低于活动期TAO组的(13.79±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AO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稳定期TAO组与活动期TAO组间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O患者曲安奈德眶周注射治疗前后外周血各亚型单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O患者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由MPT治疗前的(75.44±4.80)%增高至治疗后的(82.90±4.05)%,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由MPT治疗前的(14.97±2.60)%下降至治疗后的(10.40±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T治疗前后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O患者单核细胞亚型由经典型向中间型偏移,并随TAO活动性升高而明显偏移,MPT治疗能显著抑制单核细胞亚型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单核细胞 亚型 曲安奈德 眶周注射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疗法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恬 刘奕志 +1 位作者 钟惟德 项道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2-346,共5页
背景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是研究晶状体生理病理的基础,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存在于房水和晶状体中的多效能因子,但PEDF对LECs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尚需深入探讨.目的 探讨PEDF在体内及体外对人LECs生长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 背景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是研究晶状体生理病理的基础,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存在于房水和晶状体中的多效能因子,但PEDF对LECs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尚需深入探讨.目的 探讨PEDF在体内及体外对人LECs生长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体内研究部分,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1例181眼,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取患眼晶状体中央区5.0~5.5 mm直径的前囊膜标本,检测LECs密度并依此选择其中60份分为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各30例.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并比较2个组LECs中PEDF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体外研究部分,PEDF培养组在培养液中加入50 ng/ml PEDF培养人LECs株(HLE-B3)72 h,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V-FITC/7-AAD双染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周期的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中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低密度组晶状体中央区前囊下LECs密度为(3 672±326)/mm2,PEDFmRNA相对表达量为0.43±0.05,明显低于高密度组的(4 857±350)/mm2和0.5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5;t=3.82,P<0.05).PEDF培养组G2 +S期细胞比例为(54.05±4.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4±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1);PEDF培养组细胞凋亡率为(2.08±0.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P<0.01).PEDF培养组细胞内VEGF mRNA相对表达量为6.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1).结论 人眼内PEDF可通过抗凋亡及抑制VEGF表达等机制发挥促LECs增生的作用,LECs中PEDF的变化可能与晶状体的老化及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细胞学 上皮细胞/细胞学 眼蛋白/代谢 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及bcl-2相关X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潇 于强 +1 位作者 周琳 黄创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复方血栓通胶囊是纯中药制剂,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调节凝血状态、改善血液流动学状态等效果.不仅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手术治疗后有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对DR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复... 复方血栓通胶囊是纯中药制剂,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调节凝血状态、改善血液流动学状态等效果.不仅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手术治疗后有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对DR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复方血栓通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其防治DR提供进一步的实验观察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植物制剂/治疗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 实验性
原文传递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晖 黎健菁 +6 位作者 钟毅敏 于强 易长贤 王金利 阎宏 李梅 欧杰雄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分布情况,将两组受试者分为〈40、40~49、50~59、60~69和〉70岁亚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NAION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NAION组平均胆固醇为(5.48±1.23)mmol/L,甘油三酯为(1.58±1.14)mmol/L;对照组平均胆固醇为(5.44±1.14)mmo|/L,甘油三酯为(1.56±1.25)mmol/L;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10;P值均〉0.05)。NAION组和对照组男女性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1.36、-0.40,P值均〉0.05;女性:t=0.37、0.59;P值均〉0.05)。NAION组与对照组各年龄亚组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ION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健康者无显著性差异,高血脂水平不是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病因学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诊断 血脂异常/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先天性青光眼266例445眼临床病例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慧玲 张秀兰 +5 位作者 杜绍林 李昂 滕蕾蕾 祝芸芸 彭寿雄 葛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6-899,共4页
目的 分析266例445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资料,探讨临床特点,为防治儿童致盲眼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入住我院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资料。结果 原发婴幼儿型128例1981眼(48.12%),青少年型86例1601眼(32.3... 目的 分析266例445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资料,探讨临床特点,为防治儿童致盲眼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入住我院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资料。结果 原发婴幼儿型128例1981眼(48.12%),青少年型86例1601眼(32.33%),合并其它异常52例871眼(19.55%)。年龄最小6d,最大26岁,平均(5.00±5.88)岁。就诊年龄〈1岁113例(42.48%),但生后1m内就诊者仅占3.76%。男179例(67.29%),女87例(32.71%)男:女为2.06:1。城市患者107例(40.23%),农村159例(59.77%)。有明确家族史仅6例(2.26%)。主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169例(63.53%),眼球增大78例(29.32%)。初诊最高眼压61.75mmHg,最低3.96mmHg,平均(26.17±10.18)mmHg。角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角膜横径≥12mm274眼(62.99%)。角膜不同程度灰白混浊1191眼(26.74%),水肿136眼(30.56%),后弹力层破裂Haab纹58眼(13.03%)。多数入院已有视功能损害,可测视力者视力〈0.1占63.64%;有视神经损害(C/D比≥0.6)者80.10%。354眼(79.55%)行手术治疗。结论先天性青光眼多数出生即存在、并以发现患儿畏光流泪、角膜增大就诊,是儿童致盲主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治疗是保存残余视力和视功能的关键,但就诊年龄偏大、视功能已严重受损占了多数,值得公共卫生和防盲工作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将分析该组病例10年的追踪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先天性 防盲 调查与分析
原文传递
光动力疗法联合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加青 胡忆群 +6 位作者 李涛 文峰 易长贤 梁小玲 黄雯 黄思建 唐仕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联合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对连续病例29例(29只眼)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中心凹下或旁中心凹脉络膜新生血管...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联合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对连续病例29例(29只眼)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中心凹下或旁中心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15例(15只眼),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63-3岁,有2例曾接受1次光动力疗法,其余未接受任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14例(14只眼),男性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28岁,有1例曾接受2次光动力疗法,其余未接受任何治疗。所有患者在光动力疗法后1周内行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1.5mg/0.06m1)。疗效以视力稳定及再治疗次数作为标准。结果经3~6个月随访,29例患者中28例(96.5%)视力稳定或提高,27例(93.1%)视力提高。15例AMD患者中14例(93.3%)视力稳定或提高,13例(86.7%)视力提高,7例(46.7%)视力提高2行以上;1例(6.7%)治疗前后均为眼前指数的视力,1例(6.7%)视力从0.2降至0.1,病变稳定。10例(66.7%)通过一次联合治疗后CNV消退,随访期间较基线视力提高平均1.8行;3例(20%)3个月后需再次联合治疗。14例ICNV中14例(100%)视力稳定或提高,13例(92.8%)视力提高2行以上,随访期间较基线视力提高平均4.21行。13例(92.8%)通过一次联合治疗而使CNV消退。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与PDT及Avastin相关的不良反应,亦未见眼内炎、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PDT联合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及减少再治疗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 AVASTIN 玻璃体腔注射 联合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京尼平诱导猪眼巩膜胶原交联后生物力学性能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太祥 吴君舒 +2 位作者 顾宇伟 杨斌 王铮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 观察京尼平诱导胶原交联后猪眼巩膜生物力学的变化,为防治近视的发展探寻潜在的方法.方法 实验研究.离体猪眼45只,通过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9组,每组5眼.以0.01%、0.10%、1.00%京尼平(w/v)分别处理猪眼巩膜30 min;以核黄素/紫外... 目的 观察京尼平诱导胶原交联后猪眼巩膜生物力学的变化,为防治近视的发展探寻潜在的方法.方法 实验研究.离体猪眼45只,通过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9组,每组5眼.以0.01%、0.10%、1.00%京尼平(w/v)分别处理猪眼巩膜30 min;以核黄素/紫外线A处理的巩膜和未处理的巩膜作为对照组.处理后制作4.0 mm×10.0 mm的巩膜试件.24 h后用INSTRON万能材料机测试巩膜试件生物力学参数,另外还测试1.0%京尼平用药后1、6、12、24、36 h巩膜的生物力学参数;同时观察巩膜试件的颜色变化.应力和弹性模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未治疗组比较,0.01%、0.10%、1.00%京尼平治疗24 h后应力提高了205%~498%,弹性模量增加了109%~467%.0.01%京尼平与核黄素/紫外线A具有相似的应力-应变曲线.而且在1.00%京尼平治疗后24 h内,随时间的延长,巩膜颜色逐渐变蓝;在治疗后1、6、12、24、36 h巩膜极限应力分别较未治疗巩膜增加了53%、146%、164%、223%和175%;弹性模量分别增加了80%、151%、185%、352%和296%.在京尼平治疗后24h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均达到峰值.结论 京尼平可以改善巩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且疗效与其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巩膜 胶原交联 京尼平 近视
原文传递
M细胞在激发过敏性结膜炎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军 何宏 钟兴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94-797,8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结膜活检的淋巴滤泡小结相关上皮及M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1-6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门诊表现为典型的春季角结膜炎或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23例,其中季节性结膜炎3例,常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结膜活检的淋巴滤泡小结相关上皮及M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1-6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门诊表现为典型的春季角结膜炎或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23例,其中季节性结膜炎3例,常年性结膜炎8例,特应性角结膜炎1例,春季角结膜炎11例(边缘型7例,混合型4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需眼部手术的非眼表疾病患者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季节性和常年性结膜炎及春季角结膜炎患者进行结膜滤泡活检。对离体结膜滤泡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组织显微结构,探索滤泡相关上皮细胞和M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将离体结膜滤泡暴露于绿色荧光聚苯乙烯乳胶珠,观察绿色荧光聚苯乙烯乳胶珠的分布情况。结果滤泡小结相关上皮区中存在M细胞,这类细胞胞质桥较薄,有多形的和不规则的微绒毛,并有一个与底层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紧密相连的凹陷性基外侧膜。28个样本中共20个样本的淋巴滤泡小结相关上皮区具有典型的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特征的结膜滤泡结构,阳性率71.4%;对照组5个样本均未发现该结构。结膜的淋巴滤泡小结相关上皮主要与乳胶珠结合,乳胶珠结合上皮细胞阳性率0.03%。结论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结膜M细胞可能是激发免疫反应的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细胞 滤泡相关结膜上皮 免疫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瑛 孙国英 顾欣祖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399,共3页
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变(AON)是指通过炎症性自身免疫机制损害一侧或双侧视神经而不伴有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排除诊断。患者一旦出现非典型的复发性视神经炎而无法用其它病因解释即应考虑AON。随诊过程中,必须留意全身症状并重... 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变(AON)是指通过炎症性自身免疫机制损害一侧或双侧视神经而不伴有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排除诊断。患者一旦出现非典型的复发性视神经炎而无法用其它病因解释即应考虑AON。随诊过程中,必须留意全身症状并重复进行实验室检查,一旦其临床表现符合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胶原血管疾病(CVD)诊断标准,AON诊断将不再成立。部分找不到病因的视神经病变患者,特别是双眼发病或复发者,可以行皮肤活检辅助诊断。治疗AON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硫唑嘌呤、麦考酚酸吗乙酯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但由于AON病例较为少见,目前还难以客观评价具体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疾病 视神经疾病/诊断 视神经疾病/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青松 袁进 +1 位作者 周世有 陈家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取18例临床确诊为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血样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采用梅毒特异性试验及非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测法,即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 目的探讨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取18例临床确诊为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血样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采用梅毒特异性试验及非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测法,即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18例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年龄最小31岁,最大65岁,平均(43.9±11.0)岁。所有18例患者血清检测为梅毒螺旋体感染阴性。结论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梅毒螺旋体 相关性
原文传递
M细胞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军 何宏 钟兴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7-690,699,F0003,共6页
目的探索M细胞在过敏性结膜炎小鼠中与丝裂原活化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EK/ERK)信号通路的联系。方法Bar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使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小鼠过敏性... 目的探索M细胞在过敏性结膜炎小鼠中与丝裂原活化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EK/ERK)信号通路的联系。方法Bar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使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小鼠过敏性结膜炎模型。治疗组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每天滴加2次,每次1滴;模型组滴加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眼睑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眼睑中M细胞标记物糖蛋白2(GP2)、趋化因子配体9(CCL9)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试验(WB)法检测眼睑中GP2、CCL9、ER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眼睑组织较为紧密,无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水肿,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弱,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脱颗粒现象不明显。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眼睑中GP2、CCL9、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M细胞增殖可能与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细胞 过敏性结膜炎 MEK/ER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