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fMRI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燕翔 郭小兵 +3 位作者 王刚 阎锐 刘海燕 姚志剑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 MRI扫描同时进行悲伤、喜...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 MRI扫描同时进行悲伤、喜悦及中性的面部表情视频分辨测试。f MRI原始图像数据转化格式后经SPM2软件处理。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识别喜悦表情时治疗后较治疗前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颞中回(BA37)、左颞下回(BA37)、左颞上回(BA39)、左梭状回(BA20)、右海马、左海马、右额中回(BA10)、右后扣带回(BA30)、右海马回(BA36)及左海马回(BA30);而治疗前较治疗后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梭状回(BA19)、左颞中回(BA21)及左楔前叶(BA19)。识别悲伤表情时治疗后较治疗前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左梭状回(BA19)和右颞中回(BA21),而治疗前较治疗后激活增加的脑区包括右梭状回(BA19)及右海马回(BA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相关脑区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喜悦表情的识别中,患者情绪相关皮质区域激活较治疗前增加,但短期的抗抑郁治疗对悲伤表情的识别改善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功能核磁共振 动态面部表情 抗抑郁治疗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燕翔 郭小兵 +4 位作者 王刚 阎锐 刘海燕 史家波 姚志剑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 目的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症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悲伤、喜悦及中性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测试,记录反应时间,并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态面部表情的识别反应时延长,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但仍然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治疗可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识别中的部分反应,而注意偏向仍然存在,不随临床症状的改善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态面部表情 治疗前后
下载PDF
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疾病负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茜 沙莎 +1 位作者 史晓宁 张玲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10-214,共5页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T2DM)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545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符合人选条件伴T2DM...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T2DM)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545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符合人选条件伴T2DM的患者共115例为糖尿病组(DM组);按照DM组年龄、性别以及抑郁症病程匹配不伴T2DM的抑郁症患者共115例,为非糖尿病组(NDM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化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回归分析考察T2DM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住院患者共病T2DM的比例为26.1%(142/545)。DM组人院时中位FPG为6.6mm01/L、中位HbA。为6.2%,均高于正常;与NDM组相比,DM组更多患者伴有躯体合并症(97.4%比74.8%,)(。=24.539,P〈0.01),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的共病率均高于NDM组(X2=17.613、7.196、6.668,均P〈0.05)。DM组住院前无职业的比例显著高于NDM组(41.7%比10.4%,X2=29.224,P〈0.01)。DM组住院天数为(32±11)d,多于NDM组的(27±10)d(t=-2.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T2DM(OR=1.928,95%CI:3.021~15.645,P〈0.001)与女性(OR=-2.260,95%CI:0.0.044~0.249,P〈0.001)是抑郁症患者无职业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超过1/4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伴有T2DM,伴T2DM的抑郁症患者躯体健康状况下降。T2DM导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更差,疾病负担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糖尿病 临床特征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娜 王晓红 +4 位作者 师晶晶 丰雷 朱雪泉 王刚 胡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周,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评估分为残留症状组(n=733)和无残留症状组(n=770),比较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8~12周)、药物治疗(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感觉沮丧、反应迟钝得分高于女性,夜间睡眠得分低于女性(均P <0. 05)。治疗11周男性的残留症状数目多于女性;随治疗时间增加,女性残留症状数目减少(P <0. 05),残留症状轻度比例高于中度及以上(P <0. 05)。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男性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比例高于女性(P <0. 05);女性联合两种及以上抗抑郁药物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所占比例高于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P <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对残留症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残留症状 性别差异 QIDS 治疗
下载PDF
基于DSM-5的单双相抑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房萌 王刚 +3 位作者 冯媛 张玲 路亚洲 李晓虹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比较单相复发性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情况。方法根据DSM-5标准自编抑郁发作临床特征调查问卷,对2015年8... 目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比较单相复发性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情况。方法根据DSM-5标准自编抑郁发作临床特征调查问卷,对2015年8月-12月在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复发性抑郁障碍112例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36例进行访谈,比较差异。结果双相抑郁起病年龄更早、抑郁发作次数更多、家族史阳性及伴精神病性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复发性抑郁一次抑郁发作持续时间更长,伴焦虑痛苦及伴忧郁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单双相抑郁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信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抑郁 双相抑郁 临床特征 DSM-5
下载PDF
应用QIDS评估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预测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旸 王刚 李晓虹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33例抑郁发作患者被随机分入四种抗抑郁剂治疗组(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组),分别在基线期、治疗2周末及8周末使用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对患者症状...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33例抑郁发作患者被随机分入四种抗抑郁剂治疗组(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组),分别在基线期、治疗2周末及8周末使用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计算2周末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治疗2周末,各治疗组均有较高比例患者满足早期起效标准(西酞普兰组50%;艾司西酞普兰组52%;帕罗西汀组51.16%;舍曲林组53.8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各药物组阳性预测值(PPV)均较高,阴性预测值(NPV)偏低(西酞普兰组0.77,0.38;艾司西酞普兰组1.00,0.25;帕罗西汀组0.91,0.24;舍曲林组0.90,0.28)。结论进一步证实SSRIs类抗抑郁药在2周内起效;早期起效对预后估计比较灵敏,但早期未起效对预后判断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起效 有效 预测 QIDS
下载PDF
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娟 张玲 王刚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双相障碍是一种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重性精神障碍,其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在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中排第6名[1]。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相当一部分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仍然存在很多残留症状。国内关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 双相障碍是一种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重性精神障碍,其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在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中排第6名[1]。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相当一部分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仍然存在很多残留症状。国内关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研究还非常匮乏,本文将根据国外对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相关研究,针对双相患者缓解期的概念及评定标准,缓解期常见的残留症状,影响残留症状的因素以及关注残留症状的意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缓解期 残留症状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晓虹 蔡焯基 +1 位作者 刘敏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 Ser-GSK3α,p 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 Ser-GSK3α、p 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 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 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剂 锂盐 丙戊酸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娟 张玲 王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DUB)长或短的各自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38例双相障碍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及访谈过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短DUB(≤2年)组(95例)和长DUB(>2年)组(143例)进行比较,Logisitc分...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DUB)长或短的各自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38例双相障碍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及访谈过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短DUB(≤2年)组(95例)和长DUB(>2年)组(143例)进行比较,Logisit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DUB平均时间为(5.6±6.4)年。短DUP组与长DUP组在性别(χ2=5.87,P<0.05)、年龄(Z=-4.28,P<0.001)、总病程(Z=-7.59,P<0.001)、总发作次数(Z=-0.92,P<0.001)及首发病形式(χ2=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抑郁发作起病、总病程较长与DUB的长、短呈正相关(P<0.05或P<0.0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治疗延迟,性别、抑郁起病及病程较长是影响DUB长、短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治疗延迟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精神卫生系列讲座:双相障碍的表现、诊断和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玲 马辛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双相障碍过去被称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是精神科最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全球范围内成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1%-7.5%,2010年北京市社区人群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9%。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精神卫生系列讲座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终生患病率 诊断 精神障碍 社区人群 精神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