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刘晓东 王佳文 +5 位作者 孟令峰 赵爽怿 周云鹤 褚欣 伍建业 张耀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的17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的17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es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form-20,PFDI-20)评分、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form-7,PFIQ-7)评分变化。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254.1±54.6)min,术中出血量20(20,25)mL。术前8例患者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逼尿肌过度活动消失或大幅减少。术后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急迫尿意容量、膀胱最大测压容量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患者术后盆底结构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患者PFDI-20评分、PFIQ-7评分较术前降低【13(8,26)分vs.107.0(70.5,130.5)分;11.0(5.5,15.0)分vs.106.0(87.5,149.0)分,P<0.001】。术后随访3~36个月,期间1例患者出现阴道前壁脱垂,后于全麻下行补片植入术,术后恢复顺利;其余患者未出现脱垂复发。术后评估POP-Q分度均降为0~I度。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视野和操作上具有优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作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