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治困增效实践的煤炭产业管理效能提升研究
1
作者 李浩荡 徐开宇 +4 位作者 王崇平 刘小平 孙秉成 孙浩 苏海云 《能源科技》 2020年第2期1-4,14,共5页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企业“处僵治困”工作基本完成,但很多企业仍然经营困难。为通过提升管理效能治困增效,本文以乌海能源公司为例,总结了困难老企业脱困经验,并结合集团煤炭产业其他公司情况,梳理了管理层面仍然存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企业“处僵治困”工作基本完成,但很多企业仍然经营困难。为通过提升管理效能治困增效,本文以乌海能源公司为例,总结了困难老企业脱困经验,并结合集团煤炭产业其他公司情况,梳理了管理层面仍然存在的5个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增效益、深化改革增效益、创新驱动增效益、塑造品牌增效益、提升技能增效益、党建引领增效益等提高管理效能的举措,并总结出向管理要效益不是狭义瘦身等启示经验,为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能源集团总体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治困 改革 效能
下载PDF
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苜蓿生长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延旭 毕银丽 +3 位作者 郭楠 宋子恒 李向磊 苗春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15-3822,共8页
呼伦贝尔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会造成大面积土壤和植被的损毁,恢复难度较大。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能促进植被的生长,加速矿区植被恢复。以黄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通过温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在土壤灭菌条件... 呼伦贝尔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会造成大面积土壤和植被的损毁,恢复难度较大。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能促进植被的生长,加速矿区植被恢复。以黄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通过温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在土壤灭菌条件下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即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简称F.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称G.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对黄花苜蓿幼苗根系菌根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植株生长及其生理、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菌处理均可与黄花苜蓿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菌种与宿主植物的亲和程度存在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接菌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植物株高(9.9%~23.5%)和叶色值(17.6%~21.0%)。接种F.m显著增加了植株地上和根系生物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根系P含量。接种G.e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叶片可溶性蛋白、蒸腾速率、植株地上和根系P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菌根侵染率与植物生物量、叶片可溶性蛋白、气孔导度、地上部分N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根外菌丝密度、株高、蒸腾速率、根系P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相关,菌根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与植物生长、生理及营养状况之间存在协同效应。3种接菌处理对黄花苜蓿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摩西管柄囊霉的效果最好,幼套球囊霉次之,地表球囊霉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黄花苜蓿 促生作用 植物营养
下载PDF
冲击地压地球物理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永学 冯美华 李浩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60,共7页
针对2类煤矿冲击地压常用的地球物理监测方法,分析了声波探测技术和声发射技术在原理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这2类方法都是通过探测煤岩体中的声波信号来间接反映异常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两者激发声源产生的机制不同:声波探测是人工激发的... 针对2类煤矿冲击地压常用的地球物理监测方法,分析了声波探测技术和声发射技术在原理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这2类方法都是通过探测煤岩体中的声波信号来间接反映异常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两者激发声源产生的机制不同:声波探测是人工激发的,属于即时性的探测技术,而声发射是煤岩体在受力破坏过程中自发产生,可以实现连续动态监测;通过声波探测技术能了解异常体的现状,而声发射技术不仅可以了解异常体的当前状态,还能够了解异常体的形成历史、发展趋势及机理。基于声波探测原理的震波CT探测技术适用于采前冲击危险性评价、区域划分及解危效果检验。基于声波探测原理的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微震监测是煤岩破裂的质变阶段,通过微震监测能动态划分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区域及长期危险趋势的变化,可用于指导区域防冲设计、圈定防冲重点区域及调整工作面推进度等;地音监测煤岩体微裂隙产生、发展的量变过程,可以实现短期、临震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CT探测 微震 地音 预测预报
下载PDF
东部草原露天矿黏土对磷的养分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子恒 毕银丽 +2 位作者 张健 龚云丽 张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07-3814,共8页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地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修复成为必然。矿区草原表土缺乏,露天矿开采产生的生黏土资源化利用成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且在土壤中难移动,磷在不同黏土组成中的养分动力学特性对于合...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地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修复成为必然。矿区草原表土缺乏,露天矿开采产生的生黏土资源化利用成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且在土壤中难移动,磷在不同黏土组成中的养分动力学特性对于合理利用黏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黏土、表土、沙土、黏土沙土1∶1混合(NS1∶1)、黏土沙土1∶2混合(NS1∶2)、黏土沙土1∶3(NS1∶3)混合等6种土壤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黏土中磷元素的最大吸附量(Γmax)、最大缓冲量(MBC)、磷零点吸附平衡液浓度(EPC 0)、磷吸持指数(PSI)、磷元素饱和度(DPS)等,均表现出黏土和黏土∶沙土1∶1混合固定磷元素能力强于表土,其中黏土的Γmax是表土的2.61倍,黏土∶沙土1∶1是表土的2.21倍。在解吸的过程中,沙土的解吸率高达91%,而解吸量只有91.3 mg/kg;而黏土∶沙土1∶1混合的解吸率是40.4%,解吸量为395.92 mg/kg,是表土和黏土解吸的1.51倍和1.29倍。黏土和沙土1∶1混合在吸附磷和解吸磷两方面都表现出了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 露天煤矿 黏土 土壤重构 养分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